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神行太保

一城陽江人似乎都來碼頭迎接武懷玉。

碼頭上,擠滿了人,有好奇,也有敬畏。

“下官恩州刺史韋恪拜見武司空。”

迎接衆人中,身着紫袍玉帶的刺史韋恪很顯眼,不知是緊張還是天熱體又胖,他肥胖的臉上一臉的汗水,那紫色官袍都讓汗浸溼大半。

“有勞韋刺史迎接了,你上任後我們還是頭次見面吧?”

韋恪是年後出任的恩州刺史,

恩州刺史本來是馮盎兒子擔任,但這兩年朝廷和嶺南地方豪強,尤其是與馮家的博弈很激烈,

朝廷大勢所趨,馮盎也不敢抗衡,甚至在他嫡長子馮智戴病逝後,這位耿國公有些心灰意冷,罷高州都督府、省並潘羅等州也就水到渠成。

甚至經過一番博弈後,之前一直空缺着的恩州刺史之職,也還是由朝廷派出。

據說韋恪是得到司徒長孫無忌推舉的。

韋恪,出身京兆韋氏,不過不是京兆韋氏九大房之一,而是其兩個支房中的郿公房。韋恪的父親韋元禮是隋司農少卿、郿城縣公爵。入唐後,做到了司農卿。

韋元禮以前甚至跟武家老族長武士棱搭檔過幾年,也算有些交情,但武懷玉跟韋恪沒有來往過,

但武懷玉的長女皇帝賜婚給十皇子紀王李慎,李慎卻正是韋貴妃所生。

“下官前些天聽說司空回嶺南了,正準備要去廣州拜見司空,沒想到司空先來了。”

韋恪一身肥肉說話總帶着點討好的笑,

看着倒像是個酒樓飯店的掌櫃似的,不過武懷玉沒小瞧他,恩州刺史這位置爭了兩年了,一直沒能確定下來,最後卻是名不見經傳的他出任,據說還走的是長孫無忌的路子,可知這京兆韋氏果然不凡。

“年前我在京時,聽說你有有送帖想要拜訪,只是那時事情較忙,也一直不得空與你見一面。”武懷玉微笑着道,然後還給他介紹了下自己兒子,以及隨同的使府官將們。

韋恪也趕緊把身後的一羣官員介紹給武懷玉。

“恩州長史馮智垡拜見武觀察。”

“恩州司馬冼靖恩拜見武公。”

兩名緋袍官員走出來,行禮拜見,看着也都三十左右。

“馮兄好,冼兄好。”

武懷玉上前左手挽馮智垡,右手挽冼靖恩,當着衆人面,對二人格外親近,這倒是讓兩人有幾分受寵若驚的感覺。

馮盎有三十個兒子,他還收有不少養子,甚至兄弟的兒子他也幫着養了幾個,如娶許敬宗女兒的馮遊,就是馮盎幫早逝兄弟養大的兒子。

這個馮智垡在馮盎的那三十個兒子中,還是比較有本事的,之前馮家高府八州中,馮智垡曾任潘州刺史。

如今他卻只任恩州長史,而且跟司馬冼靖恩一樣,並不怎麼管衙門的事務。可武懷玉卻清楚底細,本來當初罷除高州都督府,高府八州並四州後,朝廷是給馮智垡調到內地任刺史的,還是個富裕的中州。

可馮智垡只過去任職一年,就稱病去職回嶺南了。

年前,朝廷選了韋恪任恩州刺史後,爲安撫馮冼兩家本土豪強,於是把一直在家‘養病的’馮智垡又授了個恩州長史,而冼靖恩則授恩州司馬。

恩州的這三駕馬車,都挺有來頭的,韋恪看着好像總是笑呵呵,但他來了半年了,恩州也沒有生什麼亂子,說明這人還是比較有本事的。

要不然,他早被趕走了,或者說是被架空了。

之前刺史之職空缺了近兩年,也都是有原因的。

懷玉聽着韋恪出面介紹着恩州的官員們,長安吏部派來的官佔了三分之一,而原來馮家舊部也佔了有三分之一,

還有三分之一,是武懷玉來嶺南後,在嶺南選拔任用的一批官吏,有出身於他幕府的,也有從嶺南本地選的,還有些是他在嶺南考選出來的。

一衆恩州官吏中,武懷玉對那位長的十分魁梧的麥兵曹很關注。

“聽說麥兵曹,祖父乃是前朝宿國武烈公?”懷玉問。

那個年輕人聽到武懷玉問話,趕緊上前答話,“屬下先祖正是前朝的宿國武烈公。”

