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蝕日大法

道門五仙的說法,都不是無的放矢。天仙之所以爲天仙,是因爲天仙已經離開人世,飛昇於“天”,地仙之所以爲地仙,是因爲還留在人間,立足於“地”。人仙之所以爲人仙,是以人爲本,發掘人體秘藏。神仙之所以爲神仙,則是因爲以神道香火爲食,鑄就金身。

鬼仙之所以鬼仙,自然與鬼大有淵源。人死之後,魂歸於天,魄歸於地,三尸行走於世間,是爲鬼。鬼仙的神遊出竅,便是與鬼無異。

所謂“中陰身”,便是人已斷氣,神魂開始離開體魄,但魂、魄、三尸還分離,一種介於生死和陰陽之間的特殊狀態。正所謂“前陰已謝,後陰未至,中陰現前。”前陰已謝指此期命數已盡,後陰未至意謂魂魄未曾歸於天地,這種狀態下的神魂沒了體魄束縛,明心見性,覺知力爲生前七倍,這一生的經歷都會在靈臺中閃現。

尋常人死後的中陰狀態,只有七日之期,也就是頭七回魂,而鬼仙的“中陰法身”便是長久維持此等狀態,介於虛實、陰陽之間,刀劍不能傷,是絕佳的保命手段。

宋政以鬼仙之能,用出“中陰法身”,便是將自己的體魄由實化虛,藏於陰陽界限之間,不存於現世,與“陰陽門”開啓陰陽之路而跨越空間是一樣的道理。如此一來,便躲過了李玄都的“逍遙六虛劫”。

李玄都也不以爲意,負手而立,說道:“我剛纔已經說了,不要玩虛的,來點真本事。”

宋政的身形重新由虛化實,出現在李玄都的面前,說道:“好,那就來點實的。”

宋政足下一點,身形飛掠而出,手中多了一把戒尺。

道門這邊各種寶物迭出,儒門那邊卻是乏善可陳,似乎除了王天笑那塊理學聖人的玉佩之外,便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寶物,以至於儒門中人落在下風。

實際上並非如此,儒門中當然有許多寶物,甚至不乏仙物,只是儒門隱士認爲好鋼要用在刀刃上,與其人手一件寶物,倒不如把寶物集中起來,留給關鍵人物使用。這次儒門陣營中共有四個關鍵人物,拋開龍老人不談,第一個就是王天笑,得了理學聖人的玉佩,本以爲能穩操勝券,卻不曾想被白繡裳算計,輸在了“度世佛光”之下。第二個是赤羊翁,是專門針對李玄都的,可惜遇到了秦清,權衡之下,不得不主動認輸。而最後一人便是宋政了,可以說儒門把寶押在了宋政的身上,寄希望於宋政能穩勝一局。

此時宋政手中的這把戒尺便大有來頭,同樣是理學聖人的遺物,堅固無比,而且勢大力沉,與“三寶如意”有幾分相似之處。當年的理學聖人便是以此物懲戒儒門中人。

宋政手持戒尺,以此爲刀,重新用出“魔刀”。

李玄都卻不再用“北斗三十六劍訣”,而是改用“太陰十三劍”,只見得他身上的“陰陽仙衣”隨之生出變化,黑影重重,遊走不定,李玄都雖然手中無劍,但每次出手,都會有一道黑色虛影脫離“陰陽仙衣”,對宋政出劍,然後再回歸“陰陽仙衣”,而且這些劍影介於虛實之間,寄託於“陰陽仙衣”,只要“陰陽仙衣”不曾毀壞,便劍影不滅,就算是長生境也不能奈何,當真是玄妙無比。

宋政的刀是“魔刀”,“太陰十三劍”也算是當之無愧的“魔劍”,“魔刀”對上“魔劍”,招數已經脫離正常比斗的範疇,變得玄而又玄,極盡詭異,不少觀戰之人看到一半,臉色驟然變得蒼白,還有人覺得天旋地轉,一頭栽倒在地。這便是被“衆生入我眼”等招數殃及池魚了。

秦素不曾修煉這兩門功法, 但因爲李玄都的緣故,也算是有所涉獵,再加上她躋身了天人無量境,僅僅是觀戰還是無礙。就在此時,秦清忽然伸手遮住了她的雙眼,然後就聽秦清說道:“‘天刀’與‘魔刀’是截然不同的道路,以你如今的境界,還不到融會貫通的時候,理應在‘天刀’一途勇猛精進,心無旁騖,此時貿然去研究‘魔刀’,有害無益。”

