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斬立決

長安。

蘇定方搞了個大新聞。

懷遠坊襖寺,長安薩保史思明,豢養死士、私藏甲械、圖謀作亂,每一項都極爲驚人,至於什麼暗裡放高利貸,對胡商收保護費啥的,都顯得不值一提了。

案子很快發給雍州衙門審理。

雍州別駕楊師道,緊急與兩位治中李弘節和盧承慶商議。

“這案子居然牽扯到了潞國公,不簡單啊。”他直言。

李弘節卻是呵呵一笑,他是李靖的族叔,李靖跟侯君集不和人盡皆知,況且李弘節跟武懷玉關係向來不錯,這件案子事先可是武懷玉特意打過招呼了的。

“事情再清楚不過了,粟特胡商史思明,是有名的大胡商,曾經投在裴寂名下,裴寂倒臺,他又轉而阿附侯君集,倚仗侯君集之勢,謀得長安薩保身份······”

李弘節字字如箭,直指侯君集。

真要把侯君集扯進來,不死都得脫層皮。

楊師道有點頭痛,他是皇帝的姐夫,也是前宰相楊恭仁的弟弟,朝中出了名的貴公子,還是個老好人。

他跟武懷玉關係也不錯,但跟侯君集也相處還可以,說實話,他誰也不願意得罪。

可是兩位治中,卻明顯都不怎麼想讓侯君集好過。

他想了想,還是提醒兩人,事情也未必就如蘇烈說的那麼嚴重,“懷遠坊襖寺裡的那些武士,大多是拓羯傭兵,也有些是突厥傭兵,他們向來是粟特胡商的護衛,”

李弘節打斷他,“楊公,已經查出這些人身上有不少案子,甚至有命案,有些人還是西域的馬賊,他們在西域做什麼朝廷確實管不着,但這些人,有些在河西,甚至在隴右、長安,也都犯有案子的,”

他們既是商團護衛,也有些是馬賊盜匪,甚至也往往爲長安貴人們辦事,辦的是那種不方便出面的事。

“何況,不僅襖寺裡查出許多違禁甲械,那些粟特傭兵也都私擁甲械,哪個商團護衛敢擁甲弩?”

楊師道無法反駁,早年前天下大亂,哪個權貴世家,或是大賈商團會沒有些人馬武裝?但現在不是以前了,現在朝廷對這些管的很嚴格,尤其是在長安城。

你要是在邊塞,可能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你別招搖就行。

但在長安,被查到了,那這就是天大的罪名。

不管你說什麼以前留的,還是說只是自保,那都不行。

盧承慶拿出一張紙,

楊師道皺眉。

“這是?”

“臨清侯拿下人後,在金吾獄中對那些人審過,得到了不少訊詞,有人交待有些甲械是侯君集給史思明的,

還有人交待,史思明給侯君集送過許多錢財,包括一對從小隻食人乳長大的絕色美人,

還有人交待,史思明販賣香料胡椒等買賣,侯君集有份。

史思明和長安五座襖寺放的高利貸,本金裡也有侯君集的,還不少。”

“這些都是證詞,”

盧承慶遞給楊師道看,又說了句,“這供詞蘇郎將還給了刑部、大理寺和御史臺諸司。”

頭痛,楊師道非常頭痛。

這個案子一下子搞這麼大,他其實也知曉這背後的鬥爭。

盧承慶跟武懷玉是兒女親家,而且武懷玉還納了盧承慶的妹妹爲媵妾,李弘節是武懷玉老師李靖的叔父,武懷玉也還納了李弘節侄曾孫女爲媵。

這關係可不是一般的親近。

武懷玉跟侯君集最近斗的厲害,楊師道隱約聽說侯君集是因爲告發武懷玉私養義子三千陰謀造反,然後被皇帝給直接罷相趕去西域,都沒讓他第二天在長安過完中秋再走。

現在出來個粟特薩保史思明的謀反案,還牽連到侯君集,

明顯,這是報復,對等的報復。

那個年輕人,還真是越來越狠辣了。

“把審出來的全都上呈聖人吧。”楊師道思慮良久,最後決定不參與其中。

雖然他覺得武懷玉的報復有些迅猛,甚至無情,可既然挑事的是侯君集,現在被人報復了他也別覺得委屈。

他就看戲吧,

之前武懷玉在周國公之女的事上,欠過武家和武懷玉人情,現在他也算是還武家一個人情。

宮中。

李世民看到雍州衙門交上來的奏報,氣的鬍子亂抖,他立馬召集了宰相們,還有三法司的人,同時又召來了雍州衙門的人,還有當時辦這案子的蘇烈。

左右武侯衛的審訊,還有雍州府的審理,卷宗在殿上大臣間傳閱。

所有看過的人,都很驚訝,

侯君集栽了。

甚至有人不由的猜想,難道皇帝徹底厭了侯君集,要收拾了他,還是說當年侯君集宮變時直闖上皇寢宮刀砍禁衛挾持聖人這事,如今反成禍患了?

