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富戶大逃離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無糧一身輕啊。

鄭籍感嘆着,這下糧食都交出去了,以後鄭家也就再不用爲糧食提心吊膽了。或許,自己是應當帶着家人離開襄陽一段時間了,自己在蜀中還有產業,也許應當去那邊居住幾年。蜀中無災無害的,而且氣候也不錯,最宜生活居住。

總好比天天呆在天子腳下,提心吊膽的強吧。

告別了官員,鄭籍回了家。

一家門,他就找來夫人,跟她談起此事。

“搬遷去蜀中?哎呀,這都眼看着就要過年了,而且這去蜀中天長地遠呢。”夫人是不願意搬家的,在這裡生活這麼久,早習慣了這裡的一切。

“咱們坐船去,也不辛苦,就是時間長點,先從漢江到大江,再逆江而上,一路坐船,也挺輕鬆的。”

“那咱們兒子怎麼辦,老大剛被錄進了國子監,老二成了李相的親事呢。”

“大郎二郎就留下來,正好這家裡也需要人看家守業嘛。其它幾個兒女就跟着我們一起去蜀中,我看啊,這次的大災一時過不去,聽說明年還會更嚴重。這襄陽也不好呆,還是早點去蜀中的好,反正這邊糧食生意也做不下去了,這家中的田地明年估計也種不了,還留在這裡做什麼,整天提心吊膽的,睡都睡不安穩。哎,我最近晚上一閉眼睛,老是夢到豐孝安,夢到他向我索命,我們去益州,離這裡遠遠的,管他以後怎麼變,我們也不用擔心了。”

“那豐孝安是老糊塗了,非要跟朝廷對着幹,胳膊哪裡拗的過大腿啊。”鄭夫人倒也是個清醒人,雖然朝廷最近的做法很不得人心,但那些窮鬼們卻很歡迎。再說了,其實朝廷向來就是如此,就算富戶地主,不也經常被朝廷掠奪勒索。

隋朝就是如此,他大唐也好不到哪去。

小魚吃蝦米,大魚吃小魚,哪都一樣,天下烏鴉一般黑。

十一月的襄陽,卻突然颳起了一股富人南下的潮流。大量的富人,開始拖家帶口的從河北、河東、關中、河南、山南、淮南等地離開,往山南西、江南東、江南西、黔中、劍南等各道去,有的去投奔親友,有的是在南方有產業,有的則乾脆就是帶着金銀細軟往南去購地置業,重新安家了。

由於朝廷突然下令,向災區的富戶地主們強買糧食,加上官府主動勸他們暫時遷離災區,這使得災區內的大戶豪強們,終於也覺得無可留戀,開始大規模的遷離災區,或者說是逃離災區。

對於這股風潮,朝廷不但沒有阻攔,甚至持支持態度。

“有能力的都走,走掉一個就少死一個。等災後,再回來就是。”

已經返回政事堂的李超,對於下面的報告,很淡定。甚至現在出現的這股富戶逃離災區的風潮,還有李超在暗裡煽風點火的作用,半月談最近每期都要刊登不少災區大戶被饑民破家搶糧殺人的消息。

對於朝廷來說,富戶們現在離開災區,他們的糧食就能拿出來,救濟更多的災民。而且富戶們離開,都不需要朝廷操心,他們自己就能遷出去。

李世民最終還是沒有同意開始再次削減百姓救濟糧定量,其實李超也不願意這個事情真發生,真到了那一步,結果會是相當的殘酷。

李世民選擇了向富戶地主們買糧,這樣做讓朝廷在富戶豪強們的心裡差評很多,但爲了保證大唐江山不亂,李世民也顧不得這些了。

“整個北方,半壁江山,可是怨聲載道啊。”房玄齡撫須無奈道。

李超道,“有怨言的是那些豪強地主們,但天下的百姓可卻是對陛下歌功頌德啊。再說,其實現在豪強地主們雖然有所怨言,但也只是怨言一下而已,還不至於如何怨恨朝廷。朝廷現在所行之事,其實還在大家的忍受程度之內,還沒有到底。”

“到底可就非常危險了,真要是那些豪強們到底了,那可就反了。豪強造反,可比普通饑民造反危害要大的多。”房玄齡指出道。

“這我也知道,我們現在就是在走那鐵絲繩,每一步都異常艱難,一不小心就可能墜落。但我們還不能停下腳步,停下來更容易掉下去。我們只能一邊小心翼翼,一邊快速的走完這段。”

擺在宰相們的路只有兩條。

面對這樣嚴重的災荒,要麼維護那些地主豪強們的利益,朝廷任由着地主豪強們在饑荒之年囤積糧食,高價牟利,然後看着無數百姓餓死。看着那些百姓成爲流民,四處流動,最後成爲暴亂造反的饑民,烽煙處處,四處作亂,席捲中原。

