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章 老大哥注視着你

三個月後,長安,郊外。

王世充站在漢朝的皇陵之前,看着這斷壁列垣,輕輕地嘆了口氣。

魏徵的肩還掛着厚厚的傷帶,這讓他的整個右半邊,都顯得是那麼地臃腫,李靖和楊玄感站在王世充的身後,四人是這樣站着,默然無語。

久久,王世充喃喃地開了口:“你們說,李淵爲什麼這麼死腦筋,非要自殺呢?我本不想取他性命的。”

李靖嘆了口氣:“也許,是因爲李淵自己是這樣對待降服他的稱帝過的人,如竇建德,如李軌,他根本不相信陛下會放他一馬,留他一命,所以,這樣乾脆地自我了斷,才符合的他的性格。”

王世充勾了勾嘴角:“除了裴寂,李道玄,李道宗以外,沒有陪他一起死的人吧。關隴衆世家都向我們臣服了嗎?”

楊玄感點了點頭:“不錯,都向我們臣服了,只是陛下,我還是不明白,爲什麼羅士信,柴紹,龐玉這些人你還要放過,連覺遠和尚,你都要赦免呢?”

王世充的眼碧芒閃閃:“他們也算是李唐的忠臣義士了,戰鬥到了最後,力盡而降,不算背主,我知道青奴,六郎他們都極力要我殺掉他們,但是征戰天下,死了這麼多人,流了這麼多血,我不想再造殺孽了。”

說到這裡,王世充轉過了身:“羅士信不是想要回張須陀的墓前爲他守靈嗎,讓他回去好了,他終將不會爲我們所用,但我也不想因爲這個而取他性命,當是我還須陀一個人情吧,可以說是我害了他,人到晚年,也想求個心安吧。”

魏徵點了點頭:“主公仁義,只是李建成和李世績,尉遲恭逃到了突厥,頡利可汗收留了他們,還有,這回我們殺了乙支德,跟高句麗也結了仇,河北那裡,徐圓郎和高士達還沒有完全平定,聽說,竇建德的舊部有復叛的傾向,此外,江東的杜伏威向我們請降,還要請您定奪。”

王世充輕輕地嘆了口氣:“這些終歸是後事了,今天我請你們幾位過來,是想商量一下,我們華強國以後的繼承人。”

三人的臉色一變,面面相覷,魏徵的眉頭一皺:“主公,太子和漢王,還有仁則在洛陽戰死,您的千秋大業,還需要重新從宗室子侄挑選一人來培養。”

王世充搖了搖頭:“不,玄成,不要再說了,我的兒子全死了,侄子無一人成器,即使是硬留江山於他們,這種打天下時無尺寸之功的人,又怎麼可能讓將士們心服呢,如你們三位,怎麼可能心服?”

李靖沉聲道:“我等追隨主公一生,深深爲您所折服,即使是您新立少主,我等也會全力扶持,如有違此誓,人神共誅!”

王世充嘆了口氣:“好了,藥師,別這樣,算你忠心,你的子侄會忠心嗎,江山天下,應該由強者來繼承,怎麼能由一個弱者來在位呢?若沒參與打天下,保天下的人,又怎麼可能守得住天下?算你們幾位忠心,又怎麼能讓整個關隴世家和山東大族們服氣呢?”

說到這裡,王世充看向了楊玄感:“這種家天下,父子相繼的模式,該改改了,對權力的貪婪與壟斷,是人世間一切悲劇的來由,我不是因爲沒了兒子才這樣說,即使玄應還在,只衝他洛陽大戰時那種爲了自己立功而置全軍於不顧的表現,我也不會把江山交給這種自私的人,妙才,你同意我的意思嗎?”

楊玄感的眼神變得黯然起來:“對不起,我沒有教好玄應和玄恕,辜負了你的希望。”

王世充的眼圈微微一紅,轉過了身,看着面前的殘垣,笑道:“看看吧,漢高祖劉邦的天下,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只有關隴世家,軍功貴族,也只有那不甘平庸,要出人頭地的慾望,纔是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所在,我王世充可以沒有這個江山,但絕不會爲了保我一家一姓之天下,弱我華夏,打壓世家。”

說到這裡,他看向了楊玄感:“從現在開始,皇位傳予楊玄感,我華強國從現在開始立下祖制,皇位以後非世襲,有德有能者得之,成立最高權力機構政事堂,三省制,魏徵爲首任書令,李靖爲首任尚書令,而楊玄感,兼任首任柱國,以後武和諧,入相者必須沙場建功。”

“政事由三省長官在政事堂議決,至於皇帝,以後從三省長官之,立一人兼任,而其他的二人,則爲副皇帝,政事堂十年一輪換,皇帝亦非終身世襲,如此,讓大家都有機會問鼎天下,緩和皇帝與世家的矛盾。”

