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完全不看好

第676章 完全不看好

晚餐,

依然是全家會餐。

此時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武家餐廳擺滿食物,各房妻妾也早帶着孩子過來,等着阿郎武懷玉來開飯。

相比起多數普通百姓還習慣兩餐制,武家早就是三餐制了。

尋常百姓兩餐,是日出時吃早飯,日落時吃晚飯,也有許多信佛的人,過午不食。

武家不一樣,武懷玉覺得健康飲食很重要,早上起來稍運動下就應當吃早餐,早上還要吃的好,中午也要吃飽,只是晚上不能吃太油膩。

別人家下午四五點鐘就吃飯了,而武家夏季的時候,一般是要到七點左右才吃,這時天還沒全黑。

今日晚餐也是以素菜爲主,

夏日時各種新鮮時令瓜果蔬菜還是很多的,雖是時蔬,但武家廚房的廚娘們可都很了得,煎炒燉煮涼拌各種烹飪方法,菜式也是能夠天天不重樣。

茄子土豆青椒,今天三樣簡單的菜做成的地三鮮,就很讓武懷玉滿意,鹹香味美,可口下飯。

土豆和茄子都用油炸過,表皮焦黃,最關鍵的還是用醬油、蠔油、澱粉、鹽、水、白糖調了個汁,

用薑末蒜末爆香底油,倒入炸好的三樣菜,再倒入汁炒勻,一道美味的地三鮮就成了。

別說武懷玉喜歡吃,武承嗣幾個小孩子都喜歡吃,尤其是裡面的土豆,都搶着吃。

孩子多一起吃飯也有個好處,那就是不挑食,吃的香。

武懷玉的那些小弟弟妹妹,還有懷義家的侄兒們,都喜歡來懷玉這院裡吃飯。

“跟你們說個事,最近不要再買地了。”

懷玉對玄符道,

“咋了?”

“政策可能有變,最近還是先不要買了。”

武家這位當家大娘子最大愛好之一除了打馬球、射獵外,就是買地,最近又懷上了第三胎的樊玄符,也不能再打馬球、射獵,就剩下買田置地蓄奴這個愛好了。

“魏相公在朝堂上提了限田令,”懷玉簡單解釋了下。

“限田?不可能吧?”樊玄符覺得魏徵腦子有坑,

“成不成不好說,不過我們現在地這麼多,還是先經營好再說,先不用急着買,”

武懷玉對於這件事,他沒去想這政策本身合不合理,他主要還是考慮了真正當家的李世民的心思。

限田對皇帝來說,這是有幾分吸引力的,所以成不成,皇帝肯定想試一試。

李三娘抱着女兒江寧縣主,“我也聽說了點此事,阿郎,你說真要按魏相的提議,那阿郎也只能佔田四千畝,可咱家實際佔田百倍於此啊,到時怎麼辦?”

樊玄符對此大爲不滿,好不容易攢下這麼多地,雖然大多數都是在邊地,是世家門閥不太看的上的邊地,可畢竟也是地,地多了總感覺踏實,這是武氏家族將來傳承的底氣根基。

“我就不信天下貴族豪強,都能把手裡的地吐出來。”樊娘子不信魏徵能成事。

李清則覺得或許到時不用把超佔的地退出來,可如果按魏徵那個什麼階梯稅賦,把超額的地階梯升稅,那也很要命啊。

本來地稅上田四升一畝,結果最高九等則要一斗三一畝了,翻了三倍多,火耗都要加一升八。

“最高檔,上田每畝地稅一畝三,火耗兩升六,其實也不是不能接受。”武懷玉一邊夾起一塊土豆,一邊道。

“比原來多了近一斗啊,翻了幾倍了,還不多啊?”樊玄符不能接受,

武懷玉倒覺得無所吊謂,

想想人家那些佃戶,辛苦種一年,先要把夏糧五五分成上繳一半,再除去種子、人工、牲畜、肥料等,真剩不下什麼。

能達到最高檔的稅,那就說明地非常多了,每畝就一斗多,剩餘的依然還很多,畢竟就算一畝上田產兩石,則對半分也得一石,交一斗多,剩餘的可還是比佃戶比,何況地多,基數大啊。

一戶百姓拼命種,也只能種個幾十畝,一年也就到手三四十石糧,而一個大地主,就算一萬畝地,那也是萬石糧啊。

“我可捨不得,憑什麼啊。買地不要錢啊,養牛馬置犁耙不要錢啊?”

