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哥哥)

阿顧乘着暮色回到楊柳莊,聽聞了白日裡顧鳴到訪的事情,目光沉鬱如同黑夜無光。

公主病重之後,便一直躺在病榻上休養,再也沒有出房門一步。第二日,莊子晨光漸漸明亮起來,阿顧打起簾子,懷中抱着一隻斑鳩進來,“阿孃,”面上歡顏猶如春暖花開,“瞧瞧我撿到什麼了。這隻斑鳩也不知怎麼了,傷了腿,我早上起來,見它落在房門口,朝着我咕咕叫喚,可可憐了。”

“哎喲喲,輕點兒,”公主瞧着斑鳩的模樣心疼,笑着道,“這隻斑鳩怕家中也有阿爺阿孃擔憂呢,還是把它放了吧!”

阿顧聞言觸動心中情衷,瞧着公主慈和笑容,心中一酸,掩飾過了,笑着道,“知道阿孃心腸好,只是它到底傷着了,若是如今就放了,怕也活不長久,我將它養一陣子,待它的腿傷好了,就放它回去和父母團聚。”

“阿孃,”她挨在公主懷中,伸手揉着肚子,癡纏道,“我一早起來就忙着給這個小傢伙包紮傷口,沒忙的上吃早飯。您便當是賞我,讓人給我熬一頓長生粥吧!”

“傻孩子,”公主被她逗的吃吃直笑,嗔了她一眼,“這兒是你的家,你想吃什麼便點什麼,還說什麼賞呀?”

轉頭吩咐圓秀,“讓廚下敖點長生粥來。”

圓秀屈膝應了,輕輕退下。

過了一小會子,竈下便送了長生粥上來。

長生粥冒着騰騰的熱氣,米羹熬的如糊一樣,阿顧捧着粥碗嚐了一口,眯了眯眼睛讚道,“真好吃!”

公主也陪着捧了一碗長生粥,瞧着女兒用的香甜的模樣,心中舒心不已,柔和笑着道,“好吃就多吃些兒,不夠了讓默蓮她們再去添。”

“知道,”顧令月俏生生的道,“阿孃你也要多吃點!”

“哎,”公主瞧着阿顧用的香甜的樣子,胃口也變的好起來,舀了滿滿一大勺,大口吃下去。

公主氣力不濟,閉了眼睛休養,朱姑姑伺候着公主重新歇下,從屋子裡出來,眼圈兒方一紅,開心的像個孩子,“公主今兒用了一大碗長生粥,她已經很久沒有吃過這麼多東西了。”

“是呢,”默蓮也十分開心,“有小娘子在身邊陪着,公主的情緒很好,想來病狀一定忽好轉的吧!”

儘管阿顧在佛祖面前許願許的十分虔誠,卻依舊無法挽回丹陽公主日益衰敗下去的病情。

七月的館中炎熱千里,莊子中小池裡的荷花鬱鬱蔥蔥的開了,鬱鬱蔥蔥的一片。這一日,公主的精神罕見的好,笑着道,“整日裡在榻上躺着,身子都要發黴了,難得今兒天氣好,咱們出去走走吧!”

阿顧伴在一邊,瞧着公主這般有興致,心裡也高興,“好呀!”

屋子裡的婆子丫頭登時忙的團團轉,拿披風的拿披風,拿攢盒的拿攢盒,各色小樣東西備的齊齊的,方伺候的公主母女出來。外頭天光明亮,公主和阿顧坐在當日畫像之處瞧着池水中盛開的蓮花,紅的,白的,粉的,各色都有,掩映在接天碧綠的荷葉中,一陣微風吹來,隨着水波倒伏,十分動人,雖不及公主府發的精緻,但勝在有野趣,開的潑辣辣茂盛盛的。

公主心曠神怡,“瞧着這些荷花開的這麼好,心情都舒暢了些!”

“阿孃,”阿顧笑道,“你要是喜歡這些荷花,女兒給你摘一朵,帶回屋子裡插瓶呀!”

