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

第101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

河心,

福船甲板上,

武懷玉陪兒子三郎感受戰爭,

風在嘶馬在吼,兩軍在咆哮,這一戰,呂宋軍只有大小七條船,兵馬千餘,面對的是數倍於已的摩逸島潘拉卡族土兵。

可武三郎憑着拉桿看到的卻是呂宋軍在碾壓土人。

沒有戰陣,

也沒有試探,

更沒有什麼高深的戰術,

就是滾滾向前的碾壓,阿耶第十三義子李克用,那位賜國姓不愧別號李鴉兒,帶着十八騎,卻硬是策馬衝鋒殺出了千騎萬騎卷平崗的氣勢,

他們在漫野的敵羣中,七進七出,無人可擋。

而登陸的呂宋軍其餘各部,此時也是直接全軍掩殺過去,不需要軍陣,不需要指揮,

就以隊爲單位,

士兵們緊緊跟隨着自己的隊形,跟着他們的隊頭、旗手,在各夥夥長帶領下,一隊隊人馬,就是一支支戰團,

勢如破竹,

無人可擋。

武三郎驚呆了,

他也算是打小開始習武,三歲習拳腳,五歲刀棍,七歲學騎射,如今十歲,卻也是能在飛奔的馬上張弓射中靶子,

他也會跟兄弟夥伴們打馬球,摔跤角力,兵書戰策也學習,父親還教過他們一些經典戰役解析。

但武三郎畢竟只是個少年,

還從不曾上過戰場,更沒有如此近距離見到戰爭場面。

“那些土人,如土雞瓦狗,不堪一擊。”

許久,三郎才怔怔說道。

呂宋軍太強大精銳嗎?他覺得不是,他雖沒上過戰場,可他爹是被稱爲戰神的武懷玉,軍神李靖那是他父親的老師,門神秦瓊是他父親的義父,

家裡還經常有些軍中悍將殺神出入,什麼程咬金牛進達吳黑闥李君羨,甚至嫡母的父親樊興,那也是尊蠻殺神。

從小耳濡目染,他知道精銳是什麼樣的,

呂宋軍是剛剛組建,如果跟長安北衙禁軍龍武、羽林軍相比,天差地別,就算跟來長安番上的南衙諸衛的府兵相比,也是雲泥之別。

那差距,得有長安到呂宋那麼遠。

呂宋軍一支新軍,不論裝備還是訓練還是實戰,都不值一提,

可他們卻把土人打的跟殺雞屠狗一樣輕鬆,

那島夷,頂多算是螳臂擋車。

“怎麼會這樣?”三郎問。

武懷玉卻只是笑笑,一點不意外。

也不看看誰坐鎮指揮,是他武懷玉啊,他是誰?人稱貞觀朝年輕最能打的上將軍,更有人稱他戰神。武懷玉這戰神可不是白來的,那是他一場又一場大戰,憑實力掙來的,

他滅過DTZ,滅過樑師都,征服過燕北山奚,也征服過嶺南獠蠻,武懷玉至今未有敗績,像他這樣戰績的,反正貞觀朝沒幾個,也就武德朝平定東南半壁江山,貞觀朝滅DTZ平吐谷渾的李靖,能夠壓的住武懷玉。

武懷玉往這船上一坐,

那桅杆上掛着他的武字旗,

那一千來征討的武家呂宋軍,哪怕是新軍,可其士氣其自信,那也都是直接到頂的。

帶兵衝鋒的也不同凡響啊,

比如那位飛鴉兒李克用,這位年輕賜國姓,他可是少年時就隨父兄們征戰,在幽雲,在燕北,拿多少不服大唐的突厥人、粟特人、北山奚,以及許多馬賊山賊們練過手,他身上的遊擊將軍銜,可真不是因爲他爹是內附的靺鞨首領國公,

再比如石守信,比如高侃等,

這些年輕人,看着一個比一個年輕,可打起仗來一個比一個猛。

高侃,渤海高氏子弟,打小家道中落,十四歲時去長安科舉不中,跑到幽州投武懷玉幕府,做了一個文職幕客。但後來卻棄筆投戎,提槍上戰場,他跟高榮義結金蘭,戰場上立下功勞,

