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濃雲蔽月

92濃雲蔽月

詩晴乖巧可愛,雖然知自己辛苦懷胎生下來的卻是一個轉世靈魂,阮梨容還是對孩子付出了十分的愛。

詩晴半歲時,阮梨容身體完全康復,帶着詩晴和重錦回了沈府。

丁氏沒有挽留,她知道,阮梨容要搬回家爲的什麼,那是沈墨然辛辛苦苦賺錢爲她置下的房子,那是她和沈墨然的家。

沈氏商號還開着,由阮莫儒打理。其實,他們一大家子,有封誥食邑,有宮中太后和皇帝源源不絕的賞賜,生活又不奢華,用不着再營商。只是,商號是沈墨然付了無盡心血創辦的,誰也不想給商號倒閉。

沈墨然消失了,他的痕跡卻無處不在。

聶遠臻和修七在全國範圍內搜尋兩年無果後回了京城。

自他們回京後,就沒有人再提起沈墨然,衆人小心翼翼的,似乎只要不提,沈墨然就不曾存在過一般。

桃紅又是一年春,詩晴三歲了,回過頭去看,驀然間才發現,那麼難熬的日子,居然也一步一步走過去了。

陶勝風和聶遠臻一直沒有成親,他們對阮梨容的心,大家心裡都明白,卻都沒提起,就是他們自己,也從不到沈府,有什麼事,只使陶羽衣來回傳話。

“阮梨容,明日我母后的五十壽誕,你和我們一起進宮吧。”

這日,苻錦過府來,熱情的邀請阮梨容進宮。

“我不去了。”阮梨容搖頭,脣角微翹露出笑容,笑意卻沒有在眉眼間綻放。

“阮梨容,你就出門走走,好不好?”苻錦越說越輕,說到好不好,忍不住大放悲聲。

“梨容,走吧,我也去,重錦和詩晴也要去的。”陶羽衣跟着哭,三年過去,她也從無憂無慮變得多愁善感。

“我去。”阮梨容輕聲道。

這三年,衆人跟着她一起壓抑,委實不應該。

三年了,髮髻總是一點妝飾亦無,鏡子都不曾細瞧過,插上一根碧玉簪後,阮梨容愣愣地看着鏡子裡半頭白髮出神。

面似焦葉,發如凝霜,沒有沈墨然在身邊,自己還活着做什麼?

“梨容,再簪一朵珠花吧。”苻錦熱心地道。

“這個步搖也不錯。”陶羽衣比了比,插步搖的手有些顫。

“好啊,都插上吧。”

插得再多,也遮不住那滿頭銀霜,難爲她倆一腔好意。

繁花滿地,綠柳垂波,檐樓隱隱,朱門幽幽。

再一次踏進皇宮,想着成親之前與沈墨然在宮中的相會,想着他們的第一次,就是在皇宮中的,阮梨容癡了。

“說起來,哀家進宮前,石家就與阮家有了聯繫,想不到卻在那麼多年後,才找回你娘。”太后拉着阮梨容,說着世事無常,唏噓不已,“可憐我娘那年死不瞑目,一直說愧對你娘。”

“母后,我想聽曲子。”苻錦叫道。太后那話,她聽着像是要安慰阮梨容,急忙打岔,怕太后提起沈墨然。

“你點吧。”太后有些難過,把眼看阮梨容,比自己和肖氏還顯老。

笙簧盈耳,笛音清清,緾綿的唱腔響起。阮梨容又想起前世沈墨然送自己木偶,在香檀山唱曲給自己聽的情景。

聲聲溫語尚在耳邊,深情的凝眸還在眼前顯現,人卻已……

“哎呀不好聽,梨容,我帶你到處走玩兒吧。”苻錦見阮梨容神情怔忡呆滯,急忙跳了起來扯起她走開。

御花園中疏林如畫,奇花閃灼,幽情韻致,賞心悅目,本應是開懷不已,然阮梨容觸景傷心,眉目間悲意更重。

苻錦東拉西扯,一拍額頭,道:“哎呀,說來說去,這些其實沒趣,最好看的,還是母后宮裡阮家的那把福扇,走,咱們一起去看看,你再把阮家福扇怎麼製作講我聽聽。”

扇子怎麼制阮梨容也不會,聽苻錦說起阮家福扇,心頭更感恍惚。

石家當年購得的那把福扇由石太后帶進宮中了,石太后小心仔細供奉,過去那麼多年,仍是高貴富麗,華美精緻。

輕輕地打開扇子,鼻邊仍有淡淡檀香,阮梨容閉目嗅着,癡癡地想着與沈墨然的前世今生。

她與沈墨然的結緣,起因正是阮家所謂的福扇。

如果沈千山沒有窺覷阮家福扇,也不會特意安排她和沈墨然相遇,也許,他們就不會相遇相識了。

“梨容,講講阮家福扇的故事給我聽。”苻錦笑道。

“說來可話長。”阮梨容強笑,突然間,有什麼從腦子裡閃過,阮梨容臉上的笑容僵住。

“梨容,怎麼啦?”苻錦有些驚怕。

“公主,你掐我,狠勁掐我。”阮梨容嗓音發顫聲身體抖個不停。

苻錦真個掐,拉起她的手腕狠狠掐,直到掐出血珠,掐到阮梨容身體不再發抖。

“公主,勞你馬上送我出宮,送我到商號裡去。”

檀香扇!沈墨然失蹤的一個一直被忽略的隱因——有客商到商號裡訂購檀香扇。

他或許也想過要回鄉拜祭爹孃妹妹的,但是,有客商訂購檀香扇,需得回香檀談生意定貨源絕對是個誘因。

不然,沈墨然不會在她身懷六甲之時離開她。

沈墨然的失蹤,會不會是中了暗算落進什麼人的圈套?

