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家書

第99章 家書

夜色沉沉。

範太保等人上了香,自不會老老實實回去,堅持要面聖。

徐公公幾次稟報,眼看着皇上的鬱氣越來越重,才明哲保身,不再提了。

這就夠了。

再添把火,燒着的就是他了。

老大人們沒有見到皇上,宮門又關了,只能在大殿下的宮室坐着,等待天明。

夜最深時,一人通身黑衣,出現在了徐家不遠處。

御林軍守了一天,大冷的天,半夜最是心思放鬆。

黑衣人動作迅捷,潛入隔壁宅子,又一個鷂子躍起,神不知鬼不覺地落入了徐家大宅。

前院裡,書房並未熄燈。

黑衣人走到此處,輕輕敲了敲門。

裡頭那人舉着燈來開門,見來人這幅裝扮,不由嚇了一跳。

再定睛一看,那人驚訝不已,壓着聲音道:“國公爺怎麼來了?”

黑衣人正是林繁。

“徐大人,”林繁道,“深夜叨擾,實在是不得已。”

徐忱搖了搖頭,請林繁進去。

他是徐太傅的長子,外放當了個知府,轄地離京師不遠,趁着衙門封印,特特趕回來陪老父過年。

沒想到, 老父進宮後沒有回來, 自己一家老小又被御林圍了。

偏偏,上上下下的,愣是沒有一個人知道緣由。

“家父還好嗎?”徐忱憂心忡忡,急着問, “外頭到底是怎麼一個狀況?”

林繁把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聽說是太平府徐況那兒的問題, 徐忱連連搖頭。

“這事兒真是……”徐忱懊惱極了,“家父看得透徹啊, 他當初就說過, 不能因着同在太平府,就與塗家走得太近, 這不是什麼好事。

我卻覺得家父太謹慎了, 幾個孩子往來而已,家父既是大殿下的師長,又怎麼會有二心?皇上不會以此懷疑家父。

現在想來,薑還是老的辣, 家父想得對。”

林繁聽他這麼說, 便問:“老大人早前就知道太平府的事?只說過, 並無證據, 不知是否有什麼書信?”

徐忱眼睛一亮。

“有的!”徐忱忙道, “我當時收到家父來信,說他去信訓況兒了, 讓我也督一督況兒, 叫他約束幾個孩子,我有給父親回信。”

一面說, 徐忱起身,一面往外走。

林繁跟上去。

徐忱引他進了徐太傅的書房。

老太傅這兒東西不少, 擺放很整齊。

伺候書房的管事被徐忱找人叫醒了,披了件衣裳趕來, 把太傅收攏的家書一疊疊找出來。

徐忱從中找到了自己的那封回信:“這就是我當時寄回來的,按說況兒也會回信。”

管事蒙着頭找, 很快, 把徐況的信也翻出來了。

林繁一一接過來, 打開看其中內容。

徐忱的回信如他自己說的,雖答應了會叮囑徐況, 但字裡行間也透了幾分“老父親您杞人憂天”的心情。

而徐況的回信恭謹許多, 許是老太傅去信時言辭更激烈,這位次孫回得戰戰兢兢, 直應會管好自己的幾個兒子。

“有這兩封信,因能解太傅燃眉之急, ”林繁想了想,又道, “不知太傅的信……”

徐忱犯愁。

他收到的信都在任上衙門裡,可他現在回不去。

徐況手裡的信當然也在太平府, 也不知道現在那兒是個什麼狀況。

聽徐忱一說, 林繁便道:“這就不勞徐大人了,我使人去取。”

徐忱長長鬆了一口氣。

京中大大小小官員都嫌林繁煩, 事多,但在徐忱看來, 林繁做事很靠得住。

只要是行得正站得直的,根本不用怕林繁。

連他老父親都感嘆,林繁年紀輕輕就這麼有能耐,再多歷練幾年, 更是朝廷棟樑。

林繁吃虧就吃虧在父親早亡, 朝中無人引路、也缺人指點, 不似他們徐家,子孫多人入仕,對的、不對的,都有徐太傅掌握着、教導着。

徐忱備了紙筆,寫了兩封信。

一封給留在任上的管事,讓他配合去取家書的人,另一封給徐況,簡單說明京中狀況,讓他把家書交出來。

信上落了印,蓋上火漆。

林繁收下, 道:“老太傅在宮中並無危險,府上千萬不要着急,外頭其他老大人們也在想辦法。”

徐忱連連應下。

趁着夜色, 林繁離開徐家。

待天亮城門開, 兩匹快馬離京,奔赴兩地。

在宮內等了一夜的老大人們最終還是沒有見到皇上, 只能無奈又難過地回府。

畢竟都不年輕了,總不能徐太傅還未脫困,他們其中就有誰倒下了。

好在,離開印沒兩天了。

金鑾殿上,皇上總不能不見他們了吧?