武懷玉功成還朝,高侃留在燕北,武懷玉提攜他爲參軍,

後來高榮被武懷玉招到嶺南軍中,已經在燕北也打出威名的高侃也南下了,這位明年才二十一歲正式成丁的高郎,眼下已是觀察使府牙兵的兵馬使。

他統領着武懷玉最精銳的內牙兵,那是比外牙經略軍還要精銳,親軍中的親軍。

如李克用石守信高侃這樣的將校,還不少個。

這羣人個個經驗豐富,武藝超羣,他們統領着的雖是支新軍,可面對那些土人,真如一羣雄獅統領着狗羣,他們帶頭衝鋒,後面的野狗羣就跟着衝就行了。

一切都在武懷玉的預料之中,

其實隨便派李克用高侃中他們一人來,有三五條船都足夠掃平這些島夷了,

虎入羊羣。

武三郎想到一個形容詞,

幾倍於呂宋軍的土人,早已士氣崩潰,他們到處潰散逃跑,根本沒有人敢回頭一戰,

李克用率領的十八靺鞨騎兵,都能夠反覆衝殺。

市鎮,

長老們已經停止了爭吵,因爲他們也發現形勢不對了,

一些長老爬到市鎮的圍牆上登高遠眺,

他們倒吸涼氣,

七月炎熱天,卻跟掉入了冰窟一樣,

眼前所見,讓他們打起冷顫來。

遠處河岸邊,

停着七條高大如樓的大船,三桅大船,甚至還有一艘五桅巨船,這幾條船已經佔據了河岸邊,他們部族的船都撞翻了許多,

更可怕的是岸上,

這些唐人居然有上千之多,

摩逸堡裡不過一百多人,關起土堡圍樓的大門,站在上面放箭,他們就束手無策。

現在唐人居然來了上千,

這些人一路衝殺過來,

他們部族數千人,居然沒有人能擋的住他們,各大家屋、各家族的人都在逃,四散而逃,

唐人已經向着城堡市鎮一路殺過來了,

“吹牛角號,”

“讓各屋各族的人都集結起來,到這裡來,不能跑。”

有長老高呼,焦急的聲音裡帶着一絲惶恐。

他們不明白怎麼幾千人就這樣潰敗了,

可他們相隔這麼遠,看到那些唐人殺氣騰騰的衝殺,遠遠的也骨子裡發冷,心臟跳的劇烈,好像被揪住了。

沒有把握,

恐懼,不安。

“要不咱們先撤吧。”一個山羊鬍長老不安道。

“派人跟他們談談,”

“只要這些唐人肯交一筆賠金,咱們就撤。”

一名長老盯着遠處河上的那七條大船,“讓他們賠兩條大船給我們,不,三條,”看着大船的目光變的貪婪,甚至暫時壓制住了恐懼。“四條,讓他們賠四條大船給我們。”

馬上又有一位長老高聲道,“他們在我們島上挖的黃金和銅,也得交一半給我們,而且以後開採出來的,都得上交一半。”三十三個大家屋的長老以及沒來長老的代表,有人想撤,有人則在喊吹牛角號集結人馬,

還有人則居然還對唐船起了貪心,甚至想要武家在島上礦產開採的一半。

遠處江心,

武懷玉也在船上看着摩逸土樓和被土人佔據的市鎮,

呂宋軍已經一路殺過去了,馬上就殺到市鎮,戰場上的幾千土人已經基本潰散,

“讓補給船上後勤營的人下船,給將士們架鍋生火做飯,隨軍醫護營的擔架隊去擡傷員,軍醫們準備接收傷員救治。”

“輜重營搭建臨時戰俘營,準備接收俘虜,”

隨着命令下達,

後勤營、醫護營、輜重營也開始下船登陸,

他們剛纔一直留在船上,並沒有下船,更沒有參戰,還用不着他們上場。

現在大局已定,

他們出動,差不多到打掃戰場的時候了。

“多煮點解煮的涼茶,治中暑的藥也多備些,還有,治瘧疾的藥也備好,摩逸堡之前發回呂宋的報告就說過,說這島上地理氣候野的很,人極易得瘧疾,得多加小心。”

瘧疾是一種傳染病,由瘧原蟲感染引起的寄生蟲性疾病,感染的途徑主要是經帶有瘧原蟲的按蚊叮咬等引起的。

在中原瘧疾也還是很常見的疾病,

而在南方更多見,呂宋這樣的熱帶,特別是摩逸這樣的的島上,更是瘧疾肆虐,

感染瘧疾後發病時,會全身發冷、發熱、多汗、頭痛、四肢痠痛、乏力等,症狀會反覆發作,嚴重時還會引發貧血、急性肺水腫、急性腎功能衰竭等,會危及生命。

得了這病,俗稱打擺子。

瘧疾還有潛伏期,潛伏期從十來天到個多月,

這種病對於此時的人來說還是挺可怕的,主要還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倒是不用擔心人傳人,

