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屠戮

上官辰安排之後,緊接着便開始寫了一封書信,讓人急送洛陽。

做好了這一切,他並不感覺到輕鬆,因爲他知道,檯面下的紛爭已經結束,所有的矛盾,都將擺在檯面之上了。

“安排一下,明日我要洛陽去。平時朱樓裡檯面上的人,也都要撤走,各處的暗樁,也要多加小心。”此地已經不宜久留,上官辰對此一清二楚,若是當真到了那個萬一的地步,韋家肯定要開始動手了,既然已經明面化,上官辰有理由相信,韋家絕不是心慈手軟。

安排好了這一切。

在次日一大清早,這看上去安靜的長安城裡,上官辰已經開始動了身,一行人勒馬疾馳,很快便出了城。

一連兩日,沒有了太子和四皇子的消息,原本這是稀鬆平常的事,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上皇那兒,都在屏息等待着消息,可是這時候,一個破天荒的流言卻是傳了出來,太子和四皇子已是死了。

死了

聽到這消息的人,首先是覺得不可置信。

可是許多人卻還是留了心,因爲此前,也曾聽說過要毒害陛下的消息,大家還覺得嗤之以鼻,可是現實卻是活生生的發生了。

所謂關心則亂,在許多人眼裡,太子自然是至關重要的人物,他的生死,本就關係着許多人生死榮辱,所以無論這個消息無論有多麼的可笑,許多人卻都開始想盡辦法證實。、

龍門宮那兒,大家都在盯着,其實龍門宮也已經開始慌了,太子妃聽到這個消息,大爲惶恐,已是第五次命人入宮去送一些衣物,可是毫無例外,盡都擋駕。

原本一件大家不在意的事,現在一下子突然出現了許多的疑點。

不少人開始變得不安起來。這種不安的情緒,加上坊間的推波助瀾,頓時沸騰開來。

幾乎所有的人都在藉此把這輿論的聲勢鬧大,假若太子和四皇子死了,這宮中,是誰動的手?

矛頭直指韋家,一方面。能動手的也只有韋家,有這個膽子的。自然也只剩下韋家,太子和四皇子,都非韋家所出,此前就曾有過許多消息,說是韋氏有意立自己的女兒爲太子,效仿那武則天,而那位不甘寂寞的公主殿下,似乎仗着父皇和母后的寵愛,也恃寵而驕。在長安本就惹出了許多爭議,韋氏殺太子和四皇子,莫非是要爲此而鋪墊嗎?甚或者是,壓根就是韋家人取而代之?

至於武則天,幾乎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她的可能,一方面,她自入了宮。就沒有了音訊,宮內已有傳聞,上皇已被監視起來,這是人所共知的事,既然被人監視,她有什麼能力。去殺太子和四皇子呢?

更不必說,這四皇子和太子,乃是她的嫡孫,上皇已將皇位禪讓給了天子,自己的兒子做了天子,難道還會擔心自己的孫兒做天子嗎?只怕求之不得纔對。

最最重要的是,就在不久之前。太子殿下曾經證實,上皇已經病重,而且這個消息千真萬確,否則紫微宮裡,爲何會據聞被人團團圍住,爲何天子和韋后會急匆匆的趕長安來,一個老邁且又多病的老人,你再說她如何野心勃勃,只怕說她害死了太子與四皇子,也不免有些牽強。

唯一的可能,只有韋氏了。

莫非是上皇病危,所以韋氏趁此機會斬草除根?

現在民怨已經開始沸騰,不只是坊間好事者在鬧,便是各家的奴婢,乃至於一些門客,也開始在背後使力。

許多人顯然都在等,他們未必相信太子遭遇了不測,所以故意將事情醞釀起來,把聲勢鬧大。

甚至於,各種對於韋氏的辱罵之詞,也開始出現了,一些人開始上書,提及這件事。

按理來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假若太子殿下還活着,這個時候,衆矢之的的韋后一定會讓太子出面,無論如何,都會讓太子出來平息這場風波。

所以不少人表面上在背後開始造勢,實則卻不是針對韋家,而是進行試探。

只是這個試探卻是石沉大海,足足七八個時辰過去,居然一點音訊都沒有。

這一下子足夠讓人感覺不妙了。

韋家消息當然不可能不靈通,他們肯定會在第一時間察覺到街頭巷尾的議論,可是現在的韋氏,卻是沉默,竟好像是無動於衷。

那麼除非是韋氏對於這些惡毒的流言根本不在乎,要嘛就是最可怕的結果那些流言蜚語理應是真的。

“到底怎麼事。”韋后將那韋承慶叫來,她惡狠狠的看着韋承慶:“是誰走漏了消息,到底是誰?你難道不知行事不密的後果嗎?”

