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螺鈿屏風

把車上的瓶瓶罐罐都放回寧家的宅子,張辰帶着那把小提琴去了弗雷德裡克的諾丁山的空氣公司,這裡有一臺打撈船上配備的儀器,可以像醫院裡的b超一樣穿透某些物質,看到更深層的東西。

路上聽張辰說這把小提琴的價值很可能超過一千萬美金,崔正男幾個也是心急火燎的想要看看,這把琴到底有什麼秘密,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夠這麼值錢,比那張九霄環佩還要值錢。

張辰先是把一些銅粉從音孔倒進琴腹裡邊,又抱着琴正反面的搖晃一會兒,再把裡邊的銅粉抖出來。這才把琴放在儀器的鏡頭下面,打開儀器之後開始調節,顯示器上慢慢出現了一些模糊的文字,偏斜上方一點的是a的字樣,後邊跟着一行是

“師兄,這把琴就是那個銀行家進獻給詹姆斯二世的十二把琴之一嗎?天吶,你怎麼會知道這個秘密,簡直太不可思議了。”寧琳琅看着顯示畫面,有些激動地抱着張辰問道。

張辰呵呵一笑,道:“…半是猜的,一半是以前在一過的。雖然詹姆斯二世在軍事上很有才華,但是對藝術和科學方面卻是一竅不通,並且還是一個狂妄自大的急性子:那個叫做米舍勒蒙茨的既然要進獻東西給這位國王,肯定會事前摸清國王的喜好。我以前也在一過,詹姆斯二世的狂妄自大是很嚴重的,他不允許任何爲他所使用的東西上邊有別人的記號,我想米舍勒蒙茨作爲一個精明的商人,肯定也是清楚這一點的。

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的每一件作品上都會有他姓名的標記,米舍粉蒙茨怎麼可能會讓他這樣做呢,在定製的時候肯定是會說明的。

但是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又是一個特別吝嗇的人,這類人最喜歡斤斤計較,你越是要錄奪他的權利,他就越是要反抗一下,那麼他想要留下自己標記的地方就只能選擇在琴腹內了。

我看到這把琴的時候,發現它的腮托是後裝上去的,只有十九世紀二零年代之前的小提琴纔沒有腮托,而款式又和斯特拉迪瓦里琴一模一樣,這把琴的漆面和包漿也都證明它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最重要的就是它的音質,如果不是極好的琴,不可能有那麼漂亮的音質,即便是那個店主的演奏技巧再差勁,也無法遮蓋它的優點。

能有這麼棒的音質,又是十九世紀之前的,而且還是斯特拉迪瓦里的款式,這樣就基本能夠確定他的身份了。

琴身上沒有任何標記,也讓我有過疑huo,但是在我想起一些關鍵東西之後,還是很確認他是一把斯氏琴,而且很有可能是極爲名貴的一把。怎麼樣,世界上所有的小提琴演奏家都夢寐以求的琴,這纔是一個真正的大漏,只要有了它,這次再怎麼樣都算是大有所獲了。”弗雷德裡克對這個女婿是太滿意了,他在收藏方面的成就應該會高到無法想象吧,讚賞道:“搞收藏就是這樣,不但要有豐富到淵博的知識,還要有善於觀察和發現問題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把握住沒一個機會。但是要做到這些,難度是相當大的,能夠堅持這樣做的人,小辰你是我見到的第一個。怎麼樣,格羅索拍賣行的預展今天下午就開了,一起去看一下吧?”格羅索是一個小拍賣行,拍賣會預展都是是在一個小酒店的會議廳舉行的,因爲沒有什麼名氣,來的客人也不是很多,也就百八十人的樣子。

不過這間拍賣行的業務人員還是比較不錯的,收上來的東西中不乏一些精品,看這個樣子,只要能把這些業務口上的職員維護好了,這件拍賣行以後必定是能夠火起來的。

拍賣會一共要進行三天,預展的拍品有一百五十多件,張辰所看中的〖中〗國拍品只是一少部分,更多的還是歐洲本地的古董和現代藝術品。

張辰已經看過了,所有的歐洲古董都和資料相n合,在歐洲的地盤上拍歐洲貨就像是在〖中〗國拍瓷器一樣,識貨的人太多了,基本是沒什麼漏可撿的。就連那些〖中〗國古董,在介紹上也基本上都沒什麼誤差,唯一的優勢就是便宜,一隻清道光的粉彩嬰戲圖玉壺春瓶估價僅爲兩千英榜。

