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生存之道

封王詔書第二天一大早再次送到了崇文殿,這是用了皇帝玉璽的詔書,若不出意外的話,將會傳之天下,但高士廉看着面前的詔書,面色複雜,不知道如何是好。他總感覺到這道詔書來的十分怪異。

“高相在想什麼呢?爲何如此模樣?”一個清朗的聲音傳來,就見凌敬走了進來,他大袖飄飄,說道:“陛下昨天回來的時候,傳旨免了今日早朝,看樣子,今天又是你我主持崇文殿之事了。咦!聖旨!”

凌敬看見了面前的聖旨,忍不住一陣驚呼,昨天下午的時候,他是沒有看見聖旨的,沒想到大清早的,崇文殿內居然多了一道聖旨。

“陛下昨晚讓人送來的,下官寫好之後送入內廷,剛剛派人送來的,估計陛下已經早起了。”高士廉苦笑道。

“這麼快?”凌敬想了想,最終還是打開了聖旨,看着上面的封王詔書,忍不住驚呼道:“封了這麼多的郡王,有些皇子才一歲吧!也能封王?”

“只要是皇子,爲何不能封王?只是早封和晚封的區別而已。”高士廉搖搖頭,說道:“陛下血脈綿延,爲我大夏開枝散葉,對於我大夏來說,是一件難得的好事啊!”

“高大人今日沉思,莫非是在想陛下爲何突然之間封諸位皇子爲王的吧!”凌敬略有深意的看了高士廉一眼,顯然他已經猜到高士廉沉思的緣故。

高士廉一陣苦笑,低聲說道:“凌閣老說的極是,陛下以前封王是何等的謹慎,諸位皇子以前只是封了五個,可是現在一口氣全封了,除掉那些還沒有出世的皇子之外,嘿嘿,一夜之間封了這麼多,難道不奇怪嗎?陛下高瞻遠矚,這個時候封王肯定是有深意的。”

“皇帝爲自己的兒子封王,閣老認爲這裡面有什麼含義?”凌敬遲疑了一陣,才詢問道。

高士廉想了想,搖搖頭,說道:“沒有。一切都是正常的,陛下這麼做,也是符合規矩的。只是?哎!”高士廉總是感覺到這裡面有問題。

“兩位早啊!”風輕雲淡,岑文本走了進來,他面帶笑容,面色紅潤,看不出一點疲憊之色,凌敬和高士廉兩人趕緊站了起來。

“閣老不在家中休息,今日怎麼來了?”凌敬好奇道。

“國中事務繁多,在家裡休息也閒不住。”岑文本搖搖頭,他已經習慣了這種日子,在家裡休息兩三個時辰之後,就起來上朝,他看了書案上的聖旨,

輕笑道:“陛下也沒休息好啊!一大早就有聖旨前來。”

“陛下已經準備冊封諸皇子爲郡王,聖旨昨天晚上下到崇文殿的,下官潤色一番之後,轉回內廷,盞茶時間之前,由高湛送到崇文殿的。”高士廉趕緊說道。

“封王?那好啊!”岑文本先是一愣,很快就笑道:“實際上,當初陛下登基的時候就應該加封諸皇子爲王了,現在加封已經晚了,不是嘛?”

“是,是。”高士廉也跟着後面應了一聲,只是目光深處的一絲疑慮還是沒有消除。皇帝陛下做的事情總是有深意的,這件事情不查清楚,高士廉心中總是有東西壓着。

岑文本揚了揚手中的聖旨,說道:“趕緊讓人將聖旨傳之天下吧!”岑文本語氣並沒有什麼變化,就回到自己的位子上,靜靜地處理着國事。

片刻之後,就見範瑾等人也進了崇文殿,雖然天子讓衆人休息,但實際上,這些崇文殿大學士們並沒有人休息,國事繁忙,位置越高的人,事情就越多,處理事情的時候,就越是小心翼翼,這滿朝的文武大臣們都盯着自己這些人,一步錯,就會釀成大錯,到時候,自己的位置就會爲其他人所取代。

燕京城外,燕山腳下,李靖的大將軍府就在這裡,他並沒有常年居住在京城中,而是住在燕山腳下,自己經營了一個牧場,養了幾十匹戰馬。

“父親。”李德謇走了過來,低聲說道:“剛剛朝廷下旨了,冊封諸王爲郡王,有的王爺才一歲出頭,都已經被冊封爲郡王了。”

“怎麼,皇帝陛下冊封自己的兒子爲郡王,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怎麼,朝中有人反對嗎?”李靖虎目中一絲光芒一閃而過。