這番話,雖然沒有明言,可是韋后卻已是把話說的很清楚了。

她懷疑是韋承慶走漏了消息。

韋承慶忙道:“臣下也是不知,只是外間,只是突然之間就有了這個流言,而後便鬧得沸沸揚揚,滿城風雨,娘娘臣也覺得蹊蹺的很,是不是,讓人查一查。”

所謂的讓人查一查,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以韋承慶的聰明,怎會不知道,眼下這個時候,查這個沒有任何意義,韋家現在要做的是爭取時間,可是韋承慶卻知道,自己非這樣說不可,雖然自己是韋家人,韋后對自己還算信任,可現在天知地知你知我的事,卻是傳揚了出去,韋承慶不遭懷疑就見鬼了,所以他說查一查,不過是證明自己的清白而已。

韋后臉色緩和了一些:“你的名冊,還沒擬定嗎?”

“已經擬定好了,只不過眼下最重要的不是我們不信任誰,而是我們應當信任誰,誰該封官許願,而誰應當斬草除根,只不過要斬草除根,就必定要假手於人,這些人,必須足夠信任。臣得找他們來洽商一二,試試他們的態度。”

他們現在要剷除的,可不是阿貓阿狗,那些人,可都是韋家從前視之爲眼中釘,以往卻不敢輕易動手的人,也正因爲如此。韋承慶才說,現在需要時間。若是因爲時間不夠根本難以將他們連根拔起。

韋后禁不住顯得焦慮:“顯然已經有些來不及了,來不及了你啊行事不密啊這行事不密,會是什麼樣的結果,現在天下人,都在等着太子出面,而如今,本宮從哪裡去尋一個太子來。他們一旦有所察覺,又怎麼會坐以待斃”

韋承慶皺着眉,他也一點辦法都沒有。難道讓他活生生的變出一個太子出來,他猶豫片刻:“臣加緊着辦”

韋后知道,也只能如此了。

可是還是遲了。

有宦官急匆匆的進來,道:“娘娘娘娘不好了”

韋后感覺諸事都開始不順起來,她惡狠狠地瞪了宦官一眼:“什麼事。”

“鄂國公尉遲循毓,就在一個時辰之前,帶着他的家將。還有諸多親眷,出長安去了。”

出了長安。

韋后不禁道:“去了哪裡?”

“聽人說,是往洛陽方向,不過不是往函谷關去,走的是小路。”

洛陽

韋承慶臉色鐵青。

這個鄂國公尉遲循毓乃是尉遲敬德之孫,乃是大唐的開國功臣之後。不過說起此人想當初的時候,這尉遲循毓還因爲和楊家有過爭執,於是與秦少游鬧得劍拔弩張,秦少游可是把他的祖宅都給用火炮轟了。

滿長安人誰不知道,尉遲循毓和秦少游乃是死仇,雙方簡直就是水火不容,在長安城裡。尉遲循毓只要提起舊事,就要把秦少游的祖宗十八代罵上一通。

可是他居然跑去洛陽

這意味着什麼?

這個傢伙倒是乾脆的很啊,一聽到不對勁,比那些平時精明無比的人要爽快的多,拔腿就走,一丁點拖泥帶水都沒有。

而且這麼一個和秦少游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人,現在居然攜家帶口,往洛陽去,這又意味着什麼?

尉遲家乃是開國功臣之後,對於李氏的忠誠,幾乎可以說遠在他人之上,也正因爲如此,尉遲循毓在韋后立了太子之後,是絕對忠誠於太子李重俊的,現在聽說李重俊死了。這位鄂國公,顯然已經對韋氏徹底的絕望,他既不可能留在長安向韋家徹底稱臣,那麼毫無例外的事,他只有一個選擇。

這個選擇,就是二皇子李重福,李重福本就是長子,又是陛下嫡親的血脈,太子死了,在這些眼裡,李重福就是最名正言順的繼承人,這時候不跑,更待何時。

可問題就在於連尉遲循毓這個傢伙,都跑去二皇子那兒,都跑去找秦少游,可見他對於太子之死,是何等的痛恨,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當太子死後,在尉遲循毓這樣的人心裡,他最大的敵人,已經不再是秦少游,顯然是韋后,尉遲家世受國恩,是無論如何也不願意與韋后同流合污的,所以他只有這一條路可走。

韋承慶的臉色已經煞白。

尉遲循毓這個人,其實就是個仗着祖蔭混吃等死的紈絝,韋承慶壓根就沒有將他放在眼裡。

可是就這麼一個二世祖,卻是覺不能小看的,尉遲家在軍中有極大的影響力,尉遲敬德在當初,有多少部屬,也都追隨他立下赫赫戰功,都成爲了勳貴,如今這些人的子弟,依然享受着他們祖先用血汗換來的果實,現在這些人大多都充斥在軍中,是擔任着大大小小的職務,尉遲家在他們心裡,更像是一面旗幟,現在尉遲循毓跑了這軍心

何況有了尉遲循毓的先例,其他人呢?

