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歸去

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微起波瀾,暗潮涌動,不管多大的痕跡最終都會平息、消逝。

時光會悄然飛逝,這是世間永恆的定律。

忠義侯府嫁掉最後一個小女兒,熱熱鬧鬧的場面彷彿發生在昨天,彈指間,十年過去了。

十年內發生的事情不可謂不多,生老病死,新舊交替,世間常情,值得慶幸和珍惜的是:小喬所在的世界裡,青山尚在,綠水依舊,世態人情未有太大改變,而她和趙瑜生的五個小寶貝都長大了,四男一女,分別傳承了父母的優良基因,男孩俊美高大,女孩明豔照人。

是的沒有弄錯,他們一共生了五個孩子,趙瑜在手下衆多能人輔佐下,軍事防務和朝中謀劃一向算無遺漏,卻有兩次避子失敗,江南懷上了趙燮,趙燮四歲那年,夫妻倆去了一趟西京,在妹妹文敏和妹夫平昀展修建的竹林山莊裡住了二十多天,忘帶避子香,兩人恩愛依舊,都以爲不會那麼容易有的,可趙煊還是不期而至。

趙炫十七歲,雙胞胎十五歲,趙燮十三歲,最小的趙煊也滿八歲了。

端王府一家七口,美滿幸福,溫馨和樂,卻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兒子們多愛跟着母親,心裡有什麼秘密願意告訴母親,從牛高馬大、脣上已長出細細絨毛的趙炫到細瘦秀美難分雌雄的趙煊,不管人前多麼傲慢持重,一挨近母親,又沒有父親在旁的時候,看着他們就總覺得像在撒嬌。

女兒趙雯則是趙瑜最忠實的粉絲和小跟班,趙瑜對女兒的疼愛不聲不響,卻厚重而殷切,可以說是百依百順,有求必應。即便是外出辦要緊的事務,兒子都不帶,趙雯要跟着他卻會答應。想盡辦法請來世外高人爲兒子們傳授劍術和武藝,也讓女兒一起學,並親自督學,悉心點拔。

不敢說疼愛女兒超過了愛小喬,但若說僅次於也不對,應該是一樣的。這點如果由小喬自己來判斷。她只會一笑了之——沒有可比性,一個男人愛妻子和愛女兒,那是完全不同的感情,趙瑜對趙雯再多疼愛,實際也是爲她這個做母親的盡到愛女兒的心意。

小喬卻不贊成女孩兒學武,初入門時女兒嬌嫩的肌膚上滿是紫痕,看得她心疼不已,趙瑜對小喬說:

“總要有些摔打,過了初學期就能好。難得雯兒不用迫着也肯學,比你以前強多了。女子天生弱質,就得學些防身術。我們的女兒不容人欺負,將來出嫁到夫家,萬一遇着事態緊急,寧可她傷人,不許人家打她!”

小喬哭笑不得:“你就不許她嫁個真心疼愛她的?小夫妻倆像我們一樣不吵不鬧,還打什麼勁?”

“不是說了以防萬一麼?若能那樣自然最好!”

趙瑜並不像小喬對女兒的婚姻持樂觀態度,皺着眉道:“我也留意看過一些兒郎。沒看得上誰,我都不能入眼,雯兒怎會喜歡?這卻如何是好?都十五歲了……”

“你着什麼急?不過才十五歲。早着呢,讓她再玩兩年,十七八歲再嫁!”

“十五歲還早?你七歲找到我,十六歲嫁進端王府,十七歲都當娘了!”

“噓!”小喬趕緊挨過去,豎起食指貼在他脣上:“小聲點,仔細孩子們聽了去!什麼叫我找到你?是遇上了!良緣可遇不可求,懂嗎?咱們是天定良緣,雯兒自會有她自己的福份,未到來而已,等着吧!”

趙瑜俊美的鳳目含帶笑意,看着年過三十,依然妍麗嬌豔,體態略顯豐腴卻凹凸有致、愈發柔美誘人的小喬,那一臉裝出來的嚴肅認真令他實在忍無可忍,打橫抱起來,一邊往內室走去,一邊俯臉在她鬢髮間廝磨,氣息微喘:

“什麼懂不懂的?又拿這種口氣跟爲夫說話!你當訓你兒子呢!你兒子很多了不起是吧?索性咱們再多生幾個!”

小喬掙扎着討饒:“阿瑜……阿瑜別……這大白天,孩子們隨時會到來……”

趙瑜仿如未聞,攫住她香豔紅脣一路親吻,袍袖輕揮,煙羅幃幔層層垂下,到達大牀時小喬早已渾身酥軟,柔情似水,嬌喘吁吁不管不顧地迎和他,兩人身上衣裳件件脫落,傾刻間顛龍倒鳳,肆意歡愛,半透明的鮫綃紗帳遮掩不住滿牀春光,愉悅快意的呻吟聲隱忍不住頻頻傳至外間,嬤嬤們大驚失色,趕緊指揮侍女關起房門,院門處也嚴密守住,千萬不能讓公子小姐們此時進來,王爺和王妃不肯守規矩,卻不能帶壞了小主子們!

