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震撼

清點過之後,這些冬瓜一共是兩千六百個,每個上面都有恭親王府的標記,其中黃金的有六百個,白銀的佔了大多數。

這樣的東西如果放出去,引起轟動那肯定是必定的,價格上也必定會被炒得無比火爆。可張辰現在手裡還真不缺錢,每年還有大筆的利潤能夠收回來,而這樣的東西賣出去也實在太糟蹋東西。

索性拿出幾個來在展館裡擺着,剩下的就全部收在戒子裡,用來傳家是再好不過的東西了。不說其它的,就單單那六百個金冬瓜,加起來也得在七百噸以上的重量,這樣的傳家寶纔是真真有分量的。

張辰手裡邊的黃金加起來可是不少了,最早在吳世璠的寶藏裡就有不少的黃金,後來在關家宅子裡又有一些,加勒比的山洞裡又是大量的黃金和一些鉑金,接着在鼓浪嶼的地下密室中再次出現黃金。

雖然已經賣掉了一部分,可那畢竟也只是少數,留在手裡的依然是一個龐岱且嚇人的數量。如果張辰願意的話,把這些金銀都拿出來,在配合適當的規模化操作,完全可以攪亂甚至是顛覆現有的貴金屬市場。

這次進入到鬼子六留下來的寶藏裡,又是大量的黃金,而且還是種樣繁多。不論是現代的人還是古代的人,不論是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的商賈,甚至是一些稍有資本的小民衆,多少年來都在努力地搞這些貴金屬。

現在,張辰手裡的黃金在數量、質量和樣式上。都是頂級的存在。不說那些花樣繁多,讓人眼花撩混亂的金銀器皿,就單說純正的黃金就有金磚、金塊、金條、金錠、金葉子、金瓜子、金豆子和金沙子這八種之多。細分下來那就更是多了,單單是金條金塊。就有近二十種,再加上其它種類怕是上千種都打不住。

可說是留下來傳家,其實這些黃金也就是能和錢掛上鉤,除了那些器皿和人偶、首飾之類的,金磚金條什麼的都沒有太多的價值。尤其是金磚,動輒就是上百甚至是幾百公斤,除了能夠賣錢之外,其他的作用目前還真是看不出多少來。這些黃白之物。沒有藝術價值,也沒有太重要的研究價值,而且數量還那麼多,終究也就是給後代的子孫用來傍身的救命錢財而已。

真正能夠傳家的。還是那些個文玩古物,記錄着人類歷史上的只能各種故事,從幾千年前開始,一直到近現代,乃至今後的若干年。這些正宗的收藏品都有着符合它們身份的故事。也能夠爲研究和傳承人類文明,起到很到的幫助作用,甚至是改變某些錯誤的歷史結論,這纔是真正的傳家寶。永遠都無法逝去的精神財富。

閒話少說。張辰和寧琳琅清點了這些金冬瓜的數量之後,張辰繼續是把東西都收進戒子裡邊去。然後兩人再去清點旁邊大架子上的那些金銀錠子和金銀磚。

這官府的人做事,畢竟還是要比海盜或者山大王靠譜很多。鬼子六這座寶藏裡邊的金銀雖然很多,但是比起加勒比和騰衝的那輛出來,這裡清點起來卻是最容易的。金銀分別分成整齊的兩邊,各自只有兩種形式的形狀,一種是大型的磚,一種是大型的錠子。

這些金銀之中,冬瓜的重量應該就是張辰鼓膜的那樣,各爲舊制的一千斤和兩千斤,而金銀磚和金銀條的重量則是可以準確稱量出來。張辰的戒子裡攜帶有大型的電子秤,只要是五百公斤之內的東西,都可以稱得出來。分別是金磚都二百三十八點七三公斤,金錠十一點九四公斤,銀磚一百一十九點三七公斤,銀錠五點九七公斤,上下浮動都在五克之內。

經過清點,金磚八千塊,金錠一萬五千錠,金冬瓜六百個,銀磚兩萬塊,銀錠四萬錠,銀冬瓜兩千個,這些重量基本都是可以確定呢的了。而不是很確定的就是裝在那些黃地青花罐子裡的金子,形狀不一,重量不同,大約都在一點七噸到二點五噸之間,約重也要在兩噸網上了。

照這麼算下來,這批金銀可真是不少了,黃金大約在兩千八百噸往上二十噸左右,白銀的重量則是在三千八百二十噸左右。按照這數量來看,這可又是一次黃白之物的大收穫.

