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檢舉奸相聖君怒

人的貪婪是沒有止境的。

門閥世家、勳戚貴族們都是地連阡陌的大地主,可他們看到了土地,依然如貓聞到了魚腥味。

豆盧懷讓辦事的效率很快。

他擬好一張單子給武懷玉,按門閥、官爵、品級、職事等綜合,配給土地認購資格。

這單子擬的很有水平,什麼關中六姓、山東五姓七宗,妥妥排在前面,接着是當朝八位宰相,再就是前宰相們,然後是實封諸國公、實職三品、諸郡公、縣公·····

武懷玉身爲現任宰相、又是實封國公,還是總負責這件事的人,豆盧懷讓自然給他特別對待,有五頃額度。

這已經跟那些門閥齊平。

區區五頃地不多,但這是長安的地,尤其這次拿出來的這些地,原本都是三階教名下的,許多地都是成片的。

武懷玉這五百畝地,就屬於是渭北白渠畔,是最肥沃的水澆地,五頃地相連,皆可通渠灌溉。

而售價,也是隨行就市。

但誰都知道,這種連片的好地,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有價無市。

“我跟政事堂諸公齊平就好,我資歷低名望淺,怎麼能壓諸公一頭呢。”懷玉指了指名單上排在最前面的那諸門閥大姓,“我覺得應當把他們放在宰相之後,”

“民間更尚門第,諸姓名望更高。”豆盧懷讓道。

“我回頭呈送陛下,由聖人裁定吧。”

武懷玉也不想爭這些。

在如今多數人眼中,還是崇尚這些名門望族,所以纔有當朝宰相們也爭相要跟他們聯姻,哪怕要出陪門財也甘願。

程咬金、張亮這樣的軍功新貴,更是寧願跪舔五姓的寡婦,張亮連破鞋都要,說到底也還只是看中五姓的名望,給自己家族鍍金罷了。

早朝後,武懷玉再次請求入內奏對。

魏徵看不下去了。

“翼國公身爲宰相,執掌財政,爲何要單獨奏對?”

魏徵不讓武懷玉單獨面聖,倒不是吃醋嫉妒,而是宰相本就是經常能夠面聖的重臣,而且宰相位高權重,單獨面聖,那夾帶私貨呢?

以前皇帝就很不注重這點,隨意召見大臣,甚至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這些心腹重臣,還經常直接召到寢宮,還有直接在宮中跟皇帝過夜的。

連魏徵之前也得過這般寵幸。

但魏徵那次之後就經常上書進諫天子,認爲這不合制度。

皇帝與大臣議事,得是在公開場合,得有史官記錄言行,甚至就算是宰相重臣,也不當單獨私下奏對。

“陛下,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向來尚書、侍郎奏事,郎中、員外郎番次隨身上殿,不得獨留身,侍郎以下,仍不得獨乞上殿。

政事堂宰相,也不當單獨面聖奏對。”

魏徵甚至還拿出封德彝來舉例,封德彝身爲右僕射,在尚書省中跟左僕射蕭瑀議事的時候,達成一致意見,甚至在政事堂會議上,諸相達成一致意見時,他也不反對,甚至是贊同的,可卻經常要求單獨面奏,然後私下向皇帝拿出不同的意見來。

封德彝經常搞這種當面一套背面一套的把戲,弄的其它宰相們很被動,甚至政事堂議事的效率也受影響。

魏徵就覺得單獨面聖,尤其是宰相這樣的重臣單獨奏對,那有人要是別有用心,藉機諂媚君主、陷害同僚,那防不勝防。

魏徵甚至還又提起封德彝,揭露他以前不少奸詐之事,尤其是首次當着皇帝面,揭露了封德彝曾經暗中依附建成,並說當年楊文幹事件後,太上皇本來是已經許諾平亂之後,就改立秦王爲太子,可是後來平定楊文幹後,皇帝卻不再提此事,就是因爲封德彝的力諫而止。

李世民怔怔出神。

一直以來,他都認爲封綸封德彝,那是一直支持他的宰相,這位前天策府司馬,跟後來接任此職的另一位宰相宇文士及一樣,都是忠心於自己的。

可現在魏徵卻說封德彝這人兩面三刀,暗裡還依附太子,甚至武德七年那次,他最有可能立爲太子事件中,最後就是封德彝壞了事。

“你可有證據?”

