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問題不少

按照圖哈切夫斯基的研究,坦克師由兩個坦克團和一個摩托化步兵團構成。其中每個坦克團有坦克93輛,編爲三個營,一個營裝備t-26,另外兩個營裝備bt-2快速坦克。

原本按照圖哈切夫斯基的設想,這三個營應該有一個裝備t-28中型坦克。可誰讓t-28表現太差,直接就被砍掉了,這才用bt-2頂補。

至於摩托化步兵團,其實跟普通的步兵師沒啥大的區別,此時的摩托化步兵還不是後來紅軍所稱的那種乘坐步兵戰車參加戰鬥的“摩托化步兵”,而是擺脫了騾馬使用汽車行軍,戰鬥時依然靠雙腿前進的步兵。

也就是說,此時的紅軍摩托化步兵跟普通步兵比起來,也就是裝備的汽車比較多,不是那麼依賴鐵路線移動的部隊。機械化步兵第一軍除開這兩個坦克師,另外那個摩托化步兵師就裝備有兩個這種摩托化步兵團和一個坦克團。

此時,坦克一師和坦克二師沿着海拉斯滕河左右兩岸向前突擊,摩托化步兵一師則落在稍後的位置充當預備隊,在第二坦克師另一側也就是努倫敖包山附近,朱可夫的騎兵第四師呈現出一字長蛇陣,繼續往西則是展開中的第一騎兵師和第二騎兵師。

而此時關東軍也反應了過來。開始將23師團的主力向戰場調動。同時調動的還有日軍第一坦克團和步兵第七師團。不過因爲白阿鐵路並沒有竣工。不管是第一坦克團還是第七師團想要趕到戰場都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最關鍵的是,關東軍司令部和大本營對紅軍的突然襲擊判斷並不完全一致,關東軍認爲這是蘇聯的全面入侵,而大本營則認爲這頂多是一次規模有限的入侵。判斷的不一致導致了日軍增援哈拉哈河戰場的決心出現了分歧,關東軍的意思是除了將第一坦克團和第七師團師團 派過去,還有必要將駐紮在海拉爾的第14旅團也投入戰場。而大本營的意思是應該等一等看一看,戰場上已經有兩個師團外加一個坦克團和相當數量僞滿洲騎兵,再投入一個滿編旅團。太小題大做了。

說白了,大本營依然沒有將事情高大的意思,甚至很擔心關東軍藉此擴大沖突,讓局部戰爭變成全面戰爭,這也是他們很慎重投入第14旅團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說在戰鬥打響的第二天,紅軍和日軍的力量對比還是非常懸殊的,幾乎就是關東軍第23師團加上一些僞滿洲國騎兵部隊直接硬抗紅軍的六個師!如果再把紅軍背後負責支援和充當預備隊的蒙古**隊和遠東紅旗方面軍的另外兩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算進去,那真心是愈發地不成比例。

而這也有一個問題,既然布柳赫爾手頭上還有將近五個師的兵力,爲什麼不投入戰場擴大戰果呢?有兩個原因。第一個相對次要的原因是不管是蘇聯方面還是日本大本營,對這場戰爭的規模是有限定的。這就是一場局部戰爭,決不能發展成全面戰爭。雙方最高領導層都還算是剋制。如果布柳赫爾一口氣將所有的部隊都丟進去,那規模太大了,容易搞出大事來,甚至連現在這個規模就已經讓政 治局有些擔心了。

除了來自上層的壓力外,最重要的原因是,這一片戰場已經飽和了,根本不能再投入更多的部隊。實際上現在一口氣投入六個師就很擁擠了。以布柳赫爾的意思,這麼屁大點地方根本不需要投入如此多的部隊,甚至機械化步兵第一軍在戰場左翼都沒有完全展開,擠在海拉騰河兩岸的他們突擊速度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說實話,從看到戰鬥計劃的那一刻開始,羅科索夫斯基就不太滿意,因爲他的部隊的突擊地段實際上並不適合裝甲部隊使用,哈拉哈河的支流海拉騰河將他的部隊分成了兩塊,而且這一片區域地形比較崎嶇還有一片遠方沙漠橫在前面。羅科索夫斯基認爲他的部隊應該放在右翼,也就是現在被第一騎兵軍佔據的位置,那一片地形相對平緩,適合坦克羣展開。

