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孔穎達

高興過後,李世民說道:“這件事,要嚴守秘密,不到這些糧食試驗種植成功,不得對外透露半點消息。”

衆人都說道:“臣遵旨。”

李世民說道:“輔機(長孫無忌的字),這件事就由你牽頭吧。”

長孫無忌說道:“皇上,臣覺得這件事還是由太子牽頭較好,他還年輕,對於農桑之事瞭解不多,通過主持這件事情,他會全面瞭解農桑生產的過程,對他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李世民認爲長孫無忌說的有道理,農爲民之本,民以食爲天。太子久居深宮,缺乏對農桑的瞭解,他確實是需要補上這一課。可是,他擔心李愔和太子李承乾搞不好關係,會耽誤大事。

他問李愔,說道:“愔兒,你的意見呢?”

李愔說道:“兒臣認爲,長孫大人說的是。請父皇放心,兒臣一定會盡心竭力輔佐好太子哥哥。”

“好”,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說道:“那就這樣,這件事要專門成立一個機構,具體有樑王李愔負責。”

李愔說道:“父皇,兒臣建議,這個機構叫做大唐科學研究所,不僅主持農桑,還要進行工商業方面的研究。”

李愔對於政治不感興趣,軍事也是個外行。他的前身李二寶好歹是個大學工科生,加上自己有百度功能,還有淘寶系統,他想在提高大唐的科技水平方面,在大唐開闢屬於自己的天地。

他接着說道:“大唐有父皇和各位大臣的英明領導,政治清明,有李靖、侯君集等衆位身經百戰的將領,軍力強悍,兒臣想在發展農桑,提高大唐的工商業水平上,做點貢獻。

父皇不是想給兒臣獎勵嗎?兒臣想要一個恩典,那就是允許兒臣專門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李世民有點猶豫,沒有馬上答覆。

大唐是封建社會,有着嚴格的等級制度,主要的社會階層,分爲士農工商四民(下面還有奴隸、囚犯等賤籍)。

在唐朝,“士”,是指兵士和學士;“農”,是指農戶,土地擁有者;“工”,是指工匠;“商”,就是商人。

李愔是皇子,專門從事農工商,李世民既擔心委屈了兒子,又擔心別人詬病兒子從事賤業。大唐法律明文規定,貴族和官員不得從事商業。

他沉思了片刻,說道:“主持農桑、指導一下工業,是可以的,商業就不要介入了吧。”

“諾,父皇。”李愔答應了。

在李世民的支持下,李愔成立了大唐科學研究所,太子李承乾擔任了研究所長,李愔任副所長。

李愔爲了自己方便,提議把研究所設立在了自己的王府裡。美其名曰爲朝廷節約場地。

不料,唐太宗不同意,他說科研所涉及國計民生,不能兒戲,必須要正式納入朝廷編制,於是,太子李承乾出面,在皇宮南側的趙橋坊的大唐工部駐地,找了一個院子,作爲研究所的辦公場地。

這下,可苦了李愔了,懶覺是睡不成了。

經過了李愔的張羅,研究所很快就佈置好了,可是,並沒有馬上開張。作爲研究所實際的負責人,李愔還要解決一個問題,要說服老頑固孔穎達。

孔穎達是大唐貴族學校的老師,他的來頭可太大了。

他是孔聖人的後裔,在隋朝就是有名的學者。貞觀年間,擔任過祭酒等官職,深得唐太宗的信任和尊敬。

孔穎達編訂的《五經正義》被唐王朝頒爲經學的標準解釋,從而完成了中國經學史上從紛爭到統一的演變過程。他是一個對中國經學具有總結和統一之功的大經學家。

孔穎達今年年近60歲,身材高大,額頭寬闊,環形豹眼,鼻寛嘴大,下頜留着一尺多長的花白鬍須,大嗓門,聲音洪亮,十分威嚴。

他耿直、爲人嚴謹古板,一身正氣,加上學問深厚,口齒伶俐,說話不留情面,就連李世民都畏懼他三分。

現在他擔任着太子的老師,同時還是大唐最高學府國子監的的掌門人兼任貴族子弟教師。

三害都是貴族子弟學校的學生,也是被孔穎達訓斥最多的人。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李愔早早起牀,強忍住睡眠不足的噁心,來到了學校。

