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說先生

慕容畫能在帝京城中如魚得水,必然是善於把握人心的。這也是她與蘇憐蓉的最大不同。

聽完上官莞的話後,慕容畫做了一個簡短的總結:“關於清平先生的傳聞,我有所耳聞。今日又聽妹妹之言,略微所得。”

上官莞臉上露出好奇神色,“倒要請教。”

“若有說得不對的地方,還望妹妹見諒。”慕容畫略微斟酌言辭,說道:“觀清平先生之生平,竊以爲有三人對其影響甚大。這三人分別是已故首輔張肅卿、大劍仙和地師。故而清平先生的身上同時兼具了這三位的部分特質。”

上官莞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眼神一亮,“這……我從未從這個角度想過,倒也有些道理。大劍仙是他的養父,他視張肅卿爲師,可最後偏偏是他繼承了地師的衣鉢。”

“這就是了。”慕容畫徐徐說道,“在我看來,清平先生的手腕與大劍仙、地師十分相似,可在‘道’上卻更偏向於張肅卿,可又不完全等同於張肅卿。”

有些事情,慕容畫不是十分清楚,上官莞卻是清楚得很,李玄都與張肅卿的不同之處,恰恰是李玄都與恩師徐無鬼的相通之處。先前上官莞對於李玄都的認知一直處於一種模糊、渾淪的狀態,可經過慕容畫這麼一點,倒是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讓上官莞把許多沒有想通的事情一下子想通了。畢竟上官莞能被徐無鬼看中,並且很得徐無鬼的喜愛,也不是蠢材,只是與李玄都相比,才顯得她有些不濟事。

李玄都的心機手腕不可能是自學而成,定然是有人教導,這個人就是大劍仙李道虛。可李道虛做錯了一件事,他教了李玄都足夠多的“術”,可在“道”之一途,乏善可陳,這就導致了後來的李玄都與他並不是一條心,甚至是分道揚鑣,因爲兩人的理念不合。

李玄都的“術”是傳承自李道虛,“道”則是傳承自張肅卿。李道虛疏於“道”的教導,於是被張肅卿“趁虛而入”。不過張肅卿的“道”也不是那麼完善,因爲張肅卿只是“治標”,而非“治本”。於是地師徐無鬼出現了,他補上了“治本”的關鍵。正因爲如此,在李玄都繼承了地師的衣鉢之後,發生了某種細微的改變,並非是李玄都開始妄自尊大,而是他想明白了許多事情,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所以他從幕後來到臺前,開始開闔縱橫。

從某種角度來說,李玄都能走到今日這般高度,也是情理之中,畢竟在他的身上,傾注了三位前輩的心血。

上官莞喃喃道:“原來如此。”

慕容畫並不清楚上官莞心中所想,繼續說道:“清平先生究竟是張肅卿那種心懷天下的忠良之士,還是地師那種虎視天下的梟雄人物,我也很難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不過我有一些揣測之言,談不上對清平先生不敬,還請妹妹不介意。”

上官莞搖頭道:“我不會介意,大掌櫃也不會介意。”

“那我便放心了。”慕容畫輕撫胸口,“我聽說清平先生十歲年紀就開始行走江湖,這與許多宗門弟子、世家子弟是截然不同的。這種情況就會導致清平先生過於早熟,這是好事也是好事。好處是清平先生少了許多年輕人的通病,比如意氣用事,比如魯莽衝動,更爲沉穩成熟。壞處是清平先生的人生並不完整,其實這樣的人也不在少數,那些有怪癖之人,定然是其過往經歷導致的。清平先生過早進入江湖,太早見識了人情世故,就好像我們登山,直接從山腳飛到了山頂,而缺少了中間的山腰,沒有見過沿途的風景,便沒有相應的體會,他眼中的山,只有山腳的巍巍高乎和山頂的一覽衆山小,與我們一步一步爬到山頂看遍風景是不同的。這與身份地位不同,僅僅與經歷和閱歷有關。”

上官莞若有所思道:“你的意思是尋常人是一步一步登山,想法也是隨着沿途風景而循序漸進改變,而清平先生少了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就導致他的想法與尋常人有着很大的不同,於是造就了他今日這般看似矛盾的性格。”

慕容畫點了點頭,“的確如此。不僅是缺失了什麼,而且還有可能多了許多你我都沒有的東西。打個比方,他誤入歧途,去了一個正常登山之人不會去的隱秘地方,在那裡見到了許多旁人不曾見過的特殊風景。”

說到這兒,慕容畫陷入思索之中,“清平先生的成名一戰是西北奪刀,西北……當時的西北剛剛經歷了兩場大戰,正是十室九空的時候,那麼清平先生會不會在那個時候經歷了一些特殊的事情?要麼就是帝京之變,張相爺一家之死,讓他受了刺激。”

上官莞心中一動,雖然慕容畫提出了兩個可能,但她已經可以肯定,必然是西北之行。因爲如果李玄都糾結於張肅卿之死,那麼他心心念唸的應該是報仇,而不是像現在這般,竟然執念於虛無縹緲的天下太平。上官莞有些好奇,李玄都到底在西北見到了什麼,竟然會讓他產生了一清天下還太平的想法,這可不是受了儒門影響就能解釋得通的。

