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襖教初現至鬆州

此時,宮城之內,影子與李世民對坐着,正在說着一些話。

“影子,你說九首此次去鬆州,會不會把事情鬧得更大?”李世民向着影子問道。

“聖上,事情會不會鬧得更大,這個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吐蕃國的那些人,可不是會輕易放下此事的,畢竟,吐蕃國使團中的那位先天高手已經身死,想來吐蕃國的那些人,肯定會派出一些人過來打麻煩的。”

“不過,聖上你也別擔心,只要九首去應對了,吐蕃國中的那些人,絕對不會參與到戰事當中去了,而我唐國的將士,只要應付好吐蕃國將士的襲擊即可,至於那些人,就交由九首去應付吧。”

影子雖說跟李世民提過一些關於吐蕃國先天之境高手的事情,但卻也只是簡單的說過一些,並不詳盡。

對於李世民心中的擔憂,影子也明白。

www _тt kдn _Сo

而此時,影子的話到是開始讓李世民安了些心。

只要吐蕃國的高手不參與到戰事當中,在鬆州備戰,以及前往鬆州援兵也就不會死去更多的人了。

“影子,你說當時我是做錯了還是做對了?”李世民雖說是安了些心,但他心中依然擔憂。

他擔憂吐蕃與唐國的戰爭會持續很長時間,他也擔憂,更多的將士會在這場戰爭當中死去,而唐國的一些家庭,會將失去兒子,丈夫,父親。

身爲一國之君,他需要權衡很多事情,也要平衡很多人。

就如鍾文與影子二人,李世民就曾考量過許多事情。

至於鍾文最近的反應,李世民心裡其實已是有數了,雖說李世民沒問,鍾文也沒有說,但身爲君王的他,哪裡會不知道底下的臣子是個什麼情況。

況且,鍾文的反應,可比別人來的更直接一些,而李世民對於鍾文這種性情,到也能知道的清清楚楚。

確實,鍾文就是一個直性子的人,不喜歡拐彎抹角的,更是不喜歡弄什麼陰謀詭計。

像鍾文這種人,放在李世民的眼中,不是一個能成大事的人,但絕對是一個好屬下。

“聖上,事情已然做下了,就沒有什麼對與錯的了,況且,如果當時換成是我的話,我也會如此選擇的。”影子迴應道。

“那你說,此次九首前去鬆州,可有什麼危險?”李世民得到了影子的安慰,再一次的問道。

“危險不好說,但只要不是吐蕃國的絕世高手出來,依着九首的身手,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的,真要是有絕世高手出現,想來雲羅寺那邊也不會沒人管的,更何況,絕世高手基本是不會插手下面人的事情,聖上,你就安心吧。”影子向着李世民迴應道。

其實,對於這件事情來說,影子心裡早就有了判斷了。

絕世高手纔不會出世的,而且,吐蕃國也沒有幾個絕世高手啊,就算是真要出世到唐國邊境來,就唐國的那些絕世高手,也不可能放任不管的。

真要到了那個時候,就不是簡單的殺了對方一兩個人的問題了,而是關於兩國絕世高手之爭了。

……

而此時的豐安坊內,李山此次的抓捕行動,還在持續着。

不過,卻已開始接近尾聲了。

豐安坊內的扶桑人,死的死,投降的投降。

當他們面對着禁軍圍殺之時,已不再敢隨意反抗了。

雖說,此次扶桑人鬧事事件,已然是在長安城的歷史上重重的劃上了一筆,而且,這一筆,畫的還很重。

“說,還有的人在哪裡?如不說,你這條命,可就回不去扶桑了。”此時,李山正對着一名被綁押的扶桑頭目審問着。

“將軍,我真的能再回扶桑嗎?”那名扶桑頭目聽到眼前的這個將軍所說之話,本來還想抵抗的心,頓時落了下來。

對於一個旅居異國他鄉長安城近十年的他來說,心裡一直想着回扶桑國,回到自己的家鄉。

本來,依着他原本的打算,他只需要在長安城再待上幾年,就可以返回扶桑國,回到自己的家鄉供養家人。

可是,打昨晚的一個行動計劃傳來之後,這一切就開始變了樣了。

“如果你說了,我保證你能回到扶桑。”李山冷聲回道。

“我說,我說,其他人在豐安坊東南角的一座宅院中,宅院裡有一個密道,不過,那個密道並不是我們所挖掘出來的,而是一些西域人挖的,還有……”那扶桑頭目得到了李山的保證,趕緊把他們隱秘的事情道了出來。

“張校尉,趕緊帶人去圍堵,去人把道德坊,昌明坊,光行坊三個裡坊全給圍起來,不準放過任何扶桑人,還有其他的番邦人。”李山趕緊打斷那名扶桑人的話,向着就近的幾個校尉吩咐着。

密道,這在長安城是不允許出現的。

一直以來,長安城的各種事物,都得上報,或者記錄。

可李山聽聞這扶桑人的話後,心裡已經開始打鼓了。

有密道的存在,那必然是有人想行隱密之事的,否則的話,誰會不行禁令,在長安城中的裡坊內挖出一個密道來呢?

