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賭

舒爾卡是在賭,賭德軍的本意並不是讓這些“虎式”駐防橋頭。

如果是的話,那就真像瓦西里說的那樣“有麻煩”了。

原因是德軍“虎式”坦克皮糙肉厚,再加上橋頭是制高點兩側一片空曠,蘇軍手裡即便有火箭筒也很難靠近它並將其摧毀。

也就是說,此時德軍只要將那幾輛“虎式”在橋頭一擺,就可以組成一道鋼鐵防線,然後只需要少量步兵躲在坦克後利用坦克的火力和防護就能輕鬆守住橋頭。

毫無疑問,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的話,蘇軍佔領橋頭並將鐵路橋炸燬的目標馬上就破產。

但舒爾卡認爲事實並非如此。

他認爲那些“虎式”正準備通過鐵路橋。

既然是這樣,在德軍還沒意識到蘇軍的目標是佔領橋頭時,德軍“虎式”的任務依舊是渡過鐵路橋。

於是,炮彈的狂轟濫炸或許會使這些驚弓之鳥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定。

瓦西里動作很快,他一邊組織迫炮部隊馬上朝橋頭轟炸另一邊又讓炮兵觀察員與負責掩護的炮兵團聯繫。

先讓迫炮部隊動手這個決定很明智,因爲炮兵觀察員根本就不需要報座標,炮彈爆炸的火光和濃煙就給察裡察河北岸的炮兵團指示了位置。

幾分鐘後,一排排炮彈就呼嘯而至,然後在橋頭處“轟轟”的炸開。

德軍霎時就被炸懵了,或者也可以說是慌了手腳。

“虎式”坦克的指揮官是個叫瓦爾特的上尉。

此時德軍的“虎式”坦克乘員必定是優中選優……新型坦克,被寄予厚望,所以每名乘員都是從有豐富戰鬥經驗中選出來的優秀士兵。

瓦爾特上尉也是如此,在成爲“虎式”部隊的排長之前他曾是一名裝甲連連長,指揮着十幾輛坦克立下汗馬功勞。

按說他在戰場上應該能保持冷靜並分析敵我形勢並做出正確的選擇。

問題在於瓦爾特上尉指揮的坦克是“虎式”。

瓦爾特上尉現在還記得,他們被召回訓練使用“虎式”坦克時,教官第一節課就用不容置疑的語氣對他們說:“在此之前,如果你們還有在戰鬥中因爲各種原因,比如坦克被擊中、故障等原因有放棄坦克的想法的話,那麼我現在要告訴你們,從現在起你們就要放棄這種想法了!因爲你們將駕駛的‘六號’坦克,它絕對值得你們付出生命去保護它,直到最後,你們也要在坦克艙內將其引爆或是點燃!”

(注:“虎式”最初的編號是“六號”坦克)

這話有兩重意思:

一個是新型坦克極其金貴,不到最後一刻甚至就算到了最後一刻也不能放棄。

另一個則是因爲它有許多秘密,不能在戰鬥中被敵人完整的繳獲。

這些話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它卻會給瓦爾特上尉一種無形的壓力……

如果瓦爾特上尉此時駕駛的是“三號”、“四號”坦克的話,那麼他會毫不猶豫的命令部隊做好戰鬥準備甚至帶着步兵衝向敵人。

但他現在指揮的卻是“六號”,全軍都沒有幾輛的“六號”。

瓦爾特上尉的第一反應就是:保護好這些坦克,不能讓它們出事。

同時,瓦爾特上尉還知道這種“六號”坦克動不動就會故障……敵人的迫擊炮炮彈就算直接命中坦克也無法對其造成傷害,但其震動卻有可能使它發生故障,比如炮塔無法旋轉等問題。

因此,瓦爾特上尉馬上通過步話機下令:“抓緊時間過河!重複,抓緊時間過河!”

另一邊的喬納斯少將卻並不這麼認爲,他是做出相反的判斷。

甚至當副官告訴喬納斯少將俄國人炮襲橋頭陣地時,喬納斯少將馬上就意識到自己上當了。

“不不……”喬納斯少將拿着情報說:“這不對勁,他們的目標不是炮兵!”

“不是炮兵?”