“你別去了吧,”公主聞言微微蹙起眉頭,擔心道,“若是又掉到河裡去了,還不擔心死阿孃啊?”

“不會有事的。”阿顧笑着道,“當日是受了人算計,如今我在自家家裡,又有船孃服侍,哪裡那麼容易掉下去呀!”

採蓮舟悠悠盪在池面上,阿顧左右張望,瞧見一株紅蓮開的極好,指着紅蓮吩咐道,“劃到那兒去。”船孃脆生生的應了,盪開小舟,在湖面上轉向,向阿顧指着的方向劃去,留下一圈圈盪開的漣漪。阿顧伸手摘下紅蓮,心中歡喜至極,笑着吩咐,“咱們回去吧!”

公主坐在湖邊微微焦灼等待,見一隻採蓮舟從湖心緩緩劃回來,阿顧手中擎着一支紅蓮坐在船頭,瞧見自己,伸手舉起手中紅蓮向着自己揮手,面上露出灼灼微笑,“阿孃!”鬆了口氣,面上也露出淺淺的微笑來。

少女笑的分外燦爛,一剎風輕雲淨,彷彿天地間所有的風光一瞬間都集中在少女的笑容之中,忽然瞧見公主毫無徵兆的暈下去,面上陡然轉爲驚恐神情,“阿孃,你怎麼了?”驚叫的衝過來,扶着阿孃的身子,淚痕宛然,“快喚馮御醫過來。”

屋子中薰香淺淡,絲帛蓋住公主蒼白瘦弱的身子,馮轍仔細瞧了公主病狀,神情沉重,對着阿顧黯然拱手道,“宜春縣主,請節哀。”

“馮御醫,”阿顧的眼睛紅腫,問道,“我阿孃究竟怎麼了?”

“縣主,”馮轍頓了頓,難以啓齒,猶豫片刻終於咬牙道,“今兒天光還亮,你還是派人往長安走一趟,請些親朋好友前來陪陪公主吧!”

阿顧聞言如遭重擊,面色灰敗,如同一朵花兒登時衰敗下去。

朱姑姑在一旁哭紅了眼圈,“公主。”跪倒在地上。

阿顧在一片悲慼傷感之聲中堅強挺起背脊,聽着自己清冷的聲音吩咐道,“姑姑,馮御醫的話你聽見了,速些派人去吧!”

朱姑姑忍住錐心之痛,勉強支撐起身子,應道,“是。”

侍衛從楊柳莊騎馬出發,匆匆趕赴長安皇宮府邸報信。韓國公府門楣高大,範氏主持內宅,聽聞了這個消息,不由得手足忙亂起來,“公主金尊玉貴,如今病重,國公是公主駙馬,按理當立即過去陪伴的,只是國公昨兒個就出了府,一直沒有回來,妾身一時找不到他的人啊。”

“什麼?”來人愕然跺了跺腳,“這個時候,怎麼竟是忽然沒有蹤跡呢?”

範氏面上神情略顯出一絲尷尬,“國公是一家之主,出入府中自是自由,之前也沒有向任何人交待他的行蹤。我這就派府中人手去他素來去的地方尋找,想來很快就能找到國公蹤跡。”

侍衛道,“也只能如此了!”

第二日,屋子天光黯淡,公主從昏沉中幽幽醒來,聽見耳邊細細哭泣之聲,眼簾清楚了,方瞧清皇后王合雍和玉真公主姬明瑛的容顏,苦笑着道,“妾身惶恐,竟勞皇后殿下前來,實在是僭越了!”

“姑姑別這麼說,”王合雍連忙上前攙扶,道,“您是宗室長輩,妾身今兒纔來,已經是怠慢了。姑姑別見怪已經是好啦!”

公主脣邊泛起微微笑意,目光從王合雍身上挪開,落在立在身後的玉真公主身上。玉真公主雙目已經哭的紅腫,“瑛娘,哭的這麼厲害就不美了!”

