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因思利弊難(中)

飽經戰患之後的潯陽城,已經是看不到多少本來居民存在的痕跡了,滿大街都是各種或站或立盤聚成一團,或是三五成羣在遊蕩的義軍士卒;沿街的店鋪倒是的大多開着呢,可是其中卻是一片亂糟糟和滿地狼藉的情形,只有一些義軍士卒出入或是佔據在期間。

當即稍加詢問了一下趙璋,才知道居然是效法了太平軍早期的男女分營制度,將城中剩餘的士民百姓都給別處圈禁和編管起來了。好吧,這一刻的周淮安也不知道該是如何吐槽了。

要知道太平軍早期的軍事編管下的男女分營制度,主要是爲了在算時間內迅速控制和動用,新佔領城邑地方上的人力資源,而犧牲一定的效率和流動性所搞出來的權宜之策。

這樣在太平軍前方進行攻戰的時候,男人都被集結起來提供相應的勞役轉輸,而女人則留在後方城邑里接受集體安排或是按戶分派的工作任務,以換取定量配給的糧食物資;

這樣在有限的資源投入和管理成本下,後方就沒有多少被人煽動起來作亂的餘地,而在前方提供輔助的青壯也是心有牽絆,而爲了家室着想能夠忍受辛苦而繁重的勞役,不會輕易發生逃亡或是起來反亂。

但隨着後期太平軍可以調動的資源逐漸增多,底層管理的人手相繼補充上來和諸多職業分工的細化之後,這種編管的對象就逐漸縮小到特定的職業專長和門類上去了。

因此,如今雖然還有女營的存在,但主要是編列在後勤部門。專門用來安置那些新舊收編義軍的家眷,以及容留因爲戰亂流離失所的孤寡女子;乃至招募一些地方上的女性出來工作,以長期或是短期的勞作來賺錢補貼家用。

不過,稍加回想一下的話,這種初成的簡陋制度,還真的比較適合黃巢這般流動很強的農民起義軍風格。最起碼在後世的太平天國運動當中,那個原版的太平軍就是籍此從金田村的一隅之地,迅速國學求一般做大轉戰大半個江南,而最終進取定都南京的重要憑仗之一。

此外在如今的黃巢本陣人馬當中,其實還有另外一些明顯或是不明顯效法自太平軍的痕跡。比如大將軍府明顯相對集中而分工細化的後勤系統,其中就不乏周淮安在嶺外親手開創,又沿襲下來改頭換面之後的東西;

其中就有專門管理各色工匠、籌集物料和簡單修造甲械的器做所;以及集中所有傷員統一救治和療養的善後營。

又比如他們雖然沒有直接照搬,太平軍已經層級分明到隊的聖庫制度;但也在度支使名下模仿類似的模式和原理,搞了一個對麾下所有人馬的繳獲進行抽成,再進行重新分配和支取、調劑的所謂“鈞補法”。

而在大將軍府右支使趙璋的手下,甚至還有一個常平司和平準院的編制。前者一看就是當初周淮安所立下的那套,在義軍各部之間互通有無,而定期舉辦跳蚤市場的餘澤和慣例;

而後者則是專門做義軍內部的生意,明顯近似太平軍各級供銷體系的路數;但是在門類上更加繁多得多。除了傳統的茶酒鹽醋醬米布的售賣之外,也囊括了一些服務行當的兼職手藝人;甚至還有效法官軍的公娼、官伎之流,專門跟在軍中給做皮肉生意的。

顯然黃巢率領的農民軍在北上之後屢敗屢起的艱險環境下,也不是不知道變通和尋找捷徑的所在。

當然了按照後世太平天國的發展軌跡,一旦上層開始貪圖安逸繁華而停留下來不思進取,又在相互的大興土木奢事攀比當中,自上而下的相繼將繳獲入公、按需取用的聖庫制度和各盡其力的男女分營等,當初賴以發展壯大的寶貴經驗教訓和成例都給破壞掉了之後;也就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最終衰亡的死循環了。

就不知道這個錯位的時空裡,黃巢憑據這些東西又能夠走出多遠呢;最起碼也不至於在日後打進長安後的數載時光裡;明明具有京城數十萬的戶口在手,卻陷入到少人可用乃至滿城皆敵的困境當中吧。

