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 皇帝的作用

“現在已經知道要求平等了?”雲燁躺在躺椅上瞅着牆角盛開的迎春花喃喃自語,透過花窗一從竹林長得鬱鬱蔥蔥,躺在這裡看過去,白牆上的花窗就是一副絕美的金竹圖。

這就是建築方面的要素了,簡單的庭院被原來的主人稍微加一點變化就成了圖畫,大唐人的審美眼光就是充滿了詩意,不像西方的那些人,現在正在努力的修建金碧輝煌的宮殿,太陽底下一照射,就像一座金山一樣,這樣的建築不就是告訴別人我很有錢,趕緊過來搶劫吧。

大唐的文人儒雅,大唐的武人卻極度的粗暴,他們之間在逐漸的走向兩級,這也是雲燁願意看到的,文人的作用在教化,武人的作用在征服。

文人就該看起來和藹可親。武將就該瞅着兇惡些,能嚇哭孩子的人最適合當武人。

元嘉在接受地方的管制權之後,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了,這期間和雲崢見過兩次面,每回都笑眯眯的,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

雲燁也不去管他,像他那樣的聰明人必定會想通其中的訣竅,這個世界上對平等要求的最熱切的人羣是哪一個人羣?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商人!

老農現在覺得自己生活的很好,只要往地裡種糧食,秋天就能收穫,朝廷現在的賦稅低的幾乎讓人感覺不到,至於徭役,現在也可以拿錢去頂替了,這樣的生活沒什麼好抱怨的,這個時候如果家裡的子孫還要抱怨的話,會被蹲在田地邊上看莊稼的老農把腿打折,任何好高騖遠的想法全部被冠以不務正業的惡名。

工人覺得自己的生活也不錯,只要幹活就有工錢拿,沒聽說誰幹了活卻沒有拿到錢,只要這一條滿足了他們就無慾無求的埋頭幹活,誰有工夫去想別的?

商人其實就是一羣吃飽了喝足了之後開始要求新生活的一羣人。雖說口袋裡有錢,可是你上了青樓,人家名妓寧願去招待那些窮酸學生,也不願意躺在自己懷裡撒嬌,這就出毛病了,憑什麼啊?之所以有了權力的意識,就是因爲自己的慾望得不到滿足。

何邵!這個現在肥胖的已經走不了路的傢伙。雲燁非常好奇他是怎麼活到現在的?整天躺在大牀上跟一座肉山似得。

這幾年不來雲家了,不是他不想來,而是因爲雲燁不同意把自己的房門拆掉讓他的大牀進來,而且有潔癖的雲燁看到一大堆肥油堆在牀上和自己說話,好幾天都吃不下去條子肉,這對他是一個折磨。所以有事情都是雲燁去找他。

農民小富即安。工人沒有覺得有誰在壓榨他的剩餘價值,只要工錢合適,他就認可這種壓榨,所以這兩種人都不幫不上元嘉的忙,能幫他的只有商人,那是一個財雄勢大的團體,他們爭取自己的權利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太宗皇帝在的時候就已經打過一個翻身仗,也就是那《商律》一仗,讓長孫無忌飲恨退隱,也就是那一仗,讓統治階層有商榷的接受了商人進入上層社會。

商人出版元嘉的《民論》沒有問題,所有人會以爲是商人再給自己拉扯盟友,算不得大事,朝堂上扯虎皮拉大旗的事情多了。多這麼一件實在不算個事情。

這事要是自己提出來,哈哈,大唐就熱鬧了,長孫都會到雲家哭哭啼啼的咒罵自己沒良心,所以還是把這事交給商人來完成吧。

以元嘉的智慧,蠱惑一下滿腦子都是功利的何邵應該很容易,雲燁對元嘉非常的有信心。商人們從來都是雜亂無章的向朝廷申訴自己的請求,現在有了一個綱領性的文稿必定如獲至寶,他們不認爲農民和工人可以和高貴的商人相比較,現在拖過來做一下盟友還是非常不錯的。