至上朝那日,三呼萬歲後,範太保第一個發難,不管如何,總得有個理由。

皇上坐在龍椅上,聽底下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眉宇緊皺。

每一個急切的面容都深深印在他的腦海裡,化作了涌動的波濤,讓他情緒難以平靜。

他衝徐公公擡了擡下顎。

徐公公會意,上前一步,把原因說了一遍。

底下所有人面面相覷。

範太保連聲道:“太傅全心全力教導大殿下,絕不是兩面三刀之人。”

“朕也覺得不是,朕始終記得太傅與源兒情誼深厚,”皇上緩緩開口,“朕收到這樣的消息,心痛至極!

朕這幾日一直在想,朕從開蒙起,就隨太傅唸書了。

先皇太忙了,顧不上朕,太傅教朕寫字、畫畫,朕與太傅相處三十年,遠勝朕的父皇!

朕待太傅,亦師亦父,可朕的這位老父呢,已經在琢磨朕的繼任者了。

他與源兒親近是自然的,朕以爲很正常,但源兒之外,另作打算,哈!

朕才三十六歲,朕難道活不了幾年了?

老太傅難道不盼着朕一點好?”

沉沉的迴音響徹金鑾殿。

林繁垂着眼,暗暗嘆息。

不是結黨、不是選邊站,而是咒皇上短命。

這個點,皇上選的有點意思。

皇上又道:“朕沒想爲難太傅,朕就是氣不順,想讓太傅與朕賠個不是,可太傅硬氣,罵朕想太多,朕不關他幾天,朕怎麼消氣?倒是諸位心急火燎的,怎麼,在諸位眼裡,朕難道會對太傅不利?”

範太保想開口,黃太師衝他悄悄擺了擺手。

這話不好接。

應了,是猜忌皇上,不應,怎麼解釋心急?

只能越過,順着臺階下,替徐太傅賠個不是,讓皇上消消氣,把這事兒揭過。

可若是揭過,徐太傅身上的髒水就衝不乾淨了。

猶豫間,一人往大殿中央邁了一步。

高大、壯實、氣勢洶洶、一臉耿直相,正是永寧侯。

一開口,秦胤說的是“臣太理解皇上的心情了”!

搓手手,馬上一百章了。

(本章完)

第174章 有害無益第346章 祖孫情誼第180章 倒逼第387章 願效犬馬之勞(求月票)第62章 各位讓讓第379章 我想先燒柱香第409章 殿門被關上了第97章 滿足第197章 眼力第128章 試探第287章 你跪嗎第219章 劍走偏鋒第368章 全京城出了名的“煩”!小娃娃第62章 各位讓讓第391章 盡是些通天的本事(求月票)第41章 殿下英明第232章 省心第230章 再問一次第276章 趕路(三更)第234章 丟魂第154章 臣請爲先鋒第73章 很難懂嗎?第276章 趕路(三更)第418章 你想不想聽?第65章 不好辦第82章 又陰又冷第258章 一條船第264章 天下沒有巧事第294章 宛如一場笑話第269章 有話好說第335章 老臣不送了第408章 拿下她第252章 頗爲可行第340章 她出不去第155章 勁兒真大第128章 試探第190章 您說得是第298章 沒一條好走的第253章 硌得慌第184章 害人不淺第382章 今兒不做早課第378章 拉攏人很難第393章 劈頭蓋臉請假條第131章 駙馬第390章 臣不在乎第222章 分叉路第236章 一樣照打第7章 哥哥替我綁個人第240章 良苦用心第212章 一舉兩得第178章 累死老夫了第126章 糊弄第324章 趕緊把那菩薩給送走請假條第131章 駙馬第21章 瑰衛第216章 重疊第190章 您說得是第241章 提醒第37章 一尊殺神第257章 走水第407章 她都被淑妃騙了(求月票)第11章 不麻也麻了第204章 機會第186章 示敵以弱第351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433章 誰還不會長大呢?第317章 點個香料(三更求月票)第127章 拆臺第410章 他也還是君第191章 手到擒來第369章 滑天下之大稽第160章 尋找答案第75章 竹籃打水第34章 我纔是二皇子妃第289章 招搖第290章 配合第101章 砌牆第273章 繼續往下查(三更)第52章 你上哪認識的姑娘家?第390章 臣不在乎第29章 符靈第99章 家書第238章 四面楚歌第358章 你們是想造反嗎?第238章 四面楚歌第222章 分叉路第354章 你不如直接說第442章 番外4 盆滿鉢滿第445章 番外7 打人不打臉第386章 誰說吳王沒兒子?第29章 符靈第404章 屬下願去北城門第91章 回光(求月票)第81章 不妙(求月票)第286章 自報家門第54章 籤文第228章 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