“至於三省長官之下,還是按我們這一陣商議的,由六部尚書,侍郎,十二衛的大將軍聯合議選,有軍功者,呼聲高者入政事堂。”

廢除科舉,一切權力歸軍功貴族,人想做官者須入軍府幕下從僚吏做起,除史官,校書郎外,禁止任何四書五經的考試,有能發明創造,有利於國者,以軍功論,頂級發明家,可直接入相。”

“除去這回打天下後封的四百七十三個開國公候爵外,其他所有爵位代降一等,全國下設軍府,由軍功世家子弟按父輩爵位入宮宿衛之後,外放出任各地的軍府將校和州縣長官,三年一考覈,政績突出或軍功卓絕者調回朝廷重用。”

魏徵嘆了口氣:“我還是說服不了主公,不過我會尊重您的決議的,主公,這回遠征塞外,您還是讓藥師去吧,算您不要皇位,全天下也公認您纔是主公,不需要再勞師遠征的。”

王世充哈哈一笑:“不,離了戰場,還是王世充嗎?再說,有那麼多還想再立新功的世家子弟們想要從軍出征,我們主動打突厥,總他們來打我們要好,不用說了,藥師,你的兩個徒弟這回借我使使,好嗎?”

李靖嘆了口氣,說道:“這點還不是您一句話嗎,再說,這兩小子這回嫌開國候爵還不滿意,還想要遠征去掙個開國公爵呢。不過,那主公如果不當皇帝了,該怎麼稱呼您呢?”

王世充沉吟了一下,眼碧芒一閃:“我,包括以後禪讓退位的皇帝,留個專門的職稱吧,叫老大哥!我的子民們以後世世代代要記住,老大哥在注視着他。”

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目標,李世民!第五百九十六章 手刃楊勇(一)第七百三十四章 蕭氏的陰謀第一百三十章 圓桌會議第七十七章 合夥經營第二百八十八章 鬥毆(一更)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反隋義士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虛張聲勢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盤點與展望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越獄計劃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大義滅親(75更)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涼王李軌第七百三十章 緊急撤離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後會無期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夜論軍機(五)第六百三十八章 周氏兄弟(二)第二千三百六十五章 夏軍出陣第八百二十二章 生擒庫真第一百五十五章 緊急撤離第八百七十六章 囊日贊普第四百六十五章 白狼塞外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回馬箭第二千章 三舉烽火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霸王的潰退第二百九十四章 人-肉-叉-燒-包(三更)第九百三十一章 深夜進宮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併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再敘舊情第八百章 決定天下的聯姻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楊廣登城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瓦崗軍議(37更)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兵困秀容川第五百二十章 楊勇上樹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義公主(一)第二千四百七十二章 白日宣淫第九百一十四章 開河的傳說第一百五十二章 突襲與背叛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三方相持第二千四百三十章 吐蕃營地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二千三百四十四章 高地營的逆襲第四百六十三章 大將復出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覆盤第二千三百五十七章 王德仁來降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素立威第二千三百六十三章 宇文稱帝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開閘放水第二千六百三十八章 多線出戰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越獄第九百九十二章 遠程打擊第五百二十二章 秀才造反(二)第二千六百一十二章 智囊投順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黎明之前第二百八十八章 鬥毆(一更)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偷渡淮河(一)(63更)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斛斯政夜奔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點兵戲馬臺第八百零五章 咄苾王子的野望第二千零五章 秘密交易(一)第九百六十八章 告黑狀第二千六百一十七章 陰雄啃餅第二千五百二十一章 以身作餌第七百四十章 破廟對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偷渡淮河(64更)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少年猛士羅士信第五百八十三章 長孫晟的選擇(二)第二千四百五十一章 岑文本的開價(5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陽關之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楊廣豪飲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兵臨盱眙 (69更)第二千二百三十一章 封倫的委屈第六百六十六章 玄感迎親(二)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慶功之宴第二百零八章 舌戰來護兒(二)(二更)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勿吉內附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鐵騎如雷第七十九章 舉報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虛張聲勢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分兵南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優惠政策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的清晨第二千零八十六章 重裝步兵出動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蘭陵王入陣曲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奸雄指路第二千四百六十一章 大決戰的設想(5更)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魏徵的憂慮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八弓弩箭(42更)第九百八十五章 將帥之爭第四百三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一千六百章 驅虎吞狼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出賣楊玄感第二千四百零七章 各爲其主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滎陽(56更)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中路突擊(44更)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軍神的師弟第七百八十二章 獨門絕技第二千三百零二章 前軍崩潰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張須陀的苦惱第二千二百六十九章 戰爭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