“麥大將軍很了不得,”武懷玉讚歎道。

麥兵曹已故的祖父,雖逝去多年,但至今仍是位一提名字天下皆的傳奇人物,他就是麥鐵杖,

年輕時是南陳追風盜賊,

據說麥鐵杖是韶州人,勇猛而有膂力,最特別的能日行五百里,跑起來趕上奔馬,粗獷放蕩且好酒,喜歡結交朋友,平常以捕魚打獵爲生,不置產業。

南陳太建年間與人合夥做賊,廣州刺史將其俘獲,從此淪爲朝廷的奴僕,專給陳後主撐傘。

這傢伙成了皇家奴隸卻也還不忘做賊本行,經常在陳後主退朝後,步行一百多裡,夜裡跑到南徐州翻越城牆而入,潛入城中偷盜,第二天早晨趕回來,還能給陳後主撐傘。

他這樣幹了十幾次,直到被人認出來,

可南徐州那邊狀子告到陳後主那,陳叔寶都不相信,畢竟這傢伙雖然以前做過賊,可現在天天要給他撐傘,哪可能來的及跑到一百多裡外做賊?

後來有位蔡尚書想出了一個法子驗證,百金懸賞,招募可以加急密送詔書去南徐州的人,麥鐵杖一聽還有這樣的好事,這不正是天下掉金子?於是趕緊應招,懷揣詔書跑去南徐州,果然趕在次日清晨上朝前回來複命,

這下離奇盜竊案告破,但陳後主並沒因此處置他,反而覺得這傢伙挺有本事,警告了一番後還把他放走了,恢復了平民身份。

隋滅陳後,江南遍地皆反,麥鐵杖投身平叛隋將楊素,屢立軍功,這傢伙頭戴把草,晚上一人獨自浮水遊過長江打探敵情,然後又還能在叛區從容又游回去。

雖然麥鐵杖大字都不識一個,還是盜賊出身,可憑着勇猛,受到楊素、李徹等不少隋朝將帥賞識,做到了車騎將軍。

楊廣繼位後,漢王楊諒造反,麥鐵杖又跟隨楊素平亂,每戰先鋒,立下大功,此後轉任萊州刺史、汝南太守等地方文職,這傢伙卻搞的有聲有色,或許是曾經做過賊,也出身底層,知曉百姓需要的是什麼,

所以他在任,境內羣盜絕跡,百姓安定。

等到徵遼東時,他已經官至右屯衛大將軍,跟同是南陳出身的榮國公來護兒,併爲當時深得楊廣信任的兩員南將。

可惜麥鐵杖爲渡遼先鋒時,戰死遼岸,楊廣重金贖回他的屍體,追封宿國公,諡號武烈。

麥鐵杖死後,他長子孟才繼承爵位,又賜錢百萬辦葬禮,出喪之時,楊廣讓身爲五貴之一的宇文述,這位徵遼的敗軍之將,帶着一百多敗將,在車前爲麥鐵杖執繩引棺,王公以下官員都送葬到郊外。

他是一位真正的傳奇。

麥兵曹的父親麥季才,是麥鐵杖第三子,他在隋末時在楊廣被弒後,隨馮智戴一起從江都殺回了嶺南,麥季才一直在馮家父子麾下。

麥季才還娶了馮盎的女兒。

早聽說麥兵曹頗有其祖父之風,甚至也一樣很能跑,他爹隋朝神行太保,他是大唐嶺南神行太保。

說實話,區區一個恩州兵曹,挺委屈麥兵曹的。一行人入城,

武懷玉特意留下麥兵曹一起喝茶,

麥兵曹名秀明,表字翼亭,他不僅娶了馮盎之女,而且他祖母也姓馮,是麥鐵杖的元配,論輩份是馮盎的姑母。

麥秀明的父親雖娶的不是馮家女,而是劉氏,可麥季纔有一妹妹,卻是嫁給了馮盎的堂弟。

麥馮三代聯姻,

麥家在嶺南比馮家還久遠,“我麥家祖上本世居江東處州松陽,原本姓麴,西晉之時先祖諱允,官居右僕射,後逢五胡之亂,攜親屬二十四戶遷往始興郡居住,至前朝時,立功受封,特旨去匊爲麥,”

