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歸來

接下來的幾天,趙瑜不做大盜了,不好那樣明目張膽——小喬和黃文正搬回黃宅去住,原本只和端王府隔着兩條街,這會子忽而去了城東南邊,端王心裡老大不習慣,很想借口看小喬住的院子,半夜跑去見她,終是聽從小喬信中的勸,忍住了。

岳父一家子明後日回到京城,而欽天監定下的婚期竟然是五月十六,還得等半個月,端王鬱悶壞了,恨不得去抓了欽天監監正,讓他重新找個好日子。

太子見他魂不守舍的樣子,又好氣又好笑:你可不要胡來,親王大婚,欽天監豈敢大意?吉日吉時是以你二人生辰八字相合,推算而來,已經稟過父皇的……只是等半個月,你就急成這樣,有人訂了親還得等上一兩年才迎娶的,那怎麼辦?好好忍耐吧,以後長長的歲月相對,只怕到時都會膩味呢!

端王默不作聲,心想:當然着急,我和小喬本來就是一家人,她現身那天我們就應該生活在一起,白白浪費了這麼多天時光!

和小喬,會膩味嗎?不可能!這一輩子,我不能沒有她,她也不能沒有我!

五月初二,風和日麗,城外郊野百花盛開,空氣中溢滿芳香,黃繼盛一家人在端王府三十多名精壯侍衛保護下,風塵僕僕,終於回到京城。

十里長亭已擺下洗塵茶酒,亭子內外或坐或站,圍滿了身着各種服飾的人們,太子奉皇命親自來迎,端王是雙重身份,既爲親王,又是女婿,敬王、莊王、仁王和其他的宗室子弟、皇親國戚自然要跟着一起來,六部官員俱都派了代表,還有一些以前的同僚,一些愛跟風的朝官們。不管相熟不相熟,都擠了來,弄得方圓幾裡地到處都是車馬人羣,嚶嚶嗡嗡,仿似趕集般熱鬧。

黃文正自從恢復了黃二公子身份,黃家府宅重新冠黃姓,大開其門之後,便有不少昔日舊親戚故友來拜望。黃文正一一接待,敬重如故,黃家當年是犯了天威,大罪當前,並不肯帶累親友,而親友們即便當時想幫助他們,也沒有那個能力,所以,絕無理由慢待他們。今天一同出城迎候的親戚很多,還有一些他自己的少年朋友。很貼心地相隨左右,見他滿頭大汗。神情有些緊張,便都圍着他好言安慰,還有持扇替他扇風的,把四寶都擠過一旁去了。

端王讓方遠志帶去兩名太醫,一路相隨精心保養,黃家人精神倒還不錯,只除了黃文義先天不足。身體嬴弱沒個一年半載是不可能調理得好,專門將他安置在一輛比較高大的馬車裡邊,儘量鋪多些棉被。讓他躺靠舒適,兩名太醫時刻守在他身邊,硬是將瘦骨伶仃氣息微弱的人護送回來了。

黃繼盛忍冤含屈承受邊塞悽風苦雨、歷經多年苦役,人們只道他早已被磨蝕得形銷骨摧,滿面風霜,及至遠遠見他翻身下馬,仍似往日那般偉岸高大,眼神清亮,只是皮膚微黑、略比從前消減些而已,都不禁暗歎:是條漢子!

太子奉皇命,見之如見君面,黃繼盛帶着小兒子黃文清跪下參拜,口稱:

“臣黃繼盛,謝吾皇聖恩!”

太子和端王對上眼神,微微頷首:是這把聲音,沒錯!

又一一參見諸王,端王攙住他,大衆面前不好敘嶽婿情,只是堅持未讓他下跪,後邊敬王等人自然效仿,只說黃公遠途歸來疲累,今日就不講究這些了。

黃繼盛只好躬身行禮,又讓身後的黃文清跪拜諸王,黃文清已有十四歲,瘦高卻精壯,面容俊秀,神情靦腆,默不作聲卻很聽話,跪下給諸王磕了幾個頭,端王將他拉起來,說道:

“知道我是誰?”