就在雲燁滿腦子跑馬的時候。長孫正在一字一句的幫着皇帝李厥分析雲燁的奏章,這個奏章被長孫特意挑出來,當做範文講給皇帝聽。

“皇帝,不看內容,只要看文字的數量,你就應該知道這個奏章是楚國公花了心思寫的,而且還是親筆奏章,這就很難得了,他以前對你皇爺爺,父皇上奏摺,可沒有這麼多的字,之所以寫這麼多的字,就是擔心你誤會他,特意將每一件事都說的清楚明白。隨着你的年紀漸長,他的奏摺就會逐漸的變得言簡意賅起來。

你看看這一段文字,他在解釋爲什麼沒有遵從你的旨意,一定要將李象處以極刑的原因,這裡面就有一說法,那就是亂世用重典!

你皇爺爺最擔心的是停屍不顧束甲相攻,你父皇同樣有這個擔心,雲燁是三超老臣,很熟悉太宗和你父皇的心思,他作爲你父皇的好友,想要第一時間幫你除掉障礙,消除大唐的隱患,所以,在這件事上他沒有做錯……

奏章上的第二件事是在說李象是如何荼毒衡陽百姓的,這裡總共列述了他的十一條大罪,每一件大罪後面都有說明,這就是讓你派都水監去印證的,一般臣子不會這麼說,只有楚公纔會這樣一一列舉,要求查證,這是在告訴你怎麼樣去鑑別一件事情的真僞,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說的就是這樣的一個道理。

因爲有了這些罪狀,衡山王就算回到長安,也難逃一死,楚公在衡陽就把這件事情做了,是不想你手上沾染自己兄弟的血。一個臣子做到這個份上可以說是赤膽忠心了,不過人家的忠心不是給你的,是你皇爺爺,父皇留下來的遺澤,雲燁這樣的臣子,你還駕馭不了……

征剿過後,就需要刑部下去問責,民部下去撫民,大軍開始迴歸軍營,大將準備班師回京,這是標準的流程,自古以來受命出征的大將都必須遵循這一點,不得有例外!以後如果有將軍不願意這樣做,你就拿出楚公的奏摺給他看,如果依然不肯,你就要做好讓大軍圍剿的準備了……

李厥非常聽話的在和長孫研討,只要是遇到不明白的事情,就會向皇太后請教……祖孫之間顯得非常的溫暖融洽。

李厥認真的在雲燁的奏摺上批了紅字,沒有評語只有一個碩大準字,也就是說雲燁殺李象,獲得了皇帝的認可。

等到皇太后走了之後,李厥向殿前的那個宦官招招手,小聲地問道:“這封奏摺是楚國公親手寫的?寫了多久?是先召見的斷鴻,還是先召見的你?”

那個宦官跪倒在地小聲的說:“啓稟陛下,這封奏摺確實出自楚國公親筆,寫這封奏摺的墨都是奴婢親自伺候的,從日落時分一直寫到了月亮出來,整整兩個時辰,期間楚公多次停筆,似乎非常的傷感。

奴婢和斷鴻公公同時在軍帳外等候召見,楚公先召見的是奴婢,奴婢帶着奏摺走的時候斷鴻公公還在帳外等候。”

小皇帝非常的滿意,在他看來大將軍對自己這個皇帝還是非常尊重的,並不因爲現在是皇太后監國,就無視自己的存在,小孩子的心思雖然單純,一旦有一個惡念頭種下之後,以後想要改正過來,那就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所以雲燁對這位小皇帝顯得更加的重視,他可不想十年之後給自己招來無謂的麻煩。

同一片天空下,雲燁在欣賞小院子的格局,順便讓腦子休息一下。長孫在教導自己的小孫兒,長孫衝站在高樓上俯視着腳下繁華的長安城,長安的水門上進出的船隻好像永不停歇,夕陽落在長安城上,整個帝都都似乎被染上了一層金色,這個世界雖好,終究不是屬於長孫家的。

