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青洪起復經安陸

(又熬過一天,月票回到第三,可後邊第四還緊咬着。瘋了。)

陸炳也不過隨口說笑,大家年紀相差無幾,又有尊卑之別,世子怎麼可能收徒?

世子看着陸炳道:“二郎這裡且不說,你若是再胡鬧,孤就收你做徒弟。別的先不理會,葷腥先斷了。”

陸炳哀嚎一聲,道:“好殿下,可繞過我。真若如此,我是沒法活了。”

看他耍寶,世子的鬱結又散了不少,問陸炳道:“這幾日乳母做了滷蛋了麼?”

陸炳點點頭道:“這是殿下愛吃的,哪個月我娘不做個三兩回?”

世子抿了抿嘴角,臉上泛起淡淡地喜悅。

道癡見狀,忙移開視線,這是向來老成持重的世子麼?討吃的孩子是不是?

他也見過範氏多次,範氏與王妃同爲北地女子,身上的性子也極爲爽朗,並不是有心機的婦人。看來是真心疼愛世子,才得世子如此看重。

雖說府學裡,陳赤忠等幾位對於那日世子帶走道癡與陸炳很好奇,可是見次日二小依舊去校場,世子並沒有再另眼相待之意,便也放棄了打探。

月中的時候,道癡跟世子請了兩日假,先回家取了祭品,而後去了西山寺。

西山寺裡依舊是那對老僕看寺,可寺裡越發寂靜,沒有半點生氣。

道癡在山上住了一晚,就下山了。沒有新的主持入住之前,西山寺就會這樣冷清下去。

王家在安陸開枝散葉百五十年,幾位出世爲僧的和尚,多是與時局政治沾邊。下一位入住西山寺的王家人,會是哪一個?不得而知。

十一月中旬,道癡收到王三郎手書,王青洪起赴之事,終於有了定論,依舊是從三品,廣西右參政。

官場上向來講究肥缺瘦缺,兩京十三省,兩京且不說,十三省中,上缺當然是山東、山西這些近京畿的,還有江浙、湖廣這幾處富庶的,而廣西、貴州、雲南三省,則向來爲人避之不及。偏遠貧寒之地,且土漢混居,難處功績不說,稍有不適,就要落下罪責。

王青洪進京數月,竟然被補了這樣的地方,可見他曾在南昌爲官的履歷還是被朝廷忌諱。不過,得以原級起復,也是不幸中的大幸,想來楊家沒少出力。 全文字無廣告

等到臘月初,王青洪夫婦帶了幼子回到安陸。

因從京城去廣西途徑湖廣,赴任的時間限在明年二月末前,所以他們能在湖廣暫停休整,過了年再啓程赴西寧。

王氏族人可不管肥缺瘦缺這些,他們只曉得王青洪依舊是從三品,比知州老爺品級都高几級,到了地方,也是數一數二的。

十二房門前,車水馬龍,訪客絡繹不絕。不少姻親故舊,想要在十二房這裡掛個名,與王青洪一起任上討個閒差。

王青洪人前帶笑,心裡卻直髮苦。等到該見的官紳頭腦都就見了,便藉口旅途勞乏,閉門謝客。

按照大明官員升遷慣例,“滿九俸升兩級”,王青洪“養親致仕”前,在從三品的位上不過一年半,這一去廣西,剩下的七年半怕就要在那裡熬過。

若是富庶之地,或者是兩京,還可以找機會立功減俸升遷。當年他不惑之年,就榮升從三品,都是藉着“減俸升遷”的法子提拔上來的。許多同齡的官員,還在正五品上卡着。

廣西蠻荒之地,別說是立功,矜矜業業,不出亂子就要謝天謝地。

京城有岳父、伯岳父,有族兄,要是他在廣西熬滿年頭,考評上倒是無人敢欺他。可是七年啊,誰曉得七年半後朝廷是什麼格局。

七年半後,他就過知天命之年。要是能從廣西里抽身出來還好,要是原地升遷,那就又是一個九年。

王青洪的萬丈雄心,都沉寂下去。如今他只盼着廣西地界太平些,別在讓他趕上亂七八糟的,要不然仕途難以在繼。

在京中獲得廣西的缺是失落,可回到安陸,他才發現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奉養王崔氏之事。王崔氏古稀之年,廣西離安陸兩千多裡,蠻荒之地,怎麼能折騰老人家?

