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放手

沒有傳召太子的決定是長孫皇后拍板,但她還是很快就告知了皇帝。只是這其中有先後順序,皇帝以爲這個決定,是在告知他之後。其中的微妙時間差,只有親手操辦此事的康德才清楚。

“大人,孩兒此去東海,也不知道甚麼時候才能迴轉……”

正式拿到“太監”官身的歐文,成爲貞觀朝以來最年輕的“太監”。他將會以“東海宣政院”鎮守太監的身份,輔助杜構料理東海事物。而且歐文身兼數職,整個太監衙門的總部,安置在了平壤宮,毫無疑問,李皇帝安排這個事情,考慮的絕非只有撈錢。

“迴轉個甚麼?多事之秋,你在外邊多上點心吧。之前跟着杜總去朝鮮,一個月辦砸了多少事情?若非用人之際,你又忠心,豈會讓你‘將功補過’?”

“是,孩兒明白。多謝大人提攜。”

“不是老朽提攜你,是陛下給你的機會!”

“是,孩兒一定不忘陛下天恩。”

“走吧。”

“孩兒……告辭。大人……保重。”

之前跟着杜構渡海,因爲不熟悉朝鮮道諸事物,歐文把百濟奴和新羅婢混編在了一起。結果兩家本就是世仇,一船的奴隸因爲一個口角,奴隸火併死了一多半。損失極其慘重,若非歐文靈醒,緊趕慢趕,趕在消息傳回京城之前到了康德面前求救,只怕有人稍微添油加醋,他就是死路一條。

好在求情也是一門藝術,康德把歐文不通朝鮮道事務的過錯,輕描淡寫揭過,只說是新羅婢、百濟奴野性難馴,日後還需警惕,於是就順利過關。

當然能夠順利過關的原因,也是皇后擡了一手……

等到周圍的人都散了,康德這才疲憊地嘆了口氣,此時此刻,他總算明白當年史大忠在長安,是個什麼體會。

老老實實在洛陽做個殘破洛陽宮的大監,反而舒服的多啊。

新修的積德坊有個康德的宅子,不大,主要也是迎來送往之用。最要緊的是在城北,終究還是貴氣一些。

上東門把人送走,康德就返回宮城。走的是宣仁門,此時宮衛已經換了班。整個洛陽宮的宮衛,就沒有康德不認識的,不過今天居然遇見了生面孔。

“唉……”

能在貞觀朝混出姓名來的閹人,沒有一兩手絕活,那是不行的。史大忠左右逢源人面廣,是個任誰都挑不出刺的人物。而康德,則是有幾近“過目不忘”的能力,凡是跟他聊過一兩句的人,沒有他記不住姓名來歷跟腳的。

洛陽宮出現了生面孔,能做出這個決定的,只有二聖。

皇帝身體不舒服,人是清醒的,能下這個決定,顯然是皇帝那裡過了關。

看來,陛下往後要倚重皇后了。

康德內心如是想着。

“真的不要召承乾入京?”

凝碧池畔,長孫無垢看着丈夫,如是問道。

“來了作甚?跟李泰斗嗎?”

李世民嘴脣有點灰白,但精神不算太差,貼着靠背,又喝了一碗蓮子粥,他才又看着長孫皇后:“外朝如何了?”

“予是女流,外朝豈能過問?”

“持朕印璽又有何懼?倘使擔憂不便,垂簾即可。”

“……”

聽了丈夫的話,長孫皇后一時無言。

人在京城的長孫無忌早上就來探望過了皇帝,君臣互相問了個好,就沒有了下文。長孫無忌的打算,原本想着,皇帝身體不舒服了,也該想起“自己人”的好。更何況,他是國舅啊,用用怎麼了?

偏偏李世民根本不給大舅哥這個機會。

他可以信任老婆,但沒可能信任大舅哥,哪怕兩人都是姓長孫。

實際上長孫無忌探望過後,就和長孫皇后私底下聊了聊,言外之意就是現在需要用外戚的力量震懾宵小。

皇后只當親哥哥的話是放屁,打了個哈哈,就揭了過去。這光景,諸王都是廢柴,偏你國舅老爺中外都有聯絡,誰上臺不都得重用舅舅老大人?到時候當真皇帝身體又大好了,難不成還把國舅轟走?