在穿過了至少六座新紮起來的竹棚綵樓,和三道刻意翻新和加強裝飾過,又站滿了甲兵和巡哨不絕的城門之後;周淮安也終於抵達了位於潯陽城西北角,號稱闔城最大的一所園林處。

這裡也是前代著名大詩人白樂天所做的名句——《琵琶行》,箇中背景故事的主人家,號稱“重利輕別離”的大茶商陳志範,所置辦下的園子——“廣樂園”。

據說在《琵琶行》逐漸風聞天下之後,他沒在乎自己的妾侍與之私下交接的故事,反倒是介意起來這青衫司馬白樂天,關於“潯陽地僻無音樂”的評價;而專門翻修和擴建了這座園子。又廣置歌姬美伎於其中,而相邀文人雅士曲樂大家行遊府上,唱詞作曲以爲揚名這纔有這處廣樂園的一時名聲。

園林的烏頭大門之前,已經遠遠延伸出了數行高舉着五方五色的旗幡、犛節、苫蓋、槍戟、斧鉞、瓜錘等諸般儀仗;相互之間還間雜着披帛掛彩之健馬,而做黑甲黃杉的梟衛。據說這就是模仿長安大內的天子,內外數重皆以“仗班舞馬”夾道的故事。

而在門邊兩側的圍牆位置,又有新搭蓋起來的大棚子;透過綵綢的帷幕可以見到裡頭坐着豎排穿着緋衫的樂工,正在輪番賣力吹奏着某種不知名高亢、歡快的曲調。

在見到騎在馬上的周淮安一行隊伍到來之後,才忙不迭停下繚繞其上的熱鬧絲竹之聲,而換成了某種更加厚重、昂然而起的鐘鼎金石之聲。就仿若是讓人一下子進入了某種富華殿堂之中一般的錯覺。

到了這裡之後,周淮安纔在下馬之間給同行的親直將許毅將一個眼色;他亦是不動聲色領命而去,招呼着一起前來的親軍們停留在大門對街的臨時休息場所裡,圍繞着幾輛特製的馬車,正對着那些梟衛儀仗團團端坐下來。

在四面暢闊通透的水畔廳堂中,一衆新舊面孔衆星捧月一般的簇擁之下,周淮安也再度見到了黃巢這位海內百萬義軍大統領,沖天大將軍兼一代反王,大唐王朝末代的掘墓人。

當初那個粗手大腳的老農一般沉厚朴實氣度,已經被身上穿綢戴錦的富貴氣息,給消磨和取代去了許多,看起來有些蒼老和消瘦下去。

只是在那明顯有些操勞過甚,而如溝眉梢和擡頭紋日漸慎重的滄桑面龐上,透露出來的眼神依舊犀利、明銳而愈發的深沉、嚴峻;而在不經意的輕輕轉動顧盼之間,而充滿了某種似乎可以洞徹人心的迫人意味。

顯然這一次的重大挫折與轉機之後,又讓他更進一步的有所蛻變和成熟起來;而變得愈發有所傳統上位者恩威莫測的氣度和難以揣摩的深厚城府來。

只見那黃巢緩緩起身,用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態,搶在唱報的門官出生之前當衆遙然招呼道:

“是虛兄弟來了,真乃我義軍大業的幸事所在。。”

這話一出卻是再度掀起了在場的一片低聲暄然,而又變成低抑不住的議論紛紛起來。

畢竟,隨着麾下人馬益衆而權位日漸深重,能夠讓黃王當衆口稱“x兄弟”的老人,可是越發的屈指可數起來;卻沒有想到會落在這個出頭尚晚,卻已然很有些後來者居上之勢的虛和尚身上。

然後又有人恍然側目的看着這一切,纔像是如夢初醒一般的暗自坦然道;這個當初名不見經傳的虛和尚,居然已經一躍大多數人其上,而成爲就連黃王也要當衆以禮相待的地步了麼。

“黃王實在過譽了,相對王上興起義師滌盪天下,爲生民代補平均的赫赫功業,我還不過是剛剛起步而已。。”

而周淮安亦是轉念過數閃,而懇切不失熱忱的迴應道。

“是以這次我帶來米穀五萬石、布帛三萬段,願同爲義軍大勢綿盡一份薄力好了。。”

