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 華沙(中)

戰爭越接近尾端,類似李爾文之類的人就越忙。在戰後的利益分配中,她這樣的陰謀家必然要四處奔走,不管是策劃陰謀還是破解對手下設的局,都需要她。

反正從1944年6月開始,李爾文就不是一般的忙,成了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一會兒在華夏、一會兒在中東、一會兒在法國、一會兒又跑到美國去了。

不過今天李爾文在倫敦,她同伏瓦德斯瓦夫.拉赤基耶維奇進行了秘密會談。這個伏瓦德斯瓦夫.拉赤基耶維奇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其實也不需要特別熟悉,因爲這貨不是什麼重要人物,在歷史上也就屬於那種比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稍微強點的貨色,大家只要知道他是波蘭流亡政府的總統就行了。

波蘭雖然在二戰中被英法坑得挺慘,但是在關鍵時刻,這些擦腳布大佬還是跑到了英國去抱大腿,成立了一個流亡政府。歷史上隨着蘇聯紅軍解放波蘭成立了人民共和國,似乎就沒有這個流亡政府什麼事兒了。但事實上不是,這個波蘭流亡政府一直運作到了1990年,也就是蘇聯再也控制不住東歐時候。從某種意義上說,後世的那個波蘭政府其實是這個流亡政府的直系後裔。

作爲波蘭流亡政府的幕後老闆,英國人自然是想扶植這個政府謀求未來在波蘭的利益,如果能通過這個流亡政府控制住波蘭就更好了。當然,要做到這一點相當的難,因爲首先得問問蘇聯是不是同意,如果蘇聯不同意,英國人還能直接打到波蘭去不成?

英國人當時的盤算是這樣的,想用強的虎口奪食搶下波蘭是不現實的,丘吉爾認爲只能同蘇聯做交易,蘇聯承認流亡政府的合法性,而英國就承認蘇聯在波蘭享有同英國一樣的地位,簡而言之就是英蘇共享波蘭利益。

英國人當時覺得自己這個提議已經很照顧蘇聯人了,如果北極熊識相的話就應該屁顛屁顛的表示歡迎。只不過歷史上鋼鐵同志根本不吃這一套,直接就給波蘭連骨帶皮全吞下去了,至於什麼流亡政府的合法性,對不起咱們蘇聯不承認,你丫就繼續在倫敦玩過家家吧!

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後來蘇聯垮臺,這個波蘭流亡政府真心是沒有什麼意義,至少在1945年至1990年的45年中是沒什麼存在感的。

今天,李爾文同伏瓦德斯瓦夫.拉赤基耶維奇會談,自然還是想打老一套主意,利用流亡政府獲取波蘭利益,遏制蘇聯在東歐的擴張。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他們第一次秘密會談了,在五月至八月的這三個月裡,李爾文和軍情六處是經常性的聯絡伏瓦德斯瓦夫.拉赤基耶維奇,商討的主要事宜就是華沙起義,或者說波蘭起義。

是的,在最初的規劃中,李爾文的設想是煽動全波蘭的大規模起義,一舉掀翻德國在波蘭的統治。德國人的統治被終結了,自然波蘭流亡政府就可以回家了,那時候自然也就沒有蘇聯紅軍什麼事兒了。

只不過這真心是一廂情願,軍情六處聯繫了流亡政府在波蘭的內線之後發現,波蘭的抵抗力量真心算不上強大。尤其是1943年4月猶太人起義失敗之後,蘇聯和東普魯士就停止支援波蘭的地下抵抗組織,認爲這是拿着真金白銀喂狗。緊靠英美那點有限的支援,波蘭抵抗組織自然算不上強大,跟德軍這個龐然大物比起來,簡直就像螞蟻一樣可笑。

根據軍情六處的估算,如果在全國煽動起義,可能會給德國人制造一定的麻煩,但是將要付出上百萬慘重的傷亡,如果德國人全力兇狠鎮壓的話,血洗波蘭就跟玩兒一樣。那時候不光沒能趕走德國侵略者,反而流亡政府在波蘭的力量被重創,這還怎麼對付氣勢洶洶逼上來的蘇聯紅軍呢?

所以經過反覆的研究,軍情六處和波蘭流亡政府達成了一致,不搞遍地開花的起義,轉而選擇重點突破,乾脆在華沙搞一場大規模的起義。首先華沙是波蘭的心臟,在這裡發動起義有巨大的政治意義,可以向全世界顯示波蘭流亡政府的存在感,一旦成功連蘇聯都不敢裝作沒看見吧?其次,蘇聯紅軍離華沙已經近在咫尺,起義爆發了他們能眼睜睜的看着不管,而只要蘇聯管了就上當了,就等於變相的承認了波蘭流亡政府的合法性!

