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單挑王與西楚霸王

兩人一邊說着隋唐超女的問題,一邊繼續向前逛過去,不多時看到了一座中式風格的建築,門前的牌匾上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華武堂”。

看到前面的華武堂,寧琳琅也來了精神,道:“師兄你看,那邊就是華武堂了,老闆家裡有家傳的長拳和譚腿,據說最擅長的是虎鶴雙形,早荷蘭的華人圈裡很有名聲和地位,不過我沒有見到過他們授徒。只是知道他們家開武館的同時也做古玩生意,外公就曾經在他們家店裡撿了大漏呢,我們快進去看看吧。”

兩人進了華武堂正門邊上的一間店面,也就是寧琳琅所說的古玩店了,只是裡邊的確沒什麼漏可撿,唯一能讓張辰看上的,也就是擺在書架角落裡的一本古籍了,書衣上只有兩個字“無量”,看來應該是道家典籍了。

張辰本就是道家弟子,對於道家典籍自然會有一種親近的感覺,走過去翻開,卻發現裡邊大有乾坤。這居然是一部道家音樂典籍,而且裡邊的內容還是上古時代傳下來的,就連張辰這種正經讀書破萬卷的,都沒有見過聽過,更別說是看過了。

這部古籍雖然只是北宋刻本,內容卻是上古道家音樂典籍,張辰看着裡邊的內容,的確有很多生奧的地方,甚至有些文字在張辰看來都很生僻了,不由得暗暗想道:如果所料不差的話,這應該是一部孤本了,這樣的東西流失海外實在可惜。雖然現在還在華人或者說是華裔手裡,誰又能保證遲一天不會流傳到洋人手上呢。

道家上古典籍被洋人收藏。那得是多大的恥辱啊,張辰是絕對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的,不論要花多少錢,這本典籍一定要帶回華夏去。

這可不是淘寶撿漏,而是要保護祖宗蒙典,切不可犯了見到文玩古物時候那種就想着撿大漏的毛病,否則可就愧對祖宗了。

張辰不停地提醒着自己,兩手問問拿着典籍《無量》走上前去。問店內的服務員,道:“你好,這本書多少錢?”

“先生您好,這是古代刻本的古籍,具體年代不詳,但應該是明代時期的,售價十萬歐元。”雖然到現在還沒人能搞得明白書裡的內容。但是卻不妨礙有人能夠看出這本典籍的年代,服務員對於價格記得很清楚。

十萬歐元還真是不貴,一點都不貴,也差不多符合一般明代中期文稿的價錢。但是真正的價格,可就不是這麼一點了,北宋刻本能夠保存得如此完整。一點不比當初在吳世璠寶藏理的那些宋版古籍差,而且還是上古典籍,十萬後邊加個零都不夠啊,沒想到還是給撿漏了。

買下這本《無量》,張辰就準備要和寧琳琅離開了。卻聽到後邊門外傳來一個聲音:“今天就給你們上第一課,看到在這邊架子上的兵器了吧。在這些都是華家先人從深山中找到的,每一件的分量都不清,至今還沒有誰能夠耍得動。我華家祖上也留下話來,如果誰能夠耍得動一百招以上的,那件兵器就歸誰所有,你們如果有不信的,可以上來是這耍一下,不過要是砸着了,我可不負責任,自己找地方治去,因爲那是你自不量力……”

張辰聽到這話,也有些好奇了,祖上從深山中招到的兵器,還誰耍動一百招就送誰,看來這兵器不是簡單物件啊。

有些動心的張辰停下邁出去的步子,轉身問店裡的服務員:“你們後邊應該是練武場吧,我剛纔聽說有什麼兵器,誰能耍動就送誰,真有這麼一回事嗎?”

服務員看了看張辰,這身體看起來倒是還不錯,可是要比起華武堂的幾位大弟子來,就真的不夠看了,連他們都耍不動,你去了也不過是看看就算了,能不能擡起那把十多斤的大鐵槍來都是問題,更別說耍了。

不過對待客人的規矩還是懂的,服務員並沒有把自己的心思表露出來,客氣道:“這位先生,的確是這樣的。我們這裡本身只是一間武館,古董生意並不是主業。我們華武堂在鹿特丹經營已經有六十多年的歷史了,是荷蘭最大、弟子最多的武館,我們最大的招牌就是信守承諾,如果您真的能耍得動,就可以把兵器帶走。如果您向試試看的話,我可以安排人帶您到後院去。”

