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他鄉遇故知

“恭喜啊,”

登州蓬萊閣上,薛大鼎向武懷玉賀喜。

晉太子太傅賜絹五百匹,這個封賞是跟秦瓊晉太子太師賜絹五百匹一同送到的,隨之而來的還有皇帝對武懷玉他們在登州做的一系列事情的嘉獎。

懷玉呵呵一笑,算不得什麼。

相比起來,他倒是驚訝於長孫無忌晉封三公司空,還有就是李靖執意要請退,當然,張亮罷相有些讓人意外。

接替張亮任御史大夫、參預政事的人更讓人意外,居然是李大亮。

這位曾任越州都督交州都督涼州都督的能吏,此前還被任命爲劍南道巡省大使,據說巡省劍南發現不少問題,查了不少貪官污吏,

現在突然拜相,這幾乎是所有人都沒料到的。

張亮外出,專任相州都督府長史。

“聽說衛國公要請退,不知道接替者又會是誰?”薛大鼎也很好奇,他這個原齊王府長史,現在是秦瓊的河南安撫使衙的判官,屬於幕職。

對於這個,武懷玉倒是已經知曉了些內情,據說,皇帝有意要讓中書令溫彥博升任右僕射接替李靖。

而空出來的中書令一職,現在也有幾個熱門人選,諸如特進蕭瑀、王珪、李道宗、竇靜、陳叔達,還有馬周。

不過這幾個候選者中,比較有可能的其實也就是蕭瑀李道宗和馬周,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王珪雖曾拜過一次相,但此後貶出,再召回升任黃門侍郎,但不久前又貶出。

陳叔達那是武德宰相,早就已經退出中樞好幾年,不可能還有機會。

竇靜和李道宗,一個是外戚一個是宗室,能力都有,但資歷還不足,最重要的是他們外戚和宗室的身份此時在皇帝那反而是減分項。

馬周向來是李世民第一大秘,十足心腹,他在中書省時間也較長,任中書侍郎表現也極好,順勢升一步很有可能。

最主要的還是武懷玉很清楚,李世民對馬周非常信任和欣賞,馬周寒門出身,不過後來娶了武懷玉姐姐續絃,但馬周女兒也選做東宮昭訓,況且馬周也是太子右庶子,

皇帝拜馬周爲相,看着還是有點特殊,但皇帝用人有時就這樣,越是資歷高功勳高的,皇帝反而喜歡高高架起,給名給銜卻不給職權。

相反那些能力出衆,但較年輕或資歷較低的,皇帝卻喜歡越級提拔使用,甚至是直接拜相,這樣的年輕宰相比較聽皇帝的話。

辦事效率高。

長孫無忌這樣功論第一的,就早早退領閒職了,而秦瓊李靖這樣的也是都很清楚,至於武德朝那些宰相,更是被皇帝早早清退。

打心底來說,武懷玉其實更願意馬周再做幾年中書侍郎,到時升中書令也是水到渠成的事,現在升,說實在有點太過,容易被攻擊,對馬周來說壓力也大,他那身體本就有糖尿病,若是拜相,那就更加要爲皇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最理想的其實還是現在武士彠在朝中再幹幾年宰相,等他退下來,馬周頂上去。

這樣武家能夠保證政事堂裡一直有自家人,更安全。

可他這次得到的消息來看,馬週年後升中書令是必然的,只不過可能是先加個檢校銜,或是知中書省事這樣的過渡頭銜。

······

夜,

明天武懷玉就要南下廣州了,

阿桑無心睡眠,心裡百般惆悵,

父親正在寫信,寫一封寄到蒲州的家書,他也不知道家鄉親人是否還在,他分別二十二年的妻子兒女們,可還在?

那個家可還在?

提着筆寫寫停停,忍不住落淚,淚水掉落信紙上,污了字跡,

蒲州,黃河邊,那裡有許多桑樹,那裡還有天下聞名的桑落酒。

老董記得妻子就是釀酒的好手,他們家鄉的泉水十分甘甜,釀出的桑落酒也格外的好。

他忍不住又想起妻兒的樣子,只是記憶中的她早已模糊,再見面,還能認的出來嗎?