偏生自己沒有手足兄弟,沒有將老太太獨自留在家鄉的餘地。

這可怎麼是好?

換做其他人,可能會想着將原配留在老家盡孝,可官場之上女眷應酬,也是少不了的。到了廣西上面還有布政使、左參政,他相信只要他們曉得楊氏身份,對他這個楊門女婿也會客氣三分。

不只王青洪在想着這個問題,王崔氏心裡也不安生。

即便她精神尚好,可到底上了年紀,哪裡禁得起折騰?就是視三郎如命根子,她六月裡也沒有隨着兒子一家進京,就是怕了路上奔波的苦楚。

別說是廣西這等偏遠之地,就是兒子去江浙、山東富庶之地做官,王崔氏也不想跟着去了。

兒子以送嫁爲名,進京謀求起復時,王崔氏就想過兒子起復後會如何。原來的想法就是讓兒子媳婦帶了小孫子赴任,自己帶着三郎在安陸。

沒想到三郎竟然留在京中,入了國子監。

就爲了這個,等兒子媳婦道家,王崔氏的臉色耷拉好幾天。她雖是內宅婦人,可到底爲官眷多年,曉得廣西的缺不好,捨不得遷怒兒子;對於兒媳王楊氏,則是半點好臉色都沒有。

王楊氏依舊孝順如故,對婆婆的斥責刁難都忍下,最後還是王青洪看不過眼,爲妻子辯白幾句。

入國子監之事,是三郎自己求的。因當時王青洪尚未起復,用的還是楊家入監的名額。爲了這個,王楊氏去求了孃家父母,還從嫁妝了收拾了不少好東西,安撫孃家的嫂子與弟妹。

王青洪本對妻子十分愧疚,所以就算孝順,也受不得妻子再委屈。

王崔氏氣的仰倒,對王楊氏三分埋怨,就成了七分,又想着王楊氏的伯父是首輔,若是真心提拔兒子,怎麼會選了個窮鄉僻壤之地的缺。

爲了給媳婦添堵,她就將身邊的大丫鬟碧雲開臉,要給王青洪做姨娘。

王楊氏依舊不怒不惱,平平靜靜地吩咐人給碧雲收拾屋子。倒是王青洪,不願意妻子心裡不舒坦,不肯擡舉碧雲做姨娘,吩咐只照通房的例。

王崔氏只當是王楊氏攛掇的,心中那七分埋怨就成了十分,終於忍不住開口跟兒子提及自己養老問題:“兒啊,我年事已高,誰曉得還能活幾年,實不願離鄉背井,這次就不與你到任上。讓你媳婦留在我跟前盡孝,你帶碧雲與侍書去任上,要是僥倖再添個一男半女,也是祖上的福氣。”

侍書是王青洪另一個妾室,本是書房裡侍候筆墨的丫鬟,前年王青洪與王楊氏夫妻冷戰時擡舉上來的,美貌溫柔,這兩年頗得王青洪的歡心。

王青洪聽了,沉默不語,自己不帶妻室帶婢妾上任,這叫什麼事?擱在同僚眼中,說不定要將自己當成好色之徒。另外沒有王楊氏同去,誰替自己應酬布政使與左參政家眷?

王崔氏原本沒有想要真將媳婦留在,這樣說也不過想要折騰折騰兒媳婦,可是見了兒子的反應,不像往日那樣孝順,而是沉默以對,顯然並不贊同自己的想法。

王崔氏心中生了真火,板着臉道:“洪兒不說話,莫非另有安排?”

王青洪只覺得頭疼,但凡有兩全之策,他也不會爲此這許久。

他訕訕道:“過了十五才啓程,現下說這個太忒早了些。”

王崔氏心灰意冷,擺擺手道:“出去吧,隨你們怎麼安排,老婆子我是不動地方。若是你真心疼我,就將三郎接回來。三郎天資聰明,老婆子就不信,不借楊家的光,他就中不得舉人!”

王青洪從王崔氏房裡出來,就皺眉沉思。

先前三郎提及要入國子監時,還真沒想到王崔氏奉養之事。說到底,是他原本對起復的事情心裡沒底。江西官場,這一年來被清洗了幾次。自己雖抽身的早,到底在江西做了十幾年的官。

按照母親所說,自己要赴外任,老母不能成行,留下長子在老家盡孝也說得過去。

只是三郎入監的名額,本是欠了楊家人情,從楊家子侄那裡分出來的。如今未及三月,就想要退監,怕楊家那邊也不好看。

可總不能不帶妻子赴任吧?那幾個妾室通房,紅袖添香還罷,哪裡是能打理內宅的,替自己應酬官眷的?