“這個誰敢反對,只是私下裡有人反對。”李德謇低聲輕笑道:“父親,陛下昨天晚上剛回來,就冊封諸王,看上去比較詭異。”

“以後諸王的事情你就不要摻和了,這不是你能摻和的。”李靖忽然說道:“我李氏一門仗着陛下的鴻恩,纔有了今日,但你應該知道,君子之澤,三代而斬,按照大夏的規矩,你若是沒有足夠的軍功,繼承我李氏封地,只能是降一等,陛下在這方面是不會留情的,到了後來,我李氏子孫只能是沒有封地的勳貴而已。”

“兒子愚鈍。”李德謇聽了面色微紅,論軍事才能,他兄弟二人拍馬都比不上李靖,日後爵位降一等幾乎是已經註定的事情。這讓他很羞愧。

“成爲沒有封地的勳貴,這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你沒有才能, 但你的兒子未必沒有。”李靖萬覆蓋着自己的兒子,說道:“只要你活着,我李氏都有機會重新奪取屬於祖宗的榮耀,但你若是死了,那什麼機會都沒有了。你記住了嗎?”

李德謇聽了面色大變,他從自己父親的言語中聽出了不一樣的東西,好像隨時都會丟了性命一樣,難道嚴重到這種地步了嗎?

李靖看了自己兒子一眼,苦笑道:“作爲臣子,恪守自己的本分就可以了,你與爲父不同,無論爲父做什麼,只要沒有碰到陛下的底線,陛下都不會說什麼的,但你不一樣,有些事情可以碰,有些事情絕對不能,就比如陛下的家事,就不如太子儲位之爭,這就不是你能碰的,那麼多皇子,你就能斷定秦王能笑到最後?”

李靖心中一陣苦笑,他跟隨李煜很久,又在戰場上廝殺多年,潛意識中,就感覺到這裡面有問題,只是不知道如何和自己的兒子說出來,只能是採取這種辦法,那就是不摻和這件事情。

或許,會被下一任皇帝所厭惡,但自己已經位極人臣,還有封地,在乎這些事情做什麼呢?這就是生存之道。

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畏敵如虎第七百四十六章 嚇傻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楊廣的算盤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李唐覆滅 (三)第一千零二章 嚇暈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最後關頭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進士、明經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崩潰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監守自盜第二十章 識破第八百二十六章 當程咬金遇見尉遲恭第五百一十章 讒言第五百七十九章 背叛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糧荒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生擒第九十九章 嫉妒第一千零三章 人心思夏第九百八十八章 棋子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都是一羣酒囊飯袋第八百七十五章 失意的羅藝第五百九十七章 御史臺的地位第三百零七章 炫耀第五百四十七章 規矩第二百九十一章 噁心第七百四十一章 你算什麼東西?第九百七十六章 翠湖畫舫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路遇玄奘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背後的敵人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風起草原第八百七十八章 契丹出兵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膽子大的很第八百三十一章 晉亂第四百八十七戰 圍獵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遼水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焚城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化爲怒目金剛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蛇吞象第九百四十二章 自以爲得計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杖責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心狠手辣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目的達成第二百一十九章 世家出手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佛門大能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相逢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李靖要搞事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圍困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瘋狂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 兵臨南山第九百六十八章 還是老一套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撤退第四十六章 謝映登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謝氏之危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 訓斥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穩如老狗裴仁基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長孫無忌的野望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穿過沙漠,殺入大營第二十三章 下韓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秀寧到來第七百三十七章 入滎陽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遼水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戰或者不戰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國滅第六百九十七章 李秀寧到來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外面有人第四百零五章 得手第九百五十四章 彪悍玄甲鐵騎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都是一羣呆雞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蓄勢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詐取潼關第二百一十一章 廬江豪族張氏第一百六十七章 貪婪第三百五十五章 劫掠關中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哪裡來的膽子第九百九十章 許敬宗審案第一百一十六章 陰謀遍出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給吐蕃修橋鋪路第四百四十六章 嫁禍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漢家血脈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史上最詭異的叛亂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爲棋盤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百七十二章 準備西征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長孫第五百一十九章 沈法興之死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姐妹配父子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膽大妄爲第二百二十九章 讀書人第二百零七章 燈下黑第六百章 試探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拜相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挑撥離間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撤軍第三百七十四章 分別下注第一千三百章 倒許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都去種田吧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血色漫長安第二百零九章 廬江李通德第七十章 入方城第四百五十七章 梟雄心思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吾家公主初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