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乘勝追擊劍封喉

一身紫袍的武懷玉在大批禁軍的簇擁下來到化度寺。

“帶法雅!”

曾經狂妄不可一世的法雅,在雍州獄呆了一段時間,跟老鼠爲伴,早沒了半分狂妄。

今天一早,他被帶去洗了個熱水澡,更換了一身新的衣服,甚至還給了他一頓豐盛的送行酒菜。

武懷玉宣讀對法雅的判決。

腰斬棄市。

通事舍人前來宣旨,

死刑犯行刑三覆奏,連續三日都通過了皇帝的批准。

法雅再難逃一死。

不良吏開路,禁軍將法雅拉上囚車,送去東市的狗脊嶺當衆行刑,腰斬。

三階教的一衆和尚們,全都瑟瑟發抖。

法雅低着頭走了,沒再說一句話。

武懷玉讓人拿來一疊麻紙,分發給僧衆,又給了筆墨。

“你們都是三階教衆,信行當年創立三階教,據經律,錄出《三階佛法》四卷,其大旨勸人普敬認惡,本觀佛性,當病授藥。所謂普敬是敬他身上八種佛法,認識自身的十二種顛倒。”

“可如今許多僧侶打着三階教的旗號,卻連三階教的教義經籍都忘記了,”

懷玉指着他們面前的紙筆,“今日本公奉陛下旨意,整頓佛法,清理非濫,你們三階僧人,都要考覈,現在把三階佛法四卷默寫出來。

如果連三階佛法都寫不出,那就不是真正的三教僧人,都是濫充的假和尚,將敕令還俗,而能抄寫出來者,可繼續出家。”

武懷玉這話一出,底下一羣長安三階教僧人都傻眼了。

信行的三階佛法共四卷,其實這是叢鈔,是涅槃經、十輪經、大集經等經文叢鈔集錄,缺點是書題不一、分科繁雜、文句晦澀,解義紛亂。

信行在的時候,就被其它教派指摘,信行死後,到如今還能認真學的就更少了。

讓所有僧人默寫出四卷三階佛法,那起碼得有七八成甚至九成的和尚不行。

畢竟這些和尚裡,有些和尚根本就不是念經的,他們是搞放貸經營、管理田莊、作坊、商鋪等的。

就算是法雅,讓他來默寫出這四卷經,他也不一定默的出來。

考覈上崗。

武懷玉的要求也不過份,你們三階教僧人,總不能連自家教主編的本教經籍都不熟吧?

那武懷玉說伱是非濫,你也沒法反駁。

有不少和尚,甚至直接筆都提不了,因爲不識字不會寫。

還有不少寫的也是東差西漏,錯誤滿紙。

有言在先,默不出就強制還俗。

武懷玉先前給皇帝的建議也是不必直接說禁廢三階教,更別說滅佛什麼的,那有些用力過猛。

得慢點來,先盯着三階教,一刀刀的先修理乾淨,不能讓整個釋教起來反對,畢竟他們雖說實力不值一提,但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就如宰相蕭瑀,那可是很虔誠的佛教徒,每次遇到此有關的,他都是非常積極的爲釋教辯護的。

不能搞太狠,要不然可能自己內部先因此鬧出分歧。

滅佛這種太猛了,就算魏武周武滅佛,到現在依然有許多是批評反對的。

正本清源,就是個很好的治理辦法。

藉着法雅這案子,把三階教先削弱。

一天下來。

果然,長安兩千多三階教僧人,九成被淘汰了。

剩下的一成,還在奮筆疾書,有些也在抓耳撓腮,武懷玉也不急,給他們時間,除非寫不下去了。

第二天。

武懷玉宣佈結果,又淘汰掉一些錯誤太多的,最後有二百出頭的僧尼通過了這個考覈。

朝廷許他們繼續出家。

“今後三階教應當更加守戒遵規,除乞食、長齋、持戒、坐禪而外,其它行爲都視爲非法。”