這服務員還真是不錯,隨時都不忘了給武館做做廣告,不過話裡邊的那種自信,卻是表露的再明顯不過了。

寧琳琅看這個服務員篤定認爲張辰耍不動他們的兵器,就忍不住想笑,張辰的力氣有多大她是很清楚的,單臂就有吃哦阿果兩千斤,雙臂就更可怕了。她曾經親眼看着張辰一隻手擡起了唐韻一隻近三千斤的大鼎,耍個百八十斤的兵器還不是玩似的,看來這間武館今天留不住他們的鎮館兵器了。

和張辰交談的那個服務員拿起電話撥了一個號碼,叫了一聲師爺,有把張辰想要到後院練武場去實施那幾件兵器的事情說了一下,然後又“嗯、嗯”了幾聲,掛了電話後就親自帶着張辰和寧琳琅去往後院了。

來到後院練武場,張辰看到大約有三四十個穿着黑色練功服的年輕人正站在那裡排着隊,一個個挨着上前去舉一下一個兵器架上的幾件兵器,但是在舉過之後,確實沒有一個人敢耍上兩招的,顯然那些兵器的分量相當重。

張辰仔細看着兵器架上的五件兵器,分別是劍、槊、槍、戟、弓,側柱上還掛着一壺箭,大約二十來支的樣子,邊上一隻人形的架子上則是一套全身的鎧甲;包括那壺箭在內,每一件兵器都泛着烏光。就像是剛剛打造出來似的。

看着看着,張辰眼裡都快跑出星星了。這些兵器可都是真正的寶貝啊。在意念力的作用下,所有的幾件兵器表面都流動着六層護着七層銀色的光芒,兵器的材質也不是一般的金屬,或者說並不是地球上應該有的金屬。也就是說,這幾件兵器都是兩千多年前有人用隕鐵打造的,而且通過材質可以看出來,這些兵器是一套的。

隕鐵分爲很多種,能夠兩千多年不生鏽不腐蝕。甚至連一點氧化都沒有的,卻是極爲罕見。能夠找到這麼大量的罕見隕鐵,打造成爲一套兵器,這兵器的主人絕對不會是個小人物,而且還是個很不一般的大人物。

再仔細觀察幾件兵器的表面,通體烏黑,鋒刃處在烏光中伴隨着一陣陣的寒意。讓人看到了就有些發冷的感覺,不用試也能知道,這些兵器的鋒刃達到了怎樣恐怖的程度,吹毛立斷應該是小菜一碟了。

在每一件兵器上都有一個相同的標記,劍身、弓臂、槊杆、槍柄、戟杆和頭盔、護心鏡上,都刻着“霸王”兩字。從字體嵌入的程度和材質的硬度來看,應該是在打造的同時完成的,否則不可能這麼整齊。同樣在每一件兵器上“霸王”兩字的相背一面同樣位置,則是刻着“問首”、“擎天”、“奪魂”、“天龍”、“追魄”和“龍鱗”的字樣,應該就是這兵器的名稱了。

兩千一百年前到兩千二百二十年千之間的這一百二十年中。能夠耍得這種超級重型兵器,並且能夠耍得好這麼多種兵器。且又能搞到這麼些同樣材質隕鐵兵器,還能夠敢用“霸王”這個稱呼的人,除了西楚霸王項羽之外,還能有其他人嗎?

想到這裡,張辰是滿心的歡喜和興奮啊,只要能耍得動一百招就給你,看來這些兵器就是專門給自己留着的啊。正所謂“天予不取,比遭橫禍”,怎麼說今天也要把這些寶貝東弄走了,除非這武館的人自食其言,當然也不能白要,錢還是要給的,贈與的東西可以收回,賣出去的就不能了,張辰在這方面意向講究,絕不留下後患讓自己鬧心。

張辰心裡正美着呢,就聽練武場邊上一個有如洪鐘一般的聲音響了起來:“不知是哪裡來的朋友,要試試我華家的‘霸王武庫’,這可是二十多年來的第一次,希望不要讓老朽失望啊。”

張辰轉頭看去,場邊上站着一位鶴髮童顏的老人,身形高大,孔武有力,一看就知道是功力有成之人,這應該就是“華武堂”的館主了。別看這老人已經七八十歲,即便是十來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也遠遠不是他的對手。

主人家發問了,張辰也禮貌地上前去,朗聲道:“華夏陳氏門下弟子張辰,張晉伯,見過前輩。剛纔在前邊店裡,聽到練武場上說,如果能夠耍得動這裡的兵器一百招,就可以得到兵器,晚輩也是習武之人,想要試上一試。”

“哦,陳氏門下弟子,你師父是哪位,冕之先生是你什麼人?”看來這是個和士們有淵源的,又喊太師叔陳志遠的表字“冕之先生”,想來應該不是敵對的了。

張辰想到對方可能是師門長輩的朋友,當下執弟子禮見過這位老人,道:“家父是敬之師祖的二弟子。”

“哈哈,真是想不到啊,數十年之後,在這異國他鄉居然遇到了故人之後,實在是有緣。我當年和冕之先生曾有一面之緣,奈何卻是我即將隨家父遠渡重洋,如今想起來真叫人唏噓不已啊。冕之先生可好?”

