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初冬

更新時間:2010-7-7 16:37:33 本章字數:3482

天氣越來越冷,伴隨着一場雨加雪,永徽四年的冬季降臨了。

這個時代的冬季是修養的季節,隨着氣溫的下降,人們的活動次數也隨之降低,心情也變的困頓下來,似乎馬上就要進入冬眠。

由於花露水的暴利,王家的經濟實力已經提升了一個檔次,後宅碳爐裡的木炭已經換成了更加衛生、耐用的竹碳,我吩咐管家把剩餘的木炭都分發給府裡的下人,終究不會浪費。

秦鈺已經頂替杜家表兄的缺,如願以償的進入了近衛軍,成爲了一名光榮的大唐中級軍官,軍隊上的約束讓他不能象原來那樣頻繁的過來上課,於是我就採取了假期作業的方試,給他適當的安排作業,等他有空到我這裡來一趟,交出完成的,拿走新佈置的,這樣大家都方便。

程初仍舊按時來上課,沒了秦鈺這個伴當,程初好像突然開竅了,領悟力提升了一大截,這個變化讓我欣喜,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進化規則?當一個物種滅絕後,馬上就會出現新的物種去填補這個空白。而程初正好填補了秦鈺留下來的空缺,於是,他進化了?這是好事,對師生都是好事,我教的輕鬆,他也進步的飛快,很好。

一大早看到二女兩條掛在鼻子下面清亮的鼻涕,讓我意識到應該採取點必要的取暖措施了,還沒有到嚴冬,驟降的氣溫對家人的健康或多或少還是有些影響的。雖然房子裡已經打起了碳爐,但偌大的房間不是一個小小的碳爐能全部照顧到,到底竹炭的溫度還不能和焦碳媲美。

關中煤碳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但我不知道具體到哪裡去開採,只能先打泥炭的主意了。泥炭在我國有兩種,一種是埋藏泥炭,一種是表露泥炭。表露的泥炭很常見,這一向老往造紙作坊趕,經過莊子的時候就常常看到有農戶用泥炭圈築豬圈。

泥炭不少,下來怎麼辦?在屋子裡盤個爐子的話,用不了多久大夥全得中煤氣不可,得弄煙囪啊。拿了張紙寫寫畫畫了半天,沒個頭緒,看來這個時代要打製煙囪,的確很不容易。沒煙囪就得想別的辦法了,壁爐?看了看房屋的結構,得給屋頂捅個窟窿,可以在別的房子試試,正房暫時還不成。

想的頭疼,吃串糖葫蘆先。我最近變的比較饞,可能是活動的太少,一天都只在嘴上挖抓。自從發明了這個糖葫蘆,一家三口就成了葫蘆迷,尤其是二女,一大早起來就開始咔咔嘣嘣的啃,沒個時候,只怕給她牙吃壞了,說都說不住。

要是有根菸就好了,大半年沒動煙,按理說也該戒掉了,怎麼老是出現這個念頭。我抽菸的毛病是高一的時候落下的,當時和同學去他老家玩,倆人一天躲到炕頭偷偷抽菸…….. 得,盤個炕吧,東廂房空着,就在那屋盤個炕去,至於該死的鐵皮煙囪,讓它見鬼去吧。

我把想法告訴穎後,遭受了質疑,關中人沒有睡炕的習慣,很多人家連炕是啥都不明白,這其中就包括穎在內。她覺的我的想法匪夷所思,充滿了泥土氣息,如果去鄉下務農的話,也許會更合適。

炕是按照山西農村的煤火炕設計的,大炕,占房間三分之一大小,周圍用炕圍子包着,中間留一個小門,把炕和房間分成了兩個空間,如果我願意的話,可以在炕上完成一套自由體操的全部動作。

盤好後,叫人燒了泥炭,烤了整整二天,把新炕的溼氣除掉就能睡人了。

“冬天就睡這裡?”穎不習慣的打量這這個怪物,“太大了,能睡不?”

頭髮長,見識..…算了,這個朝代用頭髮長短是分不清男女的。沒理她,我取了幾張字畫掛到炕上,還是覺得空蕩蕩的,就是有點大了,嘿嘿。

穎看我開始佈置了,自然不落人後,指揮丫鬟把什麼首飾箱子,銅鏡之類的統統都擺了上去。二女撅個嘴在一旁看着,鼻涕流老長,一個勁的吸溜,模樣可憐很。

“還楞啥,趕緊給自己佔啊,過一會就沒你放東西的地方了!”看二女不樂意的模樣,趕緊給提了個醒,炕這麼大,就是再睡三個都能翻跟頭,何況一個小丫頭片子。

二女聽我這麼說,撒腿就跑回去招呼人手了,一會功夫,樟木箱子、針線盒子就弄了一大堆,都規整到炕邊上,擺了一溜。

還是有點空曠啊,當時盤炕的時候光按記憶中的比例了(山西農村的傳統大炕一般佔臥房的1/3,有甚者能到2/5強。現在已經不長見了),沒合算房間的大小,失算!趕明去定製個大炕桌才行。

