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江湖傳言

說到紫府劍仙,那個操着一口純正官話的客人忽然嘆道:“若是張相爺還在,如今天下也不會是這般光景。只是朝廷忠奸不分,往往是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張相爺不必說了,還有從金帳韃子手中收復涼州、秦州的秦大將軍,也蒙冤入獄。”

他在說這話的時候,旁邊之人不住地去扯他的衣袖,頻頻用眼神示意,畢竟如今的客棧大堂中還有一個青鸞衛,這種話落到他的耳朵裡,可不是什麼好事。

李玄都放下手中酒碗,道:“當年本官在刑部督捕司任職,當時的刑部侍郎徐大人就是本官的上司。張相爺蒙冤入獄的時候,徐大人也被朝中奸黨陷害,最後被斬首示衆,徐大人死得那樣慘,本官如何也忘不了。後來本官從刑部調入青鸞衛,屢遭排擠,從帝京到了吳州。”

聽李玄都如此說,幾名客人雖然不知道那位徐大人是何許人,也連連嘆息,一名客人憤憤道:“國家大事,便是壞在了這些奸臣手裡。”

李玄都道:“也不盡然,如今皇帝年幼,朝堂上當政的是孫閣老,孫閣老還是好的,壞就壞在太后身上,當年張相爺便是死在太后手中。”

“是了,牝雞司晨,垂簾聽政。張相爺在的時候,雖然每年也有災禍,但還不至於到人吃人的地步。”一箇中年漢子道:“去年時候,我去秦州,那兒可就是易子而食,情狀極慘。”

瀟州本地的老人嘆息一聲,轉回了方纔的話題:“這位紫府劍仙當年就是追隨張相爺的,據說張相爺遇害的當晚,他獨自一人與朝廷高手鏖戰,最終手中佩劍折斷,他本人也受了重傷,不知所蹤。”

那齊州客人猶豫了一下,說道:“這位紫府劍仙,我是聽說過的,他早年的時候橫行河朔之地,也不是叫紫府劍仙,而是自稱爲‘紫府客’,不斷登門挑戰,一人一劍不知挑了多少高手,後來惹得許多門派幫會聯合起來,請了許多高手助陣,要聯手圍殺於他,結果卻被這紫府劍仙逃了出去,又反過頭來把追殺他的人給殺了個七零八落。”

瀟州老者道:“是了,這紫府劍仙本是出身於東海清微宗,本是大劍仙的親傳弟子,他初出江湖時,爲了練劍,孤身一人挑戰當時成名的各路高手,怕別人忌憚他的師承,這才隱去了本來性命,自稱‘紫府客’,後來西北奪刀一戰,他與‘血刀’寧憶大戰一場,勝了寧憶,得了‘魔刀’宋政的佩刀‘大宗師’,自此之後,江湖中人就在他的名字後面加了‘劍仙’二字以示敬意,改稱‘紫府劍仙’。”

說到這兒,那美貌少婦突然插口道:“就連清微宗的宗主李元嬰都不敢妄稱劍仙,此人何德何能,竟然敢稱劍仙,那江湖上的劍仙未免也太多了。”

老者笑道:“此言差矣。大家都知道,在這江湖上有五位真人,分別是元陽妙一真人、飛元真人、三玄真人、太微真人、萬壽真人,其中元陽妙一真人就是老天師,又稱大真人。可見大真人與真人是不一樣的。同理,大劍仙與劍仙也是不同的,既然清微宗的李老宗主是大劍仙,他的弟子如何不能稱爲劍仙?”

老者此言一出,衆人紛紛點頭稱是。

那玄女宗的少婦聽老者如此說,他也是不能反駁。

又有人問道:“老兄,你說這位紫府劍仙重出江湖,是要做一番事業,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老者道:“那紫府劍仙當年追隨張相爺,與張相爺的公子更是相交莫逆,如今他重出江湖,自然是要爲了張相爺父子二人報仇了。”

衆人紛紛叫好。

周淑寧輕輕說道:“紫府劍仙……報仇……”

玄女宗少婦道:“淑寧,這江湖上的傳言,十成中有九成靠不住,你莫要太過當真。”

然後她又望向那瀟州老者:“你怎知道得這般清楚?”

老者正色道:“老朽早年時曾經投身軍中,跟着秦大將軍平定西北,後來大將軍被人誣陷入獄,老朽也就跟着卸甲還鄉。就在去年的時候,遼東總督趙部堂誠邀大將軍前往遼東,共襄大事,大將軍在路過江南的時候,被那江南總督趙世憲以接風洗塵的名義,設下鴻門宴,用計捉住了大將軍。這狗官唯恐遲則生變,也不把大將軍押送帝京,竟是要直接就地正法,幸而有兩位高人出手,這才救下了大將軍。一位是遼東趙部堂派來的補天宗高手景修,他的師兄就是大名鼎鼎的‘天刀’秦清,另一人就是紫府劍仙了。”

衆人倒是沒聽說過這一茬,紛紛開口詢問。

老者也是說起了興致,道:“大將軍去了遼東之後,被趙部堂委以重任,統領十萬兵馬,正準備與金帳韃子開戰,老朽此番便是要北上投軍,再去跟着大將軍殺韃子。”

衆人頓時肅然起敬。有北方來的客人說道:“我大魏兩京一十九州,地廣人多,倘若人人都像老兄一樣,那金帳韃子再怎麼兇狠,也不能佔我河山,殺我百姓。還有那些江湖上的大人物,若是人人都能爲了天下蒼生盡些綿薄之力,而不是整日裡你殺我、我殺你的搞什麼正邪之戰,何愁天下不太平?”

