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遊園)

丹陽公主唸誦完了佛經,將一束香供在佛像之前,轉過頭出了佛堂,看見守在佛堂外的阿顧,不由一怔,“留兒,你怎麼這個時候過來了?”神色溫柔。

“阿孃,”阿顧投入公主懷中,“我想阿孃了!”

公主微微訝異,笑着將神情親暱的女兒擁在懷中,“留兒。”

“……這些年阿孃信奉佛祖,也求得了很多寧靜。如今你回到阿孃身邊,阿孃也希望你能夠做一個善良的人,萬事俯仰之間無愧於心。”

阿顧笑着道,“阿孃,女兒一定不會辜負你的期望!對了,阿孃,”她仰望公主,“聽說如今正是牡丹花期,東都的牡丹最是聞名,我想出宮去觀賞牡丹花,可不可以呀?”

“你想要看牡丹?”公主微微訝然,自阿顧回到自己身邊,她費盡了心思想要把這些年的疼愛都補償給她,可謂是捧在掌心怕摔着,含在口中怕化了,自以爲對阿顧已經是足夠好了,這時候聽見女兒開口,頓時愧然起來,女兒還是年幼愛玩的時候,自然是有玩樂的心思,她竟然還要她向自己開了口,方知道她的心思。

“這有什麼難的?”公主一口答應,“洛陽西苑之中就種植了很多名本牡丹,留兒想去看,咱們明兒就過去玩耍一天。”

西苑是皇家苑囿,去那兒可和阿顧心中的打算不合,阿顧忙道,“阿孃,西苑是由宮人照料的,和這太初宮的陶成園也沒有什麼區別。我若是去那兒賞牡丹,那和在宮中隨處走走看看又有什麼兩樣?不如我們去民間園子看看吧,”她牽着公主的手,抿脣微微一笑,“聽說丹園是洛陽最大的牡丹園子,我想要去丹園看看,今兒回來的時候已經跟太妃告過假了。”

“這……”公主微微遲疑。

丹園洛陽聞名,每年東都牡丹花開的時候,遊人如織,貴族少男少女們聚衆搭羣的遊賞芳園,自在嬉戲,本是觀賞牡丹最好不過的去處。只是,自姚良女在那兒出事之後,魏國公的怒火發作到園子頭上,園子主人難抵魏國公怒火,只得閉門謝客,那兒已經是門庭冷落大半個月了。

阿顧臉上猶自帶着笑意,瞧着公主爲難的面色,一點點收斂起來,小心翼翼問道,“怎麼,不可以麼?”

公主望着面前女孩面上黯然的情緒,心中陡然一熱,

這是她的女兒,她的女兒從小吃了這麼多苦,如今歸到身邊,她就這麼一點願望,自己這個做阿孃的難道還不能滿足她麼?

“當然可以的!”她微笑着道,彎下腰摸了摸阿顧的額頭,“留兒,你今晚好好的歇一宿,明兒一早阿孃帶你去丹園。”

“真的?”阿顧面上露出驚喜笑意,“謝謝阿孃!”

晨光在太初宮宮楣上塗抹淺紅色澤,一輛青布帷馬車從南門出了太初宮,駛入洛陽城。市井沒有宮廷的富麗繁華,卻有着宮廷中所有了鮮活氣息,阿顧坐在微微搖晃的車廂中,從車簾掀起的縫隙中望着街頭的市井百態,一雙眸子含着歡喜之意。公主瞧着愛女,嗔道,“這回可夠高興了?”

阿顧回過頭來,投到公主懷中,“嗯,”阿顧點了點頭,“我還是第一次逛洛陽大街呢!”

公主只覺得心頭一酸,連忙回過頭去。

大周承繼南北朝亂世,一統天下,如今承平百年,東都洛陽與西京長安都是當世大都會,洛陽城中按裡坊劃分爲一百零八里坊,丹園坐落在崇政坊,從太初宮前往,須經過繁華的東市。

羽林郎將姜堰策馬隨在馬車旁,在車廂外介紹道,“小娘子,咱們現在過的是東市,東市的重芳樓不錯,裡面的蟹黃糕十分有名。”

“是麼?”阿顧今日出宮,心情極好,面上帶着明朗的笑意,微笑着接話,“有機會一定要去試試。”

大長公主出宮,太皇太后派遣了一支侍衛隊護衛,負責公主和阿顧的安全。姜堰就是這支侍衛隊的首領,據說是羽林軍中有名的勇士。

馬車進了崇政坊,速度漸漸慢了下來,姜堰在車廂外勒馬稟報道,“公主,小娘子,丹園就要到了!”

