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我舒服地靠在椅子上,我一邊喝着茶水一邊欣賞着漫天的火光。無論是前生還是今世,還真沒有看到過這麼大的火,半個天空似乎都在燃燒。乖乖!那裡到底有多少東西在當柴火啊!而我唯一個概念就是足夠一百萬人,對了還有上萬的戰馬吃上半年以上的糧草被人給點着了!哎……浪費啊!這要是運到缺糧的地方能賣多少錢啊!

就在我感嘆浪費是人間最大的犯罪的時候,戰鼓、號角同時響了起來,來了!袁紹的大軍已經開始向我們發動進攻了。

我從椅子上一躍而起跑進了參謀部的帳篷,一進去就看到賈詡陳着臉在佔據了整個帳篷三分之一大小的沙盤前沉思苦想。七八個參謀正根據探馬傳來的消息,將一面面代表敵我雙方軍力的小旗子插在沙盤上。我仔細看了看,從正面來攻的袁軍大約在六萬人左右,另外還有三萬到四萬兵力分成兩隊護在兩翼。在距離第一批袁軍大約七、八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大批軍隊正在急速趕來,從規模上看至少應該在十五萬人以上。

賈詡似乎想到了什麼,他對旁邊的傳訊兵說道:“告訴左軍的夏侯惇將軍和右軍的曹仁將軍,讓他們務必按照原定計劃執行,無論中軍出現什麼情況,沒有軍令都不得出擊。”說完後他又把目光放在沙盤上。

我走到賈詡旁邊問道:“文和可是發現有什麼不妥之處?”

賈詡說道:“曹仁將軍帶五萬人馬正面防禦,袁軍以十萬來攻,若是袁軍不計傷亡拼死衝鋒,必將是一場苦戰。我怕左右兩軍看中軍危機提前出動,若是那樣當第二批袁軍到達之時,我軍就危險了。”

我心裡這個納悶啊!以前看《三國演義》的時候這一仗曹軍應該勝的很輕鬆的,怎麼到了現在卻成了苦戰了?看來袁紹派來攻打曹營的將領絕對是個人才。我可要搞清楚是誰這麼猛啊!能讓賈詡感到棘手,我問道:“袁軍是何人領軍?”

賈詡說:“據探馬回報,當是寧國中郎將張頜。”

五子良將之一啊!要說運籌帷幄他們可能不是太行,但臨陣指揮那個頂個的都是好手。不過你張頜就是再厲害,應該也是攻不進來的。於是我說道:“文和不必多慮,雖是苦戰,然曹洪定能守住。”

賈詡也是喜歡冒險的人,他點了點頭道:“只要中軍能牽制住張頜,等袁紹前來增援的加入戰鬥後,我軍左右伏兵一起。再用虎豹騎對其薄弱之處發動衝擊,當可取勝。”

就在我和賈詡議論軍情的時候忽然有人在旁邊冷冷的哼了一聲。這一聲透着七分的傲慢、三分的不屑,震的人耳朵是嗡嗡做響,想來是運足了氣後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把氣息從鼻子眼裡擠了出來,才能發出這麼大的動靜。我靠!這是誰呀!從我來到這個時代以後除了我媳婦以外,還從來沒人敢這麼哼我!再說了!被老婆哼那叫幸福!你一個大男人哼什麼哼!還哼的這麼難聽!我倒要看看是那個不怕死的!

我和賈詡同時回頭一看,聲音的源頭卻是許攸!

陪着許攸一同前來的荀攸暗怪自己多事。本來出於一番好意領剛來的許攸熟悉一下情況,所以領他來參觀一下的。

可你參觀就參觀吧,人家在商議軍務,你在旁邊聽聽就是了,有什麼可哼的啊!這兩位可都不是好惹的主,郭嘉是主公最信任的謀士,賈詡也差不到那去。別看他們兩個,一個是整天懶懶散散笑嘻嘻的模樣,另一個總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表情。但曹軍之中的文臣武將個個都知道,就看他們在幾年前趁亂殺皇后、滅貴妃、火焚國丈這些事情上就看的出。全是心狠手毒的主,不到萬不得意還是少得罪爲妙。

荀攸見我和賈詡面色不對,趕忙打圓場道:“子遠來後還未曾休息過,又在風中立了半宿想是受了風寒,還是隨我先去看看大夫爲好。”說完就拉起許攸就往外跑。

老實人就是老實人。連編的理由都這麼爛,我搖了搖頭不再理會他們而是繼續和賈詡繼續討論軍情。

許攸對荀攸強拉在即到帳外很是不滿意,他掙脫荀攸的手後說道:“公達何需如此?他們所議不妥之處甚多,爲何不讓我當面指出?”