張辰看上的那扇屏風底價兩萬八千英榜,黑地點螺漆器,爲共十二葉,高兩米二七,寬五米五八,正面爲十二幅仕女人物圖,背面是十幅仕女圖和兩葉詩詞以及記事性質的金漆題字,拍品介紹爲清康熙年造螺鈉漆屏風。

螺鉗漆器生於商周,興於唐宋,盛行於元明,清代的時候達到了藝術的頂峰:〖日〗本正倉院收藏的一把螺鉗紫檀五絃琵琶就是唐代螺鈾漆器的精品,已知的存世作品僅三件,可謂無價之寶的孤品。

螺鉗是一種相當複雜的工藝,工匠首先要把各色的貝殼打磨成薄片,再用特製的工具做出各種人物、風景、花鳥蟲魚等圖案,把相應圖案的貝片拼貼鑲嵌於漆地上,經過鬃飾推光之後,才能是一件成品。

螺鉗漆鑲嵌工藝豐富多樣,可以分爲硬鈉、軟鉗、鐫鈉三大類,之下又有若干種細分,最名貴的就是軟鉗中的上品“點螺”。點螺的製作工藝也是最複雜的,所用的貝片厚度基本都在半毫米以下,有的還要切割成絲狀和點狀,用於搭配不同的圖案造型,最細的點螺絲要比人的頭髮還細很多。

點螺所採用的貝片要求也很嚴格,均是精選產自淡水湖或鹹水湖的蚌殼、雲母、夜光螺、鮑魚、硨碟等優質貝類,經過精雕細琢之後,鑲嵌在黑漆之上,有的還活添加一些金銀的絲條或者粉屑。在光線的照耀下,能夠折射出各色的光芒,色彩繽紛絢麗,其中的夜光螺在夜間會發出五光十色的光澤,更加地變化莫測,極富藝術效果。

螺鉗漆最爲鼎盛的時候出現了不少的名家,明清兩代的江千里、周翥(g盧映之,盧葵生、

王國琛等人都是螺鉗漆製作的名家高手。一《嘉慶重修揚州府志》中曾有記載:康熙初,維揚有士人查二瞻,工平遠山水及米家畫,人得寸紙尺縑以爲重,又有江秋水(江千里的表字)者,以螺鈉器皿最爲精工巧細,席間無不用之。

時有一聯雲:“杯盤處處江秋水,卷軸家家查二瞻,。江千里的螺鉗技藝印象了整個晚明到清代的螺鉗工藝,他的作品在故宮博物院、

〖中〗國曆史博物館,以及揚州博物館等處都可以看到。

周翥的點螺也是一絕,常常會在其中加入一些寶石、翠玉、象牙、

珊瑚、彩石等物,搭配成各種圖案,極其的精美。這種鑲嵌的手法,被人們稱之爲“百寶嵌”也叫做“周制”是〖中〗國古典傢俱鑲嵌技法中很有特點的一個流派。

螺鉗漆器不只是工藝的複雜和用料的講究,所施漆的地材也都不凡,尤其是在傢俱方面,一般不會選用普通的木材,大多數都是在紫檀、花梨、酸枝等珍貴的硬木傢俱上製作。因此螺鉗漆器傢俱的價格也是極高,能夠使用的都是達官貴人和一方富賈,尋常百姓家中不得一見。

現場的這扇屏風的地材是金絲楠木的,只這一點上其價值就不低了,只不過這點只有張辰知道,再有人想知道,除非他也有同樣的意念力。屏風做工相當精美,細到一絲一毫都找不出瑕疵,雖然有一些細微處是經過修補的,但是也不影響整體的價值和美觀。

這扇屏風並不像介紹上說的,是康熙年間的東西,它的製作年代要比康熙朝早很多,表面流動着的那一層淡紅色光芒告訴張辰,這扇屏風應該是唐代高宗末年到玄宗年間的東西。

兩萬八千英榜的底價,拍下來很有可能超過十萬英榜,這個價格張辰是絕對接受的,即使用十五萬英榜或者更高的價格拍下來,都算是撿大漏。

張沐看上了一件底價三英榜的鳳形青銅滷(由),介紹上說是戰國時期的,她覺得要比戰國早一些,但是自己有點拿不準,就想讓張辰幫她看看,順便要警告張辰一下,不許和她搶。

見張辰一直在關注這件屏風,本能地就覺得這扇屏風很可能有問題,能讓張辰長時間關注的東西從來就沒有一件是簡單的。

圍着屏風繞了一圈之後,好像是看出一點什麼,但是又不那麼清晰,就問張辰:“1小辰,是不是這屏風有什麼問題,我也覺得有點不大對勁,這東西不像是清代的,可有說不準是怎麼回事,你有什麼發現?”張辰沒想到張沐能看到這點,有點吃驚道:“呵呵,小沐姐,看來你的進步很大啊,能看到這些就已經很難的了,你是不是看到“自長安往吳郡尋訪江公康熙八年方有所獲,這裡才產生懷疑的?”張沐點頭道:“是啊,這裡很有問題啊,從明朝開始,長安這個稱呼就沒有了,都是叫西安的,可下面明明說了是“江公,和“康熙八年”這很說不通啊,不會是一件質品吧?”

