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復國

武懷玉聽到不用自己去川西了,長鬆了口氣。

川西雖說風景優美,但他還是喜歡嶺南,更喜歡呂宋的陽光、大海、沙灘,還有椰子和海鮮。

老丈人這回也還不錯。

不僅成功洗涮了之前監護吐谷渾,結果讓國王慕容順被叛亂貴族所殺的罪行,而且還揚眉吐氣,

今天身披御賜金甲與太子同乘兵車入長安,獻俘闕下,大大露了回臉。

現在又官復涼州都督、刺史原職,還兼了青海都督府長史,都督是河源郡王、弘化公主駙馬都尉李忠烈。

面子找回來了,裡子也給足了,官復原職,還加了二百戶實封,還給兒子掙了個子爵。

若不是皇帝可能覺得這次調侯君集入朝拜相,有點不太好看,特意多給了他一些補償,真僅以軍功論,還真夠不着那些賞賜。

吐蕃,小國而已,相持半年多,然後五萬破二十萬,斬俘才一萬多,確實算不得什麼。

老牛老劉老李三將,也都對封賞挺滿意的。

雖說還要留在劍南邊疆,但武將爲國戍邊也很正常,這打一仗就加官晉階,甚至封妻廕子,天大的恩賜了。

皇帝舉起酒杯,

“飲勝!”

大家一起舉杯,“飲勝!”

氣氛再次歡快起來,

教坊的美人舞步也更輕盈了,

武懷玉小口抿着酒,他發現皇帝的目光好像不時的掃到他身上,這讓他有點心神不寧。

皇帝不是在憋什麼大招吧。

宮宴就在這種不安中慢慢到了尾聲。

終於熬到皇帝起身,

李世民今天似乎挺高興,所以平時很少喝酒的他,今天破例的喝了幾杯,臉都有些紅。

“今天就到這吧,”

武懷玉鬆口氣,剛準備回家,

“懷玉留一下。”

殿中一衆大臣,皇帝卻獨留了武懷玉,連長孫國舅都沒留。

胖胖的國舅目光中帶着些羨慕,有幾分不捨的離開。

皇帝帶着武懷玉也走出武德殿,在宮中漫步。

走了一會,皇帝帶他到了甘露殿。

“喝什麼茶?”皇帝問。

武懷玉說隨陛下心意,李世民於是讓宮人煮奶茶。

“剛纔酒沒少喝,但菜卻沒吃幾口,這會肚裡倒有些飢餓了,喝點奶茶,也解酒也填填飢。”

武懷玉想說酒後喝茶,並不是啥好習慣,但也沒多嘴。

兩人坐下。

其實上次分別,還是夏天時,並沒分別多久。

可兩人卻都感覺有種生疏感了。

宮人在一邊煮茶,奶茶需要時間煮,

君臣兩人坐在那,一時有些沉默。

“臣爲陛下把下脈吧。”武懷玉打破沉默。

李世民點頭。

望聞問切,

這些武懷玉倒是挺專業的,也打破了那份沉默,

皇帝的身體還不錯,

之前天竺僧胡藥的毒,雖還沒完全清除,但也沒什麼大礙了,當然,中毒還是帶來了不少不可逆的傷害,只是現在不再繼續毒害了。

“朕現在感覺精力不錯,甚至早上也經常晨起,我一直遵照你叮囑,一直剋制,沒有臨幸妃嬪。”

“陛下恢復的很好,”

懷玉告訴他,現在只需要稍加節制就行,三五天臨幸一回,不會影響身體。

皇帝長吁口氣,看的出來,皇帝這段時間心理壓力應當挺大,畢竟他還不到四十歲。

若是就不能臨幸妃嬪了,那確實是對他的極大打擊。

“朕還年輕,還想再生些兒女呢,”李世民笑着道,“你多少個兒女了?”