玉真聞言愈發泣不成聲,少年之時,自己調皮,因着父皇仁宗皇帝偏愛嫡長姐永嘉大長公主姬穠輝不忿,與父皇頂嘴,奔了出來,心中害怕,躲在武安宮的臺閣下。丹陽找到自己,第一句話就是說的這句話語。“阿姐,妹妹還記得那個時候父皇要罰我,你爲我求情。這麼些年咱們姐妹扶持,你怎麼就這麼扔下妹妹打算走了呢?”

公主面色灰敗,神色卻有一種出奇的寧靜溫柔,“瑛娘,生老病死自有定數。你不必爲我傷心。阿姐如今已經護不了你啦,你要好好的自己往前走,要好好的過日子,珍惜眼前人!”

“好!好!”玉真握着姐姐的手應允,淚水不住的墜下來。

阿顧坐在一旁,瞧着公主蒼白的臉色,忽然之間一個意識才第一次清醒的傾入心靈:,這一次,阿孃真的要離開她了,如同當初的太皇太后一樣。這樣的意識讓她根本經受不住,輪輿上單薄的身子微微搖晃,不勝驚惶之態。公主的目光凝在女兒的身上,柔聲道,“留兒,你過來。”

阿顧乖乖的走到公主枕邊,公主伸出枯瘦的手,撫摸着女兒的青絲,心中充滿遺憾之意:這是她的女兒,她希望瞧着她快快樂樂的嫁給心上人,誕育子嗣,一生圓滿,可這一輩子,終究是不成了。帶着無盡的疼惜和不捨之意,“留兒,阿孃希望你一輩子幸福,卻沒法子看着你長大了!你要答應阿孃,在阿孃去了以後,也要勇敢的生活下去。這個人世諸多苦難,你日後也許會遇到一些困難,會覺得很絕望,很辛苦,可若是能將這些苦難當做人生的一筆財富,便不會太過折磨了。一定要向前看呀,好好的過日子,別讓阿孃在黃泉下頭都爲你擔憂。”

阿顧伏在公主枕邊哭泣,“阿孃,女兒一定聽你的,都聽你的!”

“傻孩子,”公主吃力將阿顧攬在懷中,眼淚卻不自禁的落下來,打在阿顧的髮絲,頸項,滾燙灼熱,帶着一種蝕骨的溫柔之意。

到了酉時,天光漸漸暗淡下來,莊外傳來車馬之聲殷殷,卻是皇帝姬澤下朝之後趕了過來。入庒之前問詢馮轍,“丹陽公主的病狀,真的沒有辦法了麼?”

馮轍跪伏在地上,不敢擡頭,“微臣無能。”

姬澤聞言暗歎一聲,“你下去吧!”

一輪夕陽像一顆紅紅的鴨蛋懸掛在天空,射出悽美光澤。姬澤立在楊柳莊外,憶起丹陽公主往昔。記憶中的丹陽公主立在宮廷長廊之上,氣質溫婉,一直溫柔的笑着,她雖然受了重重心傷,避居太極宮,卻依舊有着柔慈的心腸,張開羽翼,將自己這個侄兒護在身下,遮擋風雨。生母姚美人早亡之後,她曾經一度時間是自己心靈中最美好的女性形象,如今卻終究病重,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

內侍樑七變上前輕輕姬澤稟道,“宜春縣主昨兒個晚上命人往長安傳消息,今兒該來的人都來了,只一個,韓國公顧鳴前兒個出門,竟是到如今還沒有回府,竟是沒有通知不能前來。府中秦老夫人,範氏等人都不知道他的蹤跡。”

姬澤猛的頓住腳步,面上泛起一股森然煞氣,硬邦邦吩咐道,“着令金吾衛出動尋找,將整個長安城翻過來,也要將這廝給朕尋出來!”

李伏忠轟然領命,一身鎧甲出了楊柳莊,面上神情湛然。

掃風在長安城中飛奔,匆匆進了平章縣公府,在客院之中尋得了昨夜宿醉的顧鳴,用力推搡,“國公,國公,你醒醒啊!”

