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自棄兵權

“張監,懷玉現在江州吧,在忙什麼?”

岐州,九成宮,李世民泛舟西海湖上,

龍舟上內侍監張阿難陪同着,面對皇帝似乎不經心的詢問,這位大貂寺拱手答道,

“皇城司密探從江州發回消息,晉國公攜嫡長子武承嗣數日前抵達江州·····”

一五一十的將武懷玉到江州後的一舉一動都報告皇帝,語氣平淡,不夾帶半點私人感情,哪怕這位晉國公是他義孫女婿。

武懷玉考察江州官吏,提拔了些人,貶降了些人,罷黜了一些人,還要新招些人,

他還拒絕了把江州統軍府改爲江州護軍府的安排,甚至認爲沒必要設親事府、帳內府,

連擬建的江州鈔關將來三分之一的關稅,也主動推辭了,建議那份留給江州一州三縣用於民生。

武懷玉沒有在江州開幕府,也沒有設國司,還拒絕了江州統軍府劃歸其名下,也不想點選品官子弟爲親事、帳內······

皇帝聽完這些,臉上並沒有露出什麼意外神色,

張阿難沒有看皇帝,低着頭,但他餘光還是能感覺到皇帝臉上古井無波,皇帝是早就已經知曉了這些,還是早預料到了這些?

不管是哪樣,其實也都在張阿難的預料之中,

兩人也是相處多年,都很熟悉對方了,貞觀天子是個非凡天子,沒啥能超出他的預料。

當然,張阿難也極了解皇帝,皇帝也沒啥能超出他的預料。

張阿難見皇帝不語,

便繼續稟報,

“江州官吏考察完後,正在進行調整公示,”

“江州已經開始補選官吏的三級考試,初試正在進行中,允許九百人報名,六百江州本地戶籍士子,三百江州外地士子,只要是年紀在二十至四十歲內皆可。”

“還有年齡限制?”李世民哦了一聲問。

朝廷科舉,其實就沒有太嚴格的年齡限制,你有本事,十一二歲也可以參加,當然前提你得是州刺史舉薦的鄉貢,或是州學生,或是國子監、兩館的學生。

刺史舉薦貢生,也是有擔保責任的,尤其是如秀才科的貢士,如果能力不夠,到時可是要問責的,所以一般刺史也不敢亂舉薦,導致有時秀才科甚至都沒有考生。

每年科舉,都會有些十來歲的少年,或是頭髮花白的五六十歲老人蔘加,

江州地方上選幾個官,武懷玉卻要三級考試,還搞這麼多限制,李世民倒有點意外了。

“聽說武相說這次考試是爲了補選官吏,所以書言身判很重要,這身不僅要相貌好五官端正,而且還得青壯,十來歲或是五六十歲,根本不適合·····”

等皇帝聽說這三級考試,甚至考的非常嚴格,不接受考前干謁,考試時考棚裡小號間分開考生,嚴格巡考防止舞弊,考完了試卷要封箱,然後由專人糊卷頭名、再重新謄抄,再交給考官閱卷評分,最後武懷玉還要再覈查一遍,最終還要衙試排名次······

這套江州考選辦法,真的比朝廷的科舉還要嚴格了,

通過資格考試初選出來的九百人,最終只取三十名舉人。

淘汰率也很高。

這般嚴格考試,就是要純粹的以才取士,這可是現在朝廷都做不到的,朝廷的科舉,秀才、進士、明經、明書、明法、明算諸科,秀才科一年一兩個,有時甚至一個不取,最難。

進士有兩等,一年也就取那麼十來個,明經有四等,但加起來也才取二三十個,其它明算等幾科,也都分兩等,錄取的不多,而且含金量不高,可每年就錄取這麼點人,

卻也不全是按才取士,而是考前就干謁投詩權貴,考前就憑才氣、氣聲,以及家世,先在考官那裡已經內定好名單了。

真正考的好不好,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

之所以有這樣的科舉,還是皇帝本就把科舉取士,當做是朝廷取士的一個小補充而已,大唐取士仍還是以門蔭爲主的,

貴族高官勳戚子弟,都可以門蔭入仕,頂多是服色役累積年資,或是納資代役累資,累積了年資就可以參加銓選授官。

只有那些沒有門蔭資格的,纔會想着走科舉之路。

但就算沒門蔭資格的,科舉也主要是面向那些地方豪強庶族,或是貴族裡的庶子等。

所以從一開始這科舉取士,就不是爲了取才、公平去的。

“怌玉這是不想要江州?”