荀攸道:“子遠有所不知,主公麾下講的是在其位才謀其政,文臣武將各有分工也各負其責。絲毫不得逾越。”

“這個可是郭嘉的主意?”在得到荀攸的認可後。許攸譏笑道:“我以布衣之身向曹公所獻的襲取烏巢穴之策,是否已經犯了這位司空祭酒大人的忌諱了?”

聽出許攸話裡有話。荀攸正色道:“子遠誤會了,常言道術有專攻、學有專長,各負其責而不相互逾越正是爲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並非爲了排擠他人。子遠長於謀略,爲主公獻策是份內之事,不算逾越。而今時不同昨日,昨天是戰前,而現在是交戰之時。按主公所定的軍委會法規,戰前無論任何人都可以向軍委會提出建議,由軍委會根據形勢確立方略,而後由軍委會下屬的參謀部協同主要將領制訂具體行動計劃。但到了交戰之時,除了各領軍將領根據情況臨陣指揮外,各部之間的協調指揮統一由參謀部負責。文和是參謀部負責人,而奉孝則是主公外,軍委會的主要負責人,所以今日這一戰全權由他們兩個進行戰略指揮。你我不好參言。”

許攸悻悻地說道:“難道他們制定的計劃有問題也不讓他人指出嗎?”

荀攸道:“子遠初來還不瞭解他們,文和料事如神、奉孝更是算無遺策,很多情況在別人看來是漏洞,但到了他們手裡就是神鬼莫測的陷敵之策了。”

不已爲然的笑了笑許攸就不再多言,但心裡卻冷笑不止。剛纔聽郭嘉和賈詡商量來、商量去,無非就是憑藉騎兵之厲,但就算威名遠播的虎豹騎再厲害。最多也就是和公孫瓚的白馬騎兵不相上下罷了。當日在界橋之戰中袁紹可是隻用了不到兩萬人的步兵,就將公孫瓚引以爲豪的一萬白馬騎兵殺得落花流水,雖然當初在界橋指揮這些步兵作戰的麴義因爲恃功而驕恣被袁紹殺了,但那些步卒尚在。也罷!反正此戰就是不能全勝,但憑藉曹軍的勇猛,這中軍大營袁紹無論如何也是攻不進來的,就讓你二人吃些苦頭,等曹公回來我再獻計破了袁紹方能顯出我許子遠的手段。

這時天光已經漸漸的放亮了,曹營之外是鼓號齊鳴,殺聲震天。張頜站在高坡之上指揮着手下猶如奔流不息的洪水一般。對嚴陣以待的曹軍發動了一浪高過一浪的攻擊。

利用天亮之前最黑的那段時間,袁軍地士兵推着強弩摸到曹軍的正前方。

雖然被曹軍的投石頭車發射的石頭砸壞了不少,但在視線不清的情況下還有很多強弩到達了發射位置。將強弩射出後,袁軍便直衝曹軍的第一道防線。藉着強努撕開的口子,袁軍不計傷的死命往裡衝。曹軍和袁軍如同攪拌機裡地泥沙一樣攪到一起,投石車立時失去了作用。雙方的弓箭手這時候都派上了用場,不知疲倦的機械的搭弓射箭。根本就不用瞄準,因爲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敵人。

站在高坡上指揮戰鬥的張頜微微鬆了一口氣,藉着晨曦他清楚的看到,曹軍的霹靂車就在第一道防線之後不遠的地方,只要能衝破曹軍第一道防線將這些投石車破壞掉,後面的戰鬥就好打了。沒有了霹靂車,就可以可以放心的把後續部隊派上去衝擊第二道防線了。只可惜爲了儘快地衝破曹軍的第一道防線,在第一次衝鋒中把所有的弩車都用上了,如果現在能有幾百輛,不……哪怕只有幾十輛弩車要破曹軍也不是難事。現在就希望高覽能儘快的趕上來。