不得不說李爾文的算盤是打得啪啪響,是準備狠狠地坑蘇聯一把。但是劇本卻一開始就脫離了李爾文的控制,就在華沙起義的當天,朱可夫的先鋒部隊撤離了華沙近郊,稍後羅科索夫斯基的機械化大軍也是理都不理華沙開始向着波茲南方向挺進,那意思實在是太明顯不過了——波蘭擦腳布們,華沙你們就隨便玩吧,千萬別玩脫了!

那麼波蘭人究竟會不會玩脫了呢?恐怕那是必然的,按照希特勒的想法是準備將華沙變成一個巨型堡壘,讓迎面而來的紅軍碰一個頭破血流的。所以從六月份開始,希特勒就開始拼命的加強華沙的城防和守軍。截止到1944年8月10日。在這座城市,德軍累計投入兩個軍,合計七個步兵師,再加上波蘭僞軍的狗腿子,累計兵力在15萬左右。

別小看這十五萬人,因爲這僅僅是華沙內層防禦圈的兵力,也就是說呆在華沙周邊10公里左右範圍內就有如此多的兵力。而外層的德軍高達三個軍合計十個師,如果再算上二線部隊還得再加上三到四個師。整個華沙防禦圈累計兵力在五十萬左右。

而且經過幾個月搶築,華沙地區街壘遍地,鋼筋混凝土工事更是層出不窮,簡直就變成了一個又臭又硬的火刺蝟。

這麼說吧,按照紅軍軍委的估計,真要攻打這座城市,恐怕必須投入白俄羅斯第一、第二以及烏克蘭第一方面軍,這三個方面軍合計一百四十萬人的龐大兵力。就是這,軍委都覺得有些緊張,認爲還必須加上作爲總預備隊的中央方面軍纔有較大把握。

而這也是最後,這也是軍委放棄攻打華沙的重要原因,因爲這需要消耗的兵力太多,爲了攻打一個華沙將紅軍的主要攻擊集羣全部都得停下來,實在是不合算。

所以最後軍委的決定是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中央方面軍負責圍困華沙,這兩個方面軍有接近八十萬兵力,困住包圍圈內的德軍是可以勝任的。而白俄羅斯第一、第二方面軍以及烏克蘭第一、第二方面軍繼續向波蘭縱深猛攻,爭取儘快的打到德國境內。

於是就在華沙起義爆發的當天,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和中央方面軍開始在華沙外圍構築陣地,切斷華沙同外界的聯繫將其孤立起來。

所以當波蘭流亡政府在當天忽然告之蘇聯,將要發動一場大型起義,請求紅軍儘快予以支援的時候,蘇聯政府的官方答覆是:“紅軍在近期內沒有攻佔華沙的打算,物資嚴重不足,部隊也相當疲勞,紅軍將先進行休整,做好充分的準備之後再開啓華沙戰役。所以我們建議波蘭人民保持克制……”

一開始波蘭流亡政府和李爾文得到這個答覆的時候還挺高興,他們巴不得俄國人停下腳步纔好,這樣一旦華沙起義獲得成功,政治收益將是異常巨大的。

但是李爾文和波蘭流亡政府沒有高興超過三天,因爲起義剛剛爆發就遭到了德軍瘋狂的鎮壓。在起義爆發的第一天就有超過兩萬波蘭起義份子被打死打傷,而第二天的傷亡更是高達三萬,到了第七天傷亡人數更是像坐電梯一樣直線上升,這一天超過五萬波蘭人被殺傷。

起義纔開始一週,華沙的波蘭人就付出了十萬人代價,不可謂不稱沉重,但是效果卻相當的差強人意,沒有控制住華沙任何一個緊要的部門,相反,起義者被德軍分割包圍,就像關在籠子裡的老鼠一樣。

這時候波蘭流亡政府急了,開始強烈的要求英國出手幫忙,而英國人除了空投一部分武器彈藥之外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將皮球往蘇聯那邊踢:要求紅軍立刻增援華沙起義軍民。

只不過這個皮球蘇聯根本不接,一腳就給他踢回去了:“蘇聯政府早就闡明,紅軍暫時沒有能力解放華沙,已經明確告知波蘭流亡政府不要輕舉妄動,否則一切後果將由他們負責。很顯然這些流亡者根本就沒有把蘇聯的告誡聽到心裡去,在沒有做好充足準備的情況下就進行冒險,這根本就是不把波蘭人民的生命當一回事,蘇聯政府強烈的譴責這種投機行爲!”