皇帝目光掃過大臣們,

蘇烈和楊師道先後被皇帝問話,

然後三法司也被詢問此案,

誠如李弘節所說,其實這個案子基本事實清晰,證據充足,並不是栽髒陷害,史思明罪責難逃,侯君集也扯不脫關係。

史思明本依附裴寂,後轉投於他,雙方間利益往來極繁,當然這些本來對侯君集來說不是什麼太大的事。

可最重要的是,此案牽扯出一樁重要的問題,就是有些查獲的甲械,是史思明從侯君集這裡弄到的。數量不多,但有鎧甲有弓弩等這種嚴禁私藏的。

皇帝最在意的也是這個。

再三詢問有司,

得到的都是明確答覆,事後順藤摸瓜的追查,那些鎧甲弓弩,確實是侯君集流出去的,且是從右衛軍中流出,侯君集以正常損毀更換的名義,把一些只是略有損壞的甲械報了全損做廢,私底下卻給了史思明。

史思明弄這些甲械的原因也簡單,他是粟特大胡商,不僅在長安經營生意,也主營長安到西域的香料絲綢等貿易,這種長途貿易,並不安全,所以商團需要僱傭許多傭兵,也需要一些強有力的裝備,比如鎧甲和弓弩。

一切都只是爲了商隊貿易,但這事捅出來,卻犯大忌。

現在有司一口咬定史思明豢養死士、私擁甲械,意圖謀反,那是有一萬張嘴都說不清楚的事情。

這種事情就算皇帝相信你也不行,因爲這也潛在嚴重越界,甚至威脅到了皇帝。

這可是長安,天子腳下,

你宰相、大將手下的人,暗裡搞傭兵、藏甲械,誰能放心?

李世民強忍着憤怒,

侯君集說武懷玉私養義兵三千,但查無實據。可現在蘇烈說侯君集私藏甲械,豢養死士,卻已經是明證。

他目光在蘇烈身上掃過幾遍,

這案子皇帝也嗅到絲異樣,蘇烈跟侯君集有恩怨,恩怨很大,現在蘇烈查出這個案子,

要說裡面沒有挾帶私人恩怨是不可能的,甚至這明顯看的出就是武懷玉的迅猛報復。

不過對皇帝來說,這個案子最重要的還是在於捅出來的這些事情,是不是真的。

既然侯君集敢把右衛軍中的甲械,暗裡以損毀之名交給長安粟特胡商,那這事就已經嚴重越界了,必須嚴懲。

“朕記得廣州都督馮立,到任也四年了吧?”

“回陛下,馮立是陛下即位後,咸陽之戰擊突厥立功受傷後,被授任廣州都督的,正好四年。”

“馮立在廣州都督任上還是做的不錯的,到任不營產業,不貪污納賄,蠻夷敬服,召馮立回朝吧,加銀青光祿大夫,”

衆人以爲皇帝是要讓侯君集去做廣州都督,故讓馮立回朝讓位子。

可沒想到,皇帝卻道:“韶州刺史武懷義,天子元從出身,屢立功勳,刺史韶州後更是表現極佳,政績斐然,朕看便升武懷義爲廣州都督。”

“原廣州都督長史唐奉義,前朝與宇文化及等弒君謀逆,如今已流配交州,廣州都督府長史之位空缺,”

皇帝目光如電,

“讓侯君集去接任此職。”

侯君集中秋節前一天罷相,被勒令當天上路,這會還在去往西域任安西大都護府副大都護的路上,結果又再貶嶺南做廣州都督府長史。

副大都護從三品,中都督府長史卻僅正五品上,

這可真是一貶再貶,流配嶺表啊,偏偏還是給武懷玉的兄長做副手。

李世民目光再次望向蘇烈,

“左武侯翊府中郎將蘇定方有功,遷左衛中郎將,賜絹三百匹。”

“長安薩保史思明,斬立決!籍沒家口,財產充公。”

