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如火如荼

在李治全面瞭解韓藝的計劃後,立刻下詔,表達自己對於三門山事故的遺憾,並且強調朝廷將會進一步減輕漕運給百姓帶去的負擔,避免類似的事故再度發生,但他並未說直接廢除漕運,這還是在給自己留有餘地。另外,就是補償問題,朝廷將會免除遇難勞役家裡五年稅收,還會給予一定的撫卹金,具體金額沒有細說,這個李治也是交予韓藝去處理。

古代的撫卹金再多也就那樣,以前幾乎沒有,死了就死了,這回也是韓藝建議的,而且因爲有樞要大臣以及李鳳等人“慷慨”捐贈,這一回的撫卹金註定比以前得要多多了。

當然,絕大多數的百姓關心得也不是撫卹金,這跟他們沒啥關係,而是漕運之役,這可是關乎天下百姓的,百姓們也在翹首以盼,究竟朝廷會如何改革,如何進一步減輕百姓的勞役之苦。

不管怎麼說,李治的這一道詔令下去之後,就是對於韓藝的最大肯定,因爲目前除了韓藝的這個計劃而言,也沒有人提出更好的辦法,能夠減輕漕運給百姓帶來的負擔。

而韓藝的這個計劃之所以通過的如此順利,所遇阻礙甚少,是因爲這個計劃確實對於最高階層以及最低階層都非常有利的。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韓藝就會忍着,他不會去強求某些東西的,這也是老千的職業素養,儘量不去強求,因爲當你希望在原有的基礎上,爭取更多的利益,那麼風險就會成本增加,這是不划算的。其實很多事,他是可以去爭取的,但是因爲把握不大,他就不太願意爲此付出過多的努力,他儘量只爭取自己計劃之內的利益,之外的話,他一般不去多想。

如果不是三門山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故,他不會去做這件事的,而如今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故,他知道李治得給百姓一個說法,怎麼也得做出一些姿態來,那麼這就是一個機會。

根據利益守恆定律,既然最高統治階層以及最低階層都因此獲利,那麼中間階層肯定是受害的一方。

能夠從漕運中獲取利益的,一般都是中間階層,皇帝在其中的利益是常數,不是,因爲皇帝就要那麼多,你怎麼也得給,這是沒法去改變的。但是從中操作不是的皇帝,也不是宰相,而是地方官員,漕運通達的州縣,官員得日子也好過許多。

而洛陽是大唐的經濟中心,是漕運的運轉中心,那麼洛州三巨頭無疑是這一回改革的最大受害者。

李鳳、權懷恩、王大禮是後悔死了,他們當初只想借用士林給韓藝施加一些壓力,讓韓藝明白強龍不壓地頭蛇的道理,可沒有想到這狐狸沒有打倒,反而惹得一身騷,如今士林中都還在爭論的此事,沒有人關注什麼漕運,漕運對於士林而言,那都是下等人做的事,商人跟勞役在他們眼中沒有一點區別。

而且,他們三人原本以爲韓藝不可能兌現自己的承諾,可卻沒有想到,韓藝竟然真得拿出了一套完整的計劃來,並且得到了皇帝、樞要大臣的支持,他們更加不知道的是,這樞要大臣中,正在醞釀着一波新得矛盾衝突,那就是雜色入流,而韓藝在此事中,剛好處於中立。

要說這漕運之事對於李義府、杜正倫這二位中書令而言,有多麼重要麼,還真心談不上,因爲在他們看來,你們將糧食運到長安來,不讓我餓着就行了,至於怎麼去做,跟他們沒有多大的關係,他們也一直沒有管過,這一直都是舟楫署的事,他們怎麼可能會因爲漕運之事,在這種緊要關頭去得罪韓藝,萬一韓藝偏向對方,這就得不償失了。

“真是沒有想到韓藝竟然真的能夠想出一個辦法來,這下可如何是好?”李鳳此時是愁眉難展,不禁看向王大禮與權懷恩。

權懷恩哼道:“他別高興的太早,這個辦法究竟能否可行,還猶未可知。”

王大禮卻道:“且不說這辦法究竟是否可行,可問題是陛下與中書令他們都支持,即便不可行,那也得等到三年後再來下以定論,這三年後,會是什麼情況,誰又能夠猜得準呢。”

李鳳輕輕一嘆,道:“既然陛下恁地支持,那咱們也就算了,不要再在此事上爭鬥不休。”

“這如何能行。”

權懷恩道:“漕運之事,倒還只是其次,關鍵是他韓藝欺人太甚,來到洛陽,連半分薄面都不給咱們,倘若我們任其在洛陽胡作非爲,那將來誰還會將我們放在眼裡。”

李鳳又問道:“那你說該當如何?”