自己也早不復當年那個年輕樣子了,如今的自己弓了背,鬚髮皆白了。

阿桑突然起身往外走去,

“阿桑,你去哪?”老董問。

“感覺有些悶,出去轉轉。”

“武相今晚在蓬萊閣那邊住,不過護衛很多,你見不到的。”老董知道女兒心思,忍不住提醒。

阿桑紅了臉,小聲道,“我只是出去隨便轉轉。”

“記得早點回。”

阿桑走在冷風裡,走在月光下,

風一吹,那躁動不安的心,似乎冷靜了一些,她不由的自嘲的笑笑,自己這算什麼啊,

武相公何等尊貴了得的人物,自己不過是個隋兵俘虜和高句麗遊女所生的一個普通女子罷了,

可腳步卻不聽話的往蓬萊閣那邊走,

就說聲告別吧,說句祝他順風。

畢竟這份恩情比天大。

在海賊船艙裡,她看到那些同樣被擄來的姑娘們,許多早已經遭受侮辱,她算運氣好的,在青泥浦臨時被擄來,海賊們急着趕到登州,還沒來的及侮辱她,讓她逃過了一劫。

一想到差點就那樣,不寒而慄。

蓬萊閣前,有兵護衛,不得靠近。

閣中今晚有客。

秦瓊和武懷玉爺倆,在這裡招待長安來的客人,

都水使者長孫師、兵部職方郎中陳大德、散騎侍郎朱子奢,這三位是從長安趕來的,監國太子派出的使者。

他們將出使高句麗、百濟、新羅、東瀛四國,返程時還會去靺鞨、室韋諸部宣慰。

他們此行的職責,主要還是懷玉之前給皇帝上書提的那些建議,要去收斂隋時陣亡將士骸骨,並進行祭奠,毀掉有隋軍屍體築的京觀,同時要求贖回隋留將士。

這次也還會與他們談加大貿易互市的事,還有贖回隋留將士及其家人們的事宜。

大唐派出使團,也是要向高句麗重申宗藩關係,強調高句麗是早就向大唐臣服的藩屬國,所以不是表面的臣服,而是要真正服從大唐的詔令,

朝貢貿易只是一部份,

這次拆京觀收骸骨,則是對高句麗是否臣服的一次測試,要看他們的忠誠表面,若是他們敢抗拒,大唐可就不會客氣。

所以這次使者他們去高句麗,不是要偷偷的拆京觀收骸骨,而是要高句麗官方配合行動,甚至朝廷開口要尋找登記那些遺留的隋軍將士和他們的家人,大唐要出錢贖回他們,

而使者們此行不僅僅是出使高句麗,還要去百濟、新羅、東瀛,甚至是靺鞨和室韋,這已經是很明顯的態度了。自大唐立國起,兩國相安無事十六年了,但以後還能不能相安無事,就得看高句麗是否真正臣屬大唐,看錶現。

“此行任務很重,更關乎大唐的臉面,也關乎還遺留在高句麗的無數將士和他們的妻兒子女們,請三位一定要揚我國威!”

懷玉舉杯敬酒,

三人也都趕緊回敬。

三人中,朱子奢年紀最大,他在武德和貞觀初都曾出使過海東,代表大唐前去冊封高句麗國王、宣詔等。

長孫師是長孫無忌家族的人,都水監的主官,四品,這趟出行他是主使,陳大德是職方郎中,蒲州桑泉人,是個很有能力的官員,現如今在兵部職方司,其本職這塊也有掌握天下輿圖的,他隨同出使,主要就是要去收集打探下高句麗那邊的情況,

甚至想辦法在那邊建立起一套間諜系統來。

懷玉聽說他是桑泉縣人,很是驚訝。

“我先前解救的一位老兵,老家正是桑泉縣,”

“哎呀,想不到還能碰到老鄉,”陳大德也很是感慨。

懷玉於是笑道,“我這就派人請他過來見見你這個老鄉,正好他也很想知曉家鄉情況。”

當即叫人去請老董來,“石頭,快去安置點請董騰來,”

石守信得令出閣,剛走沒多遠,就看到月色下,有個姑娘站在那,走近一瞧還是個認識的,這不就是之前跟着武相前的那個阿桑嘛。

“阿桑姑娘伱怎麼在這?”