那麼布柳赫爾爲什麼要保留當前的配置呢?原因很簡單,首先,日軍的23師團主力在機械化步兵第一軍突擊的方向,用最強的部隊打敵人最強的部隊來個王牌對王牌很合理。其次,布柳赫爾對騎兵的使用更加熟悉一些,也更擅長使用騎兵。將第一騎兵軍放在右翼,從相對薄弱的一側進行突擊,可以打出一記漂亮的右勾拳。如果鐵木辛哥動作夠快的話,完全可以包抄日軍23師團的側翼,一舉將其合圍。

說白了,布柳赫爾就是拿機械化步兵第一軍當錘子使用,讓其強力敲擊23師團這塊鐵板,吸引其注意力,爲騎兵穿插包抄創造條件。

應該說除了對機械化部隊有點信心不足之外,布柳赫爾的佈置沒有大問題,是立足於他本人的軍事經驗做出的最優配置。不過是不是戰場上真正的最優配置,那還有待商榷,至少從後面的戰鬥進程來看,這個配置是需要調整的。

繼續回到戰鬥本身,朱可夫的部隊從戰鬥的第一天開始就表現出了極強的突擊**,在第一天狂飆了20多公里之後,第二天他的速度依然很快,繼續快速向敵人縱深發展,一度將僞滿洲國僞軍打得屁滾尿流只恨爹孃少生了兩條腿。

反正按照他這種突進的趨勢,在戰鬥打響的第五天就可以完成預定的作戰任務——切斷23師團逃跑的路線了。不過這幾天,騎1師和騎2師表現就沒有那麼理想了。隨着日軍第七師團趕赴戰場。他們迎頭撞上了騎1師和騎2師。短促的激戰之後,雖然騎1師和騎2師擊退了第七師團,但是前進的勢頭也被打斷了。尤其是第七師團開始修築工事固守陣地的時候,騎1師和騎2師顯得辦法不多。

爲什麼辦法不多呢?原因很簡單,配屬這兩個騎兵師的炮兵被丟在了後面,沒有重炮支援的騎兵想要獨立撕開防線,這並不容易。尤其是鬼子表現得十萬難纏和頑強的情況下,這就更不容易了。

也就是說戰鬥打響的第五天。紅軍開戰時那種一往無前狂飆突進的勢頭已經被終結,騎兵部隊並沒能完成布柳赫爾交代給他們的任務,沒能完成穿插包圍動作。三個騎兵師除了朱可夫的部隊抵達了預定地點,其他兩個師都陷入了苦戰。而且很危險的是,騎4師跟騎1師和騎2師之間的空檔很大,朱可夫的部隊有孤懸在外的態勢。

這就很危險了,一旦日軍繼續調集援兵,首先遭到攻擊的必然是騎4師,而騎4師此時因爲強行軍和戰鬥消耗,物資緊張體力損耗也相當大。尤其是他們的炮兵還遠遠地落在後面,一旦遭到圍攻。可以說是凶多吉少!

作爲一個老將,布柳赫爾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危險,但是察覺到了危險並不代表能解決問題,騎1師和騎2師能不能儘快的擊退第七師團這是一個問題,如果不能,問題自然就得不到解決。

當時布柳赫爾一度想給鐵木辛哥下命令,讓他將騎4師撤回來,可這麼一來,整個作戰計劃不就成了一紙空文?萬一騎4師前腳撤退,底23師團後腳就撒腿跑路了怎麼辦?

撤吧,全部計劃落空,不撤吧,騎4師的處境又很危險,一時間布柳赫爾有些舉棋不定,思考再三之後,他決定先聽一聽下面指揮員的意見。

“謝苗.康斯坦丁洛維奇同志,你的部隊什麼時候才能抵達預定位置?現在只有騎4師完成了任務,情況不是很理想啊!”

其實布柳赫爾真正想問的是,能不能將騎4師撤回來,但是他卻不能直接問,因爲這顯得他對鐵木辛哥沒信心,太傷鐵木辛哥的面子,所以他換了一種委婉的問法。

那麼鐵木辛哥知道布柳赫爾真正想問的是什麼嗎?心知肚明。作爲優秀的騎兵將領,他自然能看出戰場上存在的問題。這個態勢確實不算有利,讓騎4師光桿一個人懸在外面確實很危險。

不過雖然覺得危險,但是鐵木辛哥認爲暫時並不要做什麼調整,尤其是不需要將騎4師回撤。因爲戰場上的情況還沒有到那一步,空中偵察顯示,日軍在戰場上的部隊只有兩個師團和一些僕從軍,這點兒力量跟已經戰鬥展開了的紅軍部隊來說簡直不值得一提。

在鐵木辛哥看來,騎1師和騎2師只不過遇上了一點兒小麻煩,等炮兵部隊一到,分分鐘他就能解決這個小麻煩。這時候爲什麼要讓騎4師撤回來?那不是白忙活了嗎?