曹軍第一線的盾牌兵有不少被嬰兒手臂粗細的弩箭連人盾扎倒在地,一個個不大不小的缺口出現了。面對從縫隙之中鑽進來的袁兵,在巨大盾牌掩護下的曹軍槍兵冷靜的一個突刺接着一個突刺將衝過來的袁軍刺番在地,用身體支撐盾牌地曹兵也拔出腰刀配合長槍兵進行防禦。衝在最前面地袁兵不關是願意還是不願意都被身後的人推着涌入缺口,面對着惡狠狠刺來地長槍他們別無選擇的舞動手中的武器進行生於死的較量。一個個健壯的身體倒下了。雙方死傷的人數迅速的增加着。短短的十幾分鍾內鮮紅的血水已經開始在大地上曼延了,數百米的防線上匯聚成淺淺的小溪。

曹軍打的很艱苦,按照參謀部制定的計劃,第一道防線就是在消耗掉對方的強弩後儘可能的拖延時間,所以並沒有配置太多的兵力,加上後面的弓箭手也不過七千來人。面對張頜精心挑選出來的兩萬精銳袁軍是倍感吃力。若非憑藉裝備上的優勢和平日刻苦訓練出來的戰鬥力。只怕第一道防線早就失守了。失去戰鬥力的傷員被身邊的戰友儘可能的救了下來,運送傷員的擔架隊像搬運糧食的螞蟻一樣按照一定的路線快速的運做着。

在兩萬袁兵不計後果的衝擊下。一千盾牌兵和四千長槍兵只抵抗了不到一盞茶功夫就開始節節敗退了。擋在第一排的盾牌大部分都被掀翻在地,所省無幾的盾牌兵在長槍兵的掩護下退到了後面。大約九成的弓箭手將剩餘不多的箭支射出後拋掉已經沒有的弓並迅速的將身上的輕鎧脫下,抓起身旁的半身鎧套在身上然後拿起武器有序加入到戰團,而剩下的那一部分則用比小雞啄米還快的速度手腳麻利的把丟棄在地上的弓和輕鎧收集在一起,然後搖搖晃晃地走了。在這個時代,很多諸侯還是讓農兵自備鎧甲,也只有曹軍纔有如此奢侈的裝備。

自從佔領了富庶的徐州後,擴大軍隊規模的呼聲逐漸高漲,想想也是,在三面受敵的情況下明明有可以養活五十萬軍隊的能力,軍隊的數量卻始終控制在二十萬人左右。以前是因爲只有一州之地養兵二十萬還情有可源,但既然得到徐州的財富和衆多的人口,那麼大規模擴軍自然就該提到司空軍委會的議事日常之上了。當時誰也沒想到遠在徐州的郭嘉會遙控曹昂來反對這件事。更沒想到的是他不但不贊成擴大軍隊,反而提議把俘虜呂布和劉備聯軍所得的將近十萬人馬篩選出三萬後,其他的除了少量的轉爲地方城防部隊外,其餘的全部發了遣散費打發回家。

這樣的建議雖然不至於讓軍中的將領羣起反對,但也激起了不小的風波,不過這個提議終究還是依靠多年以來郭嘉在各位將領心中樹下的威信得到的通過。但決議是通過了,可後續而來的舉措卻更讓人覺的不可思議了,在郭嘉的建議下不但每個曹操兵的待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武器裝備的配備上更是扔進了大堆金銀,一個普通曹兵所穿的鎧甲幾乎可以和其他諸侯手下的百夫長相媲美。

也只有曹軍的弓箭手,才能享受到配備兩套不同用途鎧甲的待遇。

曹洪氣定神閒的在後面指揮着戰鬥,雖然第一道防線即將崩潰但一切還都在控制之中。能如此輕鬆的指揮一場如此大規模的戰役。在以前是根本不敢奢望的。看來幾年前出於對奉孝先生盲目的信任,而違背自己的意願,贊同擁有了徐州後並不擴大軍隊規模的決定是正確的。這些被稱爲職業軍人的士兵,不但戰鬥力超強,而且指揮起來也如同臂之使指。

當看到負責收集裝備的弓箭兵已經撤到了第二道防線之後,曹洪下令吹起兩長三短的號角。

聽到撤退的信號。正在浴血奮戰的曹兵和所有嚴陣以待的曹軍,鼓足了嗓門在號角之音剛落戰鼓之聲又起的時候同時大喊道:“殺!……殺!……殺!”第一個殺字出口,第一道防線上所有還能戰鬥的曹兵都撲向了距離自己最近的敵人,第二個殺字出口,數倍於己的袁軍已經硬是被殺退了好幾步,第三個殺字出口,所有的曹兵果斷地脫離了敵人向後退去。而袁軍見到剛剛還猶如猛虎下山的曹軍莫名其妙就退了,有點不知所措,待曹軍跑出去數十米才如夢方醒般的追殺過去。