“啊,我就是睡不着隨便走走。”阿桑臉紅起來,卻不敢說是來找武懷玉,其實遠遠看到守衛,她就不敢上前了。

“對了,武相在閣中宴請長安來的客人,有一位職方司郎中姓陳,他老家就是蒲州桑泉縣,武相聽說後,特讓我去請你阿耶來相見老鄉呢。”

阿桑一聽也很驚訝,趕緊道,“那我趕緊去告訴我阿耶,”

“一起去吧。”

董騰一封信還沒寫完,寫幾行,又忍不住發酸落淚,等心情好點又寫幾行,這麼寫寫停停,信紙上都滿是淚痕,好多字都染壞了。

“阿耶。”

“你回來了?”老董聽到女兒回來,心裡反倒鬆了口氣,這麼快回來,應當是沒見到,沒見到也好,畢竟身份懸殊。

“阿耶,武相今夜在蓬萊閣宴請,有位長安來的陳郎中,老家就是桑泉縣的,武相招你過去相見呢。”

董騰腦子嗡了一下,

“老家桑泉縣的職方郎中現在蓬萊閣?”

“嗯,快走吧。”

董騰也顧不得寫信了,趕緊起身,這時才發現原來武相公身邊那個年輕人也來了,

“石衙內好,辛苦你跑一趟了。”

“無妨,趕緊隨我過去吧,正好問問陳郎中你家中情況。”

“石衙內,陳郎中叫什麼名字啊?”

“陳大德,桑泉人,之前任過荔州刺史,現爲職方郎中,這次是奉旨前往海東出使,”

一聽這名字,董騰又愣住了。

“怎麼了?”

“我,我有個妹夫,就叫陳大德。”老董忍不住有些哆嗦道。

阿桑和石頭都愣了下,不會這麼巧吧。

“那說不定正是他,趕緊過去吧。”

董騰心潮澎湃,他家在桑泉縣以前其實也是豪強大戶,他也是三十多歲時就是鷹揚府的隊正,也是個有品階的武官。他大妹嫁給本縣另一個士族陳家,妹夫就叫陳大德,是個挺有才學的年輕人。

雖說他們董陳兩家比不過薛、裴這樣的頂級名門,但也是有些門第的。

“那位陳郎中多大年紀?”路上,董騰又問了不少問題,問年齡,問長相,越打聽發現好像越接近,好像就是自己妹夫。

最後董騰都跑起來了,迫不急待想見面。

終於上了蓬萊閣,

老董喘着粗氣進來,目光在閣中迅速搜尋,然後停在了那位身着緋色圓領官袍的男子身上,

鬚髮皆白,

臉上不少皺紋,

一眼看去有些陌生,

但細打量幾眼,看出了些熟悉,

“你是臨涑莊的陳大郎?”董騰瞪大眼睛試探着問。

陳大德其實看到董騰,也感覺有些熟悉,

他不敢確信的問,“你是姓董,大槐莊的?”

“嗯,我就是桑泉縣臨涑鄉大槐莊的董騰,前朝大業時爲河東鷹揚府隊正,後來大業七年奉詔徵遼,離家前往涿郡集結,這一去就再沒能回來,二十多年了,”老董老淚縱橫。

“哥!”

陳大德騰的站起,快步來到老董面前一把將他抱住,不敢置信般顫抖着喊道,“哥,想不到你還活着,我是大德,你妹夫啊,

當年,你一去不返,再無音訊,都說你已經戰死在遼東山城下,屍骨無存,家裡接到消息,都傷心欲絕,丈人和丈母孃更是傷心背過氣去······”

誰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後還能再見面,更想不到是在這裡。

董騰此時迫不急待的想知道家中情況。

“我,阿耶阿孃可還在?”