懷玉也不跟她們爭,女人嘛,眼皮子淺些很正常,都是隻進不想出的。

能跟武懷玉一樣身爲大地主,卻還能想着如何可持續發展的,確實不易。

“都是一樣的地,你說田有好壞,分成上中下三則收稅,還能理解,可這一樣的田則,結果只因地多地少,就能分出九等稅來,哪有這樣的事啊。”另一位媵妾雲娘子也道。

“這有啥不能理解的,戶還分九等,九等納稅呢。”

武懷玉覺得魏徵的理念還挺先進的,畢竟後世的時候繳個稅,過起徵點後,綜合所得,按七級超額累進稅率,最低百分之三,最高則達到百分之四十五。魏徵的這個地稅,就算是最高的九等,也只是從四升到一斗三,加火耗二升六,也才一斗五升六,若是再加三升義倉糧,再加二升丁糧,剛過二斗。以地主招佃出租分成所得一石來算,那也就百分之二十多點。

要是地主自營耕種,那實際稅率還要更低。

不過,魏徵這想法,放在如今,確實有點過於超前,以前也是各種什麼附加、借糧等,沒聽說還有超額累進稅率的。

雖然這種感覺更合理,更符合稅的本質。

但是,能夠超額累進的,那可都是大地主,交的越多的,自然是地越多的大貴族大官僚們,所以必然反對的聲音和力量也是最大的。

就如現在武家一家人在餐桌上邊吃邊聊,除了武懷玉能理解,願意支持,其它人可沒一個支持的。

都覺得憑什麼。

“阿郎你得跟聖人上書,堅決反對魏相公這種書呆子想法。”

“就是,這不胡來嘛。”

懷玉聽着妻妾們七嘴八舌的話,也只是笑笑,

這個事情,他覺得魏徵出發點是好的,但要說用這招式限田,肯定達不到目的,

原因嘛是魏徵既想,又要,

既想限田,可又不敢限的太死,所以這裡鬆點那裡放點,一個國公,只要肯多交點稅,那就能擁有最多三萬六千畝地,甚至如果有些地是在邊州,還能兩畝三畝甚至四五畝折一畝,那麼理論上如果全是在邊州的地,一個國公他最多能夠擁有十八萬畝地。

那這限田令還有何意義?

說句難聽點的,朝廷實封虛封國公那麼多,國公以上還有宗室的郡王、親王,真正能夠置地十八萬畝的也不多,

那這個限令不就沒意義了?

再一個,說一州限田千畝,一道內限多少畝什麼的,也純粹就是放水,比如武懷玉擁有超限的地,但完全可以跟其它貴族交換,則最後地還是在各個貴族手裡,

最終老百姓手裡並沒有增加多少地,那這限田的意義何在?

要搞,那還不如真下決心搞,拿出點魄力來,

比如說,內地嚴格限田,如武懷玉這國公,四千畝田額,那就在非沿邊州的內地,佔田不許超過四千畝,超過的要責令出售給官府,或是百姓。

沿邊的邊州,且是寬鄉的,允許在限田額外,開墾荒地耕種,但每州不得超過他原佔田額,且不得購買荒地以外的田地,對這些超額地實行超額累進稅率,九等累進稅率。

各邊州的墾荒地,總計不得超過其原本佔田額的九倍,也不能幾畝折一畝。

比如說武懷玉,在內地只准擁有四千畝地,在邊地,最多還能擁有三萬二千畝地,但同一個邊州內,僅許最多也擁四千畝,還只能是開墾荒地,不能買熟地,還得是超額累進稅。

稅率最高就按每畝二三鬥來算,新墾荒地先免個三五年稅,然後累進稅率。

當然,這個超額累進稅率,不是按最高檔計算,比如武懷玉擁有三萬六千畝,那九檔計稅,每檔四千畝的稅率各不相同,最高檔的也僅四千畝。

不過武懷玉覺得這種激進搞法,估計魏徵都不敢提,李世民也不敢提。

只能是想想而已,實際上還是得按現實來。

武懷玉這幾年買的地也夠多了,京畿、中原腹心的良田,現在也不容易買,價格也比較高了,邊地買好,但開墾經營成本較高,

武懷玉打算暫停大規模買地了,先慢慢經營吧,嶺南那邊種甘蔗、幽燕種棉花,朔方種玉米、隴右種油菜,江淮種稻谷、關中種麥子,山南種藥材,進入一個穩定經營期。

地買多了,買奴隸都跟不上,

其實魏徵限田還不如限奴,限奴對兼併更有殺傷力。

現在土地裡農業收益較低,出租的話成本回收更慢了,一石糧才三五十錢,太不划算。

接下來還是應當發展下工商這塊。

就如懷玉在清河鄉幾千畝良田,一年就那幾千石糧,如果不是養豬種藥材等增收一些,真的沒錢賺,但武家僅扶持發展起了龍橋、長坳這兩個市鎮,這裡的商鋪、作坊現在形成了規模,生意起來了,一年的收益卻已經是非常驚人,遠遠超出那幾千畝良田的收益許多倍了。