顧鳴尚在昨日宿醉之中。他前些日子在楊柳莊受了氣,心中猶自帶着怨氣,覺得公主瞧不起自己特意下自己的臉面,耳中迷迷糊糊聽着掃風焦急的聲音稟道,“……楊柳莊的人前來報信,說是丹陽公主病重不好了,請國公您速速趕去。奴婢大半天裡找了好些個地方,總算靈光一閃,想起您和平章縣公三郎君有幾分交情,果然在這兒找到你了。這會兒已經天晚了,您若是再不過去,怕就是遲了!”冷笑道,“什麼公主不公主的,有本事,就將我這條命拿去,若是不能,就少廢話。”翻過身又沉沉睡去。

掃風瞧着顧鳴這般爛醉如泥的模樣,登時一個頭兩個大,愁眉苦臉“如今這般,可怎麼辦呢?”

“喲,這位小兄弟是韓國公身邊的小廝吧。”縣公府客院婆子進來笑道,“昨兒韓國公與咱們府上三郎君夜裡飲宴,足足飲了三四壇烈酒,這會子就算是天王老子來了,怕也是喚不醒他的。”瞧了他一眼,悄悄道,“這位小兄弟,老身勸你一句,若不是十萬火急的事情,還是不要擾着你家國公睡覺了。大凡醉酒的人清醒是最痛苦的了,若再這麼喊下去,怕是要惱上你了!”

掃風聞言微微猶豫,臨行前蘇姨娘都一句話不經意的閃過腦海,當時蘇姨娘立在碧蘭閣中,態度有悠閒,“公主說是病了這麼多日子,一直沒什麼大事,哪有這麼快就真的病重不行的道理。這樣施爲,怕是想騙的國公前去照看一面吧!’於是慢吞吞道,“也不算是十萬火急的事情吧!”

午時之後,長安金吾衛出動,長安街頭黑粼粼的一片,挨街訪府搜尋顧鳴下落。只是韓國公顧鳴像是在長安城中蒸發了似的,竟是找不到蹤跡。

姬澤立在屋前靜默了片刻,方邁步重新進了正房。房中一片悲慼之色,少女坐在榻前握着母親的手腕,見了姬澤,便退了數步,讓出位置來。姬澤望着病榻上的丹陽公主,昔日柔和慈悲的女子,卻已經憔悴單薄成了這般模樣。

姬澤回過頭去,遮住了鳳眸裡的淡淡水光。

“聖人來了,”公主瞧見姬澤,黯淡的眼眸亮了一下,掙扎着要坐起身來。“皇姑姑,”姬澤眼疾手快,忙過來止住,“您如今身子不好,這點子虛禮就不要行了。”

公主如今確實心虛體弱,便也不再堅持,轉頭吃力吩咐阿顧,“留兒,給聖人叩個頭吧!”

阿顧應道,“是。”轉過頭來,由碧桐和紅玉攙扶着,向姬澤認認真真行了一個大禮。姬澤知這是丹陽公主向自己託孤之意,便不推辭,受了阿顧這一個全禮。

“聖人,”公主落了水光,柔聲道,“聖人,我膝下只有留兒這一個女兒,雖用盡全部心力,想讓她過的好一點,卻終究讓她受了不少的委屈。我過身後,還請聖人多多照看着她一些。”

“姑姑放心,”姬澤道,握着公主的手鄭重應承,“從今而後,朕定然待阿顧如同親妹。”

公主得了了心中的大事,人頹軟在榻上,望向阿顧,目光充滿憐惜不捨,叮囑道,“留兒,聖人這般愛護於你,你也當敬重於他,日後當視聖人爲嫡親兄長。”

“是,”阿顧應承道,“阿顧日後定視九郎爲嫡親兄長,敬之愛之,庶無違命!”

公主放下心來,吩咐道,“你是個好孩子,阿孃有些話要和聖人說,你先出去吧!”

“娘,”阿顧伏在公主枕邊,大哭,“我想多陪陪你。你別趕我走,別趕我走,好不好?”

