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漢京

關隴等地,總的來說還是土地較少,糧食產量較低,且災害相對來說較多。如果不做個宏觀調控,那麼如關中平原的糧食販賣到關東來,甚至販賣到草原去,而那些土地少糧食產出少的地區,則會一直糧食儲備不足,也就大大降低了抗災能力。

甚至朝廷的駐守邊軍,需要的邊糧,也得從中原運去,大大增加了運輸耗費。

讓關內六個地區的糧食統籌爲一個糧區,內部消化,禁止糧食出境,會好許多。

“同樣的道理,對那些糧食產量較低的地區,朝廷要設立糧食禁止出境政策。而對糧食產區,則也要給予一些保護政策,比如他們的糧食出售,享有免關卡稅費等,這樣有助於糧食流通。”

“還有呢?”承乾已經不知什麼時候拿出了一支筆,開始興奮的在隨身小本本上記錄了下來。

“還有一個就是設立糧食保護價,產糧區的百姓怕的是什麼,怕的是穀賤傷農。因爲糧食產量多,就容易被糧商壓價,導致越是豐收,糧食越賣不到錢。因此,朝廷當根據實情,設立一個糧食收購保護價,就是制訂一個最低價格,同時,朝廷也以這個價格向百姓收購糧食。”

“我們還可以設立一個糧食收購任務,每年先預計收購多少糧食,對糧農們下定一個任務,規定他們每年的糧食產出,必須將多少份額出售給朝廷,當然,這個朝廷按市價收購,且不得低於保護價,要保證農民的利益。”

李超看承乾記的認真,又提醒道。“這裡有一點需要注意,統購是爲了保證朝廷的糧食需求,滿足朝廷每年的公糧需求外,還要保證糧食儲備量,但是,向農民統購的數量得控制好,一般來說,得給農民留足口糧,然後統購不得超過五成。”

“當然,如果朝廷統購完後,農民依然願意賣糧給朝廷,當然可以收。”

“遇到糧食歉收的年份,朝廷的常平倉得切時的平價售糧給百姓,保證百姓需求,避免糧價哄擡,傷害百姓。”

承乾把這些全都記錄了下來。

他充滿驚歎的道,“想不到就一個糧食,老師居然已經能說出這麼多條條道道,每一條都是金玉良言,學生佩服萬分。”

李超只是輕笑而已。

國家宏觀調控,這是必需的。這需要站在一個很高的角度,高屋建瓴的提出政策,來宏觀把控。

糧食這東西,不僅僅是商品,尤其是在這個運輸比較艱難的時代,且多災多難,難以抵抗,因此對糧食的調控越發的重要。

許多時候,災後出現饑荒,無法控制,並不是因爲朝廷真的無糧可調,而主要還是朝廷的糧食策略出了問題。

比如,藏糧於民這是非常重要的,糧食不能完全被糧商們控制着囤積着。官府得有自己的大糧倉,也得有自己的常平倉,糧食不僅存在京師,也得存在地方。

再有一個,地方百姓自己的義倉、社倉裡也得有糧食,有糧食纔能有抗災能力。

其次,很多時候,災害發現,因爲運輸原因,糧食卻不能馬上運入災區,於是導致災情擴大。因此朝廷就有必要,藏糧於地方。

各地都得有倉儲糧,在一些重要的交通要道運輸線上,也得多存糧。這樣才能一旦地方有災情,朝廷能夠最快的調拔運輸糧食過去。

“朝廷還應當對外來的糧食免稅,比如從新羅、百濟、南蠻等地方運來的糧食,就應當免關稅進口。”

承乾又加上了這一條,“老師,看來這個宏觀調控真的很有必要,讓各個地方都儲存足夠的糧食,能大大增強抵抗風險的能力。”

朝廷把京師從長安遷到漢京來,也大大緩解了糧食壓力。畢竟以前漢中無法供給長安需求,而到了漢京後,這裡本身也是一個平原,兼之南面的江漢平原,江南的平原,東面的江淮,江南等大量糧食產區,使得漢京糧食無憂,尤其是漢京所處的位置,交通運輸上比較便利,有糧也不怕運不進來,不像以前的長安,運糧入長安太難。

說到交通運輸問題,李超對承乾道,“你若真想自己做點事情,我可以給你兩個提議。第一,在襄陽附近的漢江上修個堰壩,就如同蜀中的都江堰一樣。”

“漢江修壩?爲何?”

