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 又被包圍

這樣一份報告的政治意義是相當厲害的,不客氣地說等於朝老蔣臉蛋上抽了一嘴巴。而且和歷史上不同的是,此次的觀察團報告警告意味能濃,因爲t共已經在蘇聯的援助下表現出了非同一般的戰鬥力,所以在這份報告中,觀察員有點“駭人聽聞”地警告華盛頓——最好是不要支持蔣某人打內戰,一旦做出這樣的決策,美國在華夏的利益將遭受根本性的損害。

當然,比較可惜的是,這份報告像歷史上一樣並沒能完全得到美國高層的重視,甚至認爲報告有點天方夜譚的意思。不過羅斯福也沒有否定這份報告,反而是利用這份報告給刮民黨施加壓力。

不得不說這位老總統也很擅長這種把戲,一時間蔣某人感覺山雨欲來,很不情願的做出讓了讓步——同意召開政治協商會議,但是政治協商會議必須在重慶召開。

對此t共也沒有那麼小氣,只要你蔣某人同意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這就是一次勝利,至於在重慶召開你以爲就對你們有利?天真!

是的,蔣某人確實有藉助主場作戰的優勢的意思,但是他這點小心思根本就瞞了人,很快李曉峰就代表蘇聯發出了警告:“蘇聯政府不允許任何人和任何勢力破壞這次和平的會議,更不容許有人利用武力脅迫的手段謀取私利。蘇聯政府將同美國政府一起監督會議的進程!確保華夏長久的和平和民.主的實現!”

老蔣真是恨死了蘇聯,每一次到了關鍵時刻都是俄國人出來搗亂,如果可以將李曉峰趕出華夏,他一定立刻就做。

當然,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隨着政治協商會議勝利召開,當民.主黨派也和t共一樣提出了類似的要求之後,老蔣的心情真心是相當的惡劣。

“校長,這些條件雖然苛刻,但學生以爲不妨先答應下來。”

老蔣惡狠狠地瞪了戴笠一眼,怒道:“這要是答應下來,我黨三十多年的浴血奮鬥將付之東流,而我華夏將國將不國!”

戴笠趕緊解釋道:“校長,學生以爲,這些紙頭上的東西是做不得數的,以黨國的實力再加上美國的援助,蕩平****是易如反掌。現在最重要的是爭取美國的支持!”

戴笠這話說得不假,哪怕是t共在華北打了幾個勝仗,但是在刮民黨方面看來,刮軍依然是遠勝****的,尤其是有了美械裝備之後,雙方的差距就如同泰山和東山一樣大。不妨假意答應那些條件,等時機成熟了就可以將其當做擦屁股紙。更何況此時答應這些條件有利於緩解當前沸騰的民怨,扭轉輿論上的絕對不利態勢。

老蔣接受了戴笠的建議,對他來說這是以退爲進的好辦法。也確實,隨着刮民黨方面的讓步,政治協商會議終於進入了快車道,一系列的和平建議被以法律條文的形式確定下來,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在抗戰勝利之後成立一個多黨派的聯合政府。

可能有同志要說,這算什麼重要的。之前不也是確定國共合作的原則嗎?這還是不一樣的,多黨派的聯合政府將使t共第一次獲得法律意義上的同刮民黨的對等地位,在聯合政府的框架內,大家都是平等的,哪怕是你刮民黨依然擁有某種優勢,但你不能再隨意的以政府的名義對t共喊打喊殺了。

這可以說是從根本上確定了t共的政治地位,具有很重要的意義。而這是李曉峰十分希望看到的,畢竟在未來,在聯合國的那個框架內,能代表華夏的再也不僅僅是刮民黨一家,刮民黨的絕對話語權被衝散了。也就是說未來華夏在聯合國的五大流氓席位中t共是佔有股份的,幹倒了刮民黨之後,t共可以順理成章的接過代表權。

當然,這也是有個前提的,那就是能幹淨徹底的消滅老蔣。在李曉峰看來這應該比歷史上要容易,如果蘇聯紅軍能順利的解放臺灣,那麼未來內戰爆發之後,老蔣被打垮之後就不可能退守臺灣。實際上他基本就沒有能退守的地方了,海南島嗎?瓊州海峽可不是臺灣海峽,當年韓先楚憑藉木船都能渡過去,有蘇聯的支持t共沒道理比歷史上更差。

