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十萬火急

張毅成終究還是下了樓,在百鳳樓後門,早有一匹快馬在此等候。

如此重大的消息,當然不能隨意叫人傳送,非要他這駐洛陽的頭目親傳不可,於是他翻身上馬,勒馬往長安的渡口飛奔而去。

一路舟車勞頓,待到了洛陽城,洛陽城的景象,卻是讓張毅成有些驚愕。

張毅成就是洛陽人,一年多前,才奉了上官辰之命前去長安經營百鳳樓,那邊事務繁忙,張毅成幾乎沒有機會回來。

可是現在,剛剛抵達洛陽渡口,看到那無數的船隻,待好不容易舟船靠岸,上了棧橋,過目看去,這巨大的港口錯落着十幾個碼頭,每個碼頭功能不一,又延伸出無數的棧橋,停泊貨船的,停泊客船的,還有兵船、官船的,目力所及,這各色人等,不下萬人,無數腳伕揹着貨物來回穿梭,無數的客商匆匆而過,更有一個個穿着皮甲的官兵全副武裝,衛戍在各處,來回逡巡。

這些官兵很是奇怪,既非是禁軍的模樣,又不是府兵,和神策軍更是天差地別,他們穿着皮甲,裹着披風,腰間插着長刀,精神倒是奕奕,依稀有那麼一點神策軍的影子,不過靠近一些,便可看到他們的胸前繡着河南郡洛陽團結營的字樣,張毅成心裡明白,這些人應當就是神策府的府兵了,這些府兵,單看他們的武裝和精神氣,應當比禁軍差一些,和神策軍相比那就更差了不少,不過比尋常的府兵卻顯得彪悍的多。

張毅成還發現,靠着港口不遠,有一處山丘,山丘上似乎還有道路蜿蜒而上。偏偏那兒沒有什麼尋常人,沿途卻有不少這樣的團結營官兵駐守,在那山丘上。搭建了石頭築的圍牆,圍牆後頭。有一個個黑黝黝的巨大炮口顯露出來,炮口的方向,是幾處重要的河道閘口。

火炮的事,張毅成多少知道一些,而這樣巨大的火炮,張毅成卻是不曾見過,心裡感嘆之餘,他卻不敢怠慢。尋了個碼頭附近的裡亭,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神策府爲了加強各地治所和軍中的聯絡,在唐朝驛站的基礎上,在整個河南府內部設立了數百個裡亭,尤其是碼頭和渡口,都有專門的人員駐守,有專門的舟船和健馬作爲交通工具,但凡有大事,可以做到在十個時辰之內在河南府內以最迅捷的速度傳遞消息。

當然,這某種程度只是一個比驛站制度更加耗錢的項目罷了。並沒有什麼創新,只是在這個基礎上,砸了無數錢糧而已。

這個錢糧當然是值得的。很多時候,消息的快捷傳輸,某種程度帶來的效益本就及其客觀,無論是公文還是軍令的往來,即便只是快幾柱香,都可能改變最後的結果。

神策府在這方面,從來不肯吝嗇。

裡亭的差役察驗了張毅成的腰牌,驗明正身之後,很快便準備了一匹健馬。這種健馬往往脖下繫着鈴鐺,一旦跑動。便叮噹作響,有提醒沿途行人躲避的意思。神策府更有規矩,但凡是這種快馬奔馳而過,所有人乃至於是議員或者是神策府中的高官都需迴避,任何人躲避不及,一旦被撞,一切後果自行負責,若是損傷了傳報的人員,甚至還可能要惹上官司。

因此這叮噹聲一響,張毅成只埋頭催促着坐下的健馬,也不管街上的熙熙攘攘,沿途的人遠遠聽到這叮噹聲,也紛紛都避開,只過了幾盞茶功夫,那快馬已是吃不消了,一路的疾馳,消耗了大量的體力,等到了朱樓門前的時候,只能撲哧撲哧的打着響鼻。

張毅成不再管馬,徑直手持着腰牌入內,門口的侍衛不敢阻攔。

而在片刻之後,上官辰便在裡廳會見了這位洛陽城佈置的眼線。

只是略略的詢問了幾句,緊接着張毅成便呈上了竹筒,竹筒裡的文書抽出來,上官辰臉色陰晴不定的端詳。

……………………………………………………

幾柱香之後,秦少游便抵達了朱樓。

任何朱樓的急報,都會分爲三六九等,而一般的較爲重要或者不甚重要的消息,都會由朱樓進行清理,而後會以日報的方式,呈送到神策府一些相關重要人士的案頭上。

只有重要的消息,纔會不計任何時間,都會立即傳送到神策府最核心的人物手裡。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消息,即最爲重要,這種消息一經送到,還未傳送,也就是說,張毅成剛剛抵達洛陽,就會有裡亭裡專門的人送信去神策府知會。

而這樣的消息,一年到頭,怕也未必會有一件,這就說明是十萬火急,半分都馬虎不得。

秦少游性子急,知道肯定長安那兒發生了大事,所以他不願意乾等,況且今日本就在洛陽辦公,索性直接往朱樓去。

聽說秦少游親來,上官辰忙是迎接。

這個酒色財氣樣樣都不拉下的傢伙,非但沒有顯露出太多的疲倦,反而皮膚更顯細膩,整個人滿面紅光。

秦少游總是覺得,這廝天生下來,只怕就是紈絝的命,他沒有和上官辰寒暄,只是道:“人在哪裡。”

“殿下請。”