隨着豐安裡坊周邊的三個裡坊一封,李山清繳完豐安坊之後,派人下了密道,自己卻是到了隔壁的昌明坊去了。

禁軍的行動,可比那些衙差以及不良人快了不少,而且,手段也狠辣的多。

密道出口有兩個。

一個在昌明坊,一個在光行坊。

好在道德坊中沒有,要不然,非得再次鬧出什麼事出來不可。

因爲,道德坊中,可是有着一處寺院,還有着一座宮觀的。

其寺院中,有着上百名僧人,而宮觀中,出有着數十位道士的。

而且,道德坊中,還有着一位親王的府邸,這纔是李山怕鬧出什麼事來的原因之一。

而這位親王,乃是李淵的兒子李元禮,當今皇帝李世民的弟弟,被李淵封爲鄭王。

而這道德坊中的那座寺院,就是李元禮主持修建的。

一個親王不住在永福坊,也不住在長安東城一面的裡坊,卻是居於這長安西城的道德坊,而且,還修建了一座寺院,這裡面的道道,可就有些意思了。

其實,李元禮只是一個親王,與着李世民的關係,也只是一個臣子的關係罷了。

李世民可不會把他父親李淵後來所生的弟弟們當做弟弟來對待,畢竟,不是同出一母,這關係可就要遠了一些了。

而這位李元禮,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從宮內出來之後,就指了這道德坊中興建王府,更是主持修建了一座寺院,意思很明白的告訴李世民,他無意爭奪什麼皇權。

不過,隨着李山的徹查,發現昌明坊,還有光行坊中的一些番邦人當中,有着不少的問題。

而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關於番邦一個教派,襖教。

襖教教徒當中,除了有番邦人,同樣有唐國人。

而李山所查到的這些人,發現有不少的番邦人,來自於豐安坊,這使得李山開始着重清查起番邦人來了,而不止是扶桑人。

隨着李山的排查,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屬於襖教教徒,使得李山不得不返回宮中,向着李世民稟報了此事。

“你是說豐安坊,昌明坊,還有光行坊中,有着不少襖教教徒?那這些人是否與扶桑人有勾連?要是有勾連的,一併抓了審問。”李世民聽聞李山所稟之事,直接下了令。

不管是什麼教派,李世民的眼中,是不存在什麼誰高誰低的。

只要跟扶桑人有關的,李世民絕對不會放過這些人。

……

是夜寅時初。

一路奔襲的鐘文,已是到了鬆州境內了。

離着鬆州所在的治所縣城嘉誠縣城,也不過十里而已。

幾個時辰的奔襲,已然是讓鍾文內氣去了不少。

此時的鐘文,正坐在一處山頂之上,打着坐,恢復着內氣。

至於鬆州的事情,鍾文暫時也不去想,畢竟,離着三日所限,還有着一個白天的時間。

一直到了太陽初升,鬆州的統軍府中,尉遲敬德一大早就開始奔走了。

三天所限的時間,僅剩一個白天了。

尉遲敬德心中擔心,長安那邊沒有傳信回來,他也知道,時間太緊,而且,距離又太遠。

一整個白天,尉遲敬德都在備戰。

所有的將士,也都過得緊張的很,就像是要開始大戰的前端了。

反觀鍾文,一直坐於一處山頂之上,打坐恢復內氣,腦海裡面也一直在通讀着那篇無名道文。

每日裡,鍾文的日常就是通讀那篇無名道文,從不曾間斷過。

自打上次在太宗門識神被毀之後,鍾文心中就着急的很。

可是,對於識神的恢復,一直也沒有想到什麼好辦法,也只能依着一開始那般,通讀無名道文。

好在通讀無名道文有一些效果,也有一些起色,但到現在爲止,鍾文的識神依然無法聚集,更別說外放了。

沒有了識神的幫助,鍾文總覺得好像失去了什麼一樣,心裡一直也不得勁。

時至太陽掛于山頂之上時,鍾文這才睜開了眼來,隨後,縱身往着嘉誠縣奔襲而去。

……

“鍾~鍾常侍,你~你怎麼來了?”當鍾文縱身入了嘉誠縣後,亮明瞭身份,被一位參將帶到統軍府後,尉遲敬德見到鍾文之時,就緊張了起來。

不緊張都不行,鍾文可是一劍就把他給傷過的。

而且,鍾文在尉遲敬德的眼中,那可是比他還能殺人的主,真要是不小心說錯了什麼話,或者說過了一些話的話,他都無法想像,眼前的這個鍾常侍,會不會抽出那把劍,再給他來上一劍。