人之所以稱之爲人,就是因爲每個人的想法不盡相同,可以用自己的理智來抵禦來自心頭的惡念,我可能是歷史上最無能的權臣!長孫衝心裡這樣想。

一百零八聲淨街鼓開始鳴響,這個規矩從大唐建國之初到現在從來都沒有變過,被改變的只有人,長安城依舊熱鬧,做買賣的東西兩市依舊人聲鼎沸,長安城作爲最繁華的政治中心,商業依舊繁盛,每年的賦稅收入依舊佔據着大唐稅收一個很重要的比例,所以,在強大民衆呼聲中,官府開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淨街鼓依舊敲,底下的生意依舊作,鬣狗一樣的武侯只會在子時之後纔會出現在大街上,或者敲詐一下晚歸的行人,或者從某個牆角找到幾個酩酊大醉的酒鬼。

中書省的燈火通明,門下省的燈火也徹夜未熄滅,六部也是如此,因爲先皇的葬禮耽擱的政務正在被一點點的處理完。

這樣的日子過了幾個月之後,人們忽然發現,大唐即使沒有皇帝,整個國家依舊運轉的非常平穩,小皇帝的存在更加得像是一種象徵,真正重要的是這些官衙依舊在強力運轉,只要有他們在,帝國就會繼續向前走……

PS:第三節送到

第39節 耐旱植物第12節 秦懷玉第34節 發財通行證第36節 造老子的反是傳統第48節 勃發第38節 死屍和馬屁第22節 生活,迴歸了第37節 李二的傷感和驕傲第10節 兜售海帶第10節 我也挪一回第52節 佈置第17節 倒黴的袁守城第16節 屠龍第35節 一個木球第23章 七家第49節 大海不幹,海盜不絕第25節 壽比南山不老鬆第15節 星星掉下來了第32節 皇家的權利第11節 美女老師第4節 誰都喜歡肥豬第38節 那一文錢哪去了第40節 美食來了第31節 懲罰性條款第44節 麥積山歷險第37節 安撫人心第35節 論造反第43節 會變大的海島第59節 後路第21節 小問題第56節 虯髯客遺留的麻煩第13節 迷宮第21節 小問題第5節 雲燁的第一位工程師第61節 聰明的蠢豬第33節 給馬穿鞋子第58節 跳月第11節 大家第50節 傷離別第38節 冷極生智第30節 偉大的心第57節 駱賓王第63節 甜蜜的夜晚第8節 清明第27節 彼能取而代之第39節 可怕的威脅第47節 目標轉移了?第36節 蛛絲馬跡第36節 轟天第20節 最高武力第44節 老狐狸也會吃虧第13節 終於知道了第6節 錢莊(下)第55節 辨機的命運第45節 都是道理啊第4節 我要上學第2節 女人的公敵第41節 暢想第37節 愚昧的唐朝人第31節 老子爲什麼要造反第16節 屠龍第19節 李泰和隋煬帝第15節 星星掉下來了第45節 輝煌的想法無奈的結局第38節 荒城第34節 陰符沒變化第48節 螃蟹搬家第33節 黑話第24節 顏之推請客第45節 蛟龍鎖不住第16節 田元義的幸福生活第38節 天空之城第15節 粉條的誘惑第47節 死人的希望第23節 軍令如山第49節 都水使者第27節 賣糧者言第49節 開解第36節 做虧心事的下場第10節 雲氏家訓第57節 倉充鼠雀喜第1節 生時死祭第26節 苦囚第53節 陰妃的擔心第53節 捕鯨記第46節 旱獺洞裡的頡利第27節 跑路第50節 元日前的遊行第35節 死亡會傳染第52節 活着都是爲了別人第5節 拔一毛利天下第36節 魂斷朱雀門第6節 官場語言第27節 李靖的猜想第64節 苦囚第47節 地主家的防護第30節 蝗蟲來了第22節 天神的胃口第11節 惡戰第2節 故地重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