封德彝病死後,李世民可是輟朝三日、追贈司空,賜諡爲明的。

“陛下,臣也是近來纔得到檢舉,發現此事。”

魏徵也是調查清楚後纔敢在皇帝面前說這些,李世民氣的馬上召集廷議,不僅讓魏徵把相關人員叫來,還召來御史臺的御史大夫蕭瑀,和兩位治書侍御史高季輔、馬周等。

沒有證據的事,魏徵當然不敢隨意誣陷已故宰相。

事實清楚,證據充分。

封德彝就是這麼一個兩面三刀的奸詐之徒。

李世民有種被深深欺騙、背叛的憤怒,他之前真的一直把封德彝視爲自己人,所以在自己登基後,一衆武德宰相逐漸罷去,封德彝卻拜右僕射。

皇帝恨不得挖封德彝之墳,推他墓碑。

“想不到封德彝如此奸詐,衆卿討論如何處置。”

刑部尚書李道宗直說這種奸詐小人,應當褫奪他生前所有官職爵位,削除所封食邑,甚至收回給他妻兒恩蔭誥命,把他挖出來挫骨揚灰。

“抄沒其家入官,妻女籍沒掖庭,子弟流放邊疆!”

不過李道宗這個太狠,支持者不多。

連魏徵也認爲封德彝固然奸詐,但於國家也還是有功勞的。

雍州別駕楊師道更是直言,“封倫生前深受恩寵,而罪過暴露於死後,可功過相抵,不予追究。”

他這麼積極爲封德彝說話,那是因爲封德彝是弘農楊家的女婿,封德彝年輕時得楊素賞識,把侄女嫁給他爲妻,雖說越公房跟觀王房不是同支,但都是弘農楊氏一族的。

爲封德彝說話的不少。

這位渤海封氏出身,母親是范陽盧氏女,妻子弘農楊氏,而且他任宰相時,皇家還把淮南公主賜婚給他長子封言道。

淮南公主是太上皇第十二女,現在六歲,雖還沒完婚,可畢竟已經是訂了婚,這位公主年初剛進封爲淮南郡長公主。

封言道是皇帝妹夫,直接要抄家流放,肯定不合適。

李世民問自己的親家,禮部尚書、莒國公唐儉。

“陛下,臣也贊同觀德公的那句話,封倫生前深受恩寵,而罪過暴露於死後,其雖奸詐,但所任官職不當全部褫奪,請收回封贈、更改諡號,以示懲戒。”

封德彝的罪行,真要細說那當然非常嚴重,因爲他的兩面三刀,使的皇帝錯過了直接冊立爲太子的機會,這纔有了後面被迫玄武門宮變,弒兄殺弟迫父退位。

在皇權時代,這可以說是最嚴重的罪行,特別是對李世民來說。

不過看羣臣這態度,李世民最後隱忍怒火。

“翼國公,你覺得如此處置可妥?”

武懷玉想了想,“請再削奪所封食邑,收回歷來田宅錢帛等賞賜。”

封德彝也是李世民所封四十八實封功臣之一,實封六百戶,當初跟蕭瑀、唐儉、安興貴安修仁兄弟,還有竇軌屈突通武士彠劉世龍是一檔的。

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氣,壓下無邊怒火。

“中書擬旨,剝奪封德彝追贈的司空之職,削奪所封六百戶真封,改諡號爲繆!”

“取消淮南長公主與封言道的婚事。”

“收回先前所賞賜田宅!”

“削奪封言道密國公之爵,罷太子千牛備身之職,剝奪勳爵,改爲交州九真縣尉。”

皇帝的怒火雖有所剋制,但剋制的也不算多,封德彝生前的右僕射密國公沒動,但追贈的司空剝奪了,封邑剝奪了,諡號改了。

他兒子尚長公主的婚事取消,繼承的密國公爵位剝奪,連以前賜給的長安大宅也收回,賜的田也收回。

更要命的是封言道貶爲交州都督府最南邊的一個縣尉。

這跟流放有啥區別?

最關鍵的是,封言道之前因是前宰相之子,又尚長公主,是皇帝準妹夫,所以才年僅十四歲的他,授太子千牛,充東宮侍衛,這是一種極大的恩寵。

但現在讓一個十四歲的少年去交趾當縣尉?