在李曉峰看來,老蔣如果跑的足夠快的話,倒是有可能去美國建立流亡政府,不過這樣的流亡政府有什麼意思?更何況就算要成立流亡政府,美國人更中意的代言人絕對不會是蔣某人,美帝完全會找一條更聽話的狗。

更何況就算美帝成立這個流亡政府也沒有什麼意思,因爲前面說了,政治協商會議將具有絕對的法律效應。一旦老蔣戰敗,恐怕其合法地位將會很快被否決,到時候只要蘇聯力挺,代表權的變更將比歷史上容易許多。

這麼說吧,李曉峰這一趟來華夏,最重要的使命就是促成這個政治協商會議,只要t共在這個會議中能佔有一定的地位,那麼未來的事情將好辦很多。

所以在政治協商會議勝利召開,並且也將太祖安全護送回延安之後,李曉峰是趕緊的返回了莫斯科,他已經出來了一兩個月,是必須要回去了。就在李曉峰登上裡-2運輸機返航的時候,他並不知道第二次邯鄲戰役終於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t共的三個主力師初步將岡村寧次的部隊包圍在了安陽以北,一場殲滅戰是指日可待了!

話還要從頭說起,當日軍在岡村寧次的指揮下發動了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勢,但卻始終奈何不了當面的115時,岡村寧次其實就感到了一絲不妙。八路的頑強完全出乎了他的預料,因爲隨着騎兵第四旅團全員“玉碎”,八路應該沒道理繼續頑強阻擊,除非是更大的戰役企圖。

當時岡村寧次並沒有想到八路已經打算嚐嚐他這塊肥肉的滋味了,他的判斷是八路可能要嘗試一下正面抵抗皇軍,嘗試着從游擊戰轉變爲正規戰。

不得不說,岡村寧次的判斷實在是太樂觀和想當然了,多年以後在即將被絞死之前,他回憶道:“邯鄲之戰,我斷然沒有料到八路的戰術轉變會如此的快,更沒有料到當時他們已經具備了相當強大的野戰和攻堅能力,這才做出了錯誤的抉擇……”

當時岡村寧次指示命令撤下來的田中久一兵團負責警衛側翼,他準備繼續投入主力直到擊潰正面的115師。而此時,129師已經機動到了岡村寧次的左翼,而120師則機動到了其右翼,很快就要如兩把鋼刀一般插入他的肋部。

這一天來得很快也很突然,用岡村寧次自己的話說:“如驚雷一般炸響。”

賀帥和劉帥的動作相當的快,也相當的果斷,幾乎是一眨眼的功夫就擊潰了日軍兩翼的警戒部隊,不由分說的將鬼子包圍了起來。這次進攻進行得如此迅速和突然,以至於讓鬼子沒有絲毫的反應時間,狼狽的拋下了重傷的和已經戰死的戰友的屍體向後逃竄。

爲什麼要特別強調一下這一點呢?因爲鬼子打仗是有特點的,一個是因爲大部分都是鄉土部隊,大部分士兵都是老鄉,所以打仗的時候是相當的團結,增援的時候是奮不顧身,撤退的時候也是儘可能的將戰友“帶走”。

怎麼個帶走法呢?很簡單,輕傷的自然是扶着就走,戰死的那自然是拼死拖走,然後集體火化。所以一戰下來,經常能看見鬼子脖子上掛着骨灰盒。反正在華夏戰場鬼子控制了戰場,是儘可能的將每一具遺體都帶走,除非是全員玉碎或者被打崩潰,否則定然不會遺留一具遺體的。而這一次鬼子就確實被打崩潰了,不光連戰死的戰友來不及拖走,連重傷的人也忘了補刀。

可能有同志又要莫名驚詫了,什麼叫對重傷的人補刀?這還有一點人性嗎?你前頭不是說鬼子連屍體都要帶走,怎麼一眨眼又說虐殺戰友了?這不是自相矛盾麼!

