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震驚

“三郎,叔父近來可好?這幾年實在是分身乏術,便是遷都時,也不曾去一趟長安。如今都搬去了洛北,更是離得遠了。”

一番唏噓,張德很是感慨,張氏南北二宗各有側重,這算是他和張公謹之前的天然默契。雖說二人角度不同,在張叔叔看來,他是爲了張氏的存續,但對老張來說,一條工科狗的氏族存續,願沒有小霸王學習機更有意義。

“假母待大人極好,之前皇宗還曾尋過國公府的晦氣,都被假母轟了回去,於是纔在洛北安安穩穩下來。說起來,皇帝對我們,也大不如前,世事難料啊。”

張大安的記憶中,皇帝對他們家還是不錯的,但這十年來,只有程咬金這一家是蒸蒸日上,張公謹、尉遲恭、秦瓊、李績,日子都沒有以前敞亮。至於李靖,不提也罷,能活着就好。

“你能去做江陰令,爲兄甚是欣慰,待去時,我給你書信,也不必去拜會那些個甚麼地方望族。常州蘇州那些坐地戶,只有前去拜訪你的,切不可墮了氣勢。同這些個精鬼打交道,便似排兵佈陣,費神的厲害。”

“多謝哥哥。”

兄友弟恭依然如初,和張叔叔的另外三個兒子不同,張大安從小就是聰敏有趣,雖說有些溫吞水的性子,可也算得上持重,在江陰這半個主場做官,考績是不用擔憂的。拿錢砸都能砸一箇中上。

“對了哥哥,來武漢之前,魏王還請了我去吃酒。大約還是想拉攏張氏,可我便覺得這魏王蠢的厲害,皇帝御駕巡遊東北,豈是隨便操持的?這光景跳出來,簡直就是個活馬的。”

“他要做活馬的,要找射,那是他的事情,不必理會這等夯貨。”

言罷,張德又道,“諸親王之中,反倒是吳王靠譜一些,知道大位無望,便也不去爭。醉心顯微之術也好,玩物喪志也罷,這纔是親王的正道。”

“哥哥,都傳揚皇帝要廢太子,這有可能麼?”

“太子又沒曾失德,廢個甚麼?皇帝再狠,當真能做孤家寡人不成?再說,東宮六率都撤了,還要怎樣?說起來,他這也是歪打正着,連長孫無忌那老貨,都以爲太子位子穩了。”

聽張德這樣一說,張大安一愣:“聽哥哥的意思,太子這樣做,還未必穩當?”

“若是別家帝王也就罷了,當今皇帝雄才大略,說多疑過了,但心思縝密是真的,他便覺得這是太子使得心計,偏要拿這個要挾廢儲君,你信不信六部堂官半點屁也不敢放?”

“這是甚麼道理?橫豎都做不得好?”

“皇帝就不願有個儲君,這便是道理。”

話說到這個份上,張大安哪裡還不能懂?頓時悟了,感慨道:“怪不得大人也瞧不得東宮前程,這成或不成,都握在皇帝手裡啊。”

想到這裡,張大安猛地一個激靈,心中暗想:那些在東宮苦捱或又給魏王吹捧的,豈不是都落入皇帝的算計?

老張笑了笑,拍了拍張大安的肩膀,道:“莫要去想那些有的沒的,爭儲這等破事,別家興許要鑽營,咱們還要這般麼?今日先歇息,明日帶你去武漢看看,你細心琢磨,便明瞭爲何長孫無忌這老東西會給爲兄撐腰。”

“正要來武漢大開眼界!”

雖說和張公謹的書信一直很頻繁,加上又有張氏子弟不時地往來各地,但耳聽爲虛眼見爲實,不到實地感受那種微妙的氣氛,是如何都不能知道自己掌握何等的力量。

哪怕這股力量並非是指使如臂,但讓張氏求存求續,那是綽綽有餘了。

張大安是知道張德厲害的,並非是指武漢的局面,也不是大河工坊或是滄州諸事,而是成年之後回想童年,便瞧出張德手段的“非凡”,少年時便成長安少年之首,還是個地道的江南外來戶,這是何等的本事?

