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召歸長安

呂宋。

武懷玉仍沒有回崖州,

他此前曾經突然萌生過一個念頭,想要製造一起海難假死,然後他就此留在呂宋,改換個身份前去棉蘭老島,親自打通香料羣島的航線,並就此留在那邊,不再回中原了。

可後來他細細思量,覺得漏洞太多,就算武家暗中養有跟他長的很相似的替身,就算海難製造的再真,但皇帝李世民是什麼人?

只怕根本瞞不過皇帝。

他擔心因此惹怒皇帝,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

打消這個念頭後,武懷玉倒不急着回崖州了,既然他都離開那麼久了,皇帝還曾派御醫到臨高,可沒見到他後卻召回去了,說明皇帝知曉他在這,但不在意。

當然這個不在意,只是允許他偶爾溜個號而已,他也就乾脆在這邊休個長假了。

武懷玉沒直接答應總管,因爲這事確實很大,得小心再小心。

鑄幣的利潤還是挺大的,這買賣總管不說,武懷玉也不可能看着他供不上。 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從中原走私銅料過來,這幾年朝廷對礦產開採有所政策放鬆,以前你開採金銀銅鐵這些玩意,先抽實物課,抽完再全買了,你採多少出來,也都得賣給朝廷,價格也是朝廷說了算。

誰也不傻,既然吃不到肉那誰還賣命去採礦。

但是在鑄造工藝上,現在呂宋這邊反而走到了朝廷鑄錢的前邊。

不由的想起以前看過的趕集時老手藝人融化易拉罐鑄鋁鍋的場面,跟這個差不多。

“阿郎,”

大家當然希望朝廷能放開一些。

呂宋州新設,制度草創,確實有許多大方向的東西需要他親自把握。人不在這邊,終究是不方便。

然後就是入庫。

可鑄幣最主要的材料是銅料,

小日子的銅礦資源很豐富啊,若是能夠從小日子那多進口些銅料來倒是能緩解燃眉之急。

呂宋銅礦資源倒不少,跟黃金一樣資源儲量很多,但開採起來並不簡單,產量無法提升太快。

鑄造場的一衆管事陪同武懷玉父子視察,

總管認真的爲他們講解,“我們呂宋鑄造場採用的翻砂鑄造之法,效率遠遠超過如今中原鑄幣量最大的韶州錢監,而且我們的成本都還減少了許多。”

因爲採用了新技術,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自然利潤更高。

風車磨磋,水輪淘洗,

經過風車、水輪兩車間後,再送去下一個車間,用粗糙的糠屑和絲織物擦拭、研磨、拋光,

最後就得到了一枚枚成品錢,

這些錢還要經過最後的質檢,以保證其質地、形制、文字、色澤這四方面,都達到規整、精好、美觀的標準。

但流水作業,確實效率也高。

現在呂宋鑄造場主要是收本地開採的銅料,以及武家船隊去林邑、高句麗、倭國等地貿易交易來的銅料供給,

甚至從明朝開始,中國大量使用白銀來做爲主貨幣,銅錢倒成了輔幣。可銀子其實中原產的更少,但明朝通過海貿流入大量白銀,成爲白銀帝國。

這玩意在中原是受管控的東西,武家在中原內要是調用一些還是沒問題的,可出海就比較受限。

質檢合格後,這些錢幣再送去穿繩成串,每百錢一小串,十小串再串成一大串。

“鑄造場還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嗎?”

但還是跟不上鑄造場的產能提升。

武懷玉看着這翻砂鑄造的工藝,

把生鐵變成銅,聽着很神奇,實際上不是啥鍊金術,只是早在漢代時就有人發現了的一種技術罷了,一要有足夠大的天然膽泉,二得有足夠多的生鐵,才能浸煉出足夠的銅。

有需求自然就有利潤。

中國歷史上,就算到了明清時期,都一直還是銅採量嚴重不足,各朝基本上都是鑄幣量不足,或多或少的錢荒,明清時鑄幣的銅料,主要就是來源於小日子。

中國古代的銅產量其實一直很低,如今大唐鑄幣量暴漲,不是礦產政策放鬆後銅產量暴升,而是朝廷用生鐵浸煉法,利用天然膽泉把生鐵加工成銅,這玩意可以說纔是貞觀銅錢鑄幣量提升十倍的關鍵。