一點兒都不矛盾,或者說我們看來很矛盾很違反人性的事兒,在鬼子那裡都能得到“合情合理”的解釋。比如說上面這一條在鬼子看來就是合情合理的,鬼子是崇尚決不當俘虜的,所以一般的帶不走的重傷員都會被要求自殺,在鬼子看來讓重傷員自殺屬於“人本”之舉。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41年陸軍大臣東條英機向陸軍頒發的《戰陣訓》“惜名”一節中,就將“勿生受囚虜之辱”列爲軍法,鬼子戰敗之後可以說別無選擇,只有死路一條。

而鬼子所謂的人本之舉就是符合日本的“人道主義”的觀念。自殺就是“人本”之舉,那麼不人本但是也能接受的是什麼辦法呢?那就是所謂的“活殺”了。

比如刮民黨騰衝縣政府民政科長、騰衝縣黨部書記長李嘉祜就在《騰衝敵情報告書》中記載道:“日軍每有傷亡,必將死屍搶運後焚化,絕不留一具屍體與人看見。輕傷者擡回醫治,重傷者雖其尚能言動,且要求擡回醫治,皆不聽,每以大刀砍爲兩段,以馬馱之而回。”

看見沒有,這就是當鬼子的下場,反正不是死在敵人手裡,就得死在自己人手裡,總歸是個死字。而這一次鬼子逃竄之急,竟然連拖走屍體活殺重傷員的時間都沒有,可見他們被打得有多慘。

岡村寧次獲知這個消息之後,自然是勃然大怒,不過當時他並沒有想過自己會被包圍,他認爲土八路沒有那麼大的本事,刮軍想要包圍他都得十倍以上的兵力,就算土八路比刮軍厲害,五倍的兵力總要吧?

岡村寧次手裡頭可是有十幾萬人馬,以五倍算之,那也是至少五六十萬的兵力。如今華北將八路、土八路統統算進去,能有這麼多人嗎?

反正岡村寧次是認爲不可能的,所以他立刻命令菊兵團和戰車第17聯隊立刻反擊,去奪回陣地並打垮當面的八路軍。不過這個要求是在有點太高了,菊兵團加戰車第17聯隊攏共不到一萬人,去正面硬攻120師主力,那幾乎等於是肉包子打狗。

半天的苦戰下來,戰車第17聯隊坦克被擊毀了十幾輛,人員損失三四百人,但別說前進了,反而被120師團團包圍是動彈不得!

這樣糟糕的處境是鬼子所沒有料到的,不過當時鬼子還不太着急,認爲就算正面打不過八路軍,利用夜晚的機會突圍總是很輕鬆的。所以在當天晚上,菊兵團組織了一支“挺身爆破班”,抽調約五十名精銳“皇軍”,組成十個小隊,準備乘着夜色襲擊120師爲主力開路。

當時這批鬼子偷偷換上從陣亡八路軍士兵身上扒下來的衣服,攜帶手榴彈、爆破筒、衝鋒槍,悄然的向120師陣地滲透。只不過鬼子完全沒有想到的是,八路軍也是夜戰的好手,而且早就防着鬼子玩夜戰了。這一夜120師加強了崗哨是嚴防死守,等鬼子的挺身爆破班一出現就被發現了,頓時是槍炮齊鳴,手榴彈迫擊炮向下雨一樣朝鬼子的腦瓜上頭扔過去,短短十分鐘,挺身爆破班就真的全員“挺身”了。

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這支很不成功的挺身爆破班卻在鬼子那裡很成功,據菊兵團的一名小隊長回憶,當時聯隊長告訴他們挺身爆破班大獲成功“炸燬了敵人山炮七門,重型迫擊炮四門,重機槍八挺,炸死敵兵150人以上”。反正我們是不知道鬼子的這個戰績是從哪裡清點出來的,因爲當夜八路軍幾乎毫髮無傷。

當然,鬼子兵傻乎乎的是最好騙了,上頭說什麼他們就信什麼,還真以爲是大獲全勝。而最讓人想不通的也是這一點,之前上頭明明告訴他們挺身爆破班是去開路的,路打通了就立刻轉進。而既然挺身爆破班大獲全勝那就應該馬上突圍纔對。怎麼一眨眼上頭又要求加強陣地固守待援了,這分明就是扯淡麼!不過當年的鬼子兵還就是連這點基本的判斷能力都沒有,習慣於盲從的他們傻乎乎的就執行命令了。

岡村寧次是傻眼了,前頭騎兵第四旅團纔剛剛玩蛋,怎麼一眨眼菊兵團和戰車第17聯隊又陷進去了,這不科學哈!無奈之下,他只能從攻擊115師的部隊中抽調兵力,轉而去爲菊兵團和戰車第17聯隊解圍。

實話實說,岡村寧次這個仗打的那叫一個糾結,很有一點深陷泥潭動彈不得的感覺。哪裡像以前他想怎麼打就怎麼打,始終把握着戰場上的主動權,而現在他只能跟着八路軍的指揮棒走,每每陷入意想不到的戰鬥中去。

負責解圍的是第62師團,這個師團在接受解圍任務時還嘲笑了菊兵團和戰車第17聯隊的無能,但是等他們真正跟120師交手之後,其表現真心也好不到哪裡去!