操着官話的客人道:“是啊,我聽說金帳大軍所向披靡,西域諸國無一是對手,都被滅了,唯有咱們大魏,還能與金帳一較高下。若是咱們能齊心合力,不僅能把金帳韃子趕回草原,說不定還能去草原上逛上一逛。”

有書生滿飲一碗酒,慨然道:“犯我大魏天威者,雖遠必誅?不知何時何日可見此景!”

一直未曾開口的李玄都道:“國事蜩螗至此,可廟堂上的袞袞諸公還在爭權奪利。若想要天下太平,我看這朝廷非要改天換日不可。”

衆人都是一驚,沒有想到這位青鸞衛的官爺竟然這麼大膽,看來朝廷中也不是鐵板一塊,這位官爺多半是張相爺那一派的,受了打壓,心中積鬱,藉着這個幾乎不吐不快。

就在這時,忽然有人問道:“老兄,方纔你說紫府劍仙與皁閣宗的宗主打得不分勝負,那他們是爲什麼打起來的,難不成是清微宗與皁閣宗起了衝突?”

少婦忽然插口道:“李玄都已經被大劍仙逐出師門,如今可不算是清微宗之人了。”

衆人一驚,紛紛問道:“大劍仙怎麼會將自己的心愛弟子逐出師門?”

少婦道:“有人說是師徒不和,也有人說這位紫府劍仙與正……”

就在這時,周淑寧忽然開口道:“師姐,慎言。”

那少婦立時醒悟過來,正一宗可是玄女宗的盟友,背後說李玄都與正一宗勾結,不管真假,都不妥當。

少婦閉口不言,衆人沒聽到答案,均是有些失望,可又不好深問,然後就聽老者說道:“當然不是清微宗與皁閣宗起了衝突,而是因爲太平宗的沈大先生。”

這下衆人可真是摸不着頭腦了,怎麼又扯上了太平宗的沈大先生?

那老者不緊不慢道:“皁閣宗的宗主藏老人偷襲了沈大先生,紫府劍仙與沈大先生是知交好友,紫府劍仙收到沈大先生的傳信之後,自然是趕去援手,如此才與皁閣宗的藏老人打了一場。”

李玄都聽到這裡,微微皺起眉頭,心中更是疑竇大起。他與沈大先生之事,只有大天師、秦素、白繡裳寥寥幾人知曉,這人是如何知曉此事的?

第一百三十一章 楊天俸第七十七章 公孫帝陵第八十八章 兩方思量第三十九章 也遲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門無友第九十五章 局勢第一百八十二章 醜奴兒第三十章 陰陽仙衣第一百五十五章 私義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海怪人第六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戰賭鬥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山途中第八章 父子第二十七章 局勢第一百九十三章 葉繁花豔第七十四章 白龍樓船第三十一章 拉攏第五十四章 親政第八十二章 龍脈氣運第四十八章 牝女佈局第九十八章 俗人雅人第五十七章 煉魂化身第一百九十章 鬥劍第十章 雨中鬥劍第三章 九品九境第十一章 鬼客棧第一百八十五章 沈元舟第二十七章 天師地師第九十六章 仙劍第十七章 一園一觀第二百零四章 以寡欺衆第十四章 火龍焚山第九十一章 兒子第八十八章 兩方思量第十六章 循蹤而至第三十三章 天王殿第十一章 改制第四十四章 以己推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開明陣第二百三十四章 孫妙妙第四十章 雷咒伏魔第八十五章 一步一重天第二百二十八章 擔當第二百五十一章 改朝換代第一百三十三章 來了又去第二百七十五章 家事難第一百四十章 上清正一第八十二章 道果第六十五章 破陣第一章 玉蓉第一百九十二章 伏擊第一百五十六章 西門家丁第九十四章 嫁禍第七十四章 封地第一百九十五章 排名第一百四十章 願賭服輸第二十八章 一張大餅第二百一十一章 師徒並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欺軟怕硬第六十章 刑部之人第四十章 近墨者黑第八十三章 江湖盛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此間帝王第一百八十章 策凌第一百八十一章 浩然正氣第十三章 兩行清淚第九十五章 吳振嶽第二百零九章 一夕安寢第一百五十七章 得手第二百零七章 風高浪急第一百六十一章 太座第七十六章 遼東三州第九十三章 異象第一百零七章 封山閉寺第二百五十九章 屠龍(上)第一百五十章 金陵錢家第三十六章 遠赴雪山第二百零九章 下屍三蟲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中取粟第二百二十六章 封山避禍第二百三十八章 勝負已定第一百二十章 酒意更濃第一百零二章 西城第一百六十章 深淵中人第三百章 地下遺蹟第二百三十四章 公仇私怨第十三章 吞月大法第二百一十二章 翠樓吟第五十章 玄女秘辛第一百四十八章 藏書樓故人第一百零八章 船堅炮利第二百七十四章 變數第一百三十三章 終南山第一六十八章 坦蕩第七十章 元妙童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百六十劍第七十三章 初具雛形第二百二十一章 陳眠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玉良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