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電影製作的三種屬性

國產電影的收入來源,真正成規模的只有兩大塊——電影票房和網絡播放版權。後者不僅是近幾年隨着視頻網站興起才誕生的,而且完全取決於電影票房的好壞,基本不能跟票房分成相比較。

但在好萊塢,兩者之間的情況很可能會倒過來。

一部票房成績中等的好萊塢電影,扣除稅收、院線分成和營銷費用之後,票房收入也許在7000萬美元左右,甚至還不夠完全收回成本。但是在其他收入方面,足以完爆國產電影。

比如家庭音像DVD收入方面,一年賣出幾百萬張,收入幾千萬美元絕不是問題。比起在電影院放映,DVD發行的營銷和製作成本也要低廉許多,所以利潤率反而更高。

沒錯,這對國內觀衆來說是一件很難想象的事情。在國內,所有人都已經習慣到視頻網站上看電影,DVD和家庭影院幾乎已經退出歷史舞臺。而在北美市場,儘管流媒體的崛起對DVD市場造成了一定衝擊,這方面利潤依舊驚人。除了版權管理更加嚴格的原因之外,這跟北美觀衆和影迷的生活習慣也有關係。

就王奈傑所知,2016年,北美藍光和DVD銷售榜排在首位的是超級IP續集作品《星際爭霸7:黎明》,一年內賣出了580餘萬張,收入1.5億美元。除去營銷和製作成本,淨利潤超過1億美元!

而且和電影院上映時間有限,最多兩三個月就要下映不同,DVD是可以一直賣的,這是一筆細水長流的買賣。

這還沒有包括電視發行、網絡播放以及飛機播映等幾乎不需要多少成本的收入。

總而言之,整體計算下來,一部大賣好萊塢電影,平均能夠從DVD銷售、租賃、流媒體轉播權和衍生品銷售業務中獲得的淨利潤往往可達到一兩億美元。

考慮到分成模式和發行營銷成本,這部分的利潤往往還要超過票房。

因爲同樣是一億美元的收入,電影製作方必須先分一半甚至更多給院線,然後再刨除高額的宣發成本,最後剩下的纔是收益。而網絡發行的推廣費用就要低得多,數字影像和衍生品的零售商也不像院線那樣強勢。

這樣算起來,王奈傑作爲身兼四職的製作核心,拿到電影全球票房6%的分成,也就不算奇怪了,算是麥克斯影業對於他肯放棄在DVD、流媒體等方面收益的一種回報。甚至沒有提出具體的票房要求。

當然,這裡指的僅僅是王奈傑個人片酬。

由於麥克斯影業不願意放棄華國國內票房收益,保利影業和奈傑娛樂方面也很看重北美的DVD、流媒體版權等收入,所以最終沒有進行特殊劃分。奈傑娛樂作爲出品公司之一,依舊享受按投資比例全領域分成的待遇。

經過一系列繁瑣而艱鉅的談判,三方基本達成了一致。

《逃出絕命鎮》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最終確定爲980萬美元。

即便砍掉了一大半基礎片酬,王奈傑的個人固定片酬部分依舊佔據了電影成本的三分之一。哪怕這部戲是一部沒有多少動作、特效場面的劇情片,也超過了大多數好萊塢電影的標準。

好在這是一部小成本製作,不能和大片製作模式等同,而且其他演職員和劇組部門的片酬成功壓縮在了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比如同樣身爲主角,扮演女主角露絲的艾米麗·拉塔科斯基只能拿到18萬美元的片酬,而且沒有任何分成。

這聽起來似乎有點匪夷所思,艾米麗·拉塔科斯基本身已經是一個小有名氣的超模、網絡紅人,在社交網站“油管”、“推特”上粉絲過千萬,每年憑藉廣告代言、個人服飾品牌收入數百萬美元。

但是想要跨界進入電影圈,就得按規矩來,任何一家電影公司都不會給她高額片酬,反而會拼命壓價。這一狀況只有在積累足夠資歷或者在一部甚至多部影片中證明過自己之後,纔會得到改善。

羅傑·西爾沃同意將艾米麗·拉塔可斯基定爲女主角,和她片酬更低也不無關係。

解決了一大堆協議和文件之後,王奈傑又遇到了一個新問題。

羅傑·西爾沃代表麥克斯影業提出了進行完片擔保程序的要求。

所謂完片擔保,簡單來說就是製片方向擔保公司支付一筆擔保費。拿了錢的完片擔保公司則要負責兩件事情,第一向電影公司擔保電影能夠按照劇本預定週期以及預算完成,進入發行程序。第二在電影公司需要向銀行、基金等資本方融資的時候,提供第三方擔保和背書。