武懷玉想不到麥家還有這麼一段歷史,原來他們家以前跟高昌王麴氏一樣都姓麴,改姓麥也才三代人而已。

而這三代都跟馮家聯姻。

始興,就是現在韶州。

不過麥季才麥秀實他們三房這支,早就遷到陽江。

喝着陽春雲霧綠茶,

武懷玉跟他們閒聊着,倒也挺放鬆,

三郎承志少年心性,這次出來啥都覺得新鮮好奇,

“這裡叫陽江,可爲何城外那條河卻叫漠陽江?”

麥秀實笑着替他解釋,“陽江城之外正是來源於漠陽江,而漠陽江起名則源於莫陽,陽江曾叫高涼,但更早的時候叫莫陽。”

“莫陽是何意呢?”武承志繼續追問。

倒是冼靖恩笑着出聲,“這個還是我來回答三郎吧,莫陽,原是我們俚語,我們俚人在這世代居住,在我們俚語中,牛爲莫,羊爲陽,莫陽就是牛羊的意思。

這裡曾是牛羊聚居的地方,是一片富饒的地方。

武懷玉記得後世之時,陽江最出名的卻是菜刀。

陽江十八子菜刀,就還挺好用的,起碼拍蒜不會斷。

懷玉隨口問了句陽江的菜刀如何,結果不料得到回答卻是陽江刀在嶺南都挺有名。

這裡面還是有緣故的,

當年,冼太夫人屯兵兩陽,就以陽江爲大本營,在此積聚糧草,打造兵器。這裡聚集了不少鐵匠,陽江的打鐵鍛刀後來名氣越來越大,

隋末時,馮盎割據八州,陽江城裡也是日夜不停的打鐵鍛刀,等唐平嶺南,陽江的鐵匠們也就轉行,從軍用改民用,從鍛造兵器改鑄造菜刀柴刀等,

陽江緊鄰廣州,廣州佛山現在是全國有名的冶鐵重鎮,陽江刀匠們從佛山販鐵料,然後鑄造出各式刀具,遠銷各地,相當有名。

馮家不造兵器改打菜刀,也是順應潮流,

當然這裡面也未必沒有其它的後招,比如雖改造菜刀剪刀,但這些鐵匠、作坊,這些鑄造產業還保留着,一旦形勢有變,馮家其實也是能夠迅速又恢復成軍工產業的。

這就是頂級地方豪族的底蘊所在,正所謂家雄萬石之榮,橐有千金之直。

馮家在隋末勢力最盛時,曾經控制了二十多州,佔地方圓二千里。就算是如今,馮家亦是部曲家丁上萬人。

不光是有錢有地有人,他們擁有的資源和影響力是極驚人的,就如這北津港裡的船,陽江城裡的一個個鐵匠鋪,

馮家一聲令下,那些商船漁船就能成爲戰船,漁民水手就能成爲水師。

馮家各個莊園裡的莊丁就能成爲戰兵。

而那些打菜刀的鋪子,也會立馬轉變爲武器工坊,

而像是麥秀實這樣的年輕驍勇的官員,甚至立馬就能成爲馮家的先鋒大將。

而且馮家在嶺南經營這麼多代,他們姻親遍地,其影響力滲透到嶺南東南部各個方方面面角角落落。

就連武懷玉這樣長安來的封疆大吏,一樣繞不過馮家,早早就結下姻親,甚至如今還要親上再加親。

一壺茶沒喝完,

武懷玉也就趁着氣氛不錯,向馮冼兩家提出想爲三郎提親。

武承志已經跟許敬宗嫡長女訂了婚,這門婚事肯定不會改變的。

現在他提親,是要爲三郎納兩家女爲媵。

以兩家的身份地位,女兒給武三郎做媵,似有些不太好。

馮智垡和冼靖恩都稍猶豫了一下,但最後相互對視了一眼,還是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接受的意思。

沒人願意直接拒絕武懷玉,

“兩位也不用太爲難,我武懷玉不是那種強人所難的人,我也不求兩家的嫡女,能求到兩位的庶女爲我家三郎的媵,就很滿足了。”