“好孩子,”公主心中難受,卻依舊道,“阿孃如今這麼憔悴,不想讓你瞧着,阿孃想你心中一直保留着阿孃最美的樣子,所以,”溫柔但堅持道,

“聽話,出去好麼?”

阿顧聞言抽噎大哭,到底不忍別了公主心意,只得應道,“是!”緩緩從屋子裡退了出去。

藍花布簾輕輕落下來,遮住屋子裡的一切視線。院子裡空蕩蕩的,其餘人都被請到一邊小跨院中等候,冷風悽清,院子裡只有一株大柳樹,垂下枝條在風中輕輕搖晃。阿顧只覺心情黯淡,頭頂的天空都變成了灰色的,渾渾噩噩的立在柳樹下頭,望着屋子簾幕,也不知道心裡如何所想,既希望時間快一些兒,又隱隱希望時間慢些結束,一時竟至癡了。

屋子裡,姬澤目視阿顧離開,開口道,“姑姑何必如此,屋子裡的事無不可對人言,阿顧只是想多伴着你一些時間,你又何必硬要將她趕出去?”

公主淒涼笑道,“我既日後再也不能陪在身邊,又何必差這麼一時半會兒。”

一個男人一直立在屋中角落裡,沉默的如同一座雕像,公主注視向他,柔聲道,“姜堰,你身手精湛,弓馬嫺熟,這些年若不是爲了我,一直耽擱在這兒,怕如今也軍功累身了。我走了以後,你就回軍中去吧!”

姜堰輪廓沉默如同岩石,跪在地上磊落有聲道,“姜堰不悔!”

“你是不悔,我卻是擔不起的。”公主淚光爍然,“你這般的人,合該是在軍中爲國效力,我已經耽擱了你這些年,難道還要揹負着耽擱你一輩子的罪過麼?”

姜堰這般鐵血漢子,刀劍加身也有抵抗之力,公主的這幾句話卻彷彿不能承受之重,險些將他的背脊壓彎,伏在地上,哭泣出聲,“公主之命,微臣自是遵從。”朝公主叩了三個頭,含淚退了出去。

姬澤瞧着這般情景,“姜堰此人論起情意,倒是比顧鳴要強的多。”微微一哂,“姑姑這等事情,想來阿顧不會介意,你又何必瞞着她?”

公主卻道,“人都將死了,何必牽扯那麼多呢?”頓了頓,“我想放他一條生路,也放我自己一條生路。”想起愛女阿顧,眸子裡含着愉悅光芒,“我希望在她的記憶裡,我只是一個純純粹粹疼她的阿孃。聖人,”她轉頭注視着姬澤,

“我過身後,不希望你瞧在我的面子上,擢升留兒爲郡主。”她道,

“郡主之位瞧着雖榮耀,卻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留兒論身份只是我的女兒,當初策封縣主已經是您加恩了,若是越過旁的宗室女晉升郡主,怕成爲衆矢之的,日後的日子反而不好過。倒不如做個簡簡單單的縣主,享受着聖人私下裡的庇護疼愛,日子要好過的多。

姬澤心裡難受,應道,“姑姑的話,朕自然是聽的!”

公主方徹底放下心來,許是說了太多的話,忽的大口喘氣,面上散發出一種少女的紅暈,迷迷糊糊喚道,“阿孃,女兒來陪你了!”

“聖人,”她落下兩行長淚,“……我與顧鳴今生無結下夫妻恩義,留兒乃是女子,她日自有歸處,過身後不想葬入顧家祖墳。父皇母后自幼疼愛於我,經年不敢忘懷,我沒了後,你給我在仁宗皇帝景陵尋一處地方,讓我長與母后相伴吧!”

姬澤心中心酸不已,握着丹陽公主瘦骨嶙峋的手腕,應道,“朕都答應!”

公主躺在榻上,靜靜沒有聲息,馮轍上前探看一番,悲聲稟道,“聖人,丹陽大長公主已經是過了!”

