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以進爲退

白帝城,永安宮。

此時在唐周的書房中,只有兩人,其中一人端坐書案之後,正是此地的主人,天公將軍唐周,坐在唐周對面的則是一個蓄有山羊鬍須的老人,面透精明。

此人名叫羊竹山,雖然境界修爲只是尋常,但是在青陽教中的地位卻是十分特殊,乃是唐周的心腹謀士,在許多大事上,包括唐周離開青陽總壇前往紅陽總壇避禍,也都是出自此人的手筆,可見其話語在唐周心目中的地位。

江湖廟堂歷來如此,上至一地封疆大吏,下至普通的江湖幫派,都要有這樣一個人物,或是稱之爲師爺,或是稱之爲幕僚、白紙扇、軍師,不求武力如何,但一定能出謀劃策,爲東主排憂解難,比如說齊州總督秦道方身邊的不知先生楚雲深,便是這種情況。

羊竹山早年時只是一個落魄舉人,屢試不第,在返鄉途中,又遭遇強人劫道,被唐周所救,他見唐周談吐不俗,爲報恩情,也是打了另謀出路,決意追隨唐周,唐周也傳授了他一些煉氣法門,可惜此人實在不是這塊材料,練了這麼多年,仍是沒有練出什麼名堂,不過因爲他的幾次出謀劃策,被唐周看重,每每請教都要稱呼一聲先生,上行下效,青陽教上下無論地位高低,都要尊他一聲先生,禮敬幾分。

先前羊竹山留守於青陽總壇,得了唐周的傳信之後,立刻啓程動身,昨日才趕到白帝城,今日唐周立即召見羊竹山,便是爲了宋輔臣一行人的事情。

唐周沉聲道:“如今的情形,先生已經知道了,聖君和地師在西京鬥,卻都想把我拉下水,容不得我站在岸上觀船翻。”

羊竹山捻鬚道:“先前我給將軍獻計,讓將軍離開距離西京太近的青陽總壇,開到距離西京較遠的紅陽總壇,想要避開西京的渾水。可是現在開來,卻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將軍想要兩邊都不得罪,可這樣的結果便是兩邊都得罪了,最後無論是誰勝了,都不會放過將軍。到那時候,他們可不會記得將軍兩不相幫,只會記得將軍沒有站在他們那邊,若是旁人也就罷了,可偏偏將軍所處的位置,距離西北太近,正所謂是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試問聖君和地師如何能容得將軍逍遙自在?待到他們決出勝負,擺在將軍面前只有兩條路,要麼歸順,要麼去死,再沒有其他選擇。”

唐周嘆息一聲:“先生所言極是,所以我纔會急召先生前來商量對策,如今聖君和地師的使者都已經來到白帝城中,而且都帶來了相當的誠意,既然是非要選擇一方不可,那麼依照先生之見,我們應該選哪一邊?。”

羊竹山壓低了聲音問道:“兩邊的誠意,將軍可是都收下了?”

唐周點了點頭。

羊竹山立時明白了唐周的用意,如果下定決心選擇站邊一方,那麼就立刻對另一方動手,權作是投名狀,所以兩份誠意大可全部收下,反正註定有一方之人會被趕盡殺絕,死人留下的物事,不要白不要。

羊竹山沉吟了一下,說道:“按照道理來說,將軍與宋宗主有舊,曾受宋宗主恩惠,而聖君繼承的又都是宋宗主的舊部,於情而言,將軍是該站在聖君這邊,也算是全了舊時情誼。”

唐周不置可否,知道羊竹山還有下文。

果不其然,羊竹山接着說道:“不過,於理而言,卻並非如此。當年宋宗主之所以能坐上無道宗的宗主大位,除了他自身手段厲害之外,地師也是居功甚偉,正是因爲地師的緣故,宋宗主才知道無道宗老宗主的閉關所在,從那時候起,地師就開始在暗中插手無道宗的事務。再到後來,玉虛鬥劍,宋宗主敗給了李道虛,從此不知所蹤,地師趁此時機,乾脆是光明正大地在無道宗中拉攏、扶植心腹,七殺王、百蠻王便是明證。從這一點上來說,就算宋宗主還活着,雙方勝負也不過五五之數,更何況宋宗主已然失蹤了,如今是地師勢大,勝算更多。”

唐周還是沒有說話,若是這麼簡單,那他也沒必要召羊竹山來商議了。

羊竹山察言觀色,立時接着說道:“聖君也知道地師勢大,可仍是敢於與地師撕破面皮,那就說明一件事情,聖君有了強援,此時正在城中的顏飛卿等人便是明證,可見大天師張靜修已經決意暫時拋卻正邪之爭,全力支持聖君與地師奪權,其用意也很明顯,一個政令統一的大周遠比一個令出兩家的大周更爲可怕,所以大天師的用意在於制衡,於此關頭,清微宗的李道虛也默許了大天師的動作,不在這個時候啓釁,可見正道兩大派系在制衡西北五宗這一點上,是保持一致的。”