東漢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裡,就把瘧疾歸類爲瘟疫的一種,把中藥常山做爲治療瘧疾的首選藥,他治療瘧疾的方子叫蜀漆散,成分有三樣,分別是:蜀漆、雲母、龍骨。

這三味藥裡主要治瘧疾的是蜀漆,但這味藥容易引起嘔吐,所以搭配後兩味藥鎮靜止吐。

到了東晉時,煉丹大師葛洪的肘後備急方里,收錄了治療瘧疾的方子幾十個,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就是用青蒿,

青蒿一握,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後世有位就是從這裡研究出了青蒿素,團隊獲得諾獎。

隋朝的名醫巢元方編的諸病源候論裡,認爲瘧疾生於嶺南,帶山瘴之氣,皆由山溪源嶺瘴溼毒氣故也,他把瘧疾歸爲瘴氣,而且嶺南最多最毒。

武懷玉卻很清楚知道,瘧疾不是什麼山瘴之氣引起,而是攜帶瘧原蟲的蚊子叮咬後傳播的,對症下藥就行。

當今藥王孫思邈在他的千金方裡,就有個新方子,治瘧,無問新久,馬鞭草汁五合,酒三合,分三服。

常山、蜀漆、青蒿、馬鞭草,甚至檳榔,能治瘧疾的藥還是很多的,關鍵就是要治療及時,對症下藥。

明代李時珍也是用常山一錢,酒水各一半,煎服,說大有神效,但也因常山有毒,所以把這方列爲下品,將常山也列入毒草部。

歐洲老外,他們對付瘧疾,發明了金雞納霜,從樹皮裡搞出來的,據說康麻子也得了瘧疾,太醫束手無策,不敢給康熙用常山這種服會嚴重嘔吐的藥方,最後用了傳教士帶來的金雞納霜治好的。

對皇帝來說,嘔吐這樣的副作用,確實不願意接受,但對於呂宋軍士兵們來說,

能治好瘧疾就行,至於嘔吐的副作用,吐啊吐啊也就習慣了。

何況武懷玉能用的藥也多,不一定要用會吐的常山、蜀漆,青蒿、馬鞭草、檳榔這些也一樣可以用。

出征之前,武懷玉也早讓人給呂宋軍將士們發了不少防中暑的藥物、和防蚊蟲叮咬的驅蚊藥,不過摩逸島既然被發現瘧疾肆虐,那光靠驅蚊防叮還是不夠的,必要的治療藥用少不了。

後勤營在岸邊架起大鍋煮飯做菜,

醫護營則在搭帳篷,煮涼茶煎藥,輜重營則在建俘虜營,

飯香飄起,

前線戰鬥喊殺聲也漸漸小了下去,

“報!”

“稟報晉國公、呂宋侯,我軍已經擊潰敵軍,敵人正在四散潰逃,我軍已收復摩逸市鎮,正在繼續追擊敵軍。”

武懷玉聽到捷報,心情很平靜,古井不波。

倒是一旁的武三郎,這是他參加的第一場戰爭,雖然全程站在江心的船甲板上遠遠觀戰,但仍覺得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阿耶,贏了,我們贏了,一戰擊潰賊軍。”小子臉興奮的通紅。

武懷玉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恭喜你,贏得人生第一場勝戰,這也是你呂宋州組建呂宋軍後的第一場勝利,”

“謝謝阿耶,接下來我們怎麼辦?”武承志問。

“乘勝追擊,打掃戰場,”

“不是說窮寇勿追嗎?”