李世民站在龍舟船頭捋須,

張阿難攏着袖子,回了皇帝,“晉國公一向是反對分封內地的,”

“難道朕還真把他封到那夷洲荒島去?”李世民搖了搖頭。

這個頭不能開,封武懷玉去夷州,那其它功臣們呢,要不要改封蠻荒,那皇弟皇子們呢,是不是也要改去邊疆?

那就非皇帝願意了。

“他護軍府不要,那親事、帳內兩府總是要的嘛,”

“晉國公說身爲國公,本就有防閣,他官居一品,朝廷給防閣九十六人,足夠多了。”

皇帝想了想,

“既然懷玉不想要護軍府,也不想要親事、帳內府,那就隨他意吧。”

江州統軍府不改爲護軍府,則原來定的這一府開支,也不需要再由江州刺史出了。

另外親事帳內兩府,武懷玉本來該有三百多人的,

“納資代課吧,品子服色役,充王公親事帳內,也可以納資代課,一人要納資多少?”

張阿難說,“月納二百錢,”

總之,一個品子需服色役,這也是累積當官資格,如果他不願意服色役,也可出錢代替,反正一年也就兩月,四百錢對他們而言算不得什麼。

武懷玉主動放棄親事帳內兩府,朝廷讓那些品子折成錢交給他,總共三百三十四人,每月納資代課錢摺合六萬六千八百文,

一年下來有八百貫。

這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當然,對於一位世封國公來說,這其實不算啥。

放棄三百多人的侍衛,換一年八百貫補貼。

朝廷肯定不會虧,畢竟這筆八百貫的錢,完全可以從江州分到的那筆稅賦裡出,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李世民捋須,

或許其它世封功臣刺史們,也可以沿用武懷玉此例,不置護軍府,也不置親事、帳內府,直接把親事帳內納資代課錢折給封臣們。

第187章 百騎統領第361章 同是天涯淪落人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304章 我只把你當姐姐第737章 一萬首級的任務第39章 東市現寶藏第228章 貴族範第228章 貴族範第827章 武氏兄弟的雄心第573章 捅破天第300章 武師弟第413章 長安第922章 納貢第748章 武懷玉三槍定嶺南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899章 海上花園第569章 征服者第591章 武氏烏金第925章 民所求者第1034章 太子親迎第848章 欲拔貧詣徐聞第460章 荔枝來第685章 翅膀硬了第889章 接你回家第940章 龍涎第247章 清河崔氏的邀約第335章 聖天子指腹爲婚第631章 萬歲第476章 武半聖第573章 捅破天第733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4章 雙喜臨門第429章 不當宰相去養豬第591章 武氏烏金第530章 軒轅臺下釋兵權第572章 全軍覆沒第877章 瓦崗山上再舉旗第223章 榮升館主第133章 金殿請婚第837章 舉旗招兵又買馬第227章 太子第804章 臣懷玉曰第774章 前軍夜戰左江東第778章 一份名單第407章 半個聖人第1036章 進宮赴宴第434章 櫻桃宴第838章 雪中送炭十萬貫第456章 釜底抽薪回首掏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254章 九尾狐大姨子第8章 萬壽長鳥第985章 嶺南亂第735章 李靖第863章 樊樓宋江第28章 合作伙伴第37章 小有身家第713章 武閥第937章 新世界第334章 翼國公府降麒麟第439章 末法時代無盡藏第543章 車輪鏖戰絞肉場第202章 揣着玉米進宮第1087章 陛下駕到第698章 太子救駕第276章 呂梁山第557章 天恩浩蕩武氏興第668章 你好大的膽子第631章 萬歲第152章 春風得意第339章 賞金獵人第46章 金風玉露第136章 牛撞樹了第641章 六個宰相五種意見第639章 金殿混合雙打第697章 朕聽說第429章 不當宰相去養豬第438章 柴氏舊奴馬三寶第720章 步步緊逼第885章 我願爲嚮導第105章 死裡逃生第294章 宇文成都第929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505章 白袍勝紫衣第493章 客戶第769章 上一課第309章 投名狀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1099章 紙上談兵第582章 美好的清晨第162章 帶刀宿衛第421章 順風車第504章 范陽盧第774章 前軍夜戰左江東第312章 危險的人第488章 死葬北邙第581章 並立二妻第99章 真母老虎(求首訂!)第380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684章 天子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