長大了的黃文清有所改變,已經不很像小喬了,他記憶裡卻有端王的影像,當年全家面臨死亡,和家人在一起,他並不害怕,只是想擡頭再看一看眼前的世界,他看見了一位年輕威武的將軍,身披軟盔甲,騎着高頭大馬,將要離開之時回頭看了他一眼,清冷的目光瞬間滯頓,他看着將軍招手叫人來,然後將軍走了,他們全家人也不用死了……

黃文清脣角上揚,笑容純真,眼眸閃閃發亮,端王不由得心裡一跳:小舅子面貌變了,這個笑容還是像小喬啊!

便拍拍他肩膀:“我是端王,你的姐夫!”

黃文清有些發懵:知道姐姐許配給端王,可沒想到端王就是那位將軍!

那邊黃文正早已跪倒在父親面前,磕了幾個頭,含着淚喊:“父親!”

黃繼盛拉起二兒子,仔細端詳,父子俱都淚流滿面,四寶自己哭着淚眼模糊,還記得接過管家手中托盤,上前遞了巾帕,喊一聲:

“老爺,老爺回來了!二少爺和小姐天天等着呢!”

黃繼盛忙擦了把淚,往後邊看去:“文正,你妹妹呢?小嬌兒呢?”

黃文正說道:“父親,妹妹在家……外邊人多,孩兒讓妹妹在家等着!”

黃繼盛猛省過來,連連點頭:“好,好!我兒做得對……”

身着官服的朝官們等在一旁,待他們父子說過幾句話,也不管其他的親友想要說什麼,一涌而上,將黃繼盛圍在中間……這番應酬若是沒有個特別的事情來打斷,一兩個時辰都不能完。

太子眼看黃繼盛敘舊敘得差不多了,朝一旁的秦澄點頭,秦澄拿出聖旨,一聲長喝:

“聖旨到!黃繼盛接旨!”

所有人都噤聲,悄然散開,等黃繼盛父子三個跪下,近旁的衆人也紛紛跟着下跪。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一道聖旨下來,衆人羨慕不已,黃繼盛,前朝三品兵部侍郎,竟然一飛沖天,出人意料之外地被封爲忠義侯!

不明真相的人只以爲皇帝是因爲要與黃家聯姻,纔有意拔擢,只有太子、端王兄弟和那些懂內情的官員心知肚明,這個封號對黃繼盛而言,並不爲過,卻是來之不易。

黃繼盛謝了恩,將頭抵在地上,久久起不來,黃文正和黃文清上前攙扶父親,父子們禁不住抱頭痛哭。

接着是給夫人們的賜封,黃老太太爲一品誥命,已故的韋夫人追封一品誥命,林夫人爲二品誥命……

還有一些賞賜,車承馬載,十幾輛馬車整齊地排列在路邊。

黃家眷屬下車,全家跪謝皇恩,黃繼盛去攙扶老母,黃老太太撫着兒子的臉,激動得大哭:

“皇上聖明啊!皇上萬歲萬萬歲!我的兒,爲娘守着你,爲娘不肯死!終盼得我兒有今天……光宗耀祖,封妻廕子,我兒值得了,爲娘死亦瞑目!”

林氏頭罩藍色輕紗,低頭輕聲啜泣,她本不用戴面紗的,但她覺得,還是戴着好,四寶曾告訴夫君,說文嬌相貌肖太太,她很欣慰,但自從端王府的侍衛們到來,要接他們回京,說及端王與女兒有婚約之後,她開始有意遮掩自己的容顏,女兒就要做王妃了,不想讓人對女兒指點議論什麼,只要女兒幸福美滿,做母親的不露面就是。

夫君說她多慮了,端王既然要娶文嬌,必不會嫌棄她是誰生的,況且文嬌自小便當成是韋夫人所生,族譜上寫明是嫡長女,誰還能有話說?且現在生母也已經扶正,還有什麼嫡庶之分!