“二十三個兒子,二十個女兒。”懷玉答道。

“你已經比朕兒女多了。”李世民笑着說要努努力。

見茶還沒煮好,李世民便讓取來棋。

武懷玉先提筆給皇帝開了些調理身子的方子,“陛下回頭交給尚藥局等奉御把關,”

李世民接過單子直接交給了內侍,並沒有去看。

他現在身體很好,也就不再那麼關注這些方藥了。

“來,下幾把棋,”

下棋挺適合邊下邊聊天,這會讓氣氛更輕鬆一些。

李世民跟他東聊西拉,

卻並沒有談及呂宋,武懷玉當然也不會主動提呂宋。

“現在嶺南已經很穩了,有沒有想回長安?”李世民問。

武懷玉落下一子,“嶺南也只是剛步入正軌,相距中原還是太遠,還需要有人看着,”

“你若是回長安,那朕讓你來當吏部尚書。”

“陛下已任命侯三水爲吏部尚書,豈能朝令夕改,況且,臣確實更願意留在嶺南踏實做些實事,善始善終。”

“你要回來,侯君集就仍回地方,而且你回來肯定是要進政事堂的。”

但武懷玉還是搖頭拒絕了。

因爲他很確定,皇帝並不是真心要他回朝復相。

要真有那意思,今日殿上又怎麼會突然宣佈升侯君集爲吏部尚書,現在這番話,倒更像是一種試探。

“你留在嶺南,實在是屈才了,如今伱在嶺南,那是殺雞用牛刀,大才小用了。”

武懷玉不吭聲。

“你家大郎,在宮裡這半年,朕是越來越喜歡了。”

“多謝陛下照顧。”

茶煮好,

茶香、奶香,香氣飄飄。

年輕美麗的宮人將茶送到兩人面前,

“我已吩咐,讓你家那幾個小傢伙明日都回家,放個長假,一家團聚。”

武懷玉還以爲皇帝要放自家四個兒女真正回家了,沒想到僅是放個年假。雖明知道皇帝這是扣着他四個嫡子女當人質,武懷玉也還只能謝恩,畢竟皇帝皇后把功臣子弟養在宮中,這不是誰都有資格的。奶茶很香濃,

只不過武懷玉不太喜歡這種茶,他還是喜歡純一點的茶香茶味。

“吐谷渾征服了,吐蕃挑釁也敗了,你說大唐下一步該向哪?”李世民喝了幾大口奶茶,很滿意。

“陛下劍之所指,臣等心之所向。”

武懷玉回答的很痛快,陛下你指哪我打哪。

李世民笑笑。

這傢伙現在越來越滑了,

“朕近來也有些猶豫,滅吐谷渾敗吐蕃後,可趁勝西進,恢復漢之西域。可是,時機尚未成熟。

高昌國這些年還算對我大唐恭順,進軍西域,高昌是第一站,可師出無名。”