當第62師團試圖像以往那樣先用大炮轟然後用步兵衝就輕而易舉地擊敗“支那人”時,他們遭到了當頭棒喝。當第62師團配屬的炮兵剛剛開火射擊,立刻就遭到了從縱深打來的八路軍的重炮反擊!

這是蘇聯支援給t共的1937型152毫米榴彈炮。實際上這應該說一款加榴炮,其最大射程達到17.2公里,遠遠的超出了日軍裝備的150毫米榴彈炮射程。

當時八路軍每個師配屬的炮兵團中裝備有一個1937型152榴的炮兵營,下屬三個連,每連8門。這就是八路軍最頂級的支援火力。不過說起來,這款加榴炮其實也是老古董了,其親爹是一戰前沙俄的1910型152榴。這款壽命很長的榴彈炮在蘇聯時代已然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衛國戰爭時期蘇軍主要裝備有1910型152榴的三個直系後代:1910/30型152榴,1937型152加榴炮和1910/34型152加榴炮。

如1937型加榴炮是個混血兒,蘇聯設計師不過是將一個基於1910型152榴身管加長而來的新身管裝在了a-19型122毫米野戰炮的炮架上。實話實說這種結合相當的不錯,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蘇聯當年產能有限,生產不出那麼多a-19炮架,無奈之下只能將更老的1931型122毫米野戰炮的炮架拿出來湊合着用。這就是1910/34型152加榴炮了。

只不過這個時空由於有了某仙人加入,蘇聯炮兵的情況好了很多,不需要繼續這麼湊合,更重要的原因是這種1937型152加榴炮實在有點太重了(移動中接近八噸,戰鬥中七點一噸),對牽引車輛和公路的要求太高,而紅軍1938/43型152榴,雖然射程短,但是重量輕一截,遠程反炮兵又有射程更遠的m-46130加農炮,自然的就將這些笨重的1937型152加榴炮淘汰了。

而這些存貨正好送給缺乏重火力的t共,對t共來說只要是火炮那就來者不拒,至於運輸的問題,反正整個八路軍也就裝備了72門此種火炮,就是人拉肩扛也能湊出來不是。全本小說網

403 夜戰(1)514 作法自斃(下)174 無題112 新武器(下)009 找抽159 危險!09 完敗321 煎熬304 死無對證033 突發事件334 衝向城市419 奧爾什丁的戰鬥413 陷阱036 無題445 鐵托跳腳336 紅鬍子反擊戰310 狹路相逢勇者勝150 繼續無題009 強大的聚寶盆496 歪招322 攪屎棍登場20 抗日人選433 讓人憂心的局面514 交鋒(上)239 演習or演戲(中)月底感謝019 出發417 作死的波蘭人379 逃亡之路(下)96 神轉折112 依然無功325 坦克炮之爭(2)047 驕傲的蠢貨293 各有神通391 深度對話562 一鳴驚人073 騙子458 機會309 開始整風167 聖誕禮物207 厚道人魯祖塔克628 翻臉055 戴綠帽249 嚇死你353 新戰術616 曝光246 不順利289 騷亂尾聲414 吵翻天(上)287 大功告成還是功虧一簣?091 詛咒222 制導武器019 辦公司127 回國640 調戲649540 海戰(5)667168 目標克納本(中)359 不配合(中)574 敲竹槓598 新的目標534 不給力515 交鋒(中)479 決戰(8)184 似曾相識的刺客144 分贓關於原地復活的說明490 覆滅464 喊打喊殺(下)576 無題445 鐵托跳腳192 爭搶034 誰比誰很480 黑幕574 敲竹槓515 面向未來374 新技術82 空襲225 不安好心364 海軍和秘密387 繼續無題477 決戰(6)86 突襲393 失望135 聯合的問題439 從哪裡來就回哪裡去132 落網057 交鋒(三)243 接近老盧395 老託的目的109 開打66892 大變537 海戰(2)241 說芬蘭470 耍賴230 又是二把手381 真實的謊言041 空手套白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