丹園位於洛陽崇政坊,佔地六百畝,據說主人本是大週一個開國國公家的後人,因素愛牡丹,經營起這樣一座牡丹園子。丹園盛名極大,每年三四月牡丹花開的時候,便有無數貴人來此遊玩賞春,堪稱東都一大盛景。當日之事發後,丹園門庭冷清,已經是多日閉門不納遊人,連園門外的牡丹都蔫了聲氣。今天一早,卻是大門洞開,管事領着一衆使人守在門前,遠遠的見着公主馬車前來,忙迎了上來,朝着丹陽公主道了個萬福,“奴家葉娘見過公主,公主今日來丹園,實乃蓬蓽生輝。奴等有失遠迎。”

公主從馬車上下來,“嗯”了一聲,矜持的點了點頭,“聽說丹園的牡丹有名,今日特意來觀賞。”

“阿孃,”阿顧也跟着從車廂中下來,望着園門前花臺上簇擁而開的牡丹,目光中閃過讚歎欣喜之意,笑着道,“這些牡丹開的真好啊。”

公主回過頭,對着阿顧露出溫柔的笑意,“留兒,你若喜歡,園子裡還有許多盛開的牡丹,你待會兒可以慢慢觀賞。風大,仔細見風着涼!”

阿顧揚頭,盈盈道,“知道了,阿孃。”

葉娘守候在一旁,覷着這位坐着輪輿上的少女,目中閃過一絲驚奇之色。丹陽公主乃太皇太后愛女,其女阿顧迴歸之事,東都上層權貴雖多少聽說過一些,平民百姓之間卻都是都不預耳聞。葉娘此時見着一個身罹足疾的少女待在公主身邊,如此受寵,心中不免有些詫異,好在她慣在丹園接待女客,心性最是老道不過,將心思掩住,朗朗笑道,“奴家陪着公主在園中隨意走走吧吧!”

公主點了點頭,“本公主素來喜清淨,旁的人就不要跟在身邊了。”

“是。”

丹園中*共有亭臺樓閣三十餘座,栽培着的名本牡丹據說有數千本,掩映在轉角池畔之處,灼然盛放,五彩繽紛,美不勝收。阿顧沿着園中一條鵝卵石小道行走,甫一通過一道月洞門,迎面便見開着一簇露珠粉,一簇青龍臥墨池,花朵碩大,國色天香。

公主笑問阿顧,“喜歡麼?”

阿顧頷首,“阿孃,我從未見過這麼漂亮的牡丹,果然名不虛傳呢!”

葉娘掩口笑着道,“小娘子如今見着這露珠粉和青龍臥墨池便讚不絕口了,若是見了咱們園中深處更多珍本牡丹呢,可就要看不過來了呢?”

阿顧笑道,“是麼?”

穿過月洞門,視野便霍然開闊起來。丹園果然不愧東都第一名園之盛名,園景秀致,中有亭臺樓閣,閣前水畔之處,種植着一簇簇牡丹,色彩繽紛,富麗堂皇。阿顧見假山之畔一簇真紅牡丹開在枝葉之間,豔麗繁盛,不由駐足觀賞。這蔟牡丹花開的極好,頂的一朵牡丹花盤碩大,顏色極正,重重花瓣花形完整,灼灼開放,美不勝收。

“顧娘子,”葉娘上前一步,笑着解說道,“這一株牡丹名叫醉顏紅,形容似醉酒的美人,橫臥小榻,姿容慵媚。丹園二萬餘本牡丹中,紅色的牡丹大約有四十餘種,如這一株一樣紅的這樣正的,卻也是少的很。娘子若喜歡,可要簪起來?”

阿顧目中露出躍躍神色來,只是看了看這株醉顏紅,目中閃過一絲遺憾之意,搖頭道,“不用了。這醉顏紅太過富貴,我年紀還小,怕壓不住。”

“瞧小娘子說的,”葉娘抿嘴笑道,“花兒再好,不過是物,如何比的上人的風采?奴家瞧着顧娘子年紀雖小,但眉眼修靜。牡丹若是能簪在你的發上,也是她的榮幸。若是顧娘子擔心壓不住,前頭丹池旁植有一株綠玉,這些日子將將開放,花形只有尋常牡丹的一半,難得的色綠如玉,瓣萼俱全,十分風流清麗,正與顧娘子今日的衣裳相配,顧娘子若是喜歡,奴家命人摘來爲你簪上。”

阿顧琉璃眸一亮,“真的麼?”偏着頭想了想,笑道,“花兒還是要在枝頭上才鮮美,還是我親自過去看看吧!”回頭看了看公主,“阿孃?”