權懷恩微一沉吟,道:“這事在人爲,他韓藝再狡猾,可這麼大的事,他一個人也是完不成的,而且廢除漕運,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傷害的也不只是咱們的利益,還有許多人的利益,只要咱們將這消息給捅出去,讓漕運官員都知道韓藝的真實目的,如此一來,他們都不會配合韓藝,那麼,韓藝將面臨着兩難的境地,要麼立即廢除漕運,要麼呵呵,他的變法就無法進行下去。”

王大禮手一擡,裂開道:“你若這麼做,無疑是在幫助韓藝。”

權懷恩詫異道:“此話怎講?”

王大禮道:“若是此消息傳出之後,天下百姓都會支持韓藝的,縱使其它州縣的官員想反對,也無濟於事,因爲漕運是否可行,關鍵還是在於百姓,若廢除漕運,百姓自然就免於漕運之役,百姓自然會支持韓藝,若百姓都支持韓藝,那些地方官員又豈敢上逆皇命,下逆民心。”

李鳳直點頭道:“大禮言之有理啊。”

權懷恩氣急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咱們就看着韓藝在咱們頭上撒尿麼。”

王大禮皺眉沉吟半響,道:“如今看來,想要阻止韓藝是很難的,至少目前是這樣的。但是不管他韓藝怎麼變,也無法改變我們在洛陽的地位,不管是漕運,還是商人,只要他們從咱們這裡過,那麼就必須受到咱們的管制,我建議與其想辦法去阻止韓藝,還不如想想,我們該如何在其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從而增加咱們洛陽在全國的地位。”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又道:“在韓藝的計劃中,倉庫還是歸朝廷管,那麼只要咱們掌握洛陽的倉庫,並且將其建成全國做大的倉庫集中地,那麼咱們洛陽的地位將會不減反增,只要洛陽的地位提升了,那麼咱們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權懷恩坐了下來,冷靜了下來,思忖少許,道:“你說得不錯,咱們先前輸就輸在,太執着於跟韓藝的鬥氣,而未從整件事去考慮,而韓藝恰恰與我們相反,他利用捐款一事,將我們捲入其中,同時又令自己置身事外。”

王大禮道:“而且此事對百姓有益,咱們可不能讓韓藝搶走了咱們洛陽的民心,因此,咱們得在此事中盡力爲洛陽百姓爭取到權益,這樣咱們的地位才能更加穩固。”

權懷恩哈哈笑道:“大禮,還是你想得周到。”

可見他們是合格的官僚,因爲他們剛好處於中間,手中握有實權,但是又無決策權,他們只能奉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策略,在政策中尋找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去拒絕執行,不具有決策權的他們,是玩不過上面的人。

幸虧他們是這麼想的,否則的話,他們會死得很慘,別說百姓,韓藝可是連那些漕運官都沒有打算留給他們,如果他們要反對,或者從中作梗的話,他們將會成爲光桿司令,一個不得民心,不得君心的官員,離下野也只是分分鐘的事。

爲什麼韓藝選擇在洛陽佈置整個計劃,而非是回長安去,當然不完全是因爲李治在洛陽,還有一點,就是洛陽乃是漕運的中心,在這裡有着他需要的一切資料,包括人才,而他的這個計劃,就是基於在這上面的。

在得到李治的支持後,韓藝也立刻如火如荼的幹了起來,要知道,他只有三年的時間,三年內必須見得成效,別看李治他們現在支持,但是統治階級可沒有什麼耐心的,而且朝堂的情況也是瞬息萬變,韓藝必須得把握住這個機會。

今日,韓藝挑選出來的漕運官就從四面八方趕到了韓藝的莊園內,當然,這些漕運官主要都是來自於洛陽、汴州、長安三地,共有一百人,但是他們也都並非是這三個地方的人,有一部分是執行任務,押送糧食到這裡,還未來得及回去。

“卑職參見韓尚書。”

“免禮!”

韓藝淡淡的點點頭,目光從他們臉上掃過,發現他們臉上多多少少有一些忐忑不安,道:“我乃堂堂戶部尚書,而你們只是一個個都不知道該怎麼稱呼的押糧小吏,我問你們,如果我要整你們的話,還需要親自出面嗎?”

唐朝漕運官是沒有官銜的,一般的稱呼什麼都是邢老大之類的,舟楫署攏共也就兩個官員,一個令,一個丞,其餘的全都是吏。

一些人唯唯若若的搖着頭。

“既然如此,你們爲何還要這般忐忑。”韓藝一笑,道:“我找你們來,當然是有好事便宜你們,否則的話,那我犯不着親自出面。”

這些人聽罷,覺得韓藝說得挺有道理,他們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韓藝要懲治他們,還需要將他們叫到自己的莊園來麼,這不是殺雞用牛刀麼,不禁暗想,難道真有好事便宜我等。念及至此,他們漸進放鬆下來,心裡還隱隱有些期待。

一旁的閻立本見韓藝兩句話,就消除了這些人對於韓藝的恐慌心理,而且韓藝也只是將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告訴他們而已。

韓藝又是一目掃去,揹負着雙手,慢悠悠的走着,邊走,邊是笑道:“說得好聽一點,你們是漕運官,說得不好聽一點,你們就是一個跑腿的,除了朝廷發錢給你們外,你們跟那些勞役也沒有多大的區別。我問你們,你們想不想當一名真正的官員。”

這誰不想啊!

