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早朝

“駙馬有何妙策?”三個人不約而同,把目光都盯向了柴紹,他們三個也知道,平陽公主的女婿絕非凡人,不光武藝超羣,戰場上能指揮千軍萬馬,馳騁疆場,而且還胸懷錦繡,腹有良謀。+∧八+∧八+∧讀+∧書,.※.→o

柴紹道:“明天就是大朝的日子,大哥既是太子,又是長兄,當着陛下和衆文武的面,可奏李世民一本,說他行爲不檢點,出沒青樓,暗中給青樓撐腰,蠱惑人心,讓程咬金和羅鬆出面作證,這一招不但能揭開程、羅二人的真面目,還能讓李世民吃不了兜着走。”

“高,不愧是駙馬!”李元吉和劉文靜二人聽完大喜,交口稱讚。

李建成思忖了一下,眉頭微皺,“駙馬之計妙是妙,只是這種事當着文武百官的面向父皇奏本合適嗎?還是本宮私下裡向父皇告他的狀比較穩妥些。”

劉文靜搖頭道,“太子殿下,駙馬此計的妙處就是在朝堂上,這雖然有失你們皇室貴胄的體面,陛下可能會不高興,但是,太子有一告,秦王還有一訴,李世民肯定會矢口否認,這麼大的事陛下定然不會聽你一面之詞。而且文武百官都知道了,陛下也不用再回避什麼了,當着文武百官的面肯定要問程咬金和羅鬆箇中的虛實,這樣程咬金和羅鬆不得不當衆表態,從中我們就可看出此二人究竟是敵是我。這件事如果太子到後宮,偷偷地跟陛下說起,陛下顧及皇室臉面,肯定處理得很低調,程咬金和羅鬆也不必當衆表態,當然也不能試出二人的立場。這叫有所得必有所失。”

“大人言之有理,就依駙馬之計。”李建成點頭拍板了。

第二天是這個月的十五,這是大朝的日子。大唐的上朝制度,大致分爲三類,日朝,小朝和大朝,日朝就是每天都上朝,這當然不是要求文武百官的,而是一些少數重要的政務、軍務部門的主官(品級官員)天天上朝議事,日朝也不是皇上每天都到,有時是皇上到,有時是太子到,沒要特別要求的,沒有重要事情的官員可以不來上朝。

小朝較嚴格,逢三、六、九這些黃道吉日則是小朝的日子,它的嚴格與隆重程度位於日朝和大朝之間。小朝一般情況下文武百官都到,沒什麼特殊情況,皇上也臨朝,處理一些事情。

最隆重的是大朝,逢每個月的初一、十五這樣的日子,大朝又稱早朝。有意思的是,早朝可真夠早的,那是一種你應該想像不到的早!

據史料記載,早朝時,大臣必須午夜起牀,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凌晨3點,大臣到達午門外等候。當午門城樓上的鼓敲響時,大臣就要排好隊伍。到凌晨5點左右鐘聲響起時,宮門開啓。百官依次進入,然後在廣場整隊。官員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穩重的都會被負責糾察的御史記錄下來,聽候處理。

通常,皇帝駕臨時,百官行一跪三叩頭大禮。四品以上的官員纔有機會與皇上對話,大臣向皇帝報告政務,皇帝則提出問題或者做出答覆。

由此看來古代當官也不是容易的,別的不說,只這早朝就是一種悲劇,身體不好的官員估計就受不了。那時不像現在,條件這麼優越,十幾裡甚至幾十裡的路程,至多是騎馬或坐轎,沒有豪華的轎車,更沒有空調,早朝時半夜三更就得起來折騰,在午門外一等就是幾個時辰,進去後還是等,一直到皇上出現跪拜之後坐上龍椅後,纔算正式開始。

這期間,無論文武老少,百官們都得規規矩矩地站着,然後大臣有事奏報,皇上當場答覆,也沒個點,什麼時候處理完,皇上說散朝,衆臣還得跪拜,等皇上離開之後,他們才能走。這當中,大臣們一個動作或者是一句話錯了,就有欺君殺頭之罪,中間誰要是拉肚子或是上廁所小解估計都是問題,估計這種場合應該沒人敢提前開溜。無論冬夏,一年四季均是如此,那種辛苦可想而知。

閒言少敘,一切繁文縟節之後,李淵坐到了那把龍椅上,文武百官朝拜之後,立在下面整整齊齊地排成幾隊,大概是文東武西,中間留出寬寬的過道。

李淵現在傷和病都好了,但是經過那次御駕親征,他一下子像倉老了十歲,人也瘦削了許多,以前他跑得最勤的二妃宮,可是現在仨月倆月也不去一次了,就是偶爾去了,也是乖乖地睡覺,不敢與二妃像當年那樣折騰了。至於其他妃子的寢宮,李淵乾脆就不去了,這表明李淵的時代基本上已經過去了。

現在的李淵,只有大朝時才臨朝,沒什麼特殊事情,日朝和小朝一般都有太子李建成臨朝,代表他處理朝政,然後向他彙報那些有價值的事情。

值班太監看文武官員全到齊了,看向李淵,李淵向他微微點頭,太監扯着嗓子充下面的百官大喊:“有本早奏,無本捲簾退朝!”

