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三觀教育

中軍帥帳之中,李大亮狼吞虎嚥地啃着一大塊豬蹄膀,一邊不停地往嘴裡灌着酒,被俘一天多來,水米未進,他也是餓壞了,李密微笑着坐在上首主位,柴孝和與王伯當分列左右,按劍而立,不管怎麼說,現在李密在這裡單獨面對一個隋將,即使他手無寸鐵,若是起了殺心,也是會給李密帶來巨大危險的。

李密笑眯眯地看着李大亮,說道:“久聞龐玉手下有一員能征善戰的年輕將軍,想不到今天得緣一見,在我李密看來,這戰能得到李將軍,可比消滅了關中五千兵馬,都要來得高興啊。”

李大亮吃完了骨頭上最後的一塊肉,舔了舔自己手上的肉脂,把骨頭往桌上一丟,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我軍雖然損失五千,但貴軍折損一萬以上,進攻東都的勢頭也被扼制,如果我是魏公,這會兒是笑不出來的。”

王伯當的臉上閃過一絲怒色,冷冷地說道:“敗軍之將,也敢言勇,你可別忘了,你現在不過是一個階下囚。”

李密擺了擺手,止住了王伯當的話:“李將軍不過是時運不濟,運氣不好,在抄我軍後路的時候迷了路,中了埋伏罷了,這沒什麼階下囚的說法,若不是他的這千餘騎兵直插我軍側後,打亂了我的部署,我軍也不會打敗此戰,三郎,不要以成敗論英雄啊。我李密自己當年也不是階下囚嗎?”

李大亮一動不動地看着李密,拱手道:“魏公的氣度,果然不凡,大亮佩服,不過大亮和魏公終歸是兩路人,大亮的妻子兒女盡在關中,若是降了魏公,只會遭到毒手,魏公是明事理之人,當不至於爲難大亮,不然大亮只能求一死,以保全家人了。”

李密哈哈一笑,說道:“我早就說過,今天我並不勉強李將軍,一席暢談之後,將軍去留自便,只不過我李密自從起兵以來,所遇的多是江湖豪傑,鮮有你這樣的世家子弟,所以,這個機會難得,我想跟你這個優秀的後輩世家子,聊聊現在天下的情況。”

李大亮點了點頭,說道:“魏公,恕我直言,你現在的處境並不算好,東都現在已經各路援軍齊至,除了我們關中部隊外,象江淮王世充,川中王隆,河北王辯,河內獨孤武都,河南韋霽,包括山南張鎮周等,都是大隋各地的精兵良將,你們瓦崗雖然兵力衆多,但戰鬥力與大隋的正規軍還是不好比,硬拼的話,機會不大。”

李密點了點頭:“你說的不錯,不過恐怕你還不知道吧,山南的張鎮周來不了啦,就在幾天前,羅川縣令蕭銑在荊州起兵,旬日之內,已經席捲荊湘兩州,張鎮周親自前去圍剿,卻給打得大敗,退守襄陽,所以你們東都的兵馬,要少一路了。”

李大亮的臉色微微一變,嘆道:“國家多難,各地的狼子野心之徒並起,真是不幸啊。不過蕭銑不進疥癬之患,早晚會給消滅,東都有王世充這樣的名將,一定會把全部的兵力,用來對付你們瓦崗軍的。”

李密勾了勾嘴角,說道:“李將軍你說錯了一點,各地並起的,並不是狼子野心之徒,包括我李密在內,若是在先皇的開皇年間,又有誰願意這樣冒着殺頭滅族的危險,起來造反呢?就算我奪取了回洛倉,換了百姓能安居樂業的時候,我打開倉城,又會有什麼人來領米投奔呢?造成這一番情況的,不是什麼狼子野心之徒,而是那個在江都醉生夢死的獨夫民賊!”

李大亮咬了咬牙,說道:“今上雖有過失,但還不至於是獨夫民賊,魏公,你以前就跟着楊玄感起事造反,當時天下可沒人響應你啊,難道那時候,我家聖上就失了人心了?”