當然少年時的張大安還只是個琢磨吃餅的二逼少年,爲了幾貫錢就能在牛車上歡呼雀躍,又不知道老張其實是一條非法穿越的工科狗,所以回想起來,只會覺得哥哥好生厲害的樣子。

武漢有些東西是管制的,但張德並不介意展示給張大安看。

轟——

轟轟轟轟轟……

連續的爆破,讓張大安雙目圓瞪,雖然早就知道張德有“呼風喚雨”之能,卻也沒想到“法力”這般精深。

“這……”

半晌,曾經的吃餅少年久久不能平靜,他還不至於不能接受,至少張德在書信中說過,洛陽花火,便是用了同樣的物事。

只是萬萬沒想到的是,洛陽花火在武漢的主要用處,居然是工程領域。

“採石場要是真用人力,這武漢的路修到甚麼辰光去?再說了,圍湖造田圍圩造田,總要遇到大小石基,靠人力糜費太甚,反不如這物事來得輕便。”

忽地,張大安突然一個激靈,既然這些玩意碎石如碾米,那炸人還不是隨隨便便輕輕鬆鬆?

想到這裡,一個超凡脫俗的記憶猛地就浮現在了腦海中。曾經有那麼一日,左右監門衛的牲口,貌似還幫“四大保鏢”一個小忙,說是給掖庭宮的老哥來點福利。

現在想來,那特麼的是個狗屁福利……

那時候,哥哥還是個少年吧?

張大安突然覺得老張越發深不可測,小小年紀就敢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塞“花火”,一定是想要君前獻禮,一定是這樣的。

不然沒辦法解釋這一切,難道說小小少年志氣高,十來歲就要炸死皇帝不成?

這不符合常識。

老張並不知道張大安內心複雜的思想鬥爭,還在給他介紹火藥的各種特點,以及耐潮不耐潮的做法……

武漢的風物震撼着張大安,但這一切都不如懷孕的公主出沒在張德府邸更加讓他震撼。

一直覺得老張威猛無雙豪氣沖霄的張大安,這時候已經佩服的五體投地,他回想經史子集,也找不出老張這樣的瘋狂奇葩來。

尤其是,張德還告訴他,在江陰,李芷兒會對他署理江陰從旁協助。說這話的片刻,李葭、李月還分別在張大安余光中飄過……

“麗娘,三郎要去江陰,你要訂甚麼品級的絲絹,可以交託他去辦。”

曾經的吃餅少年,掩飾震驚的吃茶動作差點就此終結,要不是硬生生把一口熱茶吞下去,怕不是要嗆死在張德面前。

張大安如何都不敢相信,無雙帝姬李麗質,居然就這樣隨意地出現在張德的身旁,這要是傳揚出去……

還是不要傳揚出去的好,張大安很清楚,他也姓張,要死一起死的那種。

拜個晚年,大家新年快樂,狗年大吉,狗運滔天。

第八十幾章 關洛人事第六十三章 玩法第七十九章 徐德升官第八十二章 損招第六十九章 明槍易躲第五章 忠孝後輩第八十五章 尋思着第九十五章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第二十三章 那軌跡第七十七章 牌桌會議第四十八章 變化第七十三章 勤奮好學李思摩(票!)第三章 灑脫第四十九章 善後第四十五章 人傑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九十章 這是什麼力量第四十一章 淮揚新風第七十六章 非理性第六十九章 進取第六十二章 圓桌好漢第八十三章 甜第九章 集體趕工第二十九章 舊時物業第九十九章 說客第三十六章 高句麗君臣第二十七章 讀書的方法第八十三章 甜第九十六章 大功德第八十章 講究人第三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差事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槍杜正倫第二十九章 闖關第八十四章 女郎不凡第九十章 填人第六十四章 真誠拜訪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閒第十二章 噁心人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九十三章 以“義”之名第六十五章 水平第二十二章 拉投資第六十三章 點到爲止第三十五章 不簡單第三十七章 小行會第五十一章 矛盾之下第十五章 功業第三十六章 稱宗道祖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二十七章 關愛老年人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三十六章 有活力社會團體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五章 很像(求票)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四十八章 滿庭芳第四十九章 藝術生(推薦票)第六十五章 一點小偏差第十三章 豪門稻草第七章 命令與征服第四十七章 封建和建設第九十九章 成長第七十五章 因人而興第二十章 伊予銅山第二十七章 繼續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八十二章 成就第八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七十七章 無窮無盡第七十五章 別緻唐茂約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三十八章 二代少年第九十四章 過時第五十二章 上升渠道第二十六章 變化第八十三章 老馬識途第二十六章 你懂的第九十八章 不夜城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七十章 不同的鳥兒們第六章 茫然熱鬧第六十九章 殺豬看時機(第一更)第三十六章 利益交換第七十七章 荒誕第二章 名動第二十六章 正義的鐵拳第七十二章 分家第八十章 農墾局第三十三章 開導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張叔叔第七十九章 風一樣的男子第四十二章 缺人第四十二章 平海伯第六十八章 不可告人第五十三章 送財童子2.0第九十八章 垂涎第一章 站街女第八十七章 魚餌第八十二章 正義的事業第六十五章 有妖姬(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