還不如直接貶爲庶民,讓人安心回老家當個地主來的痛快。

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封德彝曾經這般險惡的背刺他,現在皇帝不收拾下他兒子,咽不下那口氣。

如此下場,殿上衆臣還是挺受震懾的。

不過大家對封德彝倒是心懷幾分同情,對於翻舊賬的魏徵,則覺得這傢伙不地道,人都死了這麼久,你還要扒墳,太不地道。

尤其是當皇帝說賜魏徵絹百匹,以嘉獎其檢舉奸詐的功勞,大家越是對魏徵鄙夷不已,甚至心裡都覺得以後得離魏徵遠點,這傢伙太缺德。

不過魏徵的殺傷力就是這麼強。

一下子把封德彝扒墳清算,還使的李世民也認同了他那套不單獨與臣子奏對的建議。

皇帝下旨,以後就算宰相,也必須得起碼三人以上同時面聖奏事,且必須得有史官、御史在場記錄、監督。

借單獨奏對之機,諂媚君主、構陷同僚、陷害忠義、挾帶私貨這種事得預防。

“翼國公,你有何事要奏對,不如現在就在這廷議上當衆奏來。”

武懷玉也沒料到一個請求留身奏對,結果引來這麼多事,他倒也沒啥見不得人的話要單獨對皇帝說。

他掏出了豆盧懷讓擬的那張名單。

將三階教的大部份地,拿來出售賣錢,補充國庫,賣地方案就是按門第、官爵、品階、職事等來排的。

排在最前面的是五姓七宗然後關隴六姓,接着現任、前任宰相,還有太后、皇后家等。

李世民看着那張名單,列在第一位的,赫然是博陵崔氏,宋州刺史崔幹,田九頃。

看到這名字李世民眉頭緊皺,崔幹原是黃門侍郎,爵封博陵郡公,但上次武氏讖語案中,被奪爵貶爲宋州刺史。

區區一個爵位都沒有的宋州刺史,現在居然被排到了第一位。

這張名單很有問題,有很大的問題。

第187章 百騎統領第545章 大唐軍節節敗退第299章 安祿山第453章 武相公家的規矩第666章 交個朋友第799章 朕支持你第590章 穀賤傷農第10章 捉錢令史第285章 鎮三邊第536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233章 四絕第734章 朝滄梧而夕北海第563章 咄咄逼人博陵崔第808章 濺一身血第41章 三娘子第38章 空手套白狼第423章 擡棺見第107章 連升十級第662章 干將第61章 涇陽狂儒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資格封禪泰山第94章 原來是他第371章 百鬼夜行城南窟第802章 戒酒戒色第111章 夜叩宮門第424章 我會出手的第241章 向魏家提親第848章 欲拔貧詣徐聞第424章 我會出手的第741章 火槍隊第589章 武二孃的未婚夫第201章 三個妹妹要陪嫁第834章 世襲江州國於晉第906章 七府經略相公第484章 武少保第931章 皇長孫第449章 金殿加銜拜宰相第811章 迫不急待第990章 武氏絕密第36章 長安居第43章 長街刺殺第287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283章 大官人第257章 征服的慾望第1020章 他急了第564章 拍案而起惹衆怒第481章 武懷玉從不坑朋友第775章 刺面第730章 下海第628章 彈劾第411章 禁止撒幣第813章 太子監國第1章 道士下山第355章 獵殺王君廓第942章 姑娘第602章 總管第823章 武氏真是人丁興旺第2章 元從禁軍第637章 把侯君集牙打掉了第530章 軒轅臺下釋兵權第560章 北山奚胡曳落河第467章 遇藥王第119章 只欠東風第732章 容州都督第596章 開竅了第488章 死葬北邙第41章 三娘子第606章 欺君之罪第701章 蒼山洱海的交易第604章 李績出手第512章 請都督自重第137章 千騎營使第1045章 皇后的兩個請求第299章 安祿山第320章 藩鎮第488章 死葬北邙第54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709章 殖民第174章 可敦第255章 重聚舊部第311章 你是個懦夫第903章 怕嗎第529章 天子坐議凌煙閣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980章 煮茶釋兵權第471章 石守信第906章 七府經略相公第19章 美人相贈第44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88章 浮海遼東第833章 賜世襲刺史第770章 敢不敢賭一把第234章 和親第910章 長樂軍第101章 馬革裹屍第660章 秉筆相公第838章 雪中送炭十萬貫第733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248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