朝廷如果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發生,那麼就只有暫時對豪強地主們動手。

現在朝廷正是這樣做的,限制糧食市場,控制糧食交易,甚至把地主豪強們的糧食強徵下來,加工救濟糧,以工代賑、糧食定量供應等等。

這樣做也是危險的,百姓吃不飽飯,餓着肚子,餓急了眼纔會造反。而豪強們可能會因爲利益受到了些損害,就心生不滿,如果這種怨念較大,豪強們可能就會聯合起來造反。

豐孝安他們就密謀作亂。

雖然他們的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這些人卻真可能做的出謀亂的事情。就好比隋朝當年平滅南陳,可就因爲隋朝在江南推行朝廷的新政,大大觸及了江南的那些豪強貴族們的利益,結果江南大亂,整個江南都反了。

無數豪強們起來造隋朝的反。

當然,這次江南大叛亂,雖然聲勢浩大,但他們滅的也快。楊素史萬歲等大將在江南平亂,用了一年多點的時間,就把這場大叛亂給掃滅了。

平定叛亂之後,隋朝的新政也終於成功的在江南推行。

對於大唐的宰相們來說,他們也清楚的知道,如今的這些種種的救災策略,正在損害着那些豪強們的利益。

“兩害相權取其輕,如果他們真的要反,那我們也沒有辦法。”李超漫不經心的道。在制訂出這些政策的時候,李超就已經考慮到豪強們可能的反應了,最危險的一種就是豪強們會因此生怨甚至叛亂。

李超權衡考慮過各種後果,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豪強們叛亂的可能性最小,就算叛亂,也是各種發展中,相對危害要小的一種。

“真要叛亂了,那就水來土淹,兵來將擋。若是因爲朝廷在災年向他們借了點糧,他們就要叛亂造反,那他們就是自尋死路。名不正言不順,出師無名,他們拿什麼造反?憑什麼讓別人跟隨他?難道要讓那些他們不肯借糧,想看着餓死的那些災民百姓,跟隨他們,支持他們?”

“但願不要走到這一步,真到了那一步,就算朝廷能平定叛亂,那也會讓朝廷雪上加霜的。”房玄齡道。

李超也明白,叛亂髮生,就會給大唐傷口上灑一把鹽,現在他也只能期望那些地主豪強們不要這麼傻。

“希望這次能從富戶地主們手裡多徵到些糧食。”房玄齡充滿期待,眼下也只能期盼這個了。(未完待續。)

第621章 新太子-黨第447章 頡利又搞事第471章 衝動第1161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第834章 真相第785章 十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第七章 子憑父貴第1003章 爲虎作倀第1415章 蘇烈要反第701章 辭職隱退第三十八章 崑崙奴、新羅婢第七十三章 按規矩做事第148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八百一十五章 李世民驚呆了第328章 柱國、武安縣開國侯第1170章 李超憑什麼第811章 李超不得封王第1026章 四面楚歌第163章 一百響爆竹第808章 趙國公領左右護軍營第169章 糞土重於萬戶侯第1309章 還我天可汗第1594章 金鳳凰第171章 你儂我儂第七十三章 按規矩做事第1017章 擁兵自重第1515章 稅警第318章 嗚呼、賭命第449章 龍武——遷都、分封第1417章 君臨天下第1333章 廢君者第1062章 爲越王擔憂第556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878章 窮追不捨第405章 造反了第1300章 十二金剛第962章第1147章 天下家族,排名第三第1521章 皈依我華第464章 看看這是什麼第1405章 唐王第1187章 大婚第1591章 越獄第十三章 執衣第1537章 讓他跪第591章 滅國神將第756章 波斯可汗阿史那文遠第290章 不愛紅妝愛武裝第605章 殺富第1499章 李治第198章 無間道第187章 金坷垃第442章 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第576章 母女花第404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269章 步步緊逼第86章 搖錢樹、聚寶盆第733章 幹他媽的長孫無忌第775章 六扇門第990章 再次起兵第178章 超豪華迎親車隊第1146章 氏族志第638章 殺人有賞第1460章 李世民第450章 龍武--位列宰相第964章 女海賊紅毒蛇第640章 五斗米第一百五十三章 槍挑劉黑闥第1477章 審判第656章 對敵人仁慈,對是對自己殘忍第362章 要有前戲第891章 千里救夫第787章 嘿嘿嘿!第923章 倒貼第1338章 眼看他樓榻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可以納2妾第796章 血虐第486章 金狼第1321章 九頭鳥和舊金山第336章 我的地盤我作主第212章 胡姬第1084章 李超的密謀第410章 李三,你別敬酒不吃吃罰酒第372章 我也還有幫手第1239章 衆叛親離第681章 對口第1588章 我不服第1058章 唯有江山不可共享第630章 行者第822章 內遷趙國第14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五十六章 把生米煮成熟飯第1565章 李世民西征第833章 大索貌閱第481章 看你的誠意第575章 啪啪啪啪啪!第630章 行者第123章 釜底抽薪第666章 皇村第105章 徵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