此言一出,又引起一番震驚。

這四條,都是當年信行所推行的,可比如乞食,以前三階教僧一天只准吃一餐,還得是乞食來的,不能在廟裡吃。

現在武懷玉仍允許他們維持這個傳統,實際上現在可沒幾個人還這樣。

至於說長齋,本來也不是問題,但好多法雅這樣的早就酒肉不戒,這次考覈過後,那些人倒是被清理出去了。

持戒、坐禪其實也只是基本。

但其它的非法,這可就大有講究了,這意味着他們不能再經營莊園、商鋪、作坊,不能再放貸收息,甚至不能役使奴隸、接受投附,甚至是接受別人佈施。

是的,朝廷取消了三階教的無盡藏。

沒了無盡藏院,不能佈施,那還怎麼叫三階教呢。

可朝廷不會管你這些。

“三階教無盡藏院的所有財物、田宅、牲畜、奴婢等,將移交度支部,分爲三份處置。

一份做爲修理天下寺觀、修理破壞尊像、殿樑所用,如有所需,由長安十大德及京寺諸住持負責一起討論通過後,提交申請,度支司審計通過後,撥下錢款,並派官員監督使用。

另一份則用來施天下貧老疾病,對八十歲以上老人、孤寡殘疾無助者,地方上報,度支司審理後撥下錢糧救濟。

第三份,用於豐年加價糴糧,於災荒之時平價糶糧,賑災濟民。”

說了那麼多,其實就是一個意思,三階教這些年來積攢下來的大量財富,不論是佈施來的,還是他們自己經營賺的,現在通通都沒收官有。

只是給這筆錢做了一個專項基金,以後專款專用。

第一筆就是全國寺塔維修基金,這個是隻修不建,也不管佛像鍍金什麼的,只是修修寺塔,不作他用。

第二筆則相當於是五保戶專項基金,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沒有贍養人的老年人、殘疾人、孤兒等的救濟保障金。

至於第三個,跟常平倉類似,只是用的是無盡藏的本錢,糶糧糴米,平抑物價、放貸借糧,救濟災荒。

沒收來的這財富,變成這三個專項基金,甚至允許三階教推舉一些有名望的高僧,每年參與審計監督。

當然,他們徹底失去這筆鉅額財富。

通過考試,獲得度牒的和尚們,朝廷會給他們每人留二十畝口分田,可以免除正租正役,但義倉糧那每畝二升不能免。

其餘寺下田地沒收,也會轉到那三筆專項基金管理,所得收益仍進入專項。

當初你們三階教創立時,搞無盡藏,說的不就是修伽藍、救貧苦嘛,現在你們管不好,朝廷來替你們管。

以後三階教的信徒,也可以繼續向朝廷的無盡藏的這三藏庫佈施,朝廷都會登記存檔,甚至每年立碑文感謝功德,仍相當於是佈施救贖。

以後,不能直接向三階教寺廟和僧人佈施錢帛財物了,只能佈施飯食,也不許再投附寺廟,更不許蓄奴擁婢。

擁立私人武裝更不許。

之前三階教諸寺的奴婢,全都沒爲官奴婢,至於部曲和依附者,則給他們恢復良民身份,編戶入籍,授分田地,授田所需,就從這次沒收的寺田裡分。

緊接着最後又是一道處置。

三階教通過考覈留下的這些僧尼,對他們重新調整部署,打散分配到三階教各寺,重新任命各寺的住持等。

以後他們得乞食長齋、持戒坐禪,還得自己耕那二十畝口分田,不得蓄奴役民,得自力更生,當然,如果他們把地出租,倒也是允許的,但他們只能每僧擁有二十畝口分田,身死還田。

有錢也沒資格再買地,就算佈施捐增田地,也不許接受。

甚至規定,以後朝廷每年都要對持牒僧人考覈,不僅僅是隻考經籍了,還要考覈他們的品德行爲,要是德行有虧,聲名敗壞,朝廷可奪回度牒,敕令還俗,若有違法犯罪行則,還還要交雍州府治罪。