丹陽公主朝她舒心一笑,“去吧!”

阿顧面上閃過開懷笑意,“謝謝阿孃。”

半月形的小池波光瀲灩,一棟硃紅髹漆的樓閣建在月牙心處,飛檐流羽,清雅秀致。數株綠玉牡丹便逶迤在小樓腳邊,如同清麗恬靜的少女,靜靜開放,葉娘纖手如玉,夾住綠玉牡丹上開的最好的一枝,輕輕掐下來,簪在阿顧的髮鬢之間,退了幾步,打量了一下,目中閃過驚豔之色,讚道,“顧娘子簪上這枝綠玉牡丹,當真是清新別緻。”

阿顧撫着鬢邊牡丹,臨水照花,丹池池水盪漾,泛起淡淡的綠色光澤,水波中的少女生動鮮妍,眸似琉璃,面頰上泛着淡淡的紅潤之色,盛放的綠牡丹只小半個巴掌大,綻放在鬢邊,如瓊玉堆雪,人花相映清麗非凡。較之一個多月前湖州東廂房裡那個枯萎的少女,當真如天上人間。

阿顧心中感慨,擡起頭來,望着池畔玲瓏小巧的樓閣,自然笑道,“葉娘,我逛了這麼久也有些累了,不如到咱們到那邊小閣裡歇歇腳,也等着阿孃過來吧?”

葉娘擡頭看了一眼池畔小閣,面色微變,勉強笑道,“顧娘子,這丹閣如今被鎖住了,不好進去,不如奴婢伺候你到那邊看看,那邊還有一株魏紫牡丹開的很好哩!”

“哦?”阿顧好奇道,“可是我有些累了,不想再繼續走了。我瞧着這丹閣臨池而建,很是漂亮,爲什麼要鎖起來呢?”

葉娘面色有些不太好,勉強笑勸,“小娘子若是要歇腳,前頭有間小閣不錯。那兒的崑山夜光牡丹開的也好。”

“不用了,”阿顧搖了搖頭,凝視着葉娘,“這間丹閣離咱們正近,我就在這兒歇歇吧!”

葉娘怔了片刻,望着阿顧,目光驚疑不定。自己數次推脫,已經顯示了並不想打開丹閣的意思,這位顧娘子卻彷彿完全沒有察覺似的,依舊堅持要前往丹閣。莫非她並非單純來丹園賞牡丹,相反,對當日丹閣之事本就是知情的?

她心緒流轉,不由投目再度望着阿顧,少女眸形如荔枝,在小閣遮住的光線下顯得有幾分陰翳,靜如琉璃。

葉娘於是也微微揚頭笑起來,“好叫小娘子得知,家主人爲了經營這丹園,費了無數心血。因着大半個月前丹閣之中發生了一件事情,園子如今門庭冷清下來。”

“哦?”阿顧微微一笑,詢問道,“不知道發生的是什麼事情?”

葉娘顰起眉頭道,“丹園在此事之上實屬無妄。前些日子,魏國公家的一位貴女在園子裡出了事,魏國公事後惱怒不已,發作到我們園子上,園子也有些日子沒有開門了。大長公主身份貴重,奴家主子十分看重,若小娘子能夠在公主面前說幾句話,讓公主在魏國公跟前說情,放過丹園一碼。奴家願意將當日丹閣之事所知內情一一相告!”

阿顧怔了片刻,爲難道,“葉娘,我不過是一個小小女子,實在不敢打包票,但我可以答應你,若丹園並無過錯,我會向我阿孃爲丹園陳情。”

葉娘朝着阿顧輕輕一福,笑若春風,“有小娘子這句話,也就夠了!”

“……丹閣本是園中的一處最好所在,在閣上觀水賞花,最是賞心悅目不過。只是前些日子發生了一件事情……。”

“上個月二十,東都一羣貴女在丹園中聚會,其中身份最貴的便是魏國公次女姚二娘子,貴女們在席上玩擊鼓傳鉤,姚二娘子在席上喝的多了,園中女管事便安置她在丹閣中休息。那一天也不知怎的,一位男客認不清道路,竟闖進了丹閣。正巧那位貴女的女伴一同回來看她,正在丹閣中直直撞上了,事情鬧的很大,此後這間丹閣便被奴家的主子給命令鎖起來了。”

阿顧蹙起眉頭,“這我就不明白了。這姚娘子既是國公之女,身邊自然是有貼身侍女一直伺候着的。那位男客一路向丹閣而來,難道路上就沒有遇到丹園使人?丹閣中亦當有丹園的伺候下人,怎麼會讓一個外男就輕易的闖了進去?”