“回前輩,太師叔他老人家精神矍鑠,每天還要打一個小時的拳,偶感風寒也會很快回復,身子骨健朗如昔。”

“好好好,昔日故人大多都已經去了,我遠走他鄉,甚至連聲音都沒能再聽到,當真是叫人惋惜。我有生之年,還要再回華夏故土,生於斯、長於斯,自然也要葬於斯;你這次回去先待我向冕之先生問好,待我回到華夏後,還要親自去拜望冕之先生。”

老人聽到昔日古人依然健在的消息,心中也是激動不已,連“生於斯、長於斯、葬於斯”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可見身在異國他鄉的人有多麼思念家鄉祖國。

隨即又仔細看了看張辰。眼神中帶着意思疑惑,道:“晉伯啊。我看你氣根沉穩,隱隱外散而不見消損,難道你已經內氣小成了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也許還真能耍上幾下,你來試試看。”

張辰聞言也不客氣,向老人抱拳行禮,道了聲“請前輩指教”。就走向架着盔甲的架子,開始一件件披掛起來。

看到張辰並沒有直接取用兵器,而是先要披掛盔甲,老人不由得到吸了一口涼氣,這年輕人看來是真有兩下,居然敢於披掛上陣,看看他到底能耍幾招。

張辰披掛妥當之後。先是取了名字叫做“問首”的雙手劍,這對劍每一柄重三十七斤多,張辰雙手使劍,就像抓着兩把輕飄飄的木劍一般,絲毫不見有吃力的樣子。

一套八八六十四式的渾天劍法刷了兩遍,一招一式都是那麼標準。沒有拖泥帶水,沒有後力不繼,也沒有一點點的生疏,行雲流水地就打完了。

本以爲張辰披掛上陣會用大傢伙,卻沒想到他選的是劍。讓一邊有些期待的老人臉上的表情變得有些沉默了。但是張辰一套劍法耍下來,各種的正確和標準。讓老人的雙眼中又煥起一絲神采。

本以爲張辰耍玩了劍法,就應該把鎧甲也解下來了,卻沒想到他又拿起了擎天槊,又是一百多招耍下來,臉不紅氣不喘,就像剛剛來到後院時候一樣的神態,最容易乏力的雙臂和雙手,也都依然穩健如初。

這還沒完,張辰放下擎天槊,又拿起了八十一斤的奪魂槍,放下奪魂槍又拿起了八十九斤的天龍戟,都是一百多招耍完了款款放回原位後,再拿起另外一件來。

到了耍最後一件追魄弓的時候,因爲在院子裡實在不好開工,配備的箭支也都是異常珍貴的寶貝,張辰當然不會捨得敗家到那種地步,直接拉開弓做引箭待射狀,然後再放鬆弓弦緩緩回到原位,這可是要比單純的射箭難多了,讓弓弦復位時候的難度最大,需要拉開弓弦時候至少三倍以上的力道,這麼着一百下玩下來,足以說明張辰能夠駕馭這把弓了。要知道這可是一把五石弓,重六十五斤,就算最熟練和最力氣大的箭手,也不可能來這麼一百下的,而張辰卻能夠在穿着一百斤左右鎧甲的前提下,連續把四件重量及兵器各耍了一百多下之後,纔開始拿起這把弓的。

耍玩之後,張辰來了一個收功式,緊接着又是一招漂亮的“霸王卸甲”,把鎧甲整整齊齊脫了下來又整整齊齊地又掛在了架子上。

“華武堂”的館主老人有些激動得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他身後一干弟子們更是都被驚呆了,這到底是個什麼人啊,也太誇張太變態了吧,我們連一件都耍不動,他卻能夠連着耍了至少六百招,還要不要讓人活啊,這麼多年的功夫都練到狗身上去了。