所以他的答覆是:“部隊只是暫時遇上了一些困難,這些困難是可以克服,也是不難克服的……”

布柳赫爾一聽就明白了,鐵木辛哥這是反對,摸了摸下巴,他又問道:“空中偵察的結果出來了嗎?”

他的參謀們立刻回答道:“根據空中偵察顯示,除在阿爾山地區顯示有較多的敵軍活動之外,敵人最近的部隊還在海拉爾……”

布柳赫爾微微點點頭,有了這份報告,他就安心不少,如果敵人的大股援軍還在海拉爾,那暫時確實不用調整。

說起來,跟陸軍的“高開低走”相比,空軍的表現是一如既往的出色,不光奪取了制空權,還將敵人在阿爾山和滿洲里、海拉爾的機場壓制得喘不過氣來,尤其是他們對敵人鐵路線的襲擊,極大遲滯了敵援軍的運動。

布柳赫爾對空軍的表現是萬分滿意,但是對阿爾克斯尼斯來說,這種表現還不夠好。尤其是強擊機部隊和轟炸機部隊的表現。真心讓他有些失望。尤其是tb-3。該機的表現只能用糟糕來形容,五天的轟炸行動中,有三分之一的tb-3因爲機械故障趴窩,還有三分之一的tb-3是“帶病上崗”,am-34發動機實在讓人失望,相當多的時候,tb-3都只能帶兩枚250公斤航彈出擊,再多了發動機負荷就太大。容易故障。

500百公斤的載彈量能幹啥?尤其是高空水平轟炸命中率本來就慘不忍睹,這麼說吧,tb-3的作用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威懾,對於癱瘓敵人的軍事設施基本無能爲力。

甚至這種心理上的威懾都不是很強,慢吞吞的tb-3生存性能實在不咋地,碰上了敵機的攻擊幾乎連逃跑都做不到。日軍的戰鬥機飛行員不止一次的駕駛着老舊的九一式戰鬥機給tb-3開瓢。

這麼說吧,在所有的對地攻擊行動中,真正管用的是老舊的列寧-2號俯衝轟炸機,90%的目標都是由他們摧毀的。空軍的中基軍官們是不止一次的強烈呼籲要求立刻給他們一款先進的攻擊機,而空軍中那些原本就反對發展遠程航空兵的近距支援派也找到了攻訐的藉口。不斷地質疑阿爾克斯尼斯的路線。

這讓阿爾克斯尼斯以及空軍的高層對於波音299,也就是剛剛獲得yb-17代號的遠程轟炸機是更加渴望了。如果不是試飛還沒有結束,他們都有心立刻下個幾百架的訂單了。同時對圖波列夫正在高的雙發轟炸機也是一再的催促,甚至恨不得直接拿原型機就上戰場。

不過此時圖波列夫的快速轟炸機進展不算順利,雖然其原型機ant-40一號在1934年10月1日的試飛中首航就飛出了360公里每小時的好成績。但遺憾的是,在當年10月31日的試飛中因爲發動機故障,在迫降中一號機損毀嚴重,之後花了整整三個月才修復。

而在不走運的一號機返廠修復期間,裝兩臺12ybrs發動機的二號原型機完工(因爲圖哈切夫斯基的阻撓,最開始該項目不得不採用m-25風冷發動機)。並隨後在12月30日進行了首飛,雖然12ybrs發動機比一號機的m-25發動機重了將近三分之一,而且爲了改善起降性能和增大航程,二號機翼展比一號機長了1.25米,但由於v型液冷發動機比風冷發動機的風阻小得多,而且發動機整流罩設計得非常成功,結果這架二號機居然飛出了416千米每小時的超級好成績,一舉打破了同級別的非正式世界記錄。

不過高興是短暫的,因爲對於空軍的後勤人員來說,他們並不喜歡裝液冷發動機的二號機,原因是比風冷的m-25發動機難伺候。而且不光是難伺候的問題,更關鍵是該機可伸縮的滑油散熱器設計儘管很巧妙,但是散熱效率實在差強人意,結果ant-40is由於發動機冷卻系統的故障導致引擎過熱頻頻發生,特別是在爬升時尤甚!