張辰一直關注這扇屏風,只是在欣賞這種完美的工藝,並不是在思考問題,這扇屏風的所有信息它要比任何人都清楚,可以說提供這件拍品的人都不會比他更清楚了。

把張沐帶到最後那葉題字的前面,道:“1小沐姐,〖中〗國古代的文字都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怎麼讀怎麼理解全看個人,就像有些古人的書信,現在的人是很難讀懂的。如果有人能夠做出這麼漂亮的質品,那他肯定不會不知道或者忽略了這個細節,犯這種低級錯誤的人絕對做不出這麼精美的藝術品。”

張辰看了看疑huo地看着自己的張沐,笑道:“一個“江公”一個“康熙八年”足以把絕大多數人帶進坑裡,人們用固有的思維去理解這句話的時候,會很自然地想起江千里這個螺鈉漆巨匠和螺鈉漆歲鼎盛的明末清初時代,我想這間拍賣行也是給陷在這句話裡邊了。

如果你足夠仔細地分析了,你就會發現這裡邊的問題,所有的mi霧都只不過是一層窗戶紙而已,很輕鬆就能夠穿過去的。首先就是“長安,這個稱呼,在清朝的時候除了詩詞歌賦裡邊,已經完全沒有人這麼叫了:其次是“江公,這兩個字,江千里在明末清初是很有名氣的,用得着加一個“尋,字嗎,拜訪就足夠子,更不用說什麼終有所獲,用得着那麼艱難嗎?

能被人稱呼爲“江公”那肯定是一個有名望的人,但不一定就是江千里啊,他在當時雖然有些名氣,但他活着的時候還不至於到了享受這種尊稱的地步。而“康熙,也不一定非得是皇帝的年號“康,有安樂、安定、豐足、太平、通達等多種解釋“熙,也可以理解爲光明、興盛、溫暖、和悅等意,而且“熙,和“禧,也是可以通用的“康熙,並不是玄燁的專屬用詞,也可以作爲一個人的表字,只不過是在清朝的一段時間裡因爲忌諱而沒人用,所以就讓人有了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

如果我們變着方法讀一下,這裡的意思就變成“自長安往吳郡,尋訪江公康熙,八年方有所獲”這樣是不是就能說得通了呢。從長安到蘇州去尋訪一個叫做江康熙的人,足足用了八年的時間才找到,那種喜悅的心情口這樣一件事才值得題寫出來。”

張沐再次加深了對張辰的崇拜,道:“怪不得你小子總能撿到大漏呢,腦子這麼靈活,做什麼事情當然要比別人輕鬆了。琳琅說得對啊,搞收藏的人和你生在同一個時代,簡直就是一種悲哀,如果再和你常常碰到一起的話,唉,還要不要別人活啊。”張辰倒不覺得有什麼,很多時候撿漏還是要看運氣和緣分的,他只不過是在運氣來了的時候多一個技能而已,的確是可以把運氣提升到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但是也不見得就能撈盡天下寶物。就好比今天一樣,在bo託貝洛大街,他收了那把斯特拉迪瓦里琴之後就離開了,在往後邊可能還會有更好更有收藏價值的寶具,但是他不也一樣錯過了嗎。只要有一個懂行的人在他後邊去了bo託貝洛大街,後邊的寶貝很有可能就是別人的了:再往遠裡說,全世界有那麼多的古玩市場,裡邊有無數的寶貝,*怎麼能夠是一個人就蒐羅乾淨的呢。只不過有人多一些有人少一些,還有人眼力不佳賠了錢,各種各樣的人匯聚在一起,這纔是完整的古玩行。