“是的!”喬納斯少將說:“他們的目標是鐵路橋,鐵路橋……馬上命令炮兵停下來做好戰鬥準備,命令橋頭部隊原地駐防,一定要守住,把警衛連派上去增援他們……”

但喬納斯少將終歸還是慢了一步。

這是由於情報需要轉到師部由喬納斯做出判斷然後再下達命令,同時德國步兵接到命令後又需要與坦克部隊聯繫,就是這中轉的時間,瓦爾特上尉已經指揮着幾輛“虎式”接二連三的開上了鐵路橋。

“將軍命令你們回來!”前線指揮官維斯上尉聯繫上了瓦爾特:“你們應該和我們一起防守橋頭陣地!”

“我不認爲這是個好主意!”瓦爾特上尉想也不想就回答。

這的確不是個好主意。

爲了躲避炮彈,瓦爾特已經冒險命令四輛“虎式”全都開上了鐵路橋……鐵路橋面積較小,同時頂部還有鋼樑,雖然比較稀疏但還是一定的防炮作用。

“虎式”只要沿着鐵路橋不發生故障開到對面就基本安全了。

但是現在,他們卻讓“虎式”返回!

這意味着發生故障並被堵在橋上的機率大得多。

“聽着!”維斯上尉說:“這是命令,敵人的目標是橋頭陣地,敵人打算佔領這裡然後炸燬鐵路橋,你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

這時瓦爾特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或者說懷疑自己上當了。

如果敵人的目標真像維斯上尉說的那樣,是佔領橋頭並將鐵路橋炸燬,那麼坦克從一開始就不應該開上鐵路橋。

也就是說,剛纔俄國人轟炸的目的其實就是爲了把他們逼走。

此時的瓦爾特有種騎虎難下的感覺,在鐵路橋上進也不是退也不行。

想了想,瓦爾特就下令道:“9號、10號車繼續前進,6號、7號車,返回橋頭陣地!”

這就是德軍指揮官的素質,他們通常不會呆板的執行上級的命令。

比如現在,瓦爾特應該命令四輛坦克全部返回。

但考慮到四輛坦克全部返回很難成功甚至會將鐵路橋堵死,於是兩輛繼續前進另兩輛返回增援纔是最好的選擇。

第四百九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零四章 傷員第五百五十七章 運輸第二百三十一章 特維爾第五百六十四章 以假亂真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二階段第四百二十四章 對手第六百九十五章 功勞第三百三十章 準備第七百六十六章 討論第五百四十六章 願賭服輸第六百一十四章 作戰局第四十四章 羞辱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樓第三百五十四章 說服第五百五十七章 運輸第七百三十七章 暗渡陳倉第二章 距離第一百八十二章 辦法第三百零七章 叛徒第三百六十六章 懸崖第四百八十九章 偷襲第四十三章 列兵第六百七十章 空子第五百七十七章 學校第810章 原因第六百六十九章 鍛鍊第六百零四章 犧牲第六百六十六章 錯誤第七百章 指環計劃第一百七十一章 援軍第五百八十八章 封鎖第六百六十一章 爭執第四百零六章 英雄與叛徒第六百六十五章 意外第二百三十五章 鐵路第三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四百一十三章 誤會第六百七十四章 穿插第四十七章 斯大林防線第九十章 勝利第六百一十三章 節外生枝第七十二章 上士第七百三十三章 汽油第八十六章 進攻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術第三百二十二章 臨陣換將第四百八十七章 宣傳第九十一章 水雷第四百九十章 錦上添花第六百四十八章 混編第四十三章 列兵第809章 調查第六百零三章 準備第六百一十一章 死角第一百三十三章 脫鉤第五百六十三章 夜間航空團第六百九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六百零二章 反包圍第六百零五章 泥濘第三十三章 選擇第五百七十四章 情報網第二百八十三章 閱兵第六百六十七章 飛行團第五百五十八章 兩棲登陸船第七百四十章 原計劃第一百零四章 食物第九十七章 進攻第六百七十六章 成長第七百一十三章 形勢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五百八十五章 突如其來第818章 關鍵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樓第五百八十九章 折磨第一百六十九章 KV2第三百二十八章 “路標”第六百八十八章 瘋狂第六十八章 突圍第六百一十一章 死角第六百二十一章 較量第一百一十二章 突破(五更奉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地雷犬第四十章 指揮部第五百零二章 慣性思維第六百五十三章 田鼠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動第六百三十五章 準逃兵第一百一十六章 敖德薩第七百一十二章 自作自受第七百二十三章 水庫第三百三十九章 巷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調整第六十三章 主動防禦第二百二十一章 坦克掩體第五百六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二十三章 準備第一百七十八章 拖拉機廠第七百六十八章 全委會第四百九十一章 滑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