張頜的心隨着曹軍的三個‘殺’字猛跳了三下,看着敵軍的氣勢他差點以爲曹軍要全線反擊了。若是如此。自己派出去的兩萬先鋒只怕就要全軍覆沒了。當他發現曹軍如此大造聲勢不過是爲了讓敗軍撤退,不由得對曹軍如此愛護士卒由衷的欽佩。但張頜畢竟是張頜,他環顧了四周,看到後方高覽的援兵已經趕到,並且已經在按照事先的約定開始調整陣形。而前面曹軍撤退後,那百餘架霹靂車已經裸露在己方的攻擊範圍之內了。這是一個機會,只要能迅速的將敵人的中軍擊潰,無論兩翼是否有伏兵,在高覽的支援下曹軍就註定了失敗的命運,雖然曹軍裝備精良作戰勇猛。但一眼看過去。曹軍正面部署軍隊的數量張頜已經是心中有數了,自己以十萬攻五萬勝算頗多。所以張頜果斷的下令全軍出擊,八萬大軍如同泰山壓頂一般向曹軍的防線衝去。

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在曹洪身邊觀看曹袁兩軍大戰的馬超被曹軍的三個‘殺’字驚的是一身的冷汗。訓練過不少士兵的馬超十分清楚,五萬大軍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喊出如此整齊劃一的聲音絕對不是一兩個月所能訓練出來。

從後面趕上來的高覽注意到張頜的將旗已經開始向前移動,知道戰事順利,爲了避免出現意外,高覽當即下令已經到位的十萬軍隊開始前進,向曹軍的兩翼包抄過去,而其餘人馬則加快整編速度。

衝跑曹軍第一道防線的袁軍很快的就到達了投石車近前,幾個衝在最前面的袁軍將領一看到曹軍丟棄的投石車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這上百輛讓袁軍心驚膽寒的霹靂車完好無損的擺放在那裡,附近還有許多沒有投擲出去的石頭堆積在霹靂車的旁邊。若非這東西移動不易,而且石頭也不便運送,只怕袁紹的大營早就派曹軍推着霹靂車給攻破了。在強弩和霹靂車的較量中吃過虧的袁紹,也下令仿製了不少的霹靂車放置在大營之中。所以這些袁軍的將領都知道如何使用這東西。如今現成的霹靂車和現成的石頭擺放在這裡,只要掉轉車頭就可以使用了,若是不用它來攻擊一下曹軍就太對不起自己了。

第八十七章第六十三章第二十四章 曹呂之戰第四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八十四章第八十四章第十七章 梟雄之淚第六十五章第91章 上第二十九章 血戰濮陽第三十六章 決勝千里第三十七章 運籌帷幄上第八十章第三十二章 京師風雨第五十二章第七十章第三十五章 南陽之戰第二十六章 鬥智陳宮1第九章 得隴望蜀第五十章 陳宮的打算第四十八章 美女貂禪第二十三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六十三章第六十七章第八十八章第十章 自作自受第九章 得隴望蜀第三十二章 京師風雨第六十章第九章 得隴望蜀第二十四章 曹呂之戰第五十三章第九十一章 下第五十章 陳宮的打算第三十五章 南陽之戰第三十七章 運籌帷幄上第五十六章第九十章第十七章 梟雄之淚第一章 人死如燈滅第四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四章 曹呂之戰第十五章 沒有上策第六十八章第八十四章第七十四章第七十章第七章 山中隱居第七十六章第八十五章第六十章第十六章 入主東郡第七十二章第三十章 血戰濮陽續第七十七章第八十八章第八十三章第二十四章 曹呂之戰第六十六章第十八章 胡言亂語第二十七章 鬥智陳宮2第六十四章第二十三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七十五章第五十二章第二十八章 鬥智陳宮3第三十四章 劉備來投第六十九章第二十八章 鬥智陳宮3第五十八章第三十章 血戰濮陽續第二十二章 風雨欲來第十八章 胡言亂語第七十章第六十八章第七十八章第六十七章第九章 得隴望蜀第四十九章 離間之計第九十二章第一章 人死如燈滅第五十七章第十三章 火焚洛陽第七十三章第三章 階級問題第十三章 火焚洛陽第四十七章 調虎離山第二十二章 風雨欲來第五十八章第七十三章第五十六章第七十四章第七章 山中隱居第七十六章第六十四章第六十一章第二十四章 曹呂之戰第五十九章第五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