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可憐白髮生

韓熙載和徐鍇目光相對,在對方的眼中,都看出了一種驚訝,顯然俱被這一首詞給驚豔到了。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兩個人喃喃自語,品論着詞句,不論是意境,還是辭藻,或是典故方面,都明顯比韓熙載剛纔所做的那首詞,強了不知幾倍?

“好詞,好詞啊!”韓熙載讀完之後,感覺一氣呵成,直抒胸臆,雖然看似梁州、滄州並非寫他實地境遇,但是均爲代指地點,具有更適合廣泛的包容性,是一種共情的表達。

對比之下,韓熙載臨時所寫的那首抒情詞,就顯得有些個性化,是寫他自己的,還沒有上升到一種普世的角度,讓其它讀衆融入進來抒發自我,有些地方沒有用典故,給代指虛化。

徐鍇最擅長的是訓詁文字學,解文說字很在行,所以,讀了一遍詞之後,他就發現了好幾個典故的出處,不由得讚歎連連。

“覓封侯,是暗用漢代班超投筆從戎,立功異域“以取封侯”的典故。貂裘是戰國蘇秦潦倒“黑貂之裘弊”典故。這天山,代指前線,用薛仁貴“三箭定天山”的典故。滄洲嘛,代指隱居之地,古代官者,以歸隱滄洲爲晚年從樂之境。做的好啊,雖然短短几十個字,多處用典,卻融會貫通令人不覺得其爲典,明白曉暢,高了不止一籌啊!”徐鍇此時對這首詞已是相當欽佩了。

韓熙載神色歡喜,絲毫沒有因爲蘇宸的寫的詞超出他許多而不悅,反而心情暢快,能在年邁之時,在江南之地見到如此才華的年輕人,實在令人興奮。

“蘇小友,這裡還有一首破陣子,你也來看一看!”說完,韓熙載從紙簍內,拿出一張捲起的宣紙,攤開之後,上面赫然有一首《破陣子》的長短詞:

“男兒志在家國,北望錦繡山河。虎狼之獅側臥榻,槍林飛騎駐城郭,何日起干戈?”

“淮土盡喪周虜,鷸蚌相爭自磨。若能重啓朝堂日,輔君濟民築興國,不枉上煙閣?”

字跡有些狂狷,行書龍飛鳳舞,有一股大家手筆風範,光這一手丹青字,不知多少讀書人渴望求到一副,放在家中鎮宅了。

因爲韓熙載在南唐士林的才名和威望非常高,尤擅書法,他的生性放蕩不羈,率性而爲,三朝老臣,勢力盤根錯雜,乃是北方文人南下投奔江南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當今朝堂之上,韓黨的領軍人物,與宋黨分庭抗勢。

這樣一個人物,哪怕暫時罷官了,每日在河邊垂釣,但是,他所擁有的威望和能量,也是巨大的。

這一次徐鍇來潤州到訪,雖以公差爲名,但是也有李煜派他來試探韓熙載出山爲官的心意如何,何況徐鍇,本就是韓黨陣營的成員之一。

蘇宸看完之後,微微點頭,這首詞也寫的不錯,大氣磅礴,一改了後蜀花間詞和江南詞的閨房之樂,戀情之豔等,沒有靡靡之音,多出幾分政治抱負,可以說,這樣的詞在整個南唐詞壇都少見,還沒有被當時的文壇所接受呢。

詞中用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成語典故,暗指宋黨和韓黨在朝廷作對,形成朋黨之爭,在內耗消磨了南唐的實力。“煙閣”則是唐太宗李世民建立凌煙閣的典故,隱隱比喻他自己若再出山,定要做一番事業,能夠堪比唐代凌煙閣上那些名臣,留名下去。

“先生這首詞,大氣凜然,用詞磅礴,氣勢豪邁,一改當下的濃情豔麗詞風,抒發了先生憂國憂民之情,令人敬佩!”蘇宸拱手作禮,表達自己敬佩,其實,做樣子的成分居多。

這首詞雖然聽着還不錯,但是詞的意境和文學藝術層面,還是略顯了淺白;畢竟這個時代,豪放派的詞還沒有推廣,韓熙載擅長的是書法一道,寫詞的水準一般,又是在嘗試新的詞風,寫不到極高水平,也是可以理解的。

韓熙載則聽到“憂國憂民”四個字,又想起那日他作畫之後,被蘇宸說黎民百姓難有同理之心的情景,不禁有些苦笑,嘆道:“憂國憂民,只是老夫庸人自擾罷了,唉,時不待我,又能如何?”

徐鍇在旁一怔,似乎看出韓熙載有些無奈之情,擔心他就此心灰意冷,不肯再出來做官,所以出言安慰道:“韓兄不必煩惱,正所謂盡人事,聽天命,我等一心爲國,有輔君安民之宏願,爲民爭利,這是道義所在;最後成不成功,就按國之運數了。只要我等盡了力,心安無悔,便足夠了。”

韓熙載聞言點點頭,沉默了少許,又恢復了幾分心情,看着蘇宸,微笑道:“不知能否請蘇小友,再寫一首破陣子,贈予老夫如何?”