片刻之後,關注老人才恍如夢醒一般,喃喃自語道:“我毛成龍活了一輩子,今天總算是開眼了,這小傢伙豈止是內勁小成,明顯就已經是大成了啊,江山輩有人才出,我華夏武道後繼有人了,後繼有人了。”

接着又是失神片刻,才又走到場中,對已經氣定神閒地站在那裡的張辰道:“好,好啊,晉伯你不愧是陳氏門下的弟子,年紀輕輕就達到了這種境界,讓老朽佩服啊。既然你能夠耍得動這裡所有的兵器,那我就依照我毛家祖上的規矩,將這套兵器悉數贈與你。希望你能夠把這套武器好好保護下去,也把華夏武道一代代傳承下去,老朽代華夏武道同仁拜託你了。”

張辰當然不能就這麼收下,左推右搡之下,還是以五十萬歐元的價格買了下來。這位毛老爺子沒說的,可誰能保證他家的後代中不會有人不滿意呢,這時候用錢交易了,以後就不用擔心各種麻煩了。

拿下了這套兵器之後,張辰又留在“華武堂”和毛老交流了一會兒,相互留下了聯繫方式後,才告辭離開,這時候也就沒空再去逛了,直接準備回酒店去。

路上,寧琳琅文張辰:“師兄。這套兵器上都有‘霸王’的字樣,該不會真的是西楚霸王項羽的兵器吧。我對兵器這方面沒有什麼研究。尤其是槍和戟這類的長兵器,也只是大致瞭解一點而已。可我總覺得這套兵器不簡單,敢用‘霸王’在兵器上留字的,應該不會有別人了吧。”

張辰點點頭,這套兵器一般人還真就看不出來,首先材質上太過特殊,根本沒有可以借鑑的判斷經驗;再者兵器上的紋飾太少,有一些也都是很生僻的東西。同樣沒有什麼可借鑑的記錄。如果自己不是有意念力能夠看出年代,又有大量的典籍和資料可供自己學習參考,也同樣是看不出來的。

道:“這的確是楚霸王項羽的兵器,不過卻不是一套,至少還卻一把刀呢。史料中曾有記載,說董卓曾經得到過一把刀,刀上沒有銘文。只有隱隱約約的雲山紋,可切金斷玉,鋒利無比。後來董卓飛黃騰達後,拿出這把刀來給蔡邕看,蔡邕認出那就是項羽的佩刀。我猜測董卓得到的那把刀應該之前還有人持有過,把上邊的銘文給磨掉了。否則也不會專門提一下沒有銘文的事。至於楚霸王項羽還有沒有其它的兵器,就不得而知了。”

同車的崔正男是個標準的武人,對這些兵器之類的故事是最感興趣了,忙問道:“師兄,我記得我看過的一本書上寫着。項羽的兵器不是一把方天畫戟嗎,怎麼會有這麼多兵器呢?”

“呵呵。你看的那本書一定是借用了《項羽本紀》中的文字,原文是‘漢有善騎射者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輒射殺之。項王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戰。樓煩欲射之,項王瞋目叱之,樓煩目不敢視,手不敢發,遂走還入壁,不敢復出’。”以張辰對史書的熟知程度,只要有人說出問題來,他就能馬上給予解答,道:“那是讀史書的人斷章取義,直接從字面意思取理解了,本來的意思應該是,項羽隨便拿起一杆長戟就去出戰,但是根本不用他開打,單憑他的氣勢和顯赫威名,就足以讓人聞風喪膽了;所以纔會說‘樓煩目不敢視,手不敢發,遂走還入壁,不敢復出’,這一天就恰恰說明了項羽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對陣一個極度危險的弓箭手,居然隨便拿一件兵器就出去了。”

崔正男對自家師兄那是相當信服的,師兄說什麼就是什麼,絕對不會再有一點點的懷疑。又問道:“那師兄你說說看,這歷史上的英雄好漢中,哪一個最厲害呢。到底是關公戰秦瓊比較有賣點,還是項羽戰呂布更精彩呢,我覺得李元霸也是個厲害角色,隋唐第一條好漢,應該不必項羽差的吧。”

聽你到崔正男說“隋唐第一條好漢”,寧琳琅就想起了張辰嘴裡的“隋唐第一超女”,忍不住“噗哧”一聲笑了出來,眼睛卻也看向了張辰,想要知道他怎樣回答這個問題,點評不同時期的大將那個最厲害。

張辰笑笑道:“你說這些話,應該是大小評書演義聽太多了,把腦子給迷糊住了。評書裡對任務的描寫都是很有針對性的,正面和反面都是進行極端描寫,完全做不得真。招評書裡說的,項羽二十八騎打不過五千漢兵,宇文成都連李元霸的一招都抗不住,按說應該是李元霸最厲害了,就連趙雲七進七出才殺了多少人啊。