李密冷笑道:“上次我大哥起事,振臂一呼,一個月不到,就從者如市,中原一地,就有十餘萬人歸附,這還不能說明人心所向嗎?你是關隴世家子弟,有官爵在身,不用承擔沉重的賦稅和徭役,但你可知普通百姓現在過得是什麼日子?”

李大亮嘆了口氣:“陛下確實是心急了點,三徵高句麗,弄得民怨沸騰,但若不是你們這些人趁勢而起,天下的情況又何至於糜爛於此?魏公,你家世受大隋國恩,世代都是柱國家族,本應該是報效國家,忠於朝廷的,爲何要勾結賊人,甘心墮落呢?聽我一句勸吧,若是這時候你肯回頭,向聖上請罪,那一定會得到赦免的機會的。”

李密哈哈一笑:“赦免?我需要楊廣的赦免嗎?對於一個連親生父親,親生兄弟都要弒殺的無恥小人,我會相信他嗎?”

李大亮的雙眼圓睜:“魏公,你反就反了,何必這樣損害聖上的名節?他殺房陵王是不假,可是先皇又怎麼會給他弒了呢?”

李密冷笑道:“你可知道我大哥楊玄感爲何起兵?就是因爲伯父楚國公楊素,當年參與了楊廣弒父奪位之事,事後被楊廣逼死,我大哥跟楊廣有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這纔會起兵報仇,你當他真的爲了那個九五之位?”

李大亮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震驚得說不出話來,李密繼續說道:“這個獨夫民賊弒父殺兄,逼淫庶母,知道必不被容於關隴世家,所以纔會急着遷都洛陽,加上他以科舉取官,靠着州改郡的辦法撤換了大批世家子弟官員,重用江南文人,一下子得罪了關隴世家和山東士族。”

“爲了平息這些世家的憤怒,他纔要對外開戰,以外戰的軍功來轉移國內內部的矛盾,只不過他越是這樣做,這暴政越是讓天下的百姓無法生存,若不是他的手段苛暴,百姓實在活不下去了,我們各路義軍,又怎麼會有這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兵源呢?”

李大亮半晌,才緩緩地開口道:“大亮第一次聽到這些事情,實在是不敢相信,不過大亮也不能信魏公的一面之詞,你說的這些,我以後會想辦法考證的。魏公,你想從大亮這裡問什麼,儘管開口吧。”

中軍帥帳之中,李大亮狼吞虎嚥地啃着一大塊豬蹄膀,一邊不停地往嘴裡灌着酒,被俘一天多來,水米未進,他也是餓壞了,李密微笑着坐在上首主位,柴孝和與王伯當分列左右,按劍而立,不管怎麼說,現在李密在這裡單獨面對一個隋將,即使他手無寸鐵,若是起了殺心,也是會給李密帶來巨大危險的。

李密笑眯眯地看着李大亮,說道:“久聞龐玉手下有一員能征善戰的年輕將軍,想不到今天得緣一見,在我李密看來,這戰能得到李將軍,可比消滅了關中五千兵馬,都要來得高興啊。”

李大亮吃完了骨頭上最後的一塊肉,舔了舔自己手上的肉脂,把骨頭往桌上一丟,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我軍雖然損失五千,但貴軍折損一萬以上,進攻東都的勢頭也被扼制,如果我是魏公,這會兒是笑不出來的。”

王伯當的臉上閃過一絲怒色,冷冷地說道:“敗軍之將,也敢言勇,你可別忘了,你現在不過是一個階下囚。”

李密擺了擺手,止住了王伯當的話:“李將軍不過是時運不濟,運氣不好,在抄我軍後路的時候迷了路,中了埋伏罷了,這沒什麼階下囚的說法,若不是他的這千餘騎兵直插我軍側後,打亂了我的部署,我軍也不會打敗此戰,三郎,不要以成敗論英雄啊。我李密自己當年也不是階下囚嗎?”