老陰貨的如意算盤,噼裡啪啦作響,但妹妹不接招,他也就是耍個猴戲。

“予原本打算年底之前,在北市把‘銀號’做起來,那‘匯豐號’的牌子都已經讓褚遂良題了字。如今你卻病了,幾百萬兩的來去,予豈敢再動手?”

“你是皇后!”

李世民重重地說了一句,“朕的皇后,外出即朕!”

兩人幾十年夫妻,少年相伴至今,又歷盡磨難,可以說感情極其堅固深厚。皇帝碾壓老世族之後反手鎮壓外戚,長孫皇后對孃家也沒有手下留情。畢竟,現如今的長孫氏,最大的依仗,還是她長孫皇后,而不是什麼中書令老大人長孫無忌。

長孫氏可以沒有長孫無忌,但卻不能沒有長孫皇后,這就是現實!

“這些錢,予一個人還是不敢放手。外朝六部……誰不是盯着,想要從皇家掏錢出來貼補朝廷。”

“你不去施展,怎知自己才能?觀音婢,你天生聰敏,雖是女流,卻比多數男兒都要殺伐果決。倘使外朝有甚變化,除了朕,那江南子也不會坐視不理……”

李世民說話間,將銀碗放下,拿起一條絲巾,緩緩地擦拭着嘴角。

聽丈夫這麼一說,長孫皇后眉頭微皺:“予多年以來數次走眼,便在此人身上。你又怎說他不會坐視不理?難不成,還會因爲麗質?”

“呵,麗質何德何能?”

李世民不屑地冷笑一聲,旋即目光淡然地看着前往,“他不是反賊,卻是反的最徹底。不過……於朕而言,至今卻也是大有裨益。至於將來……他到底要年輕,身體又康健,想來,活得比朕長命。”

跟張德在杜如晦的葬禮上會面之後,李世民雖然當時極爲憤怒抓狂,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梳理,他的想法就現實的多。

張德不是反賊,但實際上,反的比誰都多,只是大部分人都在局中,看不穿罷了。不跳出利益之外,根本難以看透。

“若如此,予倒是有個事業,可立竿見影。”

得到丈夫的保證,長孫皇后便打定主意,不再去思考江南子到底在幹什麼,索性徹底放開了,只管着手於眼前。

第八十八章 樂見其成第九十五章 品行不端第十六章 白氏來人第五十八章 服第十五章 金狗腿第九十五章 決心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二十九章 聊個天第四十八章 變化第十四章 優勢碾壓第六十九章 魔幻韭菜第八十五章 準備回長安第五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九章 無奈第五章 人事流動第五十五章 不平靜第七十三章 路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四十一章 淮揚新風第六十二章 開闊眼界第六章 心態第十二章 人物第四十二章 五斗米太少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二十九章 始於足下(第二更)第五十三章 你來追我呀(第一更)第三十九章 假裝自己是好人第七十二章 反應第五十八章 雅事第九十九章 說客第十六章 白氏來人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三十一章 物理、地理、生物第六十五章 後續第十六章 熬第四十四章 這他孃的第四十六章 嚐鮮第六章 兩事徐王第八十一章 黑鍋難背第九十七章 再上疏第六十六章 熟爛第三十六章 是熟人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六十六章 北上第二十一章 簡單粗暴第三十章 當代董夫子第五十七章 旅遊指南第八十八章 再來一罐第五十九章 凜冬將至第八十三章 老馬識途第二十二章 拉投資第九十九章 老鐵幫個忙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八十一章 老一套第二十二章 很科學第七十七章 錢太多第三十三章 東海共識第七章 前程似錦第三十八章 錢老闆故智第七十八章 糾結的老陰貨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三十六章 雛形第七十七章 請你吃飯第七十九章 安排第四章 沒想到的人第二十六章 惡趣味第三十一章 關係學第三十四章 史第十七章 光第九十九章 聖裁第二十七章 關愛老年人第二十五章 情義第六十四章 講道理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五章 需求第五十三章 不罷休第五十一章 面目全非第五十章 都不甘心第四章 最後問對第三十一章 不急和急第七十章 不同的鳥兒們第四十七章 傳說第三十七章 有趣第九十五章 威震華夏第十章 乾坤莫測第十三章 無道第三十八章 最後指望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八十三章 老馬識途第三十八章 校書郎(一更求推薦票)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七十三章 勤奮好學李思摩(票!)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十四章 另外一個孩子第三十七章 有趣第七十五章 保護費第六十七章 唱賣第八十四章 跟我學作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