陳大德搖頭,“你戰死消息回來後,當年丈母孃就走了,次年阿耶也走了。”

“那我妻妾兒女們呢?”

“剛開始還好,畢竟董氏家族也不小,阿兄家裡原也有不少田地錢糧,孤兒寡母的也還能生活,可是沒幾年天下大亂,河東也不太平,到處都是流賊馬匪,家人也只得背井離鄉四處躲藏······”

萬幸的是,雖然經歷了許多苦難,但董騰的家人,在家族和親戚的幫助下,也算勉強撐了過來,期間董騰的一妻二妾,三兒四女,死了一個妾和一兒一二女,其它人都活下來了。

“現如今,你家大郎也撐門立戶,把家業又穩下來了,你的二兒二女,兒郎都成了家,女兒也都嫁了人,你一妻一妾也都還在,只是年紀大了身體不太好,要是他們知道你還活着,不知道有多開心。”

董騰也說了自己在遼東的遭遇,受傷被俘,遺留高句麗,被安置在卑沙城下,還配了個流女給他爲妻,他後來又被徵到卑沙城當兵,二十多年了,也攢下了些家業,生兒育女,現在孫子孫女都有好幾個了,

然後叫過跟來的阿桑,“這是我小女兒阿桑,今年十五,”

第272章 賢王第363章 紅袖添香琵琶行第217章 千金第29章 母大蟲第422章 黃金冊第751章 屠萬是爲雄第859章 十三行第107章 連升十級第118章 煉金術士第638章 擅殺第124章 新晉貴族第373章 蘭陵公主賜武家第1043章 晦日歸天白人罪第22章 遲遲鐘鼓夜長安第291章 鳳棲梧桐第76章 懷玉校長第181章 六騎會盟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911章 你怎麼就不懂我的良苦用心呢第900章 遇到麻煩第849章 元勳病死回朝路第819章 魏徵的念念不忘第787章 各領一鎮第948章 三樹五鈿迎入宮第992章 許久不見,別來無恙?第263章 江湖第213章 崔寡婦第185章 合二姓之好第198章 魏徵也有被彈劾的一天第780章 殘陽如血第1065章 天譴第465章 二年夏第42章 連升四級第443章 穿着袈裟的門閥第841章 虎口奪食惹衆怒第894章 他鄉遇故知第905章 白旗第257章 征服的慾望第92章 首勝大賺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267章 槊挑羅藝第735章 李靖第754章 廣州第274章 鬥奴第653章 樂善好施第323章 崑崙奴第984章 奪爾唐國,殺爾,奪取公主第474章 爭相附第765章 高明的獵人第748章 武懷玉三槍定嶺南第451章 四大金剛三司衙第756章 一條繩上的螞蚱第938章 皇家贅婿第885章 我願爲嚮導第699章 朕的好大兒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333章 金殿拜相封國公第277章 借刀殺人第842章 馮都督來遲一步第889章 接你回家第545章 大唐軍節節敗退第879章 惹人生厭的齊王第49章 仗內供奉第991章 龍歸大海第21章 抱美而歸第572章 全軍覆沒第130章 高氏姐妹第429章 不當宰相去養豬第430章 知白守黑食鐵獸第816章 無雙劍姬第933章 有一威鳳第295章 風塵三俠第217章 千金第925章 民所求者第12章 李三娘子第13章 卿卿佳人第1048章 底牌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145章 主動請纓第1061章 篳簬籃縷第408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683章 鋌而走險第113章 封爵拜將第911章 你怎麼就不懂我的良苦用心呢第844章 樊樓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447章 黑金胡椒三百石第402章 門下走狗小的龐某第377章 太白晝現女主昌第521章 金蓮第117章 撿漏寶藏第485章 自請外出第385章 潮退方知誰裸泳第573章 捅破天第336章 李治第807章 等一下第611章 可恨可恨第150章 天子夜襲第203章 祥瑞第945章 龍王廟裡的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