李大亮一動不動地看着李密,拱手道:“魏公的氣度,果然不凡,大亮佩服,不過大亮和魏公終歸是兩路人,大亮的妻子兒女盡在關中,若是降了魏公,只會遭到毒手,魏公是明事理之人,當不至於爲難大亮,不然大亮只能求一死,以保全家人了。”

李密哈哈一笑,說道:“我早就說過,今天我並不勉強李將軍,一席暢談之後,將軍去留自便,只不過我李密自從起兵以來,所遇的多是江湖豪傑,鮮有你這樣的世家子弟,所以,這個機會難得,我想跟你這個優秀的後輩世家子,聊聊現在天下的情況。”

李大亮點了點頭,說道:“魏公,恕我直言,你現在的處境並不算好,東都現在已經各路援軍齊至,除了我們關中部隊外,象江淮王世充,川中王隆,河北王辯,河內獨孤武都,河南韋霽,包括山南張鎮周等,都是大隋各地的精兵良將,你們瓦崗雖然兵力衆多,但戰鬥力與大隋的正規軍還是不好比,硬拼的話,機會不大。”

李密點了點頭:“你說的不錯,不過恐怕你還不知道吧,山南的張鎮周來不了啦,就在幾天前,羅川縣令蕭銑在荊州起兵,旬日之內,已經席捲荊湘兩州,張鎮周親自前去圍剿,卻給打得大敗,退守襄陽,所以你們東都的兵馬,要少一路了。”

李大亮的臉色微微一變,嘆道:“國家多難,各地的狼子野心之徒並起,真是不幸啊。不過蕭銑不進疥癬之患,早晚會給消滅,東都有王世充這樣的名將,一定會把全部的兵力,用來對付你們瓦崗軍的。”

李密勾了勾嘴角,說道:“李將軍你說錯了一點,各地並起的,並不是狼子野心之徒,包括我李密在內,若是在先皇的開皇年間,又有誰願意這樣冒着殺頭滅族的危險,起來造反呢?就算我奪取了回洛倉,換了百姓能安居樂業的時候,我打開倉城,又會有什麼人來領米投奔呢?造成這一番情況的,不是什麼狼子野心之徒,而是那個在江都醉生夢死的獨夫民賊!”

李大亮咬了咬牙,說道:“今上雖有過失,但還不至於是獨夫民賊,魏公,你以前就跟着楊玄感起事造反,當時天下可沒人響應你啊,難道那時候,我家聖上就失了人心了?”

李密冷笑道:“上次我大哥起事,振臂一呼,一個月不到,就從者如市,中原一地,就有十餘萬人歸附,這還不能說明人心所向嗎?你是關隴世家子弟,有官爵在身,不用承擔沉重的賦稅和徭役,但你可知普通百姓現在過得是什麼日子?”

李大亮嘆了口氣:“陛下確實是心急了點,三徵高句麗,弄得民怨沸騰,但若不是你們這些人趁勢而起,天下的情況又何至於糜爛於此?魏公,你家世受大隋國恩,世代都是柱國家族,本應該是報效國家,忠於朝廷的,爲何要勾結賊人,甘心墮落呢?聽我一句勸吧,若是這時候你肯回頭,向聖上請罪,那一定會得到赦免的機會的。”

李密哈哈一笑:“赦免?我需要楊廣的赦免嗎?對於一個連親生父親,親生兄弟都要弒殺的無恥小人,我會相信他嗎?”

李大亮的雙眼圓睜:“魏公,你反就反了,何必這樣損害聖上的名節?他殺房陵王是不假,可是先皇又怎麼會給他弒了呢?”

李密冷笑道:“你可知道我大哥楊玄感爲何起兵?就是因爲伯父楚國公楊素,當年參與了楊廣弒父奪位之事,事後被楊廣逼死,我大哥跟楊廣有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這纔會起兵報仇,你當他真的爲了那個九五之位?”