到了李世民這個層次,就不能單純考慮戰術層面的東西了,得考慮到更高層次,

戰爭畢竟是政治的延續。

現在西域不論是西突厥的那兩個對戰的大汗,還是高昌等西域諸國,實力都遠不及大唐,但他們對大唐一直表現的還比較恭敬,這個時候大唐沒理由出兵西域,

強行出兵,會帶來極不好的區域政治環境的惡化。

“既然果子還沒成熟,那就讓它再長長。”懷玉道。

歷史上大唐終究還是滅了高昌,然後滅西突厥,設立安西大都護府,駐軍四鎮,一直到了碎葉城。

但也並不安穩,大唐軍旗在西域上空飄揚起,此後西域也就再無太平,多少亂戰,中原也一直往西域屯駐軍隊,並不斷往西域移民屯邊,號爲長征健兒。

直到後來中原安史之亂,安西軍主力抽調回師中原,剩餘部份安西軍民駐防西域,

可後來吐蕃佔據河西,隔絕了安西與中原通道,

留守的西域唐軍孤軍奮戰數十年,直到幾十年後唐使借道回紇來到西域,看到滿城的白髮老兵們,才知道安西軍居然還在。

但可惜,

最終大唐也顧不上安西,

白髮安西軍和無數落戶西域的漢人,最終也還是被無情的歲月掩沒,絕大多數不是死了,就是跟西域胡兒通婚等,最終也逃不過那個夷入夏則夏,夏入夷則夷的定律。

西域算不上是什麼毒果,

可以吃,但確實還不到成熟的時候,現在摘太早,也不好吃。

“漠北薛延陀和遼東高句麗,你說朕當先滅誰?”李世民又問。

武懷玉想了想,

大唐如今確實強大起來了,但也還沒到那個想打誰就打誰,想滅誰就滅誰,甚至可以喊一句一起上的地步。

距離當初頡利率突厥鐵騎飲馬渭水,李世民渭橋殺白馬爲盟,其實也才過了十年。

十年生聚,

時間還是太短了。

“可以想辦法引誘薛延陀西征,讓他們跟西突厥打,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薛延陀未必會上當,”李世民捧着茶杯道,之前西突厥那邊不論是社爾還是肆葉護可汗都曾大舉出徵漠北鐵勒,皆大敗而還。

西突厥跟漠北鐵勒,這些年確實沒少交戰,但薛延陀汗國的夷男,始終也還算剋制。

“夷男或許不會被西突厥引誘,但若DTZ挑釁,則夷男定忍受不了。”

DTZ?可DTZ早已經被大唐滅掉了。

“陛下,我大唐可以在陰山六鎮外,扶持DTZ復國,並打出重返漠北,再建汗庭的口號,如此一來,薛延陀肯定坐不住。

臣甚至敢肯定,夷男會藉機南下,打着攻DTZ的旗號,來搶奪漠南。”

李世民明白了。

大唐不是真要讓DTZ復國,

而是現在DTZ,部份依附大唐內遷,一部份雖未內遷,卻也依附大唐。

薛延陀此前也曾越過大漠試探,結果被武懷義伏擊大敗而歸。

夷男不敢再輕易南下,武懷義的伏擊,表明大漠以南那已經被納入大唐疆土,他們南下,那就是侵犯大唐。

夷男現在還不敢明着進攻大唐。

可假如DTZ復國了,哪怕只把陰山六鎮以北的地方劃給DTZ,那也不一樣了。

DTZ就算是臣服大唐的,畢竟復國了,也還是一個國家。

薛延陀名義上也是大唐的藩屬,薛延陀跟DTZ打起來,那頂多算是兩藩屬國的戰鬥。

對大唐來說,就是要你薛延陀這樣想,就是要你南下攻打DTZ,到時大唐操作的空間就很大了,既可以是給DTZ錢糧裝備,也可以是出兵打突厥旗號協助,

甚至必要時也可以直接擼起袖子下場參戰,

怎麼操作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重創薛延陀,尤其是沒什麼風險的情況下。

大唐現在要是越過大漠去漠北征討薛延陀,其實風險很大,這比當初滅頡利風險大太多了,所以李世民不會草率的輕敵出兵。

武懷玉也不是那種覺得大唐所向無敵的人,

因此戰場最好是設到漠南,引誘薛延陀南下,要是能讓DTZ頂在前面先跟薛延陀幹就更好了。

在漠南打,大唐起碼立於不敗之地。

甚至武懷玉的這個計謀,不僅算計薛延陀,也算計DTZ人,現在DTZ還是有不少部落保有實力的,

這些部落現在雖臣服大唐,但也還是個隱患,

只有他們實力削弱了,纔不能威脅到大唐。

請君入甕、借刀殺人、一石二鳥,

總之,計中計,連環計。

武懷玉根本沒考慮現在打高句麗,不先解決漠北的薛延陀汗國,甚至不再削弱一下漠南的DTZ諸部,大唐周邊的戰略形勢並不安穩。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李世民看着懷玉,“你比豆盧寬更適合做這個兵部尚書,”

武懷玉仍只是笑着搖頭。

他心裡其實想說,我要真是答應回朝,不管是做宰相,還是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皇帝你真願意麼?