又要寫詩詞啊?

蘇宸有些無語,跟這些有學問的大儒在一起就是麻煩,隨時被考究才情和學問。

關鍵是,蘇宸自己不會寫啊,或者說,寫出來的都是不入流的打油詩詞,基本拿得出手的,都是他抄宋代名人的詞了。

徐鍇此刻對蘇宸也十分感興趣起來,能當場寫出了方纔“訴衷情”那種詩詞,這個年輕人的才學已經打動了他,也在旁催促道:“蘇小兄弟,既然韓先生如此懇求,不如再寫一首吧。”

蘇宸被兩大文豪如此相邀,也不好意思拒絕,稍微思忖之後,點點頭道:“正好有一首,是以前所寫,跟韓先生這一首破陣子,也有一點相似意境,在下便寫出來吧。”

“甚好!”韓熙載聞言大喜,親自拿起硯臺,給他研墨,這本是僕人乾的活,但此時他心情大悅,不拘這種小節,一心想要看看蘇宸接下來這首破陣子,是何等內容?

蘇宸提筆在硯臺內蘸了一點墨汁,然後在畫板上剛替換的一張空白宣紙上,開始寫出破陣子三個字,隨後,筆隨手轉,娟秀又硬條的瘦金體字,瀟灑地寫了出來。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韓熙載和徐鍇在旁仔細盯着一字一句,上闋寫完的時候,二人已經感受到一股金戈鐵馬的陽剛之氣,撲面而來,都相當的吃驚,這年輕人怎地會有如此的雄渾豪邁的氣勢。

當下闋寫完的時候,二人更是目瞪口呆,內心震驚不已。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可憐白髮生,好啊,真好——”韓熙載神色激動,不斷念着最後一句,彷彿他自己的真實寫照,情緒上涌之下,他面色潮紅,忽然間身子便仰倒下去。

第二百一十一章 早做準備第一百八十二章 女子有才就是麻煩第九十五章 蘇公子實在太穩健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熙園詩會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波持續第六百七十七章 來勢洶洶第四百三十七章 提對策!第三百二十五章 交情加深第四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五百四十九章 練功提升第三百六十三章 兇名在外第一百八十六章 四紅顏齊聚首第四百四十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六百八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波持續第四百七十八章 撤軍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宋軍猛如虎第三百九十二章 搬府與訪客第五百三十一章 吳越對策第三百零二章 劉夏江三才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牀異枕第五百二十章 朝廷任命第四百零五章 看得很緊第三百六十三章 兇名在外第二百零五章 不堪回首的往事第二十二章 奇葩老丐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的危機第三百八十九章 意外說漏第三百四十六章 邀請一敘第六百一十八章 勸降書信到第五百八十二章 分兵攻城第三十七章 代師收徒第二百六十八章 化解心結第三百八十六章 治國之見第二百八十六章 還是清白的第六百七十七章 來勢洶洶第四百八十四章 議和退兵第四百二十九章 大膽預測第六百一十四章 婚事重提第四十九章 當年謎案第二百二十四章 幻想與現實的差距第九十八章 才子對決第五百九十七章 計中有計第三百零五章 謙虛低調是美德第三百七十七章 亮出身份第五百五十一章 監軍之職第六百四十八章 上朝與賞賜第七章 生財之道第九十九章 甘拜下風第一百零七章 內軒藏身第一百八十四章 文壇的另類第四百三十七章 提對策!第六十四章 都是瞎猜的第二百八十章 危機來臨第八十六章 縱使相逢應不識第四百九十七章 撒嬌過關上架感言!第五百五十五章 做好了準備第三百二十五章 交情加深第五十八章 那一刻的凝視第四百七十六章 料敵先機第五百二十八章 格物致知第五百二十七章 道法術器第三百三十四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八十九章 援手到來第五百三十六章 大兵壓境第六百七十二章 惹禍上身第六百二十八章 出使人選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三百三十五章 三司會審第一百九十一章 女俠駕到第三百九十四章 風波持續第二百一十章 達成協議第七章 生財之道第二十八章 阻攔第三百四十三章 偷佔便宜第二十二章 奇葩老丐第八十九章 有所懷疑第六百七十章 遇害消息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風還是中毒第一章 正是江南好風景第二百七十四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六十七章 身份不一樣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議和退兵第五百章 北固山莊園第四十二章 親自下廚第二百六十四章 分別第四百八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五百四十五章 安心放權第五百八十六章 測試藥效第三百八十一章 幸災樂禍第二百六十七章 馭下之道第三十四章 夜裡私話第七十九章 新的合夥人第二章 初見白素素第六百五十二章 揭秘身份第一百二十五章 演出成功第三十九章 洗洗更健康第三百九十六章 臨別辭行第三百零八章 家宴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