朝廷拿走了這麼多,給予的交換,就是這次三階教犯這麼大事,但罪僅法雅跟他的一些親信背,只誅法雅一人,其餘從犯都是判的流放。

至於其它的,都不追究,只是考覈不過的全都還俗,然後沒收了他們無盡藏的財富,禁止以後再接受佈施。

或者說,三階教的無盡藏還在,但三階教的寺僧已經無資格管,也無資格再接受,信三階教,相信佈施能換來未來美好的,仍然可以向朝廷管理的無盡藏佈施捐贈,不影響他們功德。

私兵們解散了,所有軍械收走了。

這事,也算到此爲止。

當然,如果他們不肯聽旨,那就不一樣了。

“邕禪師?”

武懷玉等答覆,所有僧衆目光都落在八十六歲的邕禪師身上。

這位老禪師是信行死後,一直主持化度寺,不過年事已高,很早就不怎麼理事,但這次,他還是被請了出來。

這老禪師據說俗姓郭,太原郭氏子弟,他父親曾任博陵太守。

十三歲時,在鄴西雲門寺出家,師從稠禪師,這位稠禪師是當時北齊鄴城僧人,後來又去少林拜師,參修佛法和武功,成爲少林禪武雙修第一人,後來回到鄴城,邕禪師就是在那拜他爲師。

北周武帝滅佛,邕禪師入白鹿深山隱修,直到開皇之初,他遇到信行禪師成爲其弟子,與信行同修苦行創立三階教派。

信行去世,邕禪師便接過三階教,法雅正是他的弟子。

這次閉關靜修的邕禪師被請出來,可面對如今的局面,邕禪師也知道唯有順從,他是經歷過北周武帝滅佛的,當年被迫隱遁白鹿深山,見識過天子滅佛的無邊法力。

何況三階教這次被朝廷抓住了這麼多要害,不順從那就只有滅亡。

現在順從,三階教起碼還能留一線生機,甚至已經年近九十的邕禪師,覺得這也許並不全是壞事。

如今的三階教,確實與他和信行當年創立三階教時背道而馳,這些年他閉關坐禪,不怎麼理俗務,也管不過來了,三階教發展到這個地步,他老了。

現在這般,也許三階教能回到正路。

“邕禪師領旨遵命!”

老禪師上前,沒有半分怨憤不滿。

“好,便請邕禪師前往終南山三階教祖庭至相寺爲住持!”

“化度寺,便請邕禪師師弟慧了禪師接替主持。”

“希望三階教經此次正本清源肅清非濫之後,你們能夠仍遵循信行禪師的理念,重視行持,應趨時宜,實行濟度,不要空講理論,

要學信行禪師,親執勞役,日止一餐,路見男女,皆行禮拜,宣揚大乘利他精神,一切衆生皆爲真佛。”

慧了也是信行親傳弟子,雖非大弟子,但在寺中身份也很高,當年信行去世,他率三百人將信行送到終南山中林葬,然後收骸骨焚燒得舍利子,建塔供於至相寺。

如今的他也是一把年紀,本來也早不管事,但現在還是被武懷玉拉出來主持化度寺。

長安第一大教派,就此匍匐天子腳下,無盡藏的無盡財富,也盡入國家。

離開的路上,馬三寶對武懷玉的這一連串處置手段很佩服,“想不到這三階教在法雅手下時那麼的張揚,可如今在翼國公面前卻這般溫馴。”

武懷玉倒覺得很正常,他們也不是怕自己,而是怕自己身後的朝廷。

尤其是法雅已經讓朝廷拿到了能掃滅三階教的這些致命把柄後,他們除了造反又有什麼對抗的辦法。

就算找蕭瑀這樣的朝中宰相說情,都沒用。

其實三階教這些年在法雅的帶領下,還是勢頭很猛的,但出頭的櫞子先爛,法雅的靠山是太上皇和裴寂。

如今裴寂都給趕回蒲州老家了,誰在這個時候敢來摻合法雅和三階教的事?