李大亮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震驚得說不出話來,李密繼續說道:“這個獨夫民賊弒父殺兄,逼淫庶母,知道必不被容於關隴世家,所以纔會急着遷都洛陽,加上他以科舉取官,靠着州改郡的辦法撤換了大批世家子弟官員,重用江南文人,一下子得罪了關隴世家和山東士族。”

“爲了平息這些世家的憤怒,他纔要對外開戰,以外戰的軍功來轉移國內內部的矛盾,只不過他越是這樣做,這暴政越是讓天下的百姓無法生存,若不是他的手段苛暴,百姓實在活不下去了,我們各路義軍,又怎麼會有這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兵源呢?”

李大亮半晌,才緩緩地開口道:“大亮第一次聽到這些事情,實在是不敢相信,不過大亮也不能信魏公的一面之詞,你說的這些,我以後會想辦法考證的。魏公,你想從大亮這裡問什麼,儘管開口吧。”

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陳年舊賬(一)第二千一百九十四章 江都劇變(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夜論軍功(一)(四更)第三百一十四章 忽悠(二)第一百九十章 孤身入敵營(四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蠻戰議(二)第八百五十一章 虛言恫嚇第六百三十八章 周氏兄弟(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萬歲親臨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困守孤城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獄中諸葛第一百四十四章 長孫晟的野望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四處碰壁第四百一十五章 草原外交(二)第八百八十三章 大惡魔幾鬆第二千零六十五章 義正辭嚴第二千三百四十章 搶錢,搶糧,搶女人第二千二百三十二章 奸臣擇主而侍第八百二十三章 樹倒猢猻散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李密悲劇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蜀王夜宴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追究責任(52更)第二百七十一章 利誘染干第二千二百零九章 楊侗即位(一更)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收服費青奴第二千零七十五章 上岸打劫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城外接頭第七百八十章 聯手出征第二千三百五十一章 套出真相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陰雄升官(14更)第一章 南征的號角第八百一十二章 宿敵的相會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獻城****送女(二更)第二千五百三十三章 誘敵深入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劉元進的盤算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竇建德落草第五百零一章 尉遲女事件第九百五十四章 痛殲悍匪第二千二百八十一章 封建迷信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李世民哭諫第二千五百九十九章 布幡護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現身說法第二千零六十五章 雪上加霜第二千三百五十章 致勝之道(二)第二千五百零八章 雙龍初遇(4更)第八百五十七章 抓眯-眯的野豬皮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驅民出城(54更)第二千五百二十八章 六郎河岸突第一百六十五章 怒對長孫第七百零八章 見錢眼開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拯救大將來護兒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雄信退敵第五百三十七章 盟約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色---誘第六百三十九章 周家的試探(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兵部尚書第二百三十八章 血戰東衡州 (六)(四更)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剋扣軍糧第二千二百五十三章 兄弟相會如隔世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見風使舵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凌晨出擊(41更)第二百二十一章 挖牆角行動(三更)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開棺戮屍(24更)第二千五百八十四章 李世民的棋子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誣陷謀反第七百一十章 神秘豪商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柴紹相助第二千五百四十四章 立營青陽宮第八百七十一章 夏夜靜思第二千四百九十二章 人生初陣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討價還價(三更)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尉遲敬德(42更)第二百七十二章 肥皂生意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驍果軍的暗流第二千三百九十二章 富貴險中求第二千六百零四章 箭手敗退第五百零五章 以命相賭第二千零五十章 李密回援第五百二十章 楊勇上樹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李世民的判斷第五百九十三章 楊廣弒父第二千四百三十章 吐蕃營地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十一抽殺令(二)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李淵算命第二千二百四十五章 內馬軍出擊第六百三十八章 周氏兄弟(二)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興淪陷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兩翼接戰(42更)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御前會議(一)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李密的親家(八更)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越獄計劃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楊玄感的決斷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誘敵深入第八百一十五章 伏兵盡出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遂玉的算法第一百五十一章 星星峽的交易(二)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兵敗如山倒(29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如花似玉第八百四十八章 酸梅湯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李淵的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