之前在吳世璠寶藏裡得到的黃金只有五百多頓,而在加勒比海那邊確實四千九百多噸,看來這吳三桂還是沒有鬼子六能撈,而鬼子六這個皇室親王則是不如海盜能搜刮。

之前得到的黃金張辰邁出了一少部分,再加上現在鬼子六這裡的,留在手裡的還有六千多噸,估計現在張內襯已經是這個世界上私人儲藏黃金最多的人了吧。

如果說鬼子六在他那個年代可以說是富可敵國的話,那張辰依靠手裡的黃金也可以說是富可敵國了,這可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信號。正所謂懷璧其罪,即使一個人再強,那他還有家人朋友這些人,這樣大量的財富,足以讓任何一個政權對他產生興趣,後果可不是鬧着玩的。

這件事除了他自己和寧琳琅之外,再不能有其他任何人知道,少一個人知道就會讓一個人多一份安全,即便是母親和師叔伯等親人也不能告訴。

張辰雖然能忍住好奇心,不使用意念力去提前查看,但是看看這地下建築的規模,也能夠纔想到一個大概。這裡的財富儲量怕是毫不遜色於雲南那處吳世璠的寶藏,和加勒比海的那座海盜留下來的財富,甚至要比那兩處還要高上不少。

畢竟那吳世璠是個已經要敗家的皇帝,即便吳三桂能夠積攢到天下間最富有的財產,看是那麼多年的仗打下來。之前還要三不五時的去賄賂韃子朝廷的各類文武官員,再加上多少年的大肆花銷和爲了拉攏手下人的賞賜,能留下來的也不過是十之三四而已。

而威廉.丹彼爾父子,則是實打實的海盜發家。雖說兒子是有英格蘭的皇室背景,還打着英格蘭皇家海軍的旗號,可享受便利的同時也要付出一下實打實的代價,劫掠來的財富肯定不能獨吞,多多少少要交出去一點的。

那座巖洞裡的東西中,大量的金銀財寶多數是威廉.丹彼爾在世界各地劫掠來的,而那些很有價值的壁畫、金幣、青銅等等的物件,卻都是克勞德.杜瓦爾早年見搞到的。克勞德.杜瓦爾也在筆記中提起過。爲了安全起見,還有很多的東西,他藏在了其他的地方,這些藏起來的東西威廉.丹彼爾後來大多數都沒能找到。

而海盜這個職業的風險性。在大海上漂泊消耗掉的大把空白時間,以及職業生命的年限,也足以讓他們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做這些終生爲之奮鬥的事情。

但是鬼子六這邊可就不同了,他本就是滿清的親王,地位之尊崇可以說是無與倫比。咸豐之後他更是手握重權,實際權力要比當時的小皇帝大得多,又有想要廢帝自立的念頭深紮在腦子裡,搜刮起來自然是更加的順手和肆無忌憚。

再加之當時的東房雖然遭受西方殖民者的掠奪。但是民間財富的隱藏力量依舊是相當厚重,而且華夏幾千年文明繁衍流傳下來。其中一流的財富更是無法想象豐富。

所以,從可供搜刮的質或者量上面。鬼子六都佔有者很明顯的優勢,手裡的底子厚過那兩邊是毫無疑問的。

更別說鬼子六留下這裡的財富寶藏,那可是爲了有一天能夠東山再起,想要實現自己偉大夢想的基礎。從他留給子孫這裡就是他們家翻身的本錢這句話話當中,就不難看出他的自信,他可是親王,還是一個想要上位的親王,沒有一個龐大的財富基礎,哪裡還敢妄言天下呢。

張辰也實在是對這鬼子六有些佩服,一個人的能力有多大啊,哪怕是加上他手底下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吏或者武裝,他也只是一個生活在十九世紀的古代人,是什麼樣的辦法才讓他弄出這麼大的一座寶藏來。

來之前張辰和寧琳琅都以爲這裡應該是一座軍備武器庫,或者是什麼傳說中的滿清龍脈之類的所在,哪知道進來之後卻發現只這樣的一個狀況。

這麼大的一座寶藏,的確是讓張辰有些興奮了。收拾好這些金銀之後,放眼看過去,整個四千多平米的建築中,嚴嚴整整地分成了七個區域,每一處安置的東西內容都是不盡相同的。

強光燈的效果很不錯,把這裡邊已經照的通亮了。黃白之物所在的是進門後左邊差不多中間的區域,在這裡向入口處過去就是安置文玩古物的區域,大約有數千件的玩意兒都擺放在一隻只紫檀木的多寶閣裡,很是顯眼;靠近入口處的區域則是一些大大小小的箱子,還不知道里邊是什麼東西;而左邊最靠裡的區域就很明顯了,幾十只青銅大鼎分排擺放着,還有一些放在長案上和擱几上的盒子之類。