實在無法,只能對不住楊家,自己總不能不顧老母。

回到正房,王青洪便同妻子提及此事。他怕妻子攔着不讓三郎退監,便先說王崔氏想要留她在安陸之事。

王楊氏面上未現急色,而是道:“老太太說的也在理,我是當媳婦的,我不侍奉老太太,誰侍奉老太太。”

王青洪見妻子想按照老太太的意思留在安陸,忙道:“那我怎麼辦?這一去南寧,誰曉得要幾年,七、八年都是尋常,官宅需要太太打理。”

王楊氏聞言,爲難道:“老爺說的是,可是老太太這邊?”

王青洪道:“讓三郎回來,他是長孫,本當替我在老太太跟前盡孝。”

王楊氏聞言一怔,隨即低下頭,半響方擡頭幽幽道:“三郎才十三,自己還是孩子,哪裡能照顧老太太?還是我留家裡吧,老太太今年七十二,有許多事也當早預備下。”

王青洪皺眉道:“那我怎麼辦?帶兩個婢妾上任,讓人背後譏笑好色無德……”

第93章 心存奇世子出府第105章 週年祭後八方動第3章 同窗少年初聚首(中)第84章 王府大喪,宗房相邀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129章 三代人,議前程第92章 中秋月下人團圓第167章 見姻親,聞良言第11章 誰家兒女高聲問第62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二)第105章 週年祭後八方動第7章 論君論尊,蔣郎暴走第154章 尋良機初談承繼事九十七章 姻親登門議遠行第25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下)第12章 一回合誰輸誰贏(上)第69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一)第14章 論反王,傳大考第10章 人情到底,世子施恩第10章 人情到底,世子施恩第173章 起爭議姊弟生嫌隙第10章 耦院裡兄弟反目第25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下)第146章 驚弓之鳥,飄飄欲仙第115章 事已定,平安歸第2章 靈前誰誦《地藏經》(一)第136章 世間多有稀奇事第114章 邢百戶粗中有細第115章 事已定,平安歸第98章 樂羣院裡添新人第104章 送彌勒手足作別第139章 平靜第100章 今朝習得殺人術第105章 二郎話裡露留意第130章 暗心驚祖母提防第87章 解心結二郎定策第25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下)第138章 出籍第22章 揮揮衣袖作別了第114章 邢百戶粗中有細第16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一)第22章 揮揮衣袖作別了第156章 讀史料草木皆兵第26章 最憾情深轉情薄第100章 今朝習得殺人術第160章 察異常王琪心膽顫第151章 世子溫言攏伴讀第137章 王家窯速戰速決第90章 回家來預備佳節第一百的三十二章 論生論死聞秘辛第94章 試深淺誰深誰淺第155章 聽新聞,生忌憚第20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五)第7章 論君論尊,蔣郎暴走第17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二)第16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一)第10章 耦院裡兄弟反目第12章 一回合誰輸誰贏(上)第168章 見骨肉,暗悔悟第一百零二 日春天正是讀書天第96章 因銀錢姐弟起疑意第96章 因銀錢姐弟起疑意第1章 王七作何討人嫌第19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四)第62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二)第81章 驅姻親王府新格局第89章 生奢貪念老實人不老實第105章 二郎話裡露留意第74章 爲安定道癡一建言第13章 聞惡語寧氏憐不平第9章 誰人夜半苦讀書第90章 回家來預備佳節第61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一)第152章 臨行際喜獲良言第20章 一步一步還一步第117章 一句惡言斬親情第11章 混小子唱作俱佳第20章 一步一步還一步第124章 謀後路,預人手第124章 謀後路,預人手第16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一)第109章 五百甲士衛安寧第157章 千里迢迢抵良鄉第17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二)第98章 樂羣院裡添新人第18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三)第9章 誰人夜半苦讀書第165章 入皇城君臣再相聚第85章 聞已逝道癡赴西山第108章 四小披甲出安陸第169章 說學監,曉權臣第122章 青洪起復經安陸第105章 週年祭後八方動第128章 大舅小舅拜九房第116章 家書至,喜盈門第165章 入皇城君臣再相聚第165章 入皇城君臣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