對張沐這個表姐,張辰可以一點不藏si的,既然給他說了,就要說的清清楚楚,讓她完全明白理解了纔好,繼續道:“還有一點小沐姐你在以後也要主意,那就是老化程度,任何東西,不管你怎麼樣弄去保養,都無法阻止它的老化:老化就有可能造成損壞,損壞了的就可能會有人修復,哪怕是修復的再凍同樣也會留下痕跡的。這些也許你以前沒有多留心過,我也沒有給你講過這方面的東西,今天正好趕上了,就給你多說一說,以後你可以多在這方面下下工夫。其實以你現在的眼力來說,只要認真觀察,也應該能夠看出一些問題,已經可以運用到鑑定當中去了:尤其是鑑定漆器這一類的東西,還有瓷器、字畫什麼的這些,都可以從老化的程度和修復痕跡上得出一些信息:算是你鑑定古玩的一個助力吧,而且效果也會很不錯的。

就拿這扇屏風來說吧,你看它的足和邊角都是用銅包裹着的,這麼大的一件玩意兒肯定不會經常移動,所以銅足下部的邊緣部分就會和同一塊地面長時間接觸,上學的時候物理課上老師也教過的,兩個物體相疊的時間到了一定程度,就會有一些同化,這個你應該還記得吧,你看看這些銅足,邊角部位是不是已經有些發灰色了,和其它地方的銅顏色完全不一樣。還有這漆面,也是有老化痕跡的,想要讓漆面保持光亮,就得經常擦拭,而擦拭就會產生磨損,接着反射的燈光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這屏風的漆面有一些凹陷的部位,這就是年代久遠的證據,依據不同的擦拭痕跡和凹陷程度跟期棉的氧化程度相對比,也可以獲取一些信息。

再有就是修補的痕跡了,這扇屏風有六處進行過修補,你看這個shi女的髮釵,這裡明顯就是後來補上去的。從這這邊shi女裙邊部位漆面的凹陷程度來看,這扇屏風鼻然是點螺工藝的,但是它的漆面卻相當厚,不像明清時候的點螺漆地那麼薄,可這髮釵部位的貝片卻是和漆面幾乎沒有差別的,而漆面的光亮程度卻和其他地方一樣,並且有一定程度的凹陷,貝片的光亮程度和其他地方的也有一些細微的差別,相對要顯得新那麼一點點,所以就可以肯定,這裡一定是修補過的。

這麼多的信息綜合在一起,我們在一一進行分析和判斷,跟其他的同類物件兒相比較,就能夠對它的製作年代得出一個結論,應該是一件唐代早期的點螺屏風精品。明清兩代雖然是螺鈉漆器的鼎盛時期,但是留存下來的東西也不少,而這扇屏風卻是地地道道的唐代點螺精品,製造技藝上並不比明清兩代的差,有些地方還要勝出一籌,看來又可以在拍賣會上撿一個大漏了。”

寧琳琅不只是崇犴張辰,一直以來也是把張辰當做自己的而驕傲,抱着張辰親了一口,道:“師兄,你太棒了,我永遠以你爲驕傲。”張沐還惦記着她的青銅滷呢,哪有心思看着他們在這邊親熱,立即打斷準備相擁的兩人,道:“你們先別忙着親熱,晚上回家還不夠嗎,1小辰你快來給我看看這隻滷,介紹上說是戰國的,可我看着像是西周時候的,你來給姐掌掌眼。”

被張沐拉到一隻展示的青銅滷前面,這隻滷的個頭並不大,只有二十多釐米高,造型爲一隻鳴叫起舞狀鳳,雙翅向後伸展,捲曲的尾部和前後分開雙足構成滷足,鳳喙上舉,長冠逡迤,甩向頸部。整體不見由跡,也沒有新坑處理的痕跡,通體有厚實的包漿,應該是收藏多年的東西。

提粱外側以重環紋間插乳釘紋爲邊,內飾垂鱗紋,內側還有二十六個銘文,其中九字不在已經可識別的兩千四百二十個金文之中,大致意思是燕國王后爲她母親特意製作的:雖然不見得有什麼特別的意義,但是對於研究西周的文化和金文也都有一定的作用。

這種造型的滷極爲罕見,張辰曾經在董老的一個朋友家裡見到過一隻類似的,但是那隻十幾釐米高,沒有這麼大的個頭,也沒有銘文,在那之外還沒有再見過任何一隻,包括在他所去到過的和了解過的博物館院中也沒有見到或者聽說過。

張辰基本可以判斷這隻滷是西漢中期的,用意念力再次驗證之後,九層黃色的光芒也正是他的判斷三張沐之前就已經說過他覺得有可能是西周時候的,眼力的確是已經很不錯了,看來她很適合在古玩行裡混啊。