此話一出,兩人暗暗鬆了口氣,要是武懷玉咬定就非要兩家嫡女,這就讓人爲難。

媵爲貴妾,可終究是妾。

“武公能夠看上我家,那是我的榮幸,只是確實有些遺憾,幾個嫡女,年齡都不相適。武公要是不嫌棄我的庶出之女,那麼我那些庶女,任武公和三郎挑選,看上誰就選誰。”

馮智垡立馬錶態,他已故大哥的嫡長子早訂婚武懷玉庶長女,現在武懷玉要爲兒子再納他女爲妾,這是好事。

這武三郎雖是庶出,可人家已經是呂宋侯,還有個世襲的呂宋刺史職位呢,哪怕那呂宋只是個海中大島,那不也是刺史?

他現在還僅是個恩州長史呢。

馮靖恩也表示他家女兒任武三郎挑。

武三郎那孩子就在他們面前,雖然年紀還小,可確實是越看越喜歡,很有幾分武公之風,將來必有出息。

這女婿要得。

“聽說麥兵曹曾爲馮公麾下先鋒大將,悍勇無雙,水戰陸戰騎戰皆精,如今擔任恩州兵曹參軍,實在是有些屈才了。

要是麥兵曹願意的話,我想調你到嶺南經略軍任副軍使如何?”

麥秀實有些意外,他們父子身上都早打上了深深的馮家烙印,如今他雖爲朝廷官員,但他是馮家人,這是大家心裡都清楚的事實。

“麥兵曹不必馬上就回答,你可以先慢慢考慮,給你一個月時間考慮如何?”武懷玉笑着擺手,打斷了要回答的麥實秀。

這人很有幾分傳奇英雄麥鐵杖之風,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以前一直是馮智戴的副手,如今馮智戴死了,他屈就恩州兵曹之職,委實浪費人才了。

若是能把他拉攏過來,既能削弱馮家實力,還能給自己再添員大將,何樂不爲。

第281章 奉旨收禮第949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901章 這就有些過份了第193章 壽陽侯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827章 武氏兄弟的雄心第239章 師弟侯君集第648章 李二鳳第394章 長安新貴高難攀第76章 懷玉校長第1049章 聯手第9章 棄籍投附第391章 公主的天價彩禮第76章 懷玉校長第454章 大戰場百貫千僧第400章 門生第91章 戰鋒絞殺第785章 臣妾第400章 門生第1005章 暗渡陳倉第142章 去天五尺第476章 武半聖第726章 躁動的武將第768章 翅膀硬了第433章 死不懼閻羅王第1059章 放蕩不羈浪公主第495章 再建陌刀營第85章 突厥入關第205章 鬥米二三錢第764章 暗渡陳倉第1018章 水牛鎮第421章 順風車第735章 李靖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949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738章 懷玉的三眼銃第133章 金殿請婚第603章 如願以償第316章 烹殺第344章 秦瓊李靖第116章 仙姬無雙第591章 武氏烏金第755章 長做嶺南人第138章 鬥米千錢第420章 告你誹謗第489章 洛陽死城第485章 自請外出第427章 金榜題名爭捉婿第1038章 帶兵都護第862章 江州舉人第977章 朕來做個媒第695章 武氏部曲第153章 開業大吉第798章 明年大婚第140章 後院起火第291章 鳳棲梧桐第369章 青龍白虎天仙配第737章 一萬首級的任務第413章 長安第641章 六個宰相五種意見第1038章 帶兵都護第219章 清水衙門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38章 空手套白狼第219章 清水衙門第451章 四大金剛三司衙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175章 先鋒第447章 黑金胡椒三百石第82章 承製拜封第49章 仗內供奉第385章 潮退方知誰裸泳第993章 請武公拉我一把第757章 殺侯君集第790章 阻擊第959章 朕從沒有忘記第63章 衣錦還鄉第895章 願以身相許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349章 妻妾成羣第972章 砸場子第818章 太子攝政第1096章 丁憂第945章 龍王廟裡的財神第684章 天子家事第212章 訂婚五姓女第390章 好勇鬥狠小舅子第732章 容州都督第912章 安平堡第8章 萬壽長鳥第189章 軟飯硬吃第90章 跳蕩先鋒第322章 山鹿第414章 兄弟第555章 功高難封天子愁第318章 欺君之罪第186章 不良少年第914章 武公東渡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478章 雲定興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