李愔不想招惹孔穎達,原本也可以不去招惹他。他身負皇命,退學不需要去徵求孔穎達的意見了。可是,他現在不得不去面對這個老頑固了。

原來,聽說了李愔可以不上學了,李旦和杜荷羨慕得口水都流下來了,他們也想結束上學的苦日子,堅決要求追隨李愔,要到大唐科研所工作。

昨天一整天,李旦和杜荷都纏着李愔,甚至說他不講江湖道義,要跟他絕交。逼着他去對付倔老頭,也放他們兩個退學。

李愔無奈,只好來到了學校。

貴族子弟學校位於皇宮西北角的鴻儒殿,學生有李世民的皇子,皇女,還有朝廷勳貴的子弟,差不多近百人。

按照年齡段,8歲以下的幼童單獨爲小齡班,下午授課。上午是大齡班,總共62個學生。

李愔提前來到學校,先去找孔穎達溝通,想私下說服他。

到了孔穎達的辦公室門口,李愔恭恭敬敬地說道:“孔師父好,學生李愔求見。”

“進來吧。”辦公室裡傳來了威嚴洪亮的聲音。

李愔腿肚子有點轉筋,戰戰兢兢地推開門,走了進去。

遠處,躲在牆角的李旦和杜荷,也替李愔捏了一把汗。他們擔心李愔被趕出來。

果然,李愔進去不久,就傳出來孔穎達的大嗓門:“胡鬧,你以爲這是什麼地方?你給我出去。”

“糟了,愔哥被轟出來了,完蛋了,咱們想退學沒戲了。”杜荷說道。

“咦,怎麼回事,沒動靜了。”李旦看到李愔沒出來,覺得有點起死回生的希望。

不料,那裡又發出了那震耳欲聾的咆哮:“哈哈,狂妄的小子,就憑你,好,我答應你,只要你能贏了我,我就答應你的要求。”這是孔穎達的聲音。

“我相信孔師父一言九鼎。”這是李愔弱弱的聲音。

不久,李愔出來了。

李旦和杜荷急忙湊上去。李旦問道:“愔哥,沒打你吧。”

李愔驚魂未定地說道:“沒有。不過,我的腿有點哆嗦,快扶我一把。”說着,就快要倒下了。

第四十七章 科研所第四百一十七章 外貿與經濟掠奪第二百一十七章 妖孽級狐狸精第三百七十三章 天外飛仙二第九十七章 窺視第四百零八章 乞討有罪第二百一十五章 三害出手第十八章 康樂坊第五百二十一章 解毒第二百八十一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五百三十五章 安排第七十二章 糧食是換來的第三十八章 未完計劃第三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二十六章 事與願違第七十一章 燃眉之急第一百三十六章 沒送出去的禮物第二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襲博格達沁第十九章 狼圖騰的傳說第五十九章 恐怖暴利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二幕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二幕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狼王計劃完成第一百四十一章 背後捅刀子 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掏心戰術第二百七十七章 長孫無忌的突襲第三百一十五章 如願以償第二百零三章 海外情報局第二百八十四章 殺子傳弟第二百零七章 你像我爹第三百八十四章 吊死鬼第三十二章 集體發難第五百零二章 微服出巡第一百七十九章 唐刀第三百六十九章 死局第十章 先打了再說第三百二十五章 武器的差距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意料之外第七十二章 糧食是換來的第三百零二章 先聲奪人第四百六十一章 泄密事件第三百一十章 霸氣的王玄策第四百九十二章 猛將爭功 (續)第一百四十四章 人民戰爭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質爭奪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鉅變之東宮密謀第七十章 岑文本的主意第三百一十八掌 冰釋前嫌第七十四章 戰略物資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帝陛下第二百零九章 傻子纔去呢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亞夜郎國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唐號火車頭第一百五十一章 草原邊報第一百一十六章 展開第四百九十四章 英雄紀念碑第三百一十六章 慘烈攻堅第二百零八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九十一章 封賞第三百二十章 女奴隸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的結局第四百一十二章 倭奴王子第五百零九章 舞林交鋒三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唐體育第四百五十二章 哈羅德的目標第二百八十二章 樑王遇刺第四百八十四章 突破口第四百零五章 徵文第四百八十章 序幕拉開了第四百三十七章 變故第一百六十章 又要去草原第一百一十一章 序曲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電力和自行車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唐空軍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戰爆發第二百零四章 灞橋殺機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洛陽兵變第一百八十八章 先發制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突圍第八十一章 來自草原的信號第四百五十七章 長安三雄第二十四章 險些誤事第九十六章 契苾公主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五章 惡性案件背後第三十五章 教坊交鋒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怒火第三百五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太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如願以償第二百一十五章 三害出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屠城第二百八十章 邊報第三百四十四章 武瞾的威力第二百五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建議第五百零四章 李工程師(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揚眉吐氣的工部尚書第一章 悲催的穿越第二百二十二章 聽證會第三百零九章 江山社稷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