秦素聽得爹爹如此說,便不再去看,她本也對這些沒有那麼大的興趣,有些人嗜武如癡,不錯過任何一個機會,可她卻是隨緣,她之所以能有今日成就,一則是歸功於秦清,一則是歸功於李玄都。

秦素雖然擔心李玄都,但也對李玄都很有信心,不覺得李玄都會輸給宋政。只要李玄都贏下了這一戰,那麼玉虛鬥劍便算結束,以道門獲勝而告終。念及此處,秦素忽然又想到,如果玉虛鬥劍結束,那麼她和李玄都推遲了許久的婚事便要開始着手準備了。

想到此處,秦素只覺得臉上發燒,連耳根子都有些發紅,雖說大多時候,兩人都是形影不離,但與夫妻還是有所區別,畢竟李玄都只是嘴上打趣,實則都是規規矩矩,秦素本人也不是那等輕浮女子,兩人還算是守禮的,可一旦成了夫妻,那就全然不同了。

過了片刻,秦素還是忍不住擡頭再看,卻不是看兩人的招數,而是看戰況如何。

只見宋政已經被李玄都逼到了玉虛峰的邊緣位置,身後不遠處就是萬丈深淵,李玄都一袖接着一袖地向他掃將過去,每一袖都是一劍,威勢驚人。宋政全然處於下風,手中戒尺出招極短,攻不到身前三尺便即縮回,顯似只守不攻。突然之間,李玄都雙袖同時向宋政掃去,宋政以手中戒尺擋下了一袖,不得不伸出手迎上另外一隻大袖,與李玄都藏於袖中的手掌相對,然後便不再分開,兩人腳下的地面開始搖晃不休,不斷有碎石和白雪從懸崖峭壁上掉落。

秦素也感受到了腳下傳來的晃動,暗道:“宋政畢竟是鬼仙,他爲何不用法術,而是要以拳腳兵刃與玄哥哥相拼?難不成他另有算計?”

便在這時,秦素忽然想起一事,那就是上次玉虛鬥劍。她雖然因爲年幼的緣故,沒能參與玉虛鬥劍,卻聽爹爹提起過多次。

上次玉虛鬥劍的最後一戰,宋政之所以敢於挑戰李道虛,便是依仗了一門秘法,名爲“蝕日大法”,此法雖然與“吞月大法”並列齊名,但實則要比“吞月大法”強出許多,乃是一門大成之法。

“吞月大法”是氣機逆運,使自身成爲負極,以負極吸引正極之道,同樣可以吸納他人氣機爲己用。“蝕日大法”則是將自身三大丹田化作‘空洞’,如不漏海眼、無底深洞,可將他人氣機化作己用。如果修煉“吞月大法”之人的修爲不如對手,還要以強行汲取,那麼便是正極吸引負極,立時如海水倒灌江湖,自身修爲灌注到對方的體內,得不償失,兇險莫甚。“蝕日大法”不將氣機存於丹田氣海,而是存於經脈之中,卻是沒有這等隱患。

不過“蝕日大法”也有一個缺陷,便是“蝕日大法”的吸力不如“吞月大法”遠甚,非要身體相觸不可,當年玉虛鬥劍,宋政對上李道虛,近不得李道虛身前三尺,“蝕日大法”便全然無功,最終被李道虛三劍所敗。

此時李玄都和宋政相互角力,不正是使用“蝕日大法”的天賜良機?

宋政經歷了上次的慘敗之後,自然明白“蝕日大法””之中的不足之處,他不僅險些因此而喪命,最終也導致他不得不放棄經營多年的無道宗,間接成就了後來的澹臺雲。宋政遠赴草原之後,有了閒暇,得以反思當年之過,心無旁騖,着手改進了自己的許多功法。。

此番他對上李玄都,一時未能取勝,趁着與對方手掌相交,當即用出“蝕日大法”。豈知一吸之下,竟然發現李玄都體內空空蕩蕩,氣機不知去向。宋政這一驚非同小可。“蝕日大法”的厲害之處便在於無不可吸,便是當年的李道虛也不是讓宋政吸之不動,而是直接沒給宋政近身施展“蝕日大法”的機會,像這般無功而返,別說宋政生平從所未遇,根本連想也沒有想過。宋政又連吸了幾下,只覺得李玄都好似一塊頑石,根本不爲所動。