反正蘇聯方面除了強烈的譴責之外就什麼都沒說了,提都沒有提支援華沙起義者的話茬。這讓英國人驚呆了,丘吉爾立刻給蘇聯人民委員會寫信,強烈的要求蘇聯政府承擔起相關責任,不能眼睜睜的看着華沙居民流血。

對此,蘇聯的表態是,我當然不會眼睜睜的看着華沙居民流血,怎麼的也得搬個小板凳坐着看不是,反正死的又不是蘇聯的狗腿子,英國的狗腿子死絕了纔好。

丘吉爾眼看給蘇聯方面寫信不管用,只能趕緊的又給羅斯福寫信,希望美國政府施以援手並給蘇聯施加壓力。在西歐問題上,美國和英國的利益是比較一致的,只不過美國人沒有英國人那種切身之痛也沒有那麼急迫,沒有得到切實的好處之前,他們也不會冒着得罪蘇聯的風險亂來。

所以羅斯福僅僅是給托洛茨基發了一封求助性質的電報,希望蘇聯看在道義的份上去幫助一下苦難中的波蘭人。

那麼托洛茨基是怎麼答覆的呢?老託的臉皮也挺厚,他立刻就朝美國伸手了:“不是蘇聯紅軍不想解放華沙,更不是蘇聯紅軍眼睜睜的看着華沙軍民流血……實在是心有餘力不足,紅軍的物資供應實在太緊張了,根本承擔不瞭解放華沙所需要的代價。如果美國能夠提供充足物資,紅軍也願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托洛茨基這是公然的要援助,意思就是不給援助紅軍是不會動的,什麼時候援助到賬了,什麼時候紅軍就開始解放華沙,沒有援助一切免談。

可以想象當羅斯福看到這麼一封電報的時候,估計是有些哭笑不得的,這根本就是公然勒索嘛!俺們美國人又不欠波蘭的人,爲什麼要給援助?

所以羅斯福給丘吉爾的答覆也就是那麼回事了,這下丘吉爾是徹底傻眼了,他真心沒想到蘇聯會這麼賴皮,說不得他就火了,強烈的要求英美站在一起給蘇聯施加壓力,迫使蘇聯按照他們的指揮行事。

對此羅斯福自然是不幹的,他知道蘇聯肯定不會就範,這麼來容易激化矛盾,而美國和蘇聯之間的矛盾還不是那麼尖銳,範不着魚死網破嘛!

所以他倒是“安慰”了丘吉爾一番:“蘇聯已經答應提供空中支援和炮火支援,並不是見死不救!”

對此,丘吉爾是哭笑不得,對於被德軍圍剿的波蘭起義者來說,蘇聯紅軍在外圍猛攻德國佬就是最好的支援了。相反,紅軍的陣地離華沙最近的都有三十公里,炮兵管什麼用?再說空軍,華沙這麼大一個城市,你準備怎麼炸?是準備將起義者和德軍一鍋端吧!

你還別說李曉峰就是這麼想的,對華沙進行毀滅式的轟炸,多炸死一點擦腳布,戰後的負擔就少不少。當然明面上李曉峰不會這麼回答,相反他的回答還真像那麼回事:“當然由波蘭起義者爲紅空軍指示目標,紅空軍攻擊的目標也僅限於他們的要求。”

似乎是很合理?但實際上是一點兒都不合理,因爲那可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又沒有gps,怎麼準確指示的目標。當年基本就靠煙霧彈,但是誰能保證華沙的擦腳布能將煙霧彈準確的扔在德國佬頭上?

退一萬步說,就算擦腳布扔煙霧彈很準確,可那個年代的轟炸機的投彈精確度真心是渣渣,是出了名的指東打西,否則英美何必玩什麼地毯式轟炸?

反正所謂的空中支援根本就是一個笑話,最後的結果恐怕是將德軍和起義者一起炸上天。當然,李曉峰想要的就是這種結果,而這也是最好的結果。他是已經把話撂哪了兒了,只有炮火和空中支援,隨你們要不要,不要就算了。

對此英國佬和擦腳布還能怎麼辦,只能捏着鼻子認了唄,如果不要真心是什麼支援都沒有了。對英國人來說再怎麼的也得讓北極熊出點血不是!