在對面,也就是入口處的右邊,最靠近入口處的那裡張辰進來時候就已經看過了,是這裡佔地最大的一個區域,幾乎佔到了右邊地區的四分之三那麼大,全部都被大型的木料佔得滿滿的;再往前又是大大小小的各種箱子和盒子,還用大型的木架架起來好幾層,看起來有些裡邊裝的應該是軸子;最前邊則是一些牀座一類的東西,還有用木棍香菇交叉模仿人形的架子,上邊架的是一些衣物之類的東西,看起來珠光寶氣的很有些意思。

而最前面石壁前的中間位置,則是一個更加讓人難以置信的東西,四十多米寬,七八米高,在石壁前佔了差不多六七米位置的樣子,石壁上的畫面是九條以不同形態盤旋着的大龍,這東西張辰很熟悉,他看過可不止三次兩次了。

而且在他釋放出意念力去觀察的時候,整整十層綠色的光芒在表面流動,這可是明初時候的東西啊,原件可是還在當地供人蔘觀着呢,這裡又是怎麼回事。而在這個兩米左右厚度的影壁後面,還藏着另一件和這個差不多的玩意兒,只是尺寸上有些縮水,差不多三十米左右寬,高度只有三四米,厚度也差了一倍還多。

這件在意念力作用下卻只有四層綠色光芒,應該是和乾隆改建寧壽宮時候燒的那件在同一時間,可那件也在遠處放着呢,前段時間張辰還見過的。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鬼子六也太神通廣大了吧,張辰有時候也自認爲自己是這個時代最神奇和神通的人,卻沒想到鬼子六卻更加的神奇,實在是讓人震撼。

第172章 賭木卡納塔克(下)第475章 魂盤(下)第590章 五牛圖(上)第677章 終於等到了第157章 《古瓷秘錄》(下)第225章 打秋風(二)第88章 多生孩子七一二桑耶七覺士第67章 銀元第664章 玉書第四四三四四四章 至尊皇權的象徵和萬人追捧的臭腳一二第381章 真正的“董展”作品第400章 海上絲綢之路(九)第89章 藍第700章 破而後立(上)第419章 大有收穫第26章 紀昀手稿(上)第617章 獵豹救虎第182章 人才(上)第378章 實打實的悶戶櫥第635章 如此瘋狂第5章 維摩詰真跡第657章 都是誤會(下)第111章 珊瑚(上)第479章 趕電梯的胖子第192章 圓明園被燒了第571章 挖洞第292章 不懂歷史(上)第594章 初見達瓦第203章 上古名琴第446章 自然災害第658章 事態複雜第561章 行程結束第215章 赴英第617章 獵豹救虎第159章 再臨緬甸(二)第510章 拍賣會恩怨(十四)第584章 小丑第664章 玉書第302章 陳年舊事(上)第590章 五牛圖(上)第71章 密室藏品(下)第87章 新居第324章 一致對外(三千八)第197章 十足的贗品第482章 七年之癢(三)第328章 仿製品的仿製品的仿製品第84章 兩座大院第107章 臨行第339章 密匣主人第447章 老媽也撿漏了第669章 有科研意識的王室第618章 圍獵第59章 母親(二)第682章 老爺子們的交鋒第730 我也去摘葡萄吧第533章 亂局(上)第287章 又一個龐大的工程第97章 緬甸公盤--明標第277章 外銷瓷第320章 帶走一搜留下一搜七一一黑色的金剛杵第98章 一賭爲快一睹爲快(一)第294章 不懂歷史(四)第294章 不懂歷史(四)第19章 初聞賭石(上)七二零原來是玩真的第639章 政治二局第294章 不懂歷史(四)第393章 海上絲綢之路(二)第478張 梅開二度第131章 開業第499章 拍賣會恩怨(三)第272章 天生就爲給日本人添堵第541章 衣錦還鄉之語驚四座(上)第376章 悲催的艾斯肯納茲(下)第272章 天生就爲給日本人添堵第112章 珊瑚(下)第86章 雙將第33章 騰衝交易會(三)第317章 軍匪第605章 別人海嘯我發財第646章 造就傳說第249章 踢皮球第483章 七年之癢(四)第601章 廣泛募捐第375章 父債子償(下)第527章 聯邦局第89章 藍第299章 進化(中)第251章 冤枉人家了第566章 吐珠第83章 小狐狸的收購計策第80章 歸來第600章 真正的低調第499章 拍賣會恩怨(三)第600章 真正的低調第74章 唐人街第146章 慘淡收場(上)第739章 新春大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