製藥、挖礦、冶煉,甚至是造紙、燒窯、釀酒,都比種糧強多了。

魏徵確實有點書生氣,總帶着點烏托邦式的理想主義,似乎總以爲人人都有一塊地種,自給自足,天下百姓便能富足,國家也能安定。

可武懷玉很清楚,這不現實,也不符合生產力,

大唐既沒有那麼多地,可以真的每丁分一百畝地,而且都種地了,哪來的其它商品生產和流通呢?

男耕女織,也不過是隻能維持最基本的衣食,

可其它呢?

油鹽茶酒醋醬,針線剪刀菜刀鋤頭錘子鍋碗飄盆,甚至是磚瓦傢俱,哪一樣是地裡能種出來的,

要是想讀書寫字,那還需要紙墨筆硯,

不再讓百姓全都被困在土地上,才能真正解放生產力,才能更富裕,否則都撲在地裡,只會更窮。

與其不切不實的想着給每人都分一塊地,還不如允許流轉,同時發展下工商,

當然,適當的限制些土地兼併,同時加強保護失地百姓的基本權益,爲他們尋些出路,也是應當的,比如給予佃戶們客戶身份,讓他們恢復爲良人,減少對地主豪強的依附,避免被過份剝削壓迫,這都是必須的。

土地買賣流轉徵收契稅,超額佔田,按超額累進稅率加徵,其實都還是值得一試的,既能加以限制兼併,同時朝廷還能從中也得到些實際稅賦增收。

與其限田,不如立法加強佃戶們的基本權益,限租限息更對小民有直接好處。

 

第889章 接你回家第1028章 我花開罷百花殺第488章 死葬北邙第92章 首勝大賺第484章 武少保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116章 仙姬無雙第104章 共赴黃泉第757章 殺侯君集第107章 連升十級第497章 同盟以德服人第1039章 復國第302章 不信謠不傳謠第44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608章 一山容不下兩隻母老虎第418章 天選之子七千胥第1005章 暗渡陳倉第322章 山鹿第714章 做嫁衣第851章 九王出京第894章 他鄉遇故知第397章 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第675章 咬鉤第49章 仗內供奉第1067章 武懷玉又回來了第1084章 狗急跳牆第302章 不信謠不傳謠第72章 歡喜就好第1013章 呂宋侯有令第903章 怕嗎第38章 空手套白狼第257章 征服的慾望第830章 此一去蛟龍出海第1101章 宰相西征第729章 老狐狸第119章 只欠東風第436章 空手套白狼第150章 天子夜襲第119章 只欠東風第1043章 晦日歸天白人罪第130章 高氏姐妹第312章 危險的人第876章 再聚瓦崗第39章 東市現寶藏第861章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第606章 欺君之罪第278章 檢校都督第275章 女刺客第588章 樊川第926章 德不悅上第855章 開拓令第208章 天當被地當牀第11章 朱衣黃衫第66章 出征隴右第39章 東市現寶藏第535章 狼煙起兵臨長城第514章 單騎入寨第530章 軒轅臺下釋兵權第999章 武氏牽星術第299章 安祿山第777章 事涉東宮第128章 統神機營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534章 今日錦上更添花第911章 你怎麼就不懂我的良苦用心呢第555章 功高難封天子愁第578章 不羨鴛鴦不羨仙第218章 太子殺手第271章 拜相第106章 太平之主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267章 槊挑羅藝第281章 奉旨收禮第290章 塞上地主第938章 皇家贅婿第417章 一如既往魏玄成第1093章 皇帝話裡有話第768章 翅膀硬了第328章 武懷玉的殺招第328章 武懷玉的殺招第102章 烽煙再起第982章 隔壁老魏第277章 借刀殺人第907章 他急了第105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1001章 親上加親第496章 樓船龍舟第884章 高句麗遊女第956章 進京第1095章 噩耗第738章 懷玉的三眼銃第800章 太子昭訓第1059章 放蕩不羈浪公主第322章 山鹿第75章 隨營阿郎第271章 拜相第464章 殺出局第8章 萬壽長鳥第266章 獵殺燕王第255章 重聚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