李曉峰巴不得他們要,這樣他就可以正大光明的轟炸華沙了,這一定很爽。在李曉峰的要求下,紅軍立刻就將對德國進行戰略轟炸的近三分之一的轟炸機轉調到了對華沙的轟炸上,而且按照李曉峰的要求,要不分白天黑夜不間斷的進行空中支援,一定要給華沙起義者最大程度的支援。

但是讓紅空軍的飛行員們很震驚的是,對華沙的空中支援轟炸在戰術上是那麼的奇怪,因爲按照某仙人的要求,所有的轟炸機有多高就飛多高,唯一的要求就是將炸彈丟進華沙城內,至於不小心丟出了華沙,那就口頭批評一下得了。反正在飛行員們看來,上頭壓根就不是想支援華沙的抵抗者,而是想將他們同華沙以及同德軍一起全面從地面抹掉。

第一天晚上,大約有三百架各型轟炸機光顧了華沙,一口氣投下下了大約650噸航空炸彈,反正從夜空裡望去,整個華沙都被籠罩在了一片火光當中。第二天白天,紅軍又進行了兩個波次各兩百架機羣的大規模轟炸,再次投下了大約800噸炸彈。整個華沙幾乎都被硝煙所覆蓋了!

猛烈的轟炸一度讓德軍做出了錯誤的判斷,以爲這是紅軍將要發起總攻,所以他們立刻提高了警戒等級,是準備讓衝上來的紅軍吃點苦頭。但他們等了整整一天,也沒有見到一個紅軍的影子,倒是在晚上又等到了一波三百架機羣的轟炸。

兩天兩夜之間,紅軍一口氣將兩千多噸炸彈扔在了華沙頭頂,幾乎將這座古城炸了一個底朝天。如果不是這兩天的轟炸耗盡紅軍遠程航空兵的炸彈儲備,估計以李曉峰的意思,還得繼續炸。

當然,轟炸雖然是停止了,但是紅軍炮兵又開始工作了,雖然紅軍炮兵陣地離華沙普遍有三十公里以上的距離,但是少數加農炮再使用剛剛研發裝備部隊的底凹彈和底排彈的時候,最大射程能夠接近40公里的水平,雖然這不足以轟擊華沙的中心城區,但也足以將華沙周邊炸一個底朝天了……全本小說網

123 007在行動(上)295 煎熬041 空手套白狼407 夜戰(5)545 紅海軍的未來(中)292 棘手239 無謂的戰鬥(下)047 驕傲的蠢貨167 聖誕禮物294 又蠢又倔(上)348 戰鬥繼續081 說糾葛135 玩過火了103 老託發難158 遠東戰場(3)267 談判(下)410 翻雲覆雨151 巴巴羅薩(1)400 M和F200 自討苦吃395 費德洛夫247 防火牆計劃(上)299 激辯687224 圍觀須謹慎(上)418 會談(下)599 差之毫釐193 老託要回來了(上)426 拉攏365 形勢變化001 新時代的開始666287 大功告成還是功虧一簣?316 陽奉陰違51 激戰(3)584 忽悠(4)593 華夏的那點兒事兒(3)150 真相浮出?117 再接再厲61 老朋友來了675025 米高揚106 神通廣大(下)638 陰謀(中)031 氣死你381 真實的謊言183 解決捷克軍團問題的方法(下)501 互不相讓243 接近老盧218 空襲523 着急上火625 說分明530 被迫調整473 決戰(2)434 圍魏救趙之計159 危險!038 千鈞一髮479 決戰(8)208 越來越詭異了188 高級軍事顧問398 釣魚行動(上)467 報仇(下)502 糾結468 決戰開始(下)411 還有後手077 無恥之徒414 不速之客(中)019 辦公司135 聯合的問題17 發動機之爭(下)675555 屎一樣的貨色485 離心離德256 鋼鐵的陰謀(上)338 獵虎小能手054 背黑鍋283 舒麗金256 激戰克羅斯騰(一)520 開打503 亂(上)150 真相浮出?123 事又來了345 共同保管091 送人情(上)070 無 奈134 塵埃落定(上)345 這是藥丸?110 作繭自縛281 戰鬥開始329 九一一572 傻眼554 逆轉197 挑釁351 收個弟062 一網打盡450 爆炸新聞(上)544 紅海軍的未來(上)542 柏林之戰(5)417 過渡402 打臉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