天朝十多年無戰事,四海清明,社稷平穩,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國家富足則兵強馬壯,威鎮四方,周邊依附着的許多屬國,年年進貢稱臣,天朝也不曾有絲毫鬆懈,邊防國門依然穩如磐石。

但朝廷內部就未必了。

皇帝自從封梅氏爲皇后,後宮美人又誕下幾名幼小的皇子和公主,更與梅皇后生了小皇子趙瑗,二人對這個兒子疼愛非常,捧着含着,好不容易養到十二歲,封爲樑王,將被廢的莊王、仁王的封地合二爲一,賜與樑王。

不提太子內心作何感想,端王和下邊的幾位親王對此都沒有什麼表示。

皇帝重煥青春一般,不再需要太子監國,每日按時臨朝,勤政專政,衆大臣暗自驚訝,太子好不容易糾集起來的一批黨羽又開始有些動搖。

趙瑜早得身邊謀士指示,內心清楚明白:皇帝此舉是必然的,他年紀不算老,雄心尚在,未必就真的甘心將身後事安排妥當,將天下交付兒子之手。如今更有梅皇后,還生下幼嫡子,皇帝更加不會放手,在位日子還長着呢,好好享受太平盛世吧!

仁王與太子之爭是皇帝授意,原本只想讓他們互相牽制,不曾想趙瑜插手,直接除了莊王和仁王。這是必須的,二王不去,趙琮和趙瑜兄弟日子不好過。

皇帝不太顧忌趙瑜,卻也要時刻防他,想從他手上拿回兵權,奈何趙瑜滑如游魚,更以事實向他說明:兵權只在握在趙瑜手上,父皇的龍椅才能坐得更安穩。

皇帝只好再次放棄削弱趙瑜的想法。聽之任之,軍事上完全倚重端王,而趙瑜的精細和實力也令皇帝暗自欣慰:還好是端王,如果換過來,太子處在這個位置,天朝怕就沒有這般太平了。

太子在太子的位置上就未必太平,冷板凳一坐就是二十餘年,功勞和苦勞都被忽略,這後面的十年,封了梅皇后。除去莊王和仁王,太子一樣討不得好。不管做了多少,對亦或錯,皇帝投向他的目光再也沒有色彩,平淡而冷漠,像看一個陌生人,太子滿心的苦澀和怨懟無處發泄,心性改變極大。早已不再是當初那個賢孝溫良的皇儲了。

太子妃產後留下病根,久治不愈而死,太子稟明並求得皇后同意。將父兄皆在朝爲官掌實權的田氏扶上太子妃之位,原先的側妃韓氏早已亡故,另納娶的二名側妃,俱爲權臣勳貴之女,太子府後院夫人侍妾不下二十人,都是所結朋黨之族女,當年高皇后所立遺囑,言明太子妃非高氏不可,被太子棄之腦後,他後悔不該太聽信母后的話,現在一切都是錯的!

孝順有什麼用?父皇除了接二連三地打壓,可曾以慈父之心待他?娶高氏女更加沒用,簡直就是敗家,太子妃高氏生的趙燁、趙雪、趙露,弱得不能再弱,風一吹就壞,高氏去世不到一年,趙雪數月之後也跟着死去,白費心機給她尋得一門好親事,嫁過去都沒能生下一子半女。

還是趙瑜精明,索性提都不提高氏女,悶聲不響娶得小喬,只是三品官之女,可人家天姿聰穎,招財有術,天文地理無所不通曉,且孃家父兄精壯有能力,家族一經扶持即強盛無比,這樣的女子爲妻,才堪稱旺夫宜家,趙瑜這些年志得意滿,與妻室的幫助分不開!

太子府如今是田氏掌管中饋,田氏是個有福氣的,自然也比高氏精明強幹得多,不過三兩年的時間,太子府一掃此前陰氣沉沉的風貌,明朗齊整多了。

或許別人眼中並無太大變化,但在太子看來,就是如此。

田氏所出的二公子趙炬,健壯高大,俊朗英武,與端王府的長子趙炫有得一比,太子引以爲傲,出行必帶在身邊,還有趙炬同胞弟弟趙爝也是如此,體質強壯,從小極少生病,能文能武,深得太子喜愛。

而寄居在端王府的長子趙燁,出落得俊秀溫雅,博學多才,極有乃父之風,太子對他卻平平淡淡,父子相對無話可說。

皇長孫趙燁已年滿二十歲,皇帝親自爲長孫賜婚,指的是大理寺卿徐懷正的孫女,婚期臨近,趙燁在端王府風華院裡與趙炫、趙煒、趙燮、趙煊依依惜別,準備搬回太子府居住,奉旨娶親成家。

太子府除了一干侍衛奴僕,並未另派人來迎接,趙煒不滿:“趙炬什麼意思嘛?眼裡還有沒有大哥哥?”

趙炫看弟弟一眼,輕斥:“未經瞭解,不準胡說八道!或許他有別的事呢?跟隨太子身邊出行呢?什麼大不了的,他不來,咱們不能送大哥哥回府麼?”