十一歲的黃文麗、九歲黃文敏罩着粉色輕紗,顯然懼怕祖母,未敢近祖母身邊,手牽着手,緊緊跟在林氏身後。

黃文義身子嬴弱不能下車,太子便讓端王做代表,過去問候一聲,黃文正、黃文清陪同端王登上馬車,太醫仍守在旁,行禮畢,退出去,留兄弟幾個說話。

端王看見黃文義瘦得如此厲害,也不禁暗吃一驚,根本就是皮包骨頭了,棉被覆蓋着整個人,竟然如同無物,但他神志清醒,說話得體有禮,言語間充滿對太子和端王的感激,神情卻很平淡,看不出他說的話是否真的代表了他的內心。

端王暗歎:小喬對某樣事物不屑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

十里長亭熙熙攘攘鬧了半天,恭賀的差不多了,敘舊可以留待日後再說,衆人開始各自尋找馬車,準備排着長龍回城。

太子和諸王車駕前行,黃家車隊跟上,用了忠義侯儀仗,賞賜的一溜兒車馬浩浩蕩蕩由禁衛軍護着緊隨在後,這是早有準備的,皇帝的一番心意:當年冤了你,如今還你個公道,城郊賜封爵位,讓全城的人看着你衣錦還鄉!

黃家人就是有再大的怨氣,也該平了,何況忠心的黃繼盛只是恨錢貴田,並不會去怪皇帝。相反的,得了封爵賞賜心裡既高興又感激,恨不得立即就能爲國盡忠效勞。

回到黃府,早有另一羣親友等着,遠遠地見車隊到來,立即鳴燒鞭炮相迎,黃文正仰頭看自家門樓,真想學着妹妹文嬌那樣,翻一個白眼——他辛辛苦苦忙了許久,好不容易將府宅修緝停當,求名師寫得一塊匾額,上書斗大的“黃府”二字,掛上門樓自己都覺得氣勢不凡,這回可好,他那張寶貝匾額直接被一塊氣勢更大的直接罩住,上面皇帝親筆書寫、龍飛鳳舞三個大字“忠義候”,耀花了所有人的眼。

第52章 分居第239章 閒話第238章 反譏第262章 滑脈第163章 驚醒第76章 兄弟第279章 氣怒第98章 韋家(二)第307章 相聚第34章 心願第236章 過年第76章 兄弟第280章 省親第143章 回府第81章 守護第84章 色鬼第267章 花間第168章 提防第267章 花間第80章 急症第234章 明爭第44章 逼迫第129章 相認第296章 亂猜第306章 動心第306章 動心第21章 進城第235章 診治第3章 依靠第59章 意外第241章 臨產第53章 建房第二百一七章 捷報第170章 德妃第27章 手藝第二百一三章 探望第79章 水蛇第171章 爭寵第139章 相詢第23 鄭記第151章 花開第182章 同病第57章 伴讀第197章 不生第28章 見面第252章 探看第37章 溫暖第28章 見面第191章 醉酒第148章 禍事第175章 歸人第288章 三陪第127章 瞭解第245章 勸阻第240章 生事第148章 禍事第262章 滑脈第172章 奪女第263章 出嫁第一百一四章 候府第257章 街景第235章 診治第49章 拒絕第148章 禍事第18章 教學第167章 鬱悶第二百一二章 規矩第227章 急返第175章 歸人第198章 改名第171章 出門第二百o九章 授意第148章 禍事第8章 菱角第285章 恃寵第266章 隨緣第145章 情定第246章 滿月第174章 狀元番外一少年才俊第26章 悔婚第134章 密事第二百o七章 有喜第二百o三章 綢繆第64章 厚院第280章 省親第241章 臨產第56章 書僮第60章 熱鬧第131章 相認(三)第12章 治傷(一)第133章 換人第181章 母女第一百一四章 候府第195章 表親第49章 拒絕第80章 急症第20章 禍福第156章 舊識第二百一四章 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