這些人紛紛露出傻笑。

“你們這麼大年紀,還要那臉皮作甚。說吧,想不想。”

“想!”

衆人立刻齊聲道。

“很好!”

韓藝道:“現在就有一個機會擺在裡面面前,你們其中有些人原本就在洛陽,相信也對此事有所瞭解,朝廷有意減輕百姓的負擔,減少勞役,因此打算將一些糧食交予商人押送,也就是說,將來朝廷不需要那麼多押糧人員,你們面臨着失業,但是這你們並不代表站在這裡你的人。

俗語有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你們這些押糧人,有些人勤勤懇懇爲朝廷辦事,而有些人則是馬虎了事,他們認爲誰會在意他們呢?然而,如今他們就要爲平時的馬虎,不負責,而付出代價,我可以告訴你們,像那種人,將會失業,朝廷不會再要他們。而你們的話,我看過你們的押糧記錄,都表現的非常良好,因此我打算將他們提拔你們。”

大家聽得面色一喜。

韓藝又道:“雖說將糧食交予商人押送,但是朝廷也要派人監管,碼頭、河道、倉庫,等等。而你們將會是我的優先人選。”

這絕對是提拔,以前他們幹得是什麼事,不也是風裡來,水裡去的,日曬雨淋,一年難得回一次家,如果只是監管的話,那明顯要輕鬆多了,而且手中的權力也要大得多。

“蒙韓尚書賞識,我等定當竭盡全力。”

衆人欣喜的齊聲回道。

韓藝笑道:“你們不要高興太早,我說得只是優先人選,但是具體還得看你們的是否有真才實學。”

大家一聽,不禁面色惶恐,真才實學,我一個押糧的,哪有什麼真才實學啊!

又聽韓藝說道:“不過你們也不要太擔憂,我說的真才實學,不是讀書認字,而是對於運輸的認識,你們都是來自全國各州縣的,我要看看你們對於自己家鄉的河道是否熟悉,對於運輸是否熟悉,僅此而已。”

你早說啊!

大家聽得又是大鬆一口氣,他們個個的經驗至少十年,還是自己家鄉的河道,這要不熟悉的,那真得拖出去斬了。

:求訂閱,求打賞,求推薦,求月票……

第二百一十七章 原來如此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剪不斷,理還亂的東亞三國第九十六章 洗錢!掃尾!第四百三十一章 兩頭爲難第九十七章 目的何在?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必須插播廣告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裡應外合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你們懂藝術麼?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有錢才能去尊重第七百零二章 圓滿中的意外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神助攻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這是一樁買賣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穿越者算什麼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病貓也有發威時第六百零二章 愛情與事業第五百四十二章 難得被騙(三流肥貓飄紅)第九百五十五章 真情流露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必須組團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忽悠皇帝當商人第二千零五十章 戰場轉移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飛鳥與魚第三十章 弄個真菩薩來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沒有人忘記你第二千零四十二章 洗洗就白了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無恥騙子第六百四十七章 虛驚一場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大義滅親?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浴火誕生第二百五十六章 女人日第五百六十一章 尋尋覓覓第二百三十五章 鐵齒銅牙第五百六十七章 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周邊利益第二千零九章 利益捆綁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競爭並未停下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惡人自有女人磨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恰到好處第五十六章 揚州城真小第二百六十九章 絕密任務(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錢是最小的事第九百二十四章 民族精神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吃雞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打臉不要太快第五百八十二章 升遷受阻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貴賤在人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就這麼簡單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爭執不下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爆發的開始第六百八十六章 三十年一代溝第五百八十七章 賢妻當如蕭無衣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全面打響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統統拉下水第一百二十六章 捕殺女帝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不敗之刃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兩個三角關係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絕處逢生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一百二十七章 水中驚情(上)第四百四十七章 競爭惠於民第二百六十二章 暗潮洶涌第二十一章 你就是一仙女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太子椅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繞不過去的鍊鋼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你是我的吉祥物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想不想上天第七百四十三章 昭儀學院第五百六十三章 撲所迷離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非仁義之師第四百九十二章 這纔剛剛開始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我是一個農民第四百一十一章 一個騙子三個幫大結局 煙雨江南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沒有那麼糟糕第八百七十七章 有償幫助第一千零二十章 勸農桑第三百六十二章 穩定軍心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開拓者第九百一十六章 借來的闊氣第一千七百章 進退維谷第七百九十四章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是朋友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這塊蛋糕有點大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踩着聖人上位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鹽鐵會議第三百九十三章 世事無絕對第九百一十四章 存糧還錢第一百一十四章 深深地被賣了第九百六十九章 朕是清白的第九十九章 蓋新屋第三百零四章 誰說救美的一定是英雄第八十章 開始了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標準化管理第三百四十三章 自取其辱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天使?瘟神?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碧螺春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難以調和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有錢就是任性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是這裡,是那裡!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女來信第四百零八章 三顧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