尉遲循毓都去找二皇子,去尋秦少游了,其他的人,還會在那坐以待斃嗎?

韋氏和韋承慶相互對視一眼,他們都從對方的眼眸中,看到了深深的恐懼。

凡事最怕有一,因爲有一就會有二,有二就會有十有百有千有萬,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至少對於那些現在的他們已經陷入了絕望的境地,也只有洛陽,才能給予他們一丁點的曙光了。

韋氏幾乎當機立斷的道:“立即去封閉城門,所有人不得出入,就說太子遇刺,本宮要捉拿行刺太子的兇徒”

“娘娘”韋承慶顯得有些絕望,他當然知道,現在這個處置是最有利的。

那些絕大多數要嘛是高門就是貴族出身,哪一個都不是省油的燈,無論是財富還是人脈,都非尋常人可比,一旦他們蜂擁去洛陽,要去投奔秦少游,那麼整個力量的對比就可能發生翻轉,現在的秦少游,就已經十分可怕,若是一旦連關中門閥,都有爲數不少去和秦少游狼狽爲奸,此消彼長之下,韋家拿什麼固守關中之地?

可問題就在於,一旦封閉了城門,就意味着徹底的對立了,整個長安城內,將要掀起血雨腥風,無數的屠刀都要舉起來,大家要相互殘殺。

那些走又走不了,且又對韋家恨之入骨嗎,必定是要拿出所有的本錢,和韋家來一個徹底的攤牌,這場殺戮,可能要波及到每一個人,整個長安,在明日清早,就要血流成河。

可是除此之外,又有什麼辦法呢?

只是韋承慶卻還是搖了搖頭:“娘娘不可”

全章送到。(。)

《想友一下,本文章採集來源於》

第77章 帝心難測第84章 人頭落地第200章 忠良第274章 心術第449章 生死之事第619章 畢功一役第275章 晴天霹靂第270章 託孤第361章 強者爲王第272章 你招惹我了第585章 事急矣第265章 開啓新世界的鑰匙第349章 鹿死誰手第578章 魏王第298章 殿下已經死了第474章 江山色變第242章 天下名士第337章 禍水東引第69章 抓壯丁第152章 大豐收第586章 大動干戈第634章 攻心第323章 盡忠職守第286章 勝券在握第300章 禪讓第600章 河山錦繡第12章 千古奇冤第7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49章 鹿死誰手第182章 奉陪到底第146章 非卿莫屬第334章 京兆震動第486章 無路可走第285章 有死而已第195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587章 死無葬身之地第158章 殿下,沒你什麼事了第266章 治國安邦第298章 殿下已經死了第364章 殺招第456章 命中註定第167章 殺第14章 得理不饒人第476章 羣情激奮第456章 命中註定第206章 奇襲第385章 見鬼了第486章 無路可走第134章 告捷第87章 反戈一擊第611章 千萬恨第83章 殺一儆百第621章 生死之戰第241章 好人第451章 上皇在此第589章 決戰第9章 節操誠可貴第387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8章 服不服?第483章 虎狼第231章 無罪第263章 千載難逢第345章 擒敵第440章 姓韋的不是東西第568章 天降大任第468章 天生萬物第247章 奪門之變第281章 ;非國家之福第578章 魏王第26章 天子動容第261章 一敗塗地第113章 公主殿下完美補刀第285章 真義士也第112章 冤枉啊第563章 控制第407章 反目成仇第292章 我來了第285章 真義士也第610章 死路一條第298章 殿下已經死了第395章 利在千秋第384章 可怕的力量第262章 瘋了第272章 你招惹我了第77章 帝心難測第80章 天變第268章 業報第172章 駙馬都尉第291章 決一死戰第61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591章 人心似水第284章 無路可逃第392章 盡心用命第258章 誅殺第47章 行路難第74章 君爲臣綱第204章 不共戴天第367章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第574章 上下尊卑第608章 自古聖賢多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