李超對太子道,“漢江修壩,好處還是很多的。首先,襄鄧地區,也就是我們現在稱爲漢京平原的這片地區,雖是平原地區,田野平闊,土地肥沃,但卻一直比較缺水。沒有水,種植當然大受影響。以這裡的氣候,其實完全可以實行兩熟栽培,如果有水種植水稻,再加上精耕細作,施以肥料,那麼僅是漢京平原,一年就能讓現有糧食產量翻翻。”

“漢京可是京畿之地,漢京對糧食的需求量大,如果漢京自產的糧食多,那麼就免於從外地辛苦的運糧入京,僅是這節省的耗費就不知道多少了。”

“再有一個,就是交通。”

承乾有些驚訝,修壩跟交通有什麼關係?

“我們在漢江上修個壩,攔截漢江山,然後再在漢京西北的丹江上修個壩,攔水蓄個水庫。”

“然後呢?”承乾問。

李超笑着道,“在襄陽附近攔截漢江水,蓄水後,襄陽上游的漢江水位會提升,那麼過去漢江上游河道灘多船難行的問題,將大大解決不少。以往從襄陽到漢中,這段河道可不好走,順江而下還好,若是逆江而上,則隨船必帶縴夫。那段長長的河道,有許多的險灘急流,尤其是在枯水季節,大船更難行,得經常靠縴夫拉船,這使得運輸極其不方便。”

“如果漢江攔壩蓄水,則可以讓漢江上游水位提高,讓通航能力大大提升。雖然很多地方依然得拉縴,但起碼能讓襄陽上游的一段,解決不少問題。”

“除此外,我們在襄陽附近攔截漢江,還可以把漢江水通過唐河、白河等幾條河流,讓漢江水澆灌漢京平原,甚至能讓唐河、白河的河道通航能力提升。這對於京師的運輸來說,也是極爲重要的。”rw

第1081章 給李世民加戲第517章 皇帝也得交手續費第1340章 我不是楊廣第929章 第四更,感謝大收藏夾萬賞第753章 掌心雷第1439章 不乾淨第1368章 憑你也配稱天皇第838章 八十萬唐軍第三十四章 再賺崔家一筆第406章 改封建成爲蜀王第205章 私塾第1276章 反擊的時候到了第857章 老匹夫第1348章 不許美人遲暮 只留英雄白頭第一百零二章 還良第1583章 懦夫第499章 皇后惱怒第1340章 我不是楊廣第1350章 皇帝的話不管用第969章 搶李家的錢第86章 搖錢樹、聚寶盆第1185章 崩逝第1085章 會長第594章 猜忌的種子第747章 李氏受降城第519章 跟着我有肉吃第626章 太子仁慈第1105章 既得隴復望蜀第1323章 大膽第812章 匹夫之勇,勇而無謀第980章 望長安第 1413章 太子掛帥第1256章 朕要親征第680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第996章 皇帝已死第1361章 1189年第1050章 柴紹第七百三十章 1般1般,朝中第3第三十五章 部曲第701章 辭職隱退第1214章 灞上李家擁兵十五萬第446章 參奏李超第601章 蝗蟲換糧食第160章 狼來了第197章 洗馬的官第五十九章 娶妻當娶五姓女第964章 女海賊紅毒蛇第261章 免費第1590章 假途滅虢第七十二章 女工第567章 平陽和程咬金第1267章 快開門啊第137章 記大功一件第421章 長安亂第473章 衙內第755章 敬畏第404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159章 趙四娘第532章 糾結的太子第800章 領班第629章 小姐姐第1061章 我的封國在哪裡第1328章 蠻子進城第266章 開張吃三年第939章第474章 沒臉見人第701章 辭職隱退第1452章 三足鼎立第1057章 唯有江山不可共享第793章 天意第409 一羣流放犯第877章 唐旗第1541章 三十六道、八十一省第420章 玄武門伏擊第1498章 女元帥第521章 太子妃第1251章 脫離父子關係第461章 青銅峽第119章 太子妃第973章 老鄉,開門吶第316章 隴西城頭豎起了白旗第1278章 兩個太子妃第1143章 鐵桿莊稼第408章 解散天策府第1271章 北唐、南唐第250章 空手套白狼第278章 精武體操第972章 石馬津第二十二章 擴產第1344章 變天第411章 納文遠之妹第307章 臨陣磨槍第735章 新太子第1309章 還我天可汗第765章 萬事俱備第283章 座師第316章 隴西城頭豎起了白旗第1384章 趁虛而入第1390章 堡壘最易從內部攻破第794章 我只認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