姬澤靜默了一會兒,吩咐道,“好生服侍公主。”轉身離開。

身後,屋子裡傳來姑姑侍女悲涼的哭泣之聲。

廷中柳樹下,阿顧聽聞屋子裡下人陡然揚高的哭泣聲,面色忽然變的雪白,心中明白:這個世界上最疼愛自己的人已經不在了。

從今以後,她便是一個孤兒!

姬澤從屋子裡出來,夜色已經極黑了,廊下燈籠光芒柔和。負手立在當堂之處,心中情緒悲涼,瞧着阿顧坐在廷中柳樹下的輪輿上,一輪明月高高的掛在藏藍色的天幕之上,少女面色蒼白似雪,射出清亮光澤,幾絲飛舞的柳絮落在少女銀白色裙襬上,少女彷彿承受着什麼重負,不堪重負,伶仃的身子微微瑟瑟,脣兒抖索,彷彿整個人迷怔了一般。

他走到阿顧面前,柔聲喚道,“阿顧!”

阿顧從悲傷中回過神來,擡頭望了他一眼。

姬澤看到了少女眼神的無邊悲哀,心中大起憐惜之意,柔聲撫慰道,“姑姑走的很安穩,你也別太傷心了。姑姑走的時候將你託付給朕,日後朕定會好生照顧你,絕不至讓你受一絲委屈去!”

青年男子柔聲的安撫響在阿顧耳邊,好像水濾過了似的,模模糊糊的,阿顧費盡力氣一字字的聽清楚,感覺到一絲暖意流入自己的心田,將自己因爲母親離去而變的冰冷的胸膛暖煦起來。阿孃離開了自己,她覺得自己在這個世間十分孤獨,什麼都沒有了,姬澤出現在自己面前,這些年來他一直像一座山一樣站在前面,替自己母女承擔風雨,承擔起了阿爺顧鳴沒有承擔的教養之責,如同父兄一般教養自己,

少女肩頭微微顫抖,忽的伸手抱住姬澤的大腿,放聲大哭。她的哭泣是一種嘶聲狀態,痛徹肝腸,“哥哥!”

姬澤聞言微微愣住。

“哥哥,”阿顧抱着姬澤痛哭不已,喃喃道,“我只有你,如今我只有你了!”

198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心痛)第173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事發)第180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柳葉)第215章 三二:散思蓮子間(之匫情)第114章第108章第112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面君)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審心下)第178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蘆花雪)第57章第148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菊花簪)第188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經年)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兄妹)第211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寺遇)第167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暗算)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鳴岐軒)第221章 三四:企想遠風來(之勢敵)第194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夜奔)第177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妄念)第124章 二十:羅裳曳芳草(之夢示)第96章第54章第67章第230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蕊春)60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冬歌(《十二月圖》)第219章 企想遠風來(之謀算)第90章第63章第145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御下)第77章第132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百歲春案)第201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孫沛恩)197二七:窈窕瑤臺女(之盛事)第111章第191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甘心)第55章 十:芳風散林花第113章第44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共進)第130章 朱夏花落去(之認命)第209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風疾)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前塵)第196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迴環)199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宜春郡主)第43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賴姑姑)第87章第120章第129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王氏玉樹)第52章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振名)第216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孫反)第203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破立)197二七:窈窕瑤臺女(之盛事)第142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遇君)第204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遠行)第229章 二三:持寄於行人(之佈局)第165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逼人)第114章第114章第210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隨欲)第79章 十五:酌酒初滿杯第107章第229章 二三:持寄於行人(之佈局)第232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出城)第73章第99章第67章第80章第62章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入京上)第57章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尚宮)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丹園下)第167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暗算)第205章 三十:夕宿蘭池裡(之初見)第222章 三四:企想遠風來(之雙子)第161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靈犀)第168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沈王妃)第226章 三五:當署理絺服(之傅氏)第185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下獄)第140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岔路)第138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分離)第217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當年)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問心)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入京上)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內情)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十公主)第74章第128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了結)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梅妃)第78章第65章 十二:繡帶飛紛葩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大字)第137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樑王)第166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教訓)第79章 十五:酌酒初滿杯第134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訴請)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問父)第161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靈犀)第102章 十八:共歡弄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