成年人總是這麼虛僞的。

大家心知肚明,卻還得演戲。

挺累的。

“DTZ復國,當立誰爲可汗?”李世民拿起壺茶,給懷玉續杯。

武懷玉謝恩接茶。

如果大唐真是要讓DTZ復國,那適合做大汗的肯定是既得有威望更得有實力,還得是血統純正的阿史那汗王子弟,

符合這些條件的人選並不是很多,頡利可汗的兒子、突利可汗的兒子,甚至是處羅可汗的兒子們可過初選。

頡利可汗之子迭羅支這應當是首選,畢竟頡利是DTZ最後一任大汗。

再然後突利可汗之子賀邏鶻,他爹是突利小可汗,最早歸附大唐,他爺爺是始畢可汗,威名赫赫。

再然後阿史那社爾和阿史那摸末,他們都是頡利可汗兄長處羅可汗的兒子,且都挺有實力,摸末原爲鬱射設,別部典兵,擁五萬賬遊牧河套。

社爾爲拓設,在漠北鎮守,後敗兵往西域,還曾一度佔據了半個西域自稱大汗,但打回漠北卻再被薛延陀大敗,後來只好內附大唐,入朝爲將。

這些都是汗王嫡系子弟,

而論實力,還是摸末現在實力最強,因爲他仍是一部首領,在陰山外遊牧,有幾萬帳人馬,而其它幾人,現在都在長安呢,說白了就是徹底依附大唐了。

李世民抿着茶,他以爲武懷玉會推薦突利之子賀邏鶻,一來突利家跟朝廷關係最好,二來賀邏鶻還是武懷玉的義子之一。

可出乎意料,

武懷玉卻說出了另一個名字。

“臣以爲懷化郡王、北開州都督,右武侯大將軍李思摩很合適。”

第457章 檢舉奸相聖君怒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620章 西奔狼山招舊部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157章 血濺金殿第1032章 匹夫無罪第1062章 白鹿塬上第284章 城鹽州第513章 都督爲何發笑第788章 掌摑太子第987章 位列凌煙閣第350章 義結金蘭第780章 殘陽如血第474章 爭相附第972章 砸場子第232章 大嫂第745章 誰允許他們招安的第1104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380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875章 響亮的耳光第494章 八風營第168章 咱被盯上了第452章 大司農小試牛刀第1056章 一百年,不許變第15章 牛刀小試第590章 穀賤傷農第213章 崔寡婦第566章 富平公主的邀約第1039章 復國第806章 渤海郡王第648章 李二鳳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667章 十年令史第77章 百里赴死第81章 由我接管第173章 捉刀人第974章 一併流放第1021章 點將授封第8章 萬壽長鳥第507章 交易第662章 干將第554章 人人懷疑的大捷第492章 逃人第1101章 宰相西征第339章 賞金獵人第798章 明年大婚第896章 石榴紅裙第925章 民所求者第331章 孤軍留守第624章 先斬後奏第95章 秘密武器第803章 惱羞成怒侯君集第101章 馬革裹屍第281章 奉旨收禮第105章 死裡逃生第116章 仙姬無雙第71章 與狼爲伍第485章 自請外出第345章 懷玉入京第477章 賜號帝心第1090章 武家的良心第318章 欺君之罪第795章 父慈子孝第426章 拜相的誘惑第729章 老狐狸第609章 賜婚永樂縣主第491章 老卒第781章 設無太子第585章 太子拜見第68章 棄筆從戎第981章 遜位第80章 李三娘子第118章 煉金術士第1049章 聯手第573章 捅破天第285章 鎮三邊第624章 先斬後奏第1084章 狗急跳牆第940章 龍涎第566章 富平公主的邀約第210章 皇后家的心意第239章 師弟侯君集第990章 武氏絕密第479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43章 長街刺殺第1085章 槐林五月漾瓊花第722章 吳王府第638章 擅殺第780章 殘陽如血第634章 臣斗膽第1104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445章 背主求榮攀新枝第994章 罪已詔第831章 心疼阿郎第760章 臣妾第953章 三頭六臂第982章 隔壁老魏第808章 濺一身血第934章 代司空第553章 烏鴉的未日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