其實在一開始,王奈傑並不覺得這部電影需要進行完片擔保。因爲他們完全不存在缺錢的問題,用不着依靠完片擔保爭取融資。

而且完片擔保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擔保公司要確保電影能夠順利拍攝殺青,就要對拍攝資金賬戶進行接管,同時介入具體拍攝和排期計劃環節,甚至連電影拷貝都有實際控制權利……

但深入思考之後,他還是同意了麥克斯影業的要求。

完片擔保和髮型預售制度,構成了好萊塢電影產業的基礎,是經過了實踐檢驗的,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王奈傑和麥克斯影業合作拍攝《逃出絕命鎮》,也有學習好萊塢經驗的考慮,而且這是一部小成本製作,萬一搞砸了也不至於傷筋動骨。

完片擔保要花真金白銀交給擔保公司,相對應的,擔保公司也有他的義務。

打個比方,放在國內,如果電影拍了一半,遇到演員出意外、或者成爲劣跡藝人被封殺等情況,電影公司必定焦頭爛額,運氣差的還會因爲電影無法上映被拖到破產、退市。

而有了完片擔保,面對電影製作過程中出現的不可抗力、不可控風險,擔保公司就會直接接手拍攝,想方設法完成影片,又或者按照協議賠償損失。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爲了融資方面的優勢。

電影製作首先是一門藝術,其次是商業行爲,同時又是工業科技。三種屬性不能割裂來考慮。

隨着特效等製作技術的發展,電影的內容和表現形式越來越豐富,相應制作成本也節節攀升。

20年前,在國內拍一部電影,可能幾百萬上千萬就算大製作了,而現在成本過億纔算勉強踏入門檻,三五億都不在話下,好萊塢電影就更不用說了。

如此高昂的成本,讓電影每一秒影音圖像都價值千金。國產電影之所以有那麼多煤老闆、房地產資金介入,甚至屢屢出現某某某賣房拍電影的情節,就是因爲缺少類似完片擔保的制度,銀行等金融機構對電影的製作、發行和盈利沒法準確把握,不願意接受用電影本身作爲貸款的抵押物。

第107章 兩極分化的口碑第42章 最年輕的臺柱子第176章 沒開拍就賺錢第120章 樹大招風第343章 慘淡的北美影市第294章 別把自己當神第289章 小王導演?第309章 電影製作的三種屬性第159章 靠山吃山第301章 超越真實的暗示第423章 流行天后第46章 電影主題曲第368章 微博之夜第371章 頒獎季第77章 大戶第278章 口袋大學第125章 聯合出品第387章 笑出豬叫聲第323章 神仙來了都不行!第242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295章 能!必須能!第397章 潛力第70章 效果炸裂第13章 萬事開頭難第131章 封街拍攝第88章 版權收益第171章 選美……不對,是選角第205章 半個演藝圈都來了第130章 雙雄第137章 一隻黑色水杯第390章 再見,班長!第148章 生理需求?第14章 布光是一門技術活第50章 檔期的選擇第141章 赴韓宣傳第129章 搶時間第239章 腦殘粉和大忽悠第63章 聽說你們導演都有潛規則第69章 主持人都被帶偏了第158章 白的火,夜的血第409章 不明覺厲第44章 開掛都追不上的演技第272章 華語電影的最大軟肋第2章 真有歐洲血統第117章 大型蹦迪現場第2章 真有歐洲血統第261章 畫風清奇的泥石流第142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77章 富不可露眼,貴不可張揚第162章 狗仔很忙第216章 難度倍增第365章 “伐木累”版終結者?第210章 我是周杰倫第428章 是時候給點教訓了第251章 戲精本精第384章 如何迅速燒掉十億第98章 《電影》專訪第138章 王奈傑要演反派?第158章 白的火,夜的血第123章 流量時代的造星神話第367章 成也超英,敗也超英第409章 不明覺厲第340章 正義理應得到伸張第41章 不肯簽約的女主角第232章 定檔第145章 職業粉絲第261章 畫風清奇的泥石流第403章 英倫腔第315章 收工太早第261章 畫風清奇的泥石流第16章 一場沒有臺詞的戲第255章 中毒了!第406章 大佬出席第108章 畢業典禮第306章 大材小用第304章 生來就是王者第257章 這讓大家怎麼吹?第66章 製造熱點第187章 含金量第303章 The Rising King第137章 一隻黑色水杯第335章 大局已定第82章 打破常規的鏡頭第105章 震撼的開頭第215章 熱情的昆登第287章 排排坐第98章 《電影》專訪第236章 超新星計劃第413章 挑戰者?第74章 愛豆的事情,能叫叛變麼第16章 一場沒有臺詞的戲第223章 各逞心機第40章 戲比天大第359章 北美大熱第298章 到底誰說了算第419章 沉船戲第425章 基調第429章 讓婦女和小孩先走第128章 意外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