便在這時,李玄都發力一震,將宋政震退,又是一袖席捲而來。

宋政見李玄都招式凌厲,隨即變招,威猛無儔,李玄都改取守勢。兩人又鬥了三十招,宋政手中戒尺劈下,李玄都一指點向他的手腕。宋政見他這一指劍氣凌厲,當即決定讓李玄都點中自己的手腕,同時運轉“蝕日大法”。

宋政的思路十分清晰。如果李玄都繼續隱藏體內氣機,不讓他的“蝕日大法”吸到,那麼這一指勢必傷不到他,反而要被他趁機反攻,但若有氣機,便要被“蝕日大法”吸取。

便在心念電閃之際,一聲輕響,李玄都的手指已戳中宋政的手腕,宋政的“蝕日大法”隨即運轉開來,粘住李玄都的手指,使其不能撤開。

正在觀戰的秦素見此情景,忍不住低低驚呼一聲。

不過緊接着秦素就發現李玄都的臉上並無異色,反而是宋政的臉上露出驚訝之色。

因爲宋政這次不但沒有吸到李玄都的氣機修爲,反而感覺到從李玄都體內同樣傳來一股吸力。

兩人此時身體相觸,互相吸取對手的修爲,結果便是陷入僵持。

李玄都之所以能無視宋政的“蝕日大法”,是因爲“長生石”的緣故,“長生石”本身就有吸取他人氣血的妙用,當初老汗便是被吸成了一具乾屍,經過巫陽的“妙手回春”之後,李玄都的體魄也擁有了“長生石”的神異之處,宋政第一次運用“蝕日大法”無功而返,便是因爲李玄都將氣機收縮至“長生石”中,第二次的時候,李玄都乾脆以攻對攻,輔以忘情宗的“吞月大法”,直接以“長生石”的吸力化解了“蝕日大法”的吸力。

此中內情,便是李道虛、秦清等人也不能完全知悉,宋政就更是一無所知了。

第五十一章 浩然正氣第八十六章 號令羣雄第一百七十章 雨後來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錢玉龍第七十三章 叔叔嫂嫂第二十一章 以打促和第四十九章 二十里橋第二百一十九章 投誠第二百三十七章 收官第五十三章 單人破陣第二十九章 井水如血第四十一章 坐地分贓第二百五十五章 行雲布雨第一百二十二章 胭脂長街第一百七十八章 青萍書局第四十四章 洪成仇第八十章 初步構想第六十章 三魔化神丹第一百六十三章 幽冥帝宮第一百五十七章 子母天鬼第四十八章 逆天劫第一百八十四章 鳳樓春第一百八十八章 橫崗城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罪定罪第二百二十三章 幽燕總督第一百八十六章 踏月而至第二百三十一章 三張銀票第七十一章 神力金甲第一百零三章 送帷帽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個賭字第二百一十四章 師徒父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陰太陽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三十七章 閱金經第二十一章 當年今朝第一百八十章 心魔去處第一百零一章 人質第一百六十九章 地龍翻身第一五十九章 蜀山劍派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平先生第一百九十四章 險之又險第一百二十七章 山不就我第一百八十二章第一百八十章 念念不忘第一百四十七章 巫相第二百零三章 出奇制勝第一百四十六章 凍死骨第一百五十三章 單老峰第一百三十三章 青陽謀劃第一百八十章 抽絲剝繭第二百三十六章 先後出手第二百三十九章 以衆擊寡(一)第二百二十章 誰是黃雀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年之期第一百三十六章 手刃仇敵第一百八十九章 劍秀山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由來第三十七章 呼延勝明第十一章 簫聲再至第二十九章 洞府之庭第二十一章 可殺可不殺第二百二十章 對峙第四十七章 大典第二十章 少女淑寧第十八章 蘇小仙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五雷轟頂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手第一百九十九章 秦樓月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如碃第二百三十章 隱士密會第二百一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九十章 靈丹妙藥第一百七十六章 上墳敬酒第二百零九章 老友第一百零一章 陸時貞第七十六章 合則兩利第一百八十七章 密謀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尸第二百零一章 勝負已分第一百四十四章 鑰匙第一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三十四章 人仙第一百七十三章 告辭離去第一百零九章 宮官之請第十五章 路途記事第二十三章 蘇雲媗第七十二章 情孽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命求籤第九十三章 來客登山第五十四章 暗算無常死不知第三十章 小公爺第十七章 二三事(七)第二百章 造化無常第一百九十二章 激鬥第五十四章 親政第三十九章 陸夫人第七十九章 登山之行第六十六章 夜訪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