“這事我會考慮的,”

既然自由入市交易,就意味着價格市場化,不是朝廷說了算了,而金銀銅鐵這些金屬礦產,市場需求很大。

鋌而走險,走私利潤高啊。

馬上要過年了,皇帝召武懷玉今年入京朝集。

搞個木條框,再把錫母錢放上去,表面塗細炭灰,充脫模劑,再放入砂子壓實刮平,翻轉模具·····

“咱們呂宋鑄造的這些開元通寶,比朝廷官鑄的都還精美,成色都還好。”

現在大唐和倭國也有貿易,不過因爲相隔重洋,直接貿易量不大,主要還是新羅百濟的商人跟他們貿易,許多大唐的商貨,都是經過百濟新羅他們轉手的。

信不是皇帝直接寫給他的,而是妻子樊玄符寄來的,張阿難不久前登武家門,說是去看玄符新生的男孩,實則轉達皇帝讓他回京之意。

以前鑄錢主要是採用泥範、石範和銅範澆鑄貨幣,而呂宋武家用了新技術,採用母錢翻鑄工藝。武家以官鑄開元爲樣錢,鑄成錫母錢,再以錫母爲模型,採用翻砂工藝大規模鑄造。

今日,武懷玉來到呂宋鑄幣場,

當初他的這個提議,還是很快通過了的,主要是近些年許多勳戚豪門都開始在搞礦產,僅是韶州的銅鉛銀,廣州的鐵冶,這都不知道一年多少的利潤。

上下模放好,還要插一根圓棒當澆鑄口,

弄好模具,就是準備材料、鼓風融鑄了,澆鑄成型後,待冷卻後,能得到一棵錢樹。

這呂宋鑄幣場的這新工藝,就是他拿出來的,當然不是他研究的,而是韶州錢監從無到有,那也是武懷玉一手扶持建立的,那裡如今一年鑄造了大唐九成的銅錢,

聚集了無數工匠工人,

武懷玉投錢設賞,提出新的鑄錢工藝方向,讓那些匠人定向研究,集思廣益,效果還是不錯的。

鑄造場招工開的條件還是不錯的,畢竟這是鑄錢的場子,福利待遇很好,不怕招不到人。

得讓大家有利可圖,這纔會去投入開採,適當的讓利於民,才能大家都有肉吃。

武家直接在呂宋上了新工藝,

而且武家呂宋鑄幣場鑄造出來的新錢,還有嚴格的質檢,用樣錢校點新錢,質量未達標的全部退換,絕不會流出,甚至內部管理還有嚴格的獎罰機制,不合格數量超標,還會處罰。

光靠官辦礦產開採,實在不夠。

小日子現在雖然還比較落後,但勝在人口較多,資源還是挺豐富的,是個很不錯的貿易割韭菜的對象。

呂宋鑄幣場因爲許多工序都是流水線式作業,工序都拆分開來了,也就不需要那麼多老師傅了,

“有,我們現在招的工人越來越多,許多工人經過培訓後都成爲了熟練工人,我們產能提升了,但現在銅料卻有些快接不上了。”

但後來明末發生嚴重銀荒,西班牙寶船不再從美洲大量運銀輸入大明,大明因白銀荒加快了亡國的步伐。

武懷玉知道這總管還有句話沒說,那就是武傢俬鑄的這些錢,不僅精美,成色好,甚至其中的鑄造利潤,比官鑄的還高。

從鑄幣場出來,武懷玉去了造船場,

呂宋處於海中大島,必須得有自己的造船產業,

於是纔有了後來新規定,朝廷仍要收實物礦課,但剩下的,朝廷和賣一半,也就是必須出售一半給朝廷,另一半可以自由入市交易。

當然也還是有人會幹,走私嘛。

甚至高句麗商人都還要轉一道手。

武懷玉接過信,看了兩眼後不由的有些驚訝。

武懷玉聽他報出的那些數字,並不驚訝。

這樣搞,就很打擊開採者的積極性,朝廷要是狠點,那大家只能喝點湯,要是再沒點硬的靠山,你這點湯最後都喝不到。

玄符還在信中告訴他一件喜事。

武懷玉看着那些掰下的錢幣,被熟練的工人用錢棒再串起來,裝滿一筐後再送到下一個工序。

“小侯爺請看,凡鑄錢熔銅之罐,以絕細土末和炭末爲之,罐料十兩,土居七而炭居三,以炭灰性暖,佐土使易化物也。罐長八寸,口徑二寸五分。一罐約載銅、鉛十斤,銅先入化,然後投錢,洪爐扇合,傾入模內······”