“我聽說這裡來了吐蕃的高手,所以聖上派我過來應對,尉遲將軍,你趕緊給我準備多一些吃的來。”鍾文向着尉遲敬德拱了拱手後說道。

一天一夜都未進食,鍾文可是餓的很,所以,他一來就要吃的。

“是,鍾常侍。”尉遲敬德聽聞鍾文的來意之後,心中的石頭終於是落了地,又是趕緊向着他的親兵們吩咐了幾句。

第五百二十八章 羌人部族言合作第四百五十一章 皇帝聞由大徹查第一百三十二章 再見土霸王第六百一十六章 諸多變化隱患除第三百二十九章 使君州官議是非第五百七十一章 鍾文下跪認責罰第二百五十九章 悲催的鐘文第八百六十八章   天折地巖破八層第一百二十四章 家第五百三十四章 消失不見姜衛難第四百四十一章 後天動靜也挺大第一百八十八章 家有喜事第五十六章 李道陵回來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三係爭奪誤闖入第四百八十七章 長安熱鬧聖上怒第一百四十三章 邀請與掛念第七百一十一章 高句麗將耍蠻橫第七百四十九章 深山密林墨家地第九百二十五章   尋寶途中遇玄奘第七百五十七章 墨乙心慌尋女兒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功初現斬老者第三十七章 一個想法第七百四十四章 鍾文一人獨押送第六百零四章 傷好再至靜心門第四百八十一章 掠陣一旁知底細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路無驚亦無險第七百四十九章 深山密林墨家地第八百一十四章 頹廢而過遇伍弟第九百二十九章   術門再動鍾文出第四百二十二章 高手被廢言報復第七百九十四章 飯廳話事言大陸第二百三十二章 刺客第七百九十四章 飯廳話事言大陸第五百三十五章 鍾文突現兄弟殤第七百九十四章 飯廳話事言大陸第九百三十六章   聞寶心動欲入地第九章 收穫獵物第二百零六章 一路同行遇囧事第四百三十四章 吐蕃退兵鍾文回第五百一十一章 利州清查世家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紅粉骷髏第七十七章 李道陵的想法(2)第八十九章 何爲道?第八百四十五章   聞如心悲話天折第二百零四章 上洛縣第六百四十六章 鬼手欲傳鍾文醫第五百七十四章 鍾文發怒驚父母第八百一十八章 墨離心傷遁江湖第五百三十八章 初入樓蘭驚魂懼第四百零五章 噓噓引出一場架第八百七十六章    攜女回觀入宗門第四百零九章 朝堂爭議斥鍾文第六百一十章 靈寶門中現墨門第七十三章 我哥很厲害的第二十章 險喪虎口第四百九十一章 再見九女知現狀第三百八十三章 長孫皇后初始現第八百一十七章 墨羅初現鍾文傷第三十四章 忍第六百九十四章 心生怨恨雙聯手第五百七十四章 鍾文發怒驚父母第一百七十四章 灰暗之氣,將死之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冷箭三出鍾大傷第三百二十六章 圍而不動鎮宗族第八百三十章   曼清有孕免苦罰第一百三十四章 事畢第六百三十四章 宗主前來槍法出第三十五章 淚與幸福第二百章 兄妹第六百五十七章 首見巫門如術門第一百八十四章 魚與熊掌皆難得第八百一十四章 頹廢而過遇伍弟第六百三十八章 北望山遙道太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封地惡霸也姓曾第三十四章 忍第六百四十六章 鬼手欲傳鍾文醫第六百零四章 傷好再至靜心門第七百五十八章 墨幽出山隱保護第五百一十三章 鍾文親往產鹽地第六百零二章 重傷之下尋奇寶第七百三十二章 又見女子風突變第八百七十九章   江湖涌動尋奇藥第二百零九章 考較第九百四十章   無面無相人不留第五百二十八章 羌人部族言合作第五百六十二章 水到渠成生死道第二百四十章 江湖傳聞第二百七十三章 生死輪迴終一途第三百四十八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一百二十七章 醫治 [求票求票]第四百零八章 長孫皇后臨朝現第八十二章 吃不飽的鐘文第八百四十一章   知原知因龍玉離第二百九十八章 任竹初至長安城第三百一十一章 世族爭位搶官職第一百七十六章 診第七百八十一章 墨幽被驚返墨門第四百九十六章 交還功法傳劍法第三百七十八章 回輪印魂話靈轉第三十九章 豆腐豆醬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