當秦少游坐在張毅成面前的時候,張毅成的心情頗爲激動,弘農王殿下他是聞名已久,卻從未見過,而如今,看到這個二十三四歲的青年,一臉凝重之色,張毅成忙是行禮,道:“見過殿下。”

秦少游先是看了傳報,這一目十行看過去,一下子明白爲何這是一份十萬火急的快報了。

韋氏……這一次倒是夠狠的。

當初的時候,武則天曾警告秦少游,說是狗急還會跳牆,若是情況對韋家不利,韋家一定會禍亂天下。

當初的秦少游,倒不是沒有將武則天的話當做耳邊風,只是他萬萬料不到,這韋家敗相還未顯露,他們就已經急不可耐的捋起袖子爲禍了。

所謂的都督,某種程度就是節度使,而韋家現在所做的,和歷史上的唐朝溫水煮青蛙式的節度使制全然不同,若說歷史上的唐玄宗還只是無可奈何之下,慢慢的將權利分散出去,在一些較爲敏感的地區,設置節度使的轄地,盡力的維持着朝廷的實力,而這韋家,簡直就是直接拿着一柄錘子,把這口鍋直接砸了個稀巴爛。

天下徹底的分爲了三十七份,除了關中的朝廷尚且佔據了最強的實力,並且坐擁天下一部分的賦稅以及十數萬精銳的禁軍之外,其餘各鎮幾乎是都督總鎮一方。

而且很明顯的是,與河南府接壤的幾個軍鎮,如昭義、神威、崇德三鎮,一個是盤踞河北,一個是鎮守山東,一個則是固守淮南,這三鎮下轄的州縣最多,每一鎮的實力,都是驚人,俱都各領近二十州,轄縣百五十以上。

其中都督的人選,除了一個淮南崇德鎮的黑齒常之,河北的昭義韋弘敏,還有就是山東的神威鎮王方翼,燕國公黑齒常之乃是邊鎮大將,戰功彪炳,乃是朝廷防範邊患的最重要的軍事大員之一,而如今,卻是敕其爲軍鎮都督,分明是有防範秦少游地意思。

而另一人王方翼,也是戰功赫赫,早年曾威震西域,立下戰功無數,卻遭了武則天的猜忌,將其流放嶺南,不久之後,李顯登基,韋氏立即提拔了此人,先在禁軍中任職,如今則命其鎮守山東神威鎮。

這韋弘敏,自是秦少游的死敵,黑齒常之和王方翼二人,都是大將出身,軍中威望極高,而且他們的共同特點卻多是受武則天所猜忌,固然他們對秦少游沒有太多的恩怨,只是武則天在一日洛陽,這二人就絕不可能與秦少游媾和。

更何況,如今總鎮一地,管理一地的錢糧,招募兵馬,這等於是將轄地當做了自己的私產,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們本身就與神策府有着天然的利益衝突。

這三鎮,顯然就成了針對武則天與秦少游地第一道防線,韋弘敏乃是侍中,素有有些幹才,再加上黑齒常之與王方翼兩員虎將,背後又靠着朝廷,這幾乎,是把河南府箍成了一個鐵桶,要活活的將秦少游和神策府勒死其中。

至於其他各鎮,也多由韋家和一些門生故吏充任,更有不少功勳之後,以及關隴子弟充塞其中。

韋弘敏這個侍中,等於是親自坐鎮到了河北,又得到了兩員虎將的支持,此番分明是對河南府爭鋒相對而來了。

………………………………

第205章 發跡第299章 見過天子第56章 將進酒第491章 決心第25章 造孽第480章 萬全之策第198章 殺戮第645章 入關第581章 本王何憂第401章 不可小視第292章 我來了第79章 欺君罔上第414章 雙喜臨門第288章 公主下嫁第246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179章 天有不測風雲第218章 真龍天子第442章 經營第244章 張良之才第366章 民貴君輕第115章 反殺第105章 龍虎之鬥第319章 宏圖大業第409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70章 萬死之人,可不止一個第349章 鹿死誰手第300章 禪讓第442章 經營第104章 愛民如子第558章 破城在即第43章 開考第265章 開啓新世界的鑰匙第46章 老虎發威第21章 天子親臨第391章 河南府大總管第241章 好人第382章 藩鎮第289章 何惜百死報家國第446章 別惹我第78章 果然如此第38章 天下第一第380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324章 千載難逢第105章 龍虎之鬥第291章 決一死戰第281章 封侯非我意第269章 是太子殿下第582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637章 笑貧不笑娼第127章 天下大亂第12章 千古奇冤第360章 死地第501章 決戰之前第256章 攤牌第263章 敕魏國公第405章 這是戰爭第212章 翁婿之情第383章 大禮第56章 將進酒第341章 他來了第432章 人贓並獲第96章 不共戴天第431章 確鑿第152章 大豐收第624章 大勝第422章 大變已生第457章 天要塌了第325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631章 軍鬧第371章 天大的胃口第293章 地動山搖第37章 走馬上任第37章 走馬上任第271章 利器第133章 破陣第20章 恭迎聖駕第340章 火上添油第214章 十全十美第354章 風流人物第260章 徹底完蛋第212章 翁婿之情第590章 自古聖賢皆寂寞第175章 心肝寶貝第234章 貪天之功第213章 感天動地第210章 血色將至第241章 好人第238章 開府第559章 性命攸關第501章 決戰第40章 殺手鐗第258章 絕地反擊第7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08章 高擡貴手第424章 手段如何第24章 若愚方有大智第116章 風口浪尖第354章 風流人物第395章 利在千秋第229章 最後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