“對,少他一個,地球照樣轉!”

趙煒說了句在外人聽來肯定會莫名其妙的話,而這些圍繞在小喬身邊長大的孩子們,卻一個個神情平淡,毫無詫異之色——他們知道的奇聞逸事太多了,端王妃腦子裡的故事沒完沒了,端王府的孩子從小到大聽着,不足不夠。

趙燮言語不多,轉過身看到侍從們搬動書籍畫卷之類,隨手一指:

“這些都是大公子心愛之物,費心得來的名畫,寧可少拿些,一樣一樣不許有半點折損!”

趙煊擡頭看着趙燁,一張秀美的小臉兒酷似小喬,就算是頭戴玉冠,穿着端莊的男兒服飾,仍時常被人誤認爲是個女孩裝扮成的男孩,這是他平生最感苦惱之事。

連說話的語氣、神情也像小喬:“大哥哥,我們捨不得你走。不如咱們求一下皇祖父,就在端王府娶親又如何?大不了做弟弟的一起住到瑞華院去,風華院做你的新房!”

趙煒伸出手,趙炫卻近水樓臺先得月,早把趙煊攬了過去,讓他貼靠自己站着:

“煊兒這主意不錯,只是……唉,你不懂的!”

趙燁擡手摸摸趙煊的後腦勺,嘆息一聲笑道:“我又如何捨得你們?但我是太子府的長子,原本就該住在太子府,當初爲治病來到這裡,能在端王府住了這些年,承四叔、嬸孃關愛,和幾位弟弟朝夕相處,親密無間,我知足了!而今也該回太子府去,必須回去,成家立業是大事,還有更重要的——我要照顧病弱的妹妹,母親臨去世留下遺言,我記在心裡了!”

趙燁面露傷感,他怎不知太子府的情形?自從母親去世之後,太子府基本上就是田氏母子的天下,太子不提出接他回府,皇祖父也不作聲,趙炬在府中儼然以嫡長子自居,雪兒出嫁不到二年去世,露兒身體病弱,太子不疼,田氏更不看,她無人倚傍,年紀漸長性格卻越發孤僻,連話都不愛說。他若再不回去,連露兒只怕也壽命不長了。

趙炫說道:“大哥哥在王府陪我們這些年,如同親生手足一般,父親、母親皆有訓教:不可忘了哥哥從小攜帶之恩!大哥哥不必煩憂,皇祖父有旨:皇長孫可以自由出入端王府,端王府的兄弟們也能自由出入太子府!我兄弟幾人隨時會去看望你和妹妹,有需要相助的,我們不會袖手旁觀!”

趙燁微笑點頭,內心無限感動又苦澀不堪:人人都知道皇儲尊貴,皇長孫亦貴不可言,將來是要承嗣的,卻無人能明白他內心所想,其中他不稀罕這個身份,如若可以,情願不要!趙炬不是想要得很麼?儘管拿去好了!他歸去僅僅爲了母親遺囑,看顧妹妹趙露,太子府冰冷無情,早已不屬於自己,大大小小十多個親兄弟,反不如端王府的堂兄弟們親近,連小小的趙煊都能看出來,他和妹妹,以後的日子將會是怎樣的難過!

第239章 閒話第199章 包換第43章 夜半第18章 教學第169章 心事第288章 三陪第72章 契約第166章 香醉第271章 緣份第282章 不孝第165章 論嫁第173章 入宮第298章 出行第117章 流言第188章 謝恩第二百一九章 如願第312章 迎駕第243章 哺育第297章 迎娶第93章 分離第186章 甜蜜第98章 韋家(二)第19章 記憶第63章 新居第6章 上岸第294章 臨行第307章 相聚第42章 憂慮第172章 食客第97章 韋家(一)第270章 論嫁第157章 慶幸第一百o一章 結交第一百o六章 意第一百o五章 兄妹第188章 謝恩第254章 中秋第125章 後果第187章 新婚第292章 防着第一百o三章 擦肩第140章 追根第142章 心思第42章 憂慮第304章 招惹第57章 伴讀第280章 省親第169章 心事第257章 街景第262章 滑脈第一百o五章 兄妹第149章 賞花第296章 亂猜第一百o四章 追思第二百o七章 有喜第15章 安身第18章 教學第一百一o章 賠償第306章 動心第226章 阻攔第一百o一章 結交第64章 厚院第17章 冬寒第一百一三章 出門第64章 厚院第304章 招惹第304章 招惹第199章 包換第5章 告辭第一百一o一章 病倒第77章 瑣事第116章 流言第296章 亂猜第158章 修葺第28章 見面第236章 過年第298章 出行第198章 改名第二百一五章 冬暖第173章 入宮第一百o九章 衝撞第173章 狡辯第87章 去意第38章 畫像第137章 透露第40章 打算第95章 污諂第169章 心事第162章 私語第一百o四章 追思第168章 提防第48章 傻福第34章 心願第158章 修葺第84章 色鬼第256章 消息第68章 綠帽第97章 韋家(一)第一百o二章 進京第52章 分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