哎呀,不容易,一家三口終於折騰的差不多了,也不知道這個東西算不算髮明,也許在長安城算是個希罕吧,上去先睡個處女覺。穎和二女見我上炕了,也都新鮮的爬上來,鬧的嘻嘻哈哈的,讓我看不上眼。富貴人家的女孩子,哪裡知道勞苦大衆的辛苦,我盤這個炕是爲啥?還不是爲了讓她倆體驗一下貧下中農的日子麼,不過山西地主家好像也睡大炕,沒道理。

大中午,一家三口就在炕上賴着了,反正外面下雨,沒什麼事情做,猴到一塊也滿溫馨的,除了有點熱以外,啥都好。

就說呢,爲了烘炕,火都燒了兩天了,趕緊找人把火滅了去,要再燒下去,晚上怕是睡不成覺了,怎麼說現在纔是初冬,不小心上火就划不來了。

正指揮滅火,下人跑來給我通報,秦鈺來了。

怎麼現在過來了?秦鈺渾身都溼透了,正在前庭喝熱茶。

“嗣業怎麼現在過來了?”我轉身吩咐下人搬個炭盆過來,讓秦鈺把衣服換下來烘乾。

秦鈺忙阻止,“子豪兄,今日特地過來給您辭行的,馬上就得趕回去收拾東西,後日就隨大軍開拔趕赴攏右。”

“哦?”我納悶,“怎麼要從禁軍抽調人馬過去?”

“昨日接到的消息,百濟與靺鞨聯兵入侵新羅,左武衛大將軍已經動手了,這次抽調關內九支府兵加強攏右兵力,以防吐蕃趁火打劫。”秦鈺幾口喝完茶水,轉身就欲告辭。

“等等,兵者,國之兇也;諱戰,然戰則必勝!切末心存善念,給對手可稱之機!”我肅穆道。

“小弟受教,告辭!”

——————————————分割線——————————————————

今天要出趟差,晚上的更新有可能拖延,多一半儘量在10點前趕回來。

第九十九章 牡丹花開(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千古名將大薈萃第一百三十章 優生第二百七十六章 助紂爲虐第三百八十六章 血口噴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內部競爭第一百四十一章 情繫中秋第九十三章 封賞的背後(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眉目第九十七章 對蘭陵的新認識(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措手不及第三百三十六章 再爲人父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一百七十六章 獻殷勤,不能平白無故第八十四章 怪誰(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機會?第九十五章 閒人英雄(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然而然第二百五十四章 棄惡從善第四百三十六章 黑鍋第一百三十九章 最簡單的辦法第八十四章 怪誰(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借花獻佛引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投桃報李第一百五十六章 鄉韻懷古第一百六十二章 後遺症第二百七十九章 急中生智第四百四十七章 宏第三百五十章 風雲際會第三百零四章 星君第一百七十二章 城門失火第九十七章 對蘭陵的新認識(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錢啊第五十六章 諒解備忘錄第三百五十一章 論戰事第九十二章 唐朝學生(下)第三百零八章 南巡攻略第二百四十五章 袖手旁觀第九十七章 對蘭陵的新認識(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蘭陵的收穫第二百七十四章 開端第三百零三章 模式第三百九十章 拜師第二百六十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五十八章 紙(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混淆(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錢啊第二百三十三章 舉債第三十九章 家和萬事興第七章 詩與酒第九十章 野心與遺傳病(下)第七十四章 也許是個發明第三百四十七章 促銷第一百八十七章 和平與戰爭第一百四十二章 福禍難料第三十三章 希望第四百二十八章 開導第一百一十六章 千古名將大薈萃第二百九十二章 紛亂第九十一章 耕牛(上)第二百零七章 動搖第四百零三章 猴山巧遇第四百一十三章 塞翁失牛?第一百三十章 優生第五章 缺乏娛樂項目的年代第一百六十五章 拉練第一百九十二章 臂助第二百九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二百六十九章 三國第四百零五章 改制前第二百五十六章 殺機暗伏第四百一十五章 假途伐虢第二百一十三章 緩兵之計?第二百四十五章 巧合?第四百七十六章 罪魁第一百二十三章 忘年第二百七十一章 急報第九十九章 牡丹花開(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情?第二百六十二章 根源第八十一章 守歲奇想第二百七十八章 剎車裝置第四百七十三章 借花獻佛第四十六章 遺禍第一百九十八章 棉、糧第二百四十六章 制裁第二十四章 規劃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意失荊州第一百五十六章 鄉韻懷古第一百九十九章 懸賞第二百一十三章 緩兵之計?第三百六十一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國沙...哪啥主義第四百四十六章 惡媒第三百一十七章 萌芽第二百四十八章 刺客?第二百六十四章 門診第六十章 失敗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