“誰說不是呢?”葉娘凝了阿顧一眼,美目流轉,“每個人都這麼覺得,卻偏偏那一日事情便這麼發生了!那位男客一路前行,竟不知怎的,路上一個使女都沒有。那位貴女事發當日身邊明明是跟着兩個貼身丫頭的,丹閣之中也留了使女,不知道怎麼回事,事發之時竟全無人在,讓那李三郎長驅直入如無人之地。那位貴女的大丫頭我們並不清楚,但閣中幾個丹園使女卻是真的不見了蹤跡,三日之後在郊外被發現。”

阿顧淡淡的籠煙眉擰了一個細緻的結,她本就覺得丹園之事有內情,如今聽了葉孃的話,愈發覺得其中必有更深的□□,想了想,開口問道,“你可知那李三郎當日行蹤?”

葉娘頷了頷首,“這倒是知道一些的。咱們家的園子頗大,姚娘子在園中設宴的時候又並沒有清場子,當日在園子東邊的鹿鳴臺上還有另一羣公子在聚宴,李三郎便是其中之一。宴過一半,李三郎申末的時候起身告罪,說起前去更衣,離開了鹿鳴臺,一直沒有回來,衆人玩的高興,也沒有注意到他一直沒有回來。待到發現的時候,丹閣已經出了事。”

“申時末,”阿顧重複着這個時辰,衆女行往丹閣發現李朔和姚良女的時候是未時一刻。可見得從李朔離開鹿鳴臺到出事,不過是兩三刻時間。這兩三刻時間中,究竟出了什麼事呢?她沉吟片刻,復問道,“當日在園中聚會的女子共有哪些人?”

第67章第106章第190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捉姦)第186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悽惶)第117章第226章 三五:當署理絺服(之傅氏)第141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窈窈)第52章第172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定計)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入京下)162|二三:路遙日月促(之公道)第160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兒女)第85章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姚良女)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梅妃)第144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瑟瑟下)第155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宜春縣主)第六章 :照灼蘭光在(之聽秘)第98章第182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合像)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十公主)第四章 :光風流月初(之姚良女)第203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破立)第114章第183章 二五:高堂不作壁(之恩義)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大字)第八章 :嘆音不覺響(之求情)第95章第183章 二五:高堂不作壁(之恩義)第66章第92章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兵事)第88章第169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炎涼)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入京上)第131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長安事)第44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共進)第185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下獄)第106章第56章第50章 八:嘆音不絕響(之國祚)第218章 三三:疊扇放牀上(之親征)第233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承諾)第68章 十三:翠衣發華洛第177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妄念)163|路遙日月促(之報復)第158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進退)第202章 二九:朝登涼臺上(之婚典)第99章第99章第189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情願)第164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咄咄)第140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岔路)第117章第165章 二三:路遙日月促(之逼人)第五章 :朱光照綠苑(之巧巧)199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宜春郡主)第141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窈窈)第108章第71章第187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永訣)第109章第191章 二六:三春已復傾(之甘心)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決絕)第108章第213章 三二:散思蓮子間(之妾意)第72章 十四:羅綺垂新風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十公主)第65章 十二:繡帶飛紛葩第138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分離)第61章 番外:子夜四時歌之延州春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翻轉)第170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惡念)第226章 三五:當署理絺服(之傅氏)第175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查案)第70章第45章 七:春風復多情(之驚鴻圖)第194章 二七:窈窕瑤臺女(之夜奔)第100章第67章第229章 二三:持寄於行人(之佈局)198二八:誰復相尋覓(之心痛)第96章第三章 :今還燕巢樑(之問父)第117章第77章第一章 :初花錦繡色(之決絕)第211章 三一:百慮相纏綿(之寺遇)第230章 四十:持寄於行人(之蕊春)第72章 十四:羅綺垂新風第157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傷逝)第96章第180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柳葉)第62章第102章 十八:共歡弄春音第二章 :敢辭歲月久(之前塵)第157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傷逝)第134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訴請)第8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