呂宋現在有直達流求和鷺島的航線,那再開發一條經流求島、小流求羣島,然後到小日子的航線,應當也不會太困難,

只要這條新航線開闢,那麼武家就可以開發對小日子的海上貿易,

現在中原內地,金銀銅鐵這些金屬雖說也是受管制的,但規範內經營還是可以的,可要出海出境,可就難了。

要把錢從這錢樹上逐個掰下,再送去打磨拋光。

誰肯放手。

前幾年,也還是武懷玉帶頭主張,提出對礦產這塊也還是要適當的放鬆一點,畢竟大國發展,離不開各種礦產資源,不論是鑄錢的銅鉛,還是說可直接使用的金銀,以及軍工民生都更離不開的鐵,

這裡很嘈雜,

銅開元、銀開元、金開元,這裡忙碌個不停,無數工人在緊張忙碌,鑄錢是個很繁瑣且很要技術的活,

呂宋鑄造的錢幣,雖然屬仿朝廷官鑄的私鑄,但鑄造出來的外表還是幾乎一樣的,除了那道月牙痕標記外,甚至用料成色也都只好不差。

一道道工序,很複雜,

樊玄符信中還說等他回京後,給她生的老五,也就是嫡四子,家中排行二十二的承勳辦百日宴。

“長安來信。”

於國於家都是大喜事,樊興在鬆州大敗吐蕃,斬首五千餘級,吐蕃大敗而歸,唐軍趁勝追擊,一路追至紫山,沿途再斬八千餘,前後繳獲牛馬雜畜數萬。

党項、白蘭諸羌,全部又都歸附大唐。

第418章 天選之子七千胥第777章 事涉東宮第60章 太子特授第153章 開業大吉第525章 長城殘破起武城第352章 山海爲盟第478章 雲定興還活着第1102章 武氏集團第147章 神勇三娘第151章 從龍立功第836章 我的心腹在哪裡第580章 鳥賊第262章 囚徒第194章 誥命 彈劾第652章 開張第1073章 大姨子的提醒第454章 大戰場百貫千僧第237章 冰火兩重天第420章 告你誹謗第225章 不主動不拒絕第595章 老師循循善誘人第460章 荔枝來第1007章 日落東沙第754章 廣州第342章 榆林第518章 縱橫捭闔第370章 約會波斯國千金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1003章 秘密武器第270章 開府第368章 長安盜帥搶聖物第153章 開業大吉第530章 軒轅臺下釋兵權第153章 開業大吉第102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989章 五國諸侯第6章 白鹿塬上第631章 萬歲第384章 撲朔迷離真亦假第331章 孤軍留守第842章 馮都督來遲一步第1014章 十八騎橫掃千軍第1023章 不急,再等等第663章 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事了第711章 人情債第1090章 武家的良心第1093章 皇帝話裡有話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553章 烏鴉的未日盛宴第593章 飢餓的盛世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821章 賢婿啊第275章 女刺客第942章 姑娘第125章 聯姻程家第982章 隔壁老魏第339章 賞金獵人第653章 樂善好施第481章 武懷玉從不坑朋友第64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第373章 蘭陵公主賜武家第776章 熬鷹第52章 微服私訪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760章 臣妾第967章 你別插手第400章 門生第147章 神勇三娘第95章 秘密武器第6章 白鹿塬上第295章 風塵三俠第292章 龍驤將軍之女第409章 怒斬范陽盧第1075章 勝天半子第363章 紅袖添香琵琶行第84章 戰場種菜第942章 姑娘第534章 今日錦上更添花第248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129章 大內總管第650章 祖孫三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585章 太子拜見第989章 五國諸侯第168章 咱被盯上了第150章 天子夜襲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166章 武懷玉必須死第992章 許久不見,別來無恙?第305章 連捅三刀第62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862章 江州舉人第650章 祖孫三第5章 戰神鄰居第139章 三個貴人第921章 烽火家書第1053章 俱爲臣妾第85章 突厥入關第511章 火槍營第73章 檢校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