“爹,把三年前商號裡的帳冊和合約拿給我看。”

“怎麼啦?”阮莫儒不解。

“爹,你別問,找出來給我看就是。”

慶豐五年十一月初十,阮梨容記得很清楚,沈墨然是十一月初十那晚和自己說有客商訂購明年的檀香扇。

沈墨然失蹤後,沈記商號的生意由陶氏的人代管,帳冊和合約分類保存得很完整,比自己打理的還登記得清楚。

阮梨容很快找到十一月初十那日的合約和帳面登記。

這一日沈記只存檔了一份檀香扇供銷合約書,供貨方是沈記,訂貨方落款是方華,商號戳印是洛京茂華商號。

訂購五千柄檀香扇,預付貨金五百兩銀子,交貨日期是慶豐六年三月初十。

阮梨容又找慶豐六年三月的帳冊出來看,三月初十,方華如期過來提貨,沈記交貨,方華付清了餘款。

不是誘餌!如期來提貨了!

阮梨容鬆了手,無力地跌坐椅子上。

“梨容,怎麼啦?”

“爹,墨然那時回香檀,雖說是要拜祭他爹孃,可也因爲是有人訂檀香扇,我今日忽然想着,會不會是個誘餌。”阮梨容捂住臉,默默流淚。“從帳面上看,一點問題都沒有。”

“既然有懷疑,就再追尋一下。”阮莫儒拿過帳冊看了一眼,走出去吩咐夥計,“馬上到陶氏去,跟陶爺說,麻煩陶爺讓前兩年幫着咱們理事的管事過來一趟。”

陶氏的管事很快過來,陶勝風本人也來了。

管事將當年的交接貨詳細說了,“因爲沈爺出事前訂的合約,老朽當時特別小心,派人去香檀先訂了幾把樣扇。由方華過目後纔去香檀訂的貨,交貨過程很順利,方華當時點完貨就付了貨款,中間沒出什麼問題。”

陶勝風接着道:“茂華是洛京的老商號,方華本人我接觸過,不會有問題。”

既然如此,那沒什麼好說的了。阮梨容本以爲霧濛濛中找到一點線索,不料卻是癡心妄想,整個人霎時蔫了。

“你去把方華請來,就說我有事找他。”陶勝風心疼得難受,這三年雖沒見面,陶羽衣一直住沈府的,從陶羽衣口裡,阮梨容的一切清楚着,好不容易阮梨容走出那個嚴密的硬殼子,雖說還是爲查沈墨然失蹤之因,總比行屍走肉形同枯骨強。

方華說,他訂的檀香扇,是有人到他商號下了訂單,他從沈記拉回檀香扇後,十日後,跟他訂貨的人來了,把扇子拉走,交易過程也很順利。

“訂扇子的人,是你的老客商嗎?還能找到嗎?”陶勝風問道。

“不是,是個陌生人。”方華答道,有些急切地解釋道:“陶爺,有生意上門,我自然要做的,合約什麼的都訂得嚴整,我可以拿給陶爺看。”

方華與那人的合約,也沒什麼問題,陶勝風仔細看了,失望地遞給阮梨容:“梨容,你看一下,好像沒問題。”

就這麼一點線索也沒有嗎?阮梨容愣愣無語。

方華有些惴惴,聽得陶勝風喊梨容,怔了怔,定睛看阮梨容,面色登時變了,不敢置信地問陶勝風:“陶爺,這位是沈太太?”

陶勝風無言地點頭。

沈墨然與阮梨容成親翌日,方華曾攜夫人登門送禮,見過阮梨容一面,阮梨容風姿秀美,他印象深刻,見四年時間,一個妙齡少婦,竟成了枯木槁骨,不覺感悲。

阮梨容想必是懷疑沈墨然出事前的這單生意有問題,方華細細回想,突然大叫:“陶爺,沈太太,那客商好像真的有問題……”

那客商過來拉貨時,只瞟了一眼裝扇子的箱子,連清點都沒有,付了銀子,讓馬車伕幫着擡箱子上馬車,不到一盎茶的工夫便走了。

“我當時雖有一絲疑惑,可心想茂華也是老商號,人家信任。現在想來,即便不清點,可總得打開來,抽一柄出來看看成色工藝吧?”

“如果見到這個人,你還認得出來嗎?”

“雖說不能十分肯定,但是模模糊糊也還成。”方華想了想,接着又道:“對了,那人的口音和沈太太有些相似,是南方人。”

“和沈太太有些相似?”陶勝風變色,霍地站了起來。

“口音和我相似,有什麼不對嗎?”阮梨容問道。

“那人的戳印是盛洲東海商號,盛洲在洛京之北。”

與阮梨容差不多的口音在盛洲,也還不可疑,可疑的是,既是南方口音,自然南方人,與阮梨容口音相近,離香檀也不會遠,南方人哪有不知香檀城盛產檀香扇的,五千柄扇子這麼大的數量,爲何不上香檀城訂貨,卻要在洛京訂,給中間經營的人又賺了一筆。

聶遠臻飛赴盛洲。

盛洲根本沒什麼東海商號,那人的戳印是虛假的的商號戳印。

真的有問題,會是誰呢?

一大家人團團圍坐商討。、

五千把檀香扇,價值五萬兩銀子,五萬兩銀子設一個局害沈墨然,不會是平白無故的,定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人。

“不可能是生意場上的人。”陶勝風肯定地道:“墨然待人真誠,買賣稟承互利互惠共贏原則,況且,生意人多重利,墨然官場後面的背景擺在那裡,就算有人忌妒什麼的,也不敢動墨然的。”

“不共戴天之仇?”阮梨容喃喃自語,然後,雙眼瞪圓,尖聲高叫:“難道是葉薇薇母女?難道她們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