慕容畫藉着說道:“經歷決定想法,所以大多數人都不明白清平先生究竟想要什麼,因爲他們的想法是異於常人的。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地師也是年紀輕輕就繼承了齊王的爵位,與清平先生有許多相似之處。這大概就是地師青睞清平先生的緣故,甚至還想過要把女兒嫁給清平先生。”

上官莞深深看了慕容畫一眼,“慕容姐姐知道的事情真多。”

慕容畫微微一笑,“都是耳聞罷了。”

上官莞道:“讀書人有個說法,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慕容姐姐坐在這座帝京城中,卻對江湖上的事情瞭若指掌,實在是了不起,小妹佩服。”

慕容畫仍舊是微笑道:“不敢當。”

上官莞轉而說道:“清平先生足夠大度,可以容忍我們在背後揣測議論,可如果我們不做事,他卻是萬萬不能容忍的,所以我們還是談正事吧。”

慕容畫道:“妹妹儘可直言。”

上官莞道:“大掌櫃想要知道朝中清流的具體態度,想來慕容姐姐身爲這相府的女主人,不說了若指掌,也應該有自己的見地,還望慕容姐姐能夠不吝指教。”

慕容畫並不意外,反問道:“在回答妹妹之前,我想問妹妹知道什麼是清流嗎?”

上官莞一怔,搖頭道:“我是江湖人,對於廟堂並不熟悉。”

慕容畫道:“清流是個很籠統的概念,如果讓我來總結,那麼我認爲不是當權一派又佔據道德高地之人,都可以稱之爲‘清流’。所以清流的成員十分複雜,而且不是鐵板一塊,他們內部也有紛爭,只是爲了對抗當權一派而暫時聯合起來。”

上官莞這時候明白了,說道:“清流有些類似於江湖中的正道之人,而正道也只是一個籠統概念,內部又分爲各大派系,這些派系並非一條心,就好似是過去以老天師爲首的正道六宗與以大劍仙爲首的正道四宗。”

慕容畫道:“正是如此,妹妹問我清流的態度是什麼,我無法答你,因爲清流內的聲音太多,我能告訴妹妹的是,清流內部勢大幾派的聲音。”

上官莞此時已經收起了對慕容畫的所有輕視,正色道:“請姐姐賜教。”

第一百零九章 大成若缺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內憂外患第七十二章 瘋子無月第八十五章 雙劍合璧第一百六十六章 殺大巫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道玄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石頭和莠草第四十二章 北斗殺敵第二百零八章 秦大小姐第二章 賬房先生第二百三十六章 王天笑第一百三十六章 劍鬥玄女第四十一章 女冠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氣浩蕩第二百七十七章 聯手第二十七章 天師地師第六十章 看看無妨第二百四十一章 以衆擊寡(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以一當千第十五章 路途記事第四十五章 雲流煙散第二十一章 無欲則剛第二百零三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二章 目中無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四諦寺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鬼謠第一百五十章 夜宿山廟第一百六十七章 湖畔第二十四章 躺着睡着第一百七十二章 首次議事第六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一百一十六章 欠下酒錢第二百四十章 談和第十一章 世道變了第三百零三章 容器第十四章 圍殺局面第九章 密謀第三十四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五十六章 爭奪第一百四十六章 南鬥劍陣第七十五章 唯有利害第一百三十三章 嫁娶第二百零二章 西京講和第六十七章 目盲登山第二百零五章 五太之妙第二百七十七章 聯手第一百五十一章 乘船過江第一百三十五章 外道第一百零一十章 益陽府第一百八十二章 清微規矩第一百九十九章 秦樓月第三十九章 斬殺第九十七章 江湖俠氣第六十三章 叔嫂第一百九十一章 攔路第七十一章 帝女第八十九章 最後一招第四十六章 無極槍法第一百九十七章 鳳冠霞帔第九十五章 搏殺猛虎第一百零一十章 益陽府第三十二章 少年江湖第七十八章 返回桃源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氣浩蕩第四十章 出拳第六十五章 師兄師妹第二百一十章 真傳宗第一百六十五章 鬥陸吾第一百八十一章 美人白骨第二百章 酒後真言第四十章 事後第一百一十八章 福禍相依第三十六章 鐵屍現世第九十五章 升座大典第一百四十七章 對坐而談第四十四章 忙碌第十八章 蘇小仙子第一百六十二章 落花流雲第三十四章 黨爭第十六章 又不太平第三十六章 道術第五章 燈下黑第一百三十九章 山鬼謠第一百五十章 四脈傳承第一百八十九章 兄弟第三百零二章 巫咸之迷第一百零六章 辦法第八十二章 八部衆第一百四十四章 純陽入道第六十八章 絕命書第八十三章 秦道方第一百二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三十一章 雙劍合璧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衛第十四章 圍殺局面第一百四十四章 靜心堂議事第四十九章 少年少女第一百二十九章 攔路劫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