“你小子學兵法時沒認真聽啊,孫子兵法,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追,不是說不能追,而是得有講究。

孫子說,圍師必闕,什麼意思?就是圍三缺一,得留一條路,不是要網開一面放過他們,而是以此瓦解敵人軍心鬥志,

有了缺口,敵人就不會死守,他們就不會戀戰,就會突圍逃跑。

而歸師勿掩呢,就是當敵人一心逃跑回家的時候,伱不能斷他歸路,那樣他無路可逃,就會跟你拼命,魚死網破。

所以孫子早就告訴了我們,正確的做法,面對窮途無路的敵人,要圍三缺一,以此瓦解其軍心鬥志,讓他們放棄拼命突圍逃跑。

在敵人逃跑時,也不能堵截他們歸路,

正確的做法是在後面追擊掩殺,只能追不能堵,這樣敵人會只顧往前逃,軍心一潰,就再難收拾,

潰軍只想逃,以爲難逃,但越是這樣,他們最後往往越是逃不掉。”

“你知道當今聖人是馬上天子,當年他在河東與劉武周部大戰,先是按兵不動堅守許久,消耗敵人糧草挫其銳氣,

等敵糧盡,陛下出戰,大敗敵人。

在呂州追上敵將尋相,又大破之,乘勝逐北,一晝夜行軍二百餘里,戰數十合,窮追不捨。大將劉弘基等拉住陛下的馬勸說不要再追,可陛下說功難成而易敗,機難得而易失,必須乘勢攻取。

於是策馬而進,在雀鼠谷又追上宋金剛,一日八戰,將其全部擊破,俘虜、斬首數萬人。

那一戰,陛下兩天沒解甲,三天沒吃飯,得勝後夜宿於雀鼠谷西原,軍中只有一頭羊,全軍分食。”

窮寇能不能追,關鍵還在於看具體情況,一要防敵人假裝窮寇敗逃引你追擊而伏擊你,二是你不能把一支窮途末日的敵軍,堵的無路可逃,那他只會跟你魚死網破,

所以窮寇要追,但不能逼的他只能拼命,得給他一條突圍的活路,讓他們留點希望,這樣他們纔不會拼命,讓他跑,在後面不停的追殺,這樣就能一路追殺,不斷的吃掉敵人的部隊,最終當敵人想拼命時,都已經沒了機會。

“派人通知李克用石守信高侃諸將,宜將剩勇追窮寇,但也要小心謹慎些,莫中了敵人埋伏,必須保持足夠的警戒。”

第975章 這麼快就慫了第753章 鹿回頭第461章 聖誕節第752章 珍珠第636章 步步驚心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822章 高攀倒說不上第85章 突厥入關第1072章 事情暴露第499章 武懷玉的兵行險招第800章 太子昭訓第506章 繼續奏樂繼續舞第922章 納貢第344章 秦瓊李靖第946章 兄弟謀第476章 武半聖第986章 絕不贊成和親第378章 帝傳三代武代李第273章 邀約第742章 馮家軍第371章 百鬼夜行城南窟第1039章 復國第861章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第847章 封建親賢世相襲第318章 欺君之罪第239章 師弟侯君集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738章 懷玉的三眼銃第16章 永康公府第450章 捉錢宰相崇佛公第628章 彈劾第770章 敢不敢賭一把第379章 心生猜忌五娘子第552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756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930章 一封急報第71章 與狼爲伍第455章 黃金萬兩換僧牒第110章 捷足先登第656章 殺氣騰騰劉仁軌第293章 爲奴十三載第583章 李靖的態度第292章 龍驤將軍之女第45章 夜尋佳人第929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646章 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要說了第965章 咸陽橋密謀第683章 鋌而走險第495章 再建陌刀營第359章 開宗立派振龍門第1108章 栽了第400章 門生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國師第612章 大雪出兵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60章 太子特授第613章 神兵天降第764章 暗渡陳倉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858章 黃浦島上講武堂第584章 選太子妃第629章 入相第562章 侍郎風雪入幽州第854章 長樂公主的嫌棄第1089章 皇帝劃下的紅線第583章 李靖的態度第1065章 天譴第325章 無定河邊第259章 男人兩大愛好第1064章 配饗太廟,陪葬皇陵第62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693章 斬立決第1106章 告密第1105章 拜見大總管第467章 遇藥王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690章 暴君第846章 生活難熬吃頓生蠔第327章 奔則爲妾第210章 皇后家的心意第186章 不良少年第1105章 拜見大總管第285章 鎮三邊第72章 歡喜就好第816章 無雙劍姬第362章 命運多舛金絲雀第331章 孤軍留守第24章 九五至尊第797章 與魏徵的交易第492章 逃人第1018章 水牛鎮第26章 公侯世家第1092章 武相的福利第56章 過三關第725章 保守黨魏徵第866章 開拓者第289章 白城開市第826章 書中自有黃金第692章 銀花第244章 四大天王 八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