這些文武百官真夠慘的,起那麼早,在寒風中等了幾個時辰,就等來這一句話,意思是有事趕緊彙報、請示,要都沒事的話就散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太監的話音剛落,站在隊伍最前面的太子李建成,掃了一眼隊伍之中的李世民,又看了看後面的羅鬆和程咬金,然後整寇抖袍上前兩步對李淵躬身施禮道:“父皇,兒臣有本上奏。”

李淵一愣,沒想到第一個出班奏本的竟然是他的長子,他有什麼事不私下和自己說呢,拿到朝堂上,文武百官面前,看來這不僅是大事還是公事。

不止是李淵有這種想法,文武百官包括秦王李世民也是這這樣想的。

李淵這樣想着,緩聲對李建成道:“太子何事,快快奏來。”

“父皇容稟。”李建成不慌不忙,“前些天,京城最大的青樓玉春樓更換老鴇子,重新掛牌,命名爲四姐妹玉春樓,開業的當天,有人看見秦王到場了,秦王不但喬妝改扮,還命他的貼身侍衛出手爲四姐妹玉春樓鎮了場子,毆打了幷州府衙門的辦差官王成。父皇,此事當如何處理?”

這幾話一出口,全場皆驚,誰也沒想到,李建成能當着這麼多人的面狀告李世民,這親哥倆不管平時和不和,但表面過得去,李建成是太子,主持朝政,而李建民主要是帶兵打仗,一個主內,一個主外,這是李淵的驕傲,今天當大哥的怎麼公然槍指二弟?因此文武百官的目光唰啦一下全都盯向秦王李世民。

李世民也吃了一驚,此事過去這麼多天了,他認爲沒事了,可無論如何想不到,太子李建成這麼直截了當的告了他一狀,而且還是當着滿朝文武的面,看來今天要大禍臨頭!

第595章 有刺客!第928章 楊勇夜入二妃宮第585章 美女山歌第574章 做個風流鬼,值了!第1050章 會晤房玄齡(上)第24章 表演摔跤第817章 魏徵封官第509章 人家就是不想離開你嘛第760章 林文遠獻計(下)第953章 李世民敗出幷州第79章 佔據皋蘭山第352章 誰是明主?(上)第640章 這一劍老子給你記着第788章 程咬金負氣出走第848章 懲治官痞(4)第799章 會見李世民(4)第221章 威武的鐵甲戰隊第950章 創新版玄武門之變(10)第1012章 虎口掏肉(5)第921章 查抄羅府(下)第959章 血戰(上)第778章 楊勇遇險第661章 下馬威第468章 牢中傳言第1082章 絕命臺僧尼逞威(中)第470章 貪軍功伍天錫被困第975章 城破將亡第167章 元德太子臨朝第307章 得洛陽單雄信歸降(中)第572章 機關重重第441章 歪打正着第333章 李密的手段(下)第557章 奸賊二字實不敢當第319章 不能不要兄弟第831章 潛龍計劃(3)第535章 都使大刀?第335章 李密兵敗第218章 羅成請纓(下)第1086章 秘道第307章 得洛陽單雄信歸降(中)第260章 一女嫁兩家第998章 沙土坡激戰第122章 施毒計二王子篡權第592章 妖道,拿命來第972章 喜得玉璽第417章 偷營劫寨第207章 錘震靠山王第1018章 虎口掏肉(11)第640章 這一劍老子給你記着第81章 活擒薛仁果第621章 激戰蘆葦蕩(上)第788章 程咬金負氣出走第353章 誰是明主?(下)第161章 伐三原柴紹出馬第1043章 尼姑攔路(1)第26章 槍砸武元龍第636章 不在乎多她一個第803章 和談(上)第510章 血洗盤蛇嶺(上)第390章 錘震洪海第337章 神勇將軍問世(上)第1004章 幽州城李靖被困第526章 各懷心腹事第311章 餓狼山宇文成都逞威(上)第10章 拜認靠山王第720章 林士弘的覆滅(6)第31章 我與你不共戴天第439章 西城門羅士信中箭第173章 與李淵對陣(上)第837章 閻王好見第933章 兵圍太子府 親兄弟再交鋒(下)第186章 兵發潼關第346章 魏郡之戰(3)第721章 林士弘的覆滅(7)第492章 西門巷戰(中)第550章 兵困廬州第772章 追殺唐高祖(5)第24章 表演摔跤第512章 力排衆議第966章 血戰(8)第212章 對酒淫詩(上)第764章 楊一夢從軍第465章 你老了!第608章 全殲偷營之敵第935章 李世民訪查二妃宮(2)第683章 逢山有賊(上)第774章 追殺唐高祖(7)第565章 徐杜之爭第479章 智取衡水第118章 大戰突厥悍將第626章 激戰蘆葦蕩(6)第1042章 鎮臺人之爭(4)第272章 三個雞蛋上跳舞第292章 兵發虎牢關第299章 這一計白施了?第757章 李淵復仇(3)第1102章 幽州事變(下)第1041章 鎮臺人之爭(3)第163章 涇水灘隋兵中計第270章 功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