唐周終於覺得有點意思了,專注地望着他:“請先生說下去。”

羊竹山輕輕撫須:“將軍知道,我們青陽教的位置是有些尷尬的,從整個江湖大勢上來說,雖然我們親近西北五宗,卻不算是十宗之人,疏遠正道,也算不上不死不休的生死大仇。從西北局勢來說,將軍親近無道宗,人公將軍親近地師,我們就像石頭縫隙裡的小草,之所以能生根發芽,是因爲這塊石頭是裂開的,如果石頭合上了,焉有我們的活路?”

這一番話唐周顯然是接受了,沉聲道:“先生說的是實情,如果五宗歸於一統,我們的生死便不在自己的手中,是死是活都要看別人的眼色,再也沒有現在這種左右逢源的好光景了。”

羊竹山輕聲道:“將軍,事到如今,不能只看眼前路,也要想身後身,世上之事無非‘進退’二字,有進當有退,萬萬沒有隻進無退的道理,那是棋盤上的小卒子纔會做的事情。”

唐周緊緊地望着他,點了點頭:“是這個道理,可是該怎麼退?”

羊竹山一手撩袖,用手指在書案上寫了一個字:“以進爲退。”

唐周陷入沉思之中:“說下去。”

羊竹山緩緩說道:“先前我們的想法是站在岸上觀船翻,既然行不通,那我們何不主動出擊,讓這塊裂開的石頭永遠也不能合上,而且還要讓這條裂縫越來越大,這樣我們生長的空間纔會更加廣闊,終有一日,我們的根鬚足夠強壯,可以將這塊石頭徹底撐成兩半。正所謂能屈能伸纔是大丈夫,高歌而死,萬事皆休,此時的寄人籬下正是爲了日後可以乘風而起。”

第八十六章 號令羣雄第八十五章 一步一重天第一百五十六章 動身第二十三章 蘇雲媗第一百零五章 奪舍第六十章 怨憎會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天第六十四章 各自邀戰番外九第十二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八十九章 劍秀山中第九十四章 血刀血劍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胎換骨第二百四十四章 以衆擊寡(六)第三百零四章 弄假爲真第一百四十章 上清正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三十六堂公議第二百七十一章 採生第一百九十三章 洞中二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撤軍第二百四十章 以衆擊寡(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引蛇出洞第八十八章 變故第六十八章 太過巧合第五十九章 同境無敵第四十六章 朝日第九十章 結社第二百二十五章 年輕人們第五十七章 丹霞峰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位青鳥第一五十一章 靠山第一百四十四章 枯榮輪轉第八十五章 借頭顱第一百一十六章 蝕日大法第一百零九章 鎖妖塔第三十章 小公爺第三十章 大變將起第五十四章 親政第一百零九章 羣起攻之第一百五十一章 乘船過江第一百一十四章 赫連家第一百八十七章 觀音百劍第一百二十四章 陰陽鬼咒第十六章 觀雪有感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報恩寺第一百一十五章 雁翎長刀第一百九十一章 藏書樓第二百一十四章 如意第五十六章 皁閣圖謀第一百零六章 三掌破陣第四十八章 指點江山第一百九十章 忘劍峰上第二百六十章 屠龍(下)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一百八十九章 自行其是第一百八十五章 東玄道人第十八章 一劍之威第六十七章 對坐夜談第一百五十三章 演武第六十八章 紫霞第一百八十三章 萬事有我第九十七章 東西二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一十二掌第九十一章 玄門正道第一百三十四章 敬賀正旦第三十七章 大雪山行宮第二百三十二章 明升客棧第一百四十章 天井激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廣寒宮第九十七章 此心無愧第九十四章 一枚梨子第八十五章 銅甲屍第一五十三章 老兄弟第一百五十四章 刀劍第十八章 佛渡有緣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籠中鳥第一百九十章 酌酒而談第五十章 重上雲錦第一百九十三章 葉繁花豔第二十三章 真言四派第十六章 嚮導第一百一十一章 寒霜覆草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十六真人第一五十七章 元嬰第五十章 玄女秘辛第九十三章 講規矩第四十七章 金剛宗悟真第六十五章 破陣第二百一十九章 玄哥哥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九十二章 大賢良師第六十七章 伸冤第二十二章 重回客棧第九章 陰陽倒錯第八章 魔道之劍第一百零一章 聖地第二十五章 太陰八劍第七十二章 情孽第二百零九章 點到爲止第一百四十七章 卜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