皇帝雷霆震怒。

史思明死罪,侯君集貶嶺南,

而跟此案有關人員,尤其是幫侯君集把右衛甲械報損給思史明的官將,全都處死,家小籍沒爲奴,財產一律充公。

那些粟特胡傭兵也倒黴,全都長流嶺南。

這個案子,聖人親自裁斷,

到此爲止,

也沒有上訴機會。

面對着皇帝陰沉的臉,竟然沒有一個人爲侯君集開口求情。

實在是自作孽不可活,你貪污受賄甚至公報私仇都還好,你居然敢把軍中甲械偷偷的弄出去,哪怕是已經損壞的也不行,這可是長安啊。

尉遲恭差點打瞎江夏王一隻眼睛,免官奪職削爵一擼到底,但其實並不算太嚴懲,在家要一年半載就又復出了,

可侯君集這次從安西副大都護,再到廣州都督府長史,雖然只是罷相貶官,爵位沒削,食邑沒減,但大家卻都感受到皇帝對侯君集的巨大失望。

這比一擼到底還要嚴重的多。

當然,也有一些老辣的,從皇帝對蘇烈的新職就感受到,皇帝其實一切都很清楚,

所以名義上說蘇烈有功,甚至從左武侯中郎將到左衛中郎將確實是升遷了,可這個升遷,也透露着皇帝對蘇烈的一絲不滿,

如果真賞,那應當是把之前揍侯君集而奪掉的北伐之功賞再發回,起碼也得是個十二衛的將軍,或是出任都督刺史纔對。

幾個任命中,倒是武懷玉的大哥,武懷義僅做了兩年韶州刺史,就躍升廣州都督了。

武家現在有一個宰相,三個都督。

廣州都督曲江縣侯武懷義、洛州都督周國公武士彠、豫州都督宣城郡公武士逸,

還有個太子少師、參預政事武懷玉。

一衆大臣心中對於那位今天並沒有出現在殿上的宰相,不僅多了一份認識,武懷玉報仇不隔夜,出手毫不留情,更是招招致命啊。

侯君集若不是皇帝打小的玩伴,還是多年心腹,只怕換上其它人,可能就是跟思史明一樣斬立決的下場了。

第204章 皇上又來了第359章 開宗立派振龍門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14章 烏雲踏雪第552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540章 狼王宣戰傾巢來第757章 殺侯君集第871章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第1068章 朕累了第808章 濺一身血第604章 李績出手第658章 攤丁入畝第467章 遇藥王第326章 段婉第1039章 復國第257章 征服的慾望第645章 三拜宰相第151章 從龍立功第891章 十年之約第375章 皇家贅婿平康坊第88章 高歌猛進第605章 舊情復燃並立妻第957章 皇帝 太子 國師第829章 武懷玉想要什麼?第70章 拜見四叔第97章 隴西會師第102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69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921章 烽火家書第303章 靈州第886章 降龍伏虎第552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842章 馮都督來遲一步第1055章 垂臂失禮第67章 東宮報道第97章 隴西會師第305章 連捅三刀第1049章 聯手第1030章 臥榻之側第728章 南巡第661章 象牙侯第897章 心可縱言勿濫也第314章 投降輸一半第747章 嶺南三雄第312章 危險的人第126章 千金不換第610章 太子之敵第234章 和親第822章 高攀倒說不上第815章 韜光養晦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191章 大封功臣第1103章 不學瓦崗一柱香第905章 白旗第297章 中邪的李三娘第552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257章 征服的慾望第411章 禁止撒幣第1045章 皇后的兩個請求第921章 烽火家書第611章 可恨可恨第440章 失蹤的萬兩黃金第560章 北山奚胡曳落河第707章 高處不勝寒第1068章 朕累了第285章 鎮三邊第305章 連捅三刀第519章 起兵靖難清君側第833章 賜世襲刺史第394章 長安新貴高難攀第771章 願賭服輸十三郎第102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709章 殖民第965章 咸陽橋密謀第169章 圍獵青狼第691章 反擊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125章 聯姻程家第839章 防禦守捉營第138章 鬥米千錢第836章 我的心腹在哪裡第801章 大手筆第998章 南海郡夫人第1089章 皇帝劃下的紅線第743章 勢不可擋的少帥第75章 隨營阿郎第204章 皇上又來了第136章 牛撞樹了第1047章 朕全都知道第566章 富平公主的邀約第964章 賜名忠烈第126章 千金不換第961章 驚之以威武第520章 武都督地圖開疆第45章 夜尋佳人第174章 可敦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173章 捉刀人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