其實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將那個蛋疼的伸縮式滑油散熱器改成固定式,重新設計發動機整流罩並擴大散熱器進氣口即可。當然,這麼改,肯定要損失一定的速度。

那時候,空軍和設計院認可了這個改動,但是主管航空工業的奧爾忠尼啓則卻不買這個賬,一向很討厭圖波列夫的他,直接就開噴了,指責圖波列夫的設計小組“故意”降低原設計性能。

爲此不得不又大打嘴仗,哪怕是李曉峰出面做斯 大林和奧爾忠尼啓則的工作也於事無補,最後官司直接打到了即將退休的列寧那裡,還是導師大人一句話給解決了問題:“同志們,在航空設計中沒有瑣事,任何一個細節的疏忽都可能使我們失去珍貴的飛機和寶貴的飛行員,所以我個人尊重設計師同志的意見。”

好吧,列寧用一句話解決了爭端,可是這不意味着ant-40項目就一帆風順了,剛剛修改了散熱器和整流罩沒多久,二號原型機就再次敗走麥城。在一次降落中損毀了起落架和部分後機身,導致試飛工作又一次被中斷,直到1935年大會閉幕這項獻禮工程才恢復試飛。也就是在那一天,ant-40is被正式命名爲快速轟炸機,也就是後來的斯勃2轟炸機(sb-2)。

不過很明顯,在1935年4月份才重新恢復試飛的sb-2肯定是趕不上這場戰爭了,同樣趕不上這場戰爭的還有後來被稱爲伊-20項目的波利卡波夫戰鬥機,以及1936年定型投產的pe-1俯衝轟炸機和ro-1魚雷轟炸機。

對於剛剛趕赴戰場的海軍航空兵而言,他們只能用老舊的伊-5k去同日軍的九一式戰鬥機和九二式戰鬥機一決高下了。可是,按照遠東紅旗方面軍空軍總指揮阿列克謝.瓦西裡耶維奇.尼基京的命令,海軍航空兵的伊-5k不參加奪取制空權的戰鬥,主要用於偵察和對地攻擊。不過對於這條保護海航飛行員的命令,爲這次戰役組建的海軍航空兵特別軍軍長蘇霍伊是很不服氣以及是一肚子的意見……全本小說網

ps:

鞠躬感謝麻神**、飛翔宇宙間、hzwangdd和尤文圖斯同志!

423 自以爲是的人278 引出大魚113 絕望306 攻擊開始114 杯具的季諾維也夫(中)059 陰差陽錯522 爭論349 普洛耶什蒂(2)164 又生事端096 卡爾波維奇374 學習生活(下)052 攪局的傻瓜532 哪裡都有江湖243 接近老盧145 街頭鬥嘴221 大失誤(下)254 好棋145 虛與委蛇(下)395 費德洛夫119 路線問題016 大金主265 幕後052 攪局的傻瓜306 戰起547 巔峰對決(1)221 彼得羅夫斯基見聞錄(上)550 巔峰對決(4)140 各有各的打算(上)249 嚇死你正文 362 大幕開啓287 神一樣的男子(下)371 電子戰(上)157 父與子377 大牧首473 決戰(2)624 古巴和越南180 閒扯談33 問題多506 分崩離析319 便宜是不好佔的572 傻眼240 又有變化223 閃電行動(上)284 流 氓 手 段041 縹緲的希望55 爭論286 海戰落幕75 逗比們(下)516 說服413 完勝(3)235 各懷鬼胎(中)310 完勝059 陰差陽錯364 走運的人352 吃虧在眼前522 火箭炮460 討價還價114 就地槍斃236 大會散場小會開始304 遭遇331 “大吉嶺”建功318 晚了一步149 戰爭前夜(上)403 夜戰(1)009 強大的聚寶盆070 無 奈040 魯德涅夫的野望和豪言277 神聖的戰爭529 確實不妙!422 歷史的教訓(3)412 完勝235 選舉(下)373 電子戰(下)424 消化不良016 大金主08 各取所需(下)231 作死165 邪惡的老頭(下)老(10:38)256 鋼鐵的陰謀(上)118 突破口546 紅海軍的未來(下)70 護衛艦和逗逼525 空襲(下)181 分歧397 內鬥大戲啓幕373 鏖戰盧加146 原來如此310 狹路相逢勇者勝391 談判358 退一步334 都是緩兵之計532 哪裡都有江湖81 嘴炮製勝206 改變411 第二次柏林起義276 惡人自有惡人磨559 僵持139 無題157 悲劇(下)079 打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