看了看張沐,用一種鼓勵的語氣道:“小沐姐,你再努力努力就能夠出師了,你的懷疑沒錯,這的確是一件西周早期的玩意兒。滷是西周前期最主要的酒器,意義重大且變化多樣,但是這種造型的我還是第二次見,應該是極爲罕有的一種。這隻滷器型罕見,紋飾又特別精美,範鑄技術也十分精湛,還有二十六個銘文,應該屬於西周滷中難得的精品了,三千英榜的價格可是一點不高,希望不會有太多人跟你競價。”張沐白了他一眼,道:“少來吧你,這件拍賣行的名氣很小的,基本沒有什麼華人和他們接觸,即便是真的來了,也不會有幾個人能像你這樣看得仔細,只要你小子不和我搶,我就有九婁以上的希望把它拿下了。”專家團在這場拍賣會之前就已經去曼徹斯特了,他們要參加一場索斯比大型拍賣會,專家團是帶着任務來的,不敢在小拍賣會上耽誤時間,首先瞄上的肯定是大型的知名拍賣行。

沒有專家團的參與,張辰就更多了一層保障,專家團裡可是有好幾位正經的高手,他可不敢保證人家看不出拍品裡邊的秘密。

過程不做贅述,拍賣會進行的很成功,在另外只有三位華人買家參與之下,張辰最後以九萬六千英榜拿下那扇屏風,又以五萬多英榜的成交價拿下另外還比較不錯的四件三張沐反而是佔了大便宜,六輪叫價過後,只用了三千三百英榜就拿下了那隻鳳形滷,這次的拍賣會也算參加的很成功了。@。

第486章 早餐鬧劇第302章 陳年舊事(上)第365章 你這個騙子第471章 他就是玉獅子第571章 挖洞第619章 力斃六豹第68章 四大天王狻猊鏡七一五七一六從荒原苦到香餑餑上下第672章 三招第504章 拍賣會恩怨(八)第214章 表弟的秘密第283章 第九對月影燈七一零薩城印象第19章 初聞賭石(上)第23章 碰瓷(上)第505章 拍賣會恩怨(九)第426章 一劫再劫第109章 上船第739章 新春大漏(二)第585章 匯德齋(上)第292章 不懂歷史(上)第492章 克孜爾孔雀(上)第203章 上古名琴第571章 挖洞第110章 公民的責任第二三零二三一章 打秋風七八第133章 拍賣會風波(二)第402章 海上絲綢之路(十一)第229章 打秋風(六)第743章 隋唐第一超女第288章 自斷退路的堅持第506章 拍賣會恩怨(十)第657章 都是誤會(下)第305章 專家效應四三零眼熟第445章 至尊皇權的象徵和萬人追捧的臭腳(三)第393章 海上絲綢之路(二)第517章 連續來訪第607章 到底誰不幸第51章 你要是想打我就打吧第71章 密室藏品(下)第340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685章 滾蛋(三)第14章 脫胎(下)第510章 拍賣會恩怨(十四)第588章 這樣都可以賺到第619章 力斃六豹第534章 亂局(下)第456章 當張辰發狠第486章 早餐鬧劇第655章 市長公子第124章 飛機第117章 他搬空了龐貝古城第49章 疑似第49章 疑似第260章 真正的目的第308章 最壞的人(上)第486章 早餐鬧劇第317章 軍匪第202章 古琴第587章 匯德齋(下)第495章 與福布斯合作第111章 珊瑚(上)第451章 師妹獻策第278章 選帝侯紋章瓷第438章 曹衣出水吳帶當風第478張 梅開二度第674章 原來是他第582章 崔正男的請求第504章 拍賣會恩怨(八)第252章 徹查第86章 雙將第394章 海上絲綢之路(三)第660章 衝進警局第39章 驚天寶藏(三)第300章 進化(下)第513章 拍賣會恩怨(十七)四三零眼熟第512章 拍賣會恩怨(十六)第450章 故人消息第589章 漆中藏寶第377章 01號銀魅第7章 京城有個小師妹第486章 早餐鬧劇第500章 拍賣會恩怨(四)第127章 這都是真的嗎第60章 摟着兒子睡第544章 衣錦還鄉(七)第418章 喬巴山的舊貨店第498章 拍賣會恩怨(二)第588章 這樣都可以賺到第422章 黃金家族第505章 拍賣會恩怨(九)第668章 迷蹤初現第611章 面試(下)第505章 拍賣會恩怨(九)第675章 推進第484章 七年之癢(五)第635章 如此瘋狂第186章 大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