然後在一片意味不明的驚呼和議論聲中,他目光卻是打量向在場的衆多生熟面孔;這一次怕是黃巢麾下各方軍將和部屬、幕僚,得以聚集最全的一次場合了吧,其中又不知道會臥虎藏龍下一些怎樣的存在呢。

他這次不惜冒險親自前來的作用和意義之一,除了宣威和示好已轉移主要矛盾之外;就是藉機揮起鋤頭挖一下黃巢的牆角什麼的。畢竟如今既有地盤也有軍隊的自己,也已經足以成爲通常意義上擇良木而棲的候選對象之一。

而根據子周淮安之前的遭遇結合後世的歷史記錄來看,黃巢前期的農民起義軍當中簡直就是後來的五代十國爭霸,那些帝王將相們所潛隱和蟄伏的土壤和苗牀所在啊。

而眼下算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機會和關口。要是再早一些話,可能不是對方對自己這邊認識不足而看不上,就是有拉義軍本陣的後腿而更進一步反目成仇之嫌,乃至導致其事業功敗垂成而翻車掉的風險。

而要是再晚一些的話,一旦等到黃巢勢如破竹一般的北伐開始之後,那還有多少人願意放棄看起來一片大好的進軍勢頭,留下來或是轉而投奔太平軍就完全不好說了。

相比之下眼下這個節點上就比較合適了。黃巢的主力剛剛經過一場慘烈大戰的損耗之後,能夠存活下來的多少都是有所本事和運氣的人。然後又在短時間進行了急劇的擴張,而重新變得“人馬衆多”“聲勢浩大”起來。

這時候在其中挖角和拉走一些個別人來,就會顯得比較隱蔽和不起眼;或者說並不是什麼人都能意識到相應人等的價值所在;這樣就算是被人察覺和發現了,所遭遇的反彈和質疑也不是那麼的明顯,或者說容易讓人忌憚。

而具體的甄別和拉攏未來可能出頭的人才俊傑什麼,乃至市恩與對方的這種事情,顯然不可以隨便的假手他人。

而聽到周淮安的這句迴應,黃巢身邊上有些提領着心思,或是繃緊了身體的幾個腹心之人,也不由如釋重負一般的鬆了一口氣而相互交換了幾個眼色;

既然對方可以當面順勢放低身段和姿態,那也意味着在這種初步奠定的基調之下,可以進一步交涉和結好的餘地所在。且不論將來的事態如何的變化和發展,至少眼下的好處和利益大可先抓住了再說。

“虛兄弟真是有心了。。且代衆多兒郎們謝過了。。”

黃巢亦是形容不變而略見滿意的讚歎道。

第1029章 虜陣精且強(下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1058章 旌甲被胡霜(中)第四百八十二章 惟德被生民(續)第816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續第1018章 分兵救朔方(中第二百八十一章 輾轉第九十三章 清鄉(中第711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中)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譎4第1038章 使者遙相望(中第737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下第645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第三百一十四章 逞勇赴江漢(續)第965章 畫角悲海月(續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三百四十六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源第一百五十八章 碰撞第801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中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877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下)第878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第二十三章 升職?(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因思利弊難第二百五十五章 發端5第四百七十九章 惟德被生民第一百三十八章 禪林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崢嶸4第926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五百六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八第1025章 嚴秋筋竿勁(續第一百六十四章 興起5第1001章 烽火入洛陽(續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端3第678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第1014章 徵師屯廣武(下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五十六章 驟然(中)第857章 戰城南,死郭北(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中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三十六章 友鄰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681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第636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表裡兩相知(下第十五章 繼續活下去(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三十八章 優待第727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下第三百四十五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中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第五百八十八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720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895章 羽書速驚電第四百三十六章 遠道不可思(續第二百二十七章 驚雷4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四第753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歸飛海路遠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九十八章 潮陽(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定3第682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柘林第一百四十五章 局勢上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兩相望(中第885章 虜陣橫北荒第一百一十外章 仇寇第983章 單于一平蕩(中第四百六十四章 迥戍危烽火(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902章 烽火晝連光(下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兩相望(中第789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北路人絕(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方2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七十四章 寨中第四十章 優待(下)第四百零八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