可事實上呢,李元霸真的能使得動一尺多大的銅錘嗎,那得是多種,兩把加起來怕不得由近千斤,就是他吃得消,胯下的戰馬也吃不消啊。又說李元霸在四明山把十八反王的一百八十萬人殺的剩下六十四萬,我們不妨想想看,要殺一百一十六萬人,就算一秒鐘殺一個,也得不歇氣地殺十三天又十個小時十三分鐘,十三天不吃不喝地殺過去,累不死也餓死渴死了。幾遍李元霸真的在四明山殺了那麼多人,也是帶着部隊的好不好,一個人闖進去用不了半天就得被幹掉。

真要說起來,歷史上關羽、呂布、真實的李玄霸等人,他們可都是戰敗和投降過的,而項羽一生從未投降過,就連最後倒了烏江岸邊上,都是自刎而亡,那一身霸氣就不允許任何人侮辱和踐踏。項羽在鉅鹿之戰中,生擒王離,斬殺蘇角,九戰九勝,一直打到各路諸侯見他不敢擡頭,一路膝行而去;劉邦更是被項羽打到連老婆孩子都不敢相見,臨死之前都沒人敢靠近他。

真要說武力值的話,項羽無疑是最高的一個,傳說中的李元霸也不過是雙錘而已,西楚霸王可是舉鼎的人物,誰厲害就不用多說了吧。項羽,西楚霸王,絕對是華夏曆史上真正的單挑王,一對一絕無對手。”

第335章 捧殺第376章 神社的倒掉第59章 母親(二)第7章 京城有個小師妹第345章 震撼第350章 多少錢我都買第127章 這都是真的嗎第196章 開拍第586章 匯德齋(中)第245章 詐騙第239章 談判開始第485章 七年之癢(六)第421章 十重寶函第369章 風暴初現第329章 一車粉條(上)七一四彪悍的盜獵者上第516章 緋聞男主角第11章 奇怪的坐像第104章 一賭爲快一睹爲快(七)第222章 熱鬧第539章 衣錦還鄉(二)第729章 榜樣的力量無窮大第75章 歐洲貴族第660章 衝進警局第36章 藏寶第63章 妖怪第15章 太師叔第483章 七年之癢(四)第428章 芝麻開門第560章 衣錦還鄉之那又如何(下)第329章 一車粉條(上)第332章 高仿贗品第733章 新年與災難同在第217章 老爺車第473章 魂盤(上)第629章 大婚前夜的無恥行徑第518章 打上門來第23章 碰瓷(上)第358章 露餡第620章 龍王第57章 兔子表哥第504章 拍賣會恩怨(八)第222章 熱鬧第166章 正男師弟第605章 別人海嘯我發財第16章 孺子可教第40章 驚天寶藏(四)第589章 漆中藏寶第633章 婚宴開始第707章 圈地運動第252章 徹查第299章 進化(中)第348章 初現端倪第511章 拍賣會恩怨(十五)第117章 他搬空了龐貝古城第56章 或許是個好機會第438章 曹衣出水吳帶當風第453章 最優秀的第三代第192章 圓明園被燒了第234章 逐出家門--第二三五章 再生毒計第499章 拍賣會恩怨(三)第172章 賭木卡納塔克(下)第31章 騰衝交易會(一)第696章 一命換一命(上)第378章 實打實的悶戶櫥第284章 卑鄙一回第140章 鬥寶大會第198章 專家哥哥七零八你到底是不是專家上第509章 拍賣會恩怨(十三)第241章 靈光一計羣翡薈翠第148章 不愧大名第157章 《古瓷秘錄》(下)第501章 拍賣會恩怨(五)第七二二七二三七二四章 誰都不行第203章 上古名琴第733章 新年與災難同在第437章 瓘靖二妙第261章 三神器的秘密第一三六一三七章 拍賣會風波五六第469章 皆大歡喜的結局第297章 寶石釉(下)第513章 拍賣會恩怨(十七)第207章 春宮第736章 女大帝第582章 崔正男的請求第702章 破而後立(下)第232章 二三三章 鐵證第363章 伏誅第448章 好人好報第279章 很眼熟的背影第324章 一致對外(三千八)第363章 伏誅第214章 表弟的秘密第505章 拍賣會恩怨(九)七一零薩城印象第126章 鼓浪嶼第238章 教會參與第194章 挑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