“有個人想見翼國公。”

“誰?”

“康婆,分判魏國國司的大農。”

大農是國官,魏國,那自然是魏國公裴寂的封國,這個康婆是裴寂的大農,很明顯的裴寂親信。

“這個康婆祖上是遷居洛陽的西域昭武九姓康國人,據說還是個王子,到康婆時,他定居博陵,家財萬貫,富甲一方,此人極擅經商,且交遊廣泛,裴寂跟他關係密切,他做了宰相後,便讓康婆做了自己魏國的國官,分判國司。

康婆擅經商理財,裴寂家業這些年都是康婆在打理,在他經營下,裴寂家財暴增。”

“他爲何想見我?”

馬三寶奉旨打入裴寂身邊,跟這個裴寂的大管家也是早處的很熟。

“裴寂被奪官後,康婆便立馬辭去魏國大農一職了。”

魏國大農,其實僅是視七品,這屬於貴族私人僚屬,不算正式朝廷官員,但也算是一個出身。

“裴寂倒了,康婆想再尋一個靠山,他很看好翼國公你,”馬三寶笑道。

如今的武懷玉,雖然年輕,可確實是在朝中紅的發紫,熾手可熱。

康婆雖僅是裴寂的一個幕僚,品級卑微,但他本身就是大富商家財萬貫,他現在很擔憂裴寂倒後,自己也會被牽連跟着被清算,或是被人撲上去連皮帶骨的吞了,他迫不急待的要投個新主做靠山。

第83章 白袍總管第723章 醫院營的舊部第504章 范陽盧第325章 無定河邊第598章 白金第338章 豪強第88章 高歌猛進第318章 欺君之罪第144章 一夜未眠第663章 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事了第951章 來來去去第648章 李二鳳第164章 別宅婦人第326章 段婉第1049章 聯手第1036章 進宮赴宴第1086章 與民爭利第15章 牛刀小試第858章 黃浦島上講武堂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國師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960章 龍園勝雪第773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592章 微服私訪第630章 檢校中書令第480章 雲家的追隨第280章 認栽第1020章 他急了第350章 義結金蘭第837章 舉旗招兵又買馬第437章 長孫無忌的密謀第221章 逼債第481章 武懷玉從不坑朋友第966章 誰又招惹武懷玉了第206章 衣錦還鄉第922章 納貢第634章 臣斗膽第15章 牛刀小試第1004章 武器訂單第355章 獵殺王君廓第623章 瓜分第36章 長安居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73章 檢校總管第793章 武二孃 皇后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474章 爭相附第1104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631章 萬歲第948章 三樹五鈿迎入宮第291章 鳳棲梧桐第1003章 秘密武器第538章 無窮之門野狐嶺第449章 金殿加銜拜宰相第487章 給太子再上一課第407章 半個聖人第521章 金蓮第346章 爭路第595章 老師循循善誘人第841章 虎口奪食惹衆怒第778章 一份名單第312章 危險的人第855章 開拓令第208章 天當被地當牀第340章 暴食熊羆第740章 想要一個名分第675章 咬鉤第460章 荔枝來第31章 母老虎屁股摸不得第328章 武懷玉的殺招第222章 威猛老丈人第675章 咬鉤第67章 東宮報道第777章 事涉東宮第953章 三頭六臂第524章 幽州胡馬拓羯軍第760章 臣妾第745章 誰允許他們招安的第433章 死不懼閻羅王第598章 白金第259章 男人兩大愛好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143章 開宗立派第864章 世子第54章 分紅犒賞第875章 響亮的耳光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636章 步步驚心第577章 閒看庭前花正開第661章 象牙侯第850章 武良娣第618章 三尺白綾縊陰山第20章 千牛備身第766章 有點欺負人第912章 安平堡第894章 他鄉遇故知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1097章 三年之後第421章 順風車第194章 誥命 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