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治國理念

說起中國古代的經濟學家,首推管仲。

齊國地處東海之濱,平原耕地面積就比不上中原諸國,再加上土地鹽鹼化,發展農業,基本沒什麼出路。

“地瀉滷而人民寡”,極其窮困。

怎麼樣才能過上好日子呢?管仲定下了“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爲齊國發展的國策。隨後便讓齊國經濟騰飛,進行了古代春秋版的“改革開放”。

不得不提的是,“士農工商”這四種職業羣體正是管仲首先提出來的,並且把“國”的行政區域劃分爲二十一個鄉,其中“工商之鄉六”,這相當於古代“經濟開發區”。把齊國將近三分之一的地方搞成“經濟特區”的窗口,把全國的工商業從業者全部集中到他畫的這個六個圈中。

這是劃時代的壯舉,足以使得管仲永垂青史。

當然,管仲最著名的還是開創了“女閭”成爲風俗業的鼻祖,並且對青樓妓館徵收高額“特種行業稅”……

減輕稅負,讓利於民,“田租百取五,市賦百取二”,商貿行業的稅率比農業方面的稅率低了一半多,而且“市廛而不稅”,即在市場租房子存放貨物是不徵稅的,這也加快商貿流通。

“徵於關者,勿徵於市,徵於市者,勿徵於關”,進口物資徵了關稅的,就不再徵交易稅,對出口物資徵了交易稅的,就不再徵關稅。“關幾(稽)而不徵”,在進出口環節上只進行稽查而不徵稅。

這幾乎就是全世界最早的免稅區了……

自管仲而始,齊國國力日盛,一躍成爲春秋霸主。

由此可見經濟之道的重要性。

然則中國歷史上諸如管仲這等精通經濟之道的人才甚爲匱乏,能夠以此治國者更是鳳毛麟角。其原因,大抵是因爲經濟之道與儒家所講究的境界背道而馳,向來被視爲低賤之術……

馬周的確才能出衆,但是這個才能指的是辦事能力、心智水平,絕非表明馬周便是無所不知的全才。經濟之道本已是一項專業的學科,而設計到國家的通貨膨脹、宏觀調控,更是宏大繁雜、精神奧妙。

即便古代名臣會因爲一些舉措個改革而富國強兵,比如諸葛亮,比如房玄齡,都能做到政略得當、休養生息,但是論起其各項舉措政略之奧義,卻亦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直白一些來說,便是一項政令正確與否他們是懂得分辨的,但是到底好在哪裡、弊端在哪裡,卻是無法言明。

這就是缺失經濟之道的理論所造成的想象……

馬周被房俊問得一愣,略微沉思一下,說道:“難道不是進入那些‘下包’翻建工程之世家門閥的腰包?嗯,或許還有一部分流入民間。”

天高雲闊,來自湖面的風甚爲凌冽,吹得兩人衣袂飄飄。

房俊揹負雙手,卓然而立,覺得應該給馬週上一課……

“如何方能富國?這是一個大道理,很難有準確的答案,無非是吏治清明、風調雨順等等而已。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首先要富民。藏富於民,纔是富國之基礎。翻建東市以及建設此地所支出的鉅款,看似增加了朝廷的負擔,幾乎將往後數年的全國賦稅都消耗一空,但是這筆錢哪裡去了?木匠、瓦匠、力工、船伕、縴夫……最終,這些錢會流入民間,以及世家門閥的地窖裡。而民間會用這些錢去購買必須的生活用品,糧食、豬肉、藥材、布匹、甚至是肥皂、蠟燭、玻璃……而糧商、肉販、藥鋪都賺到了錢,政府的稅收自然水漲船高,然後,政府再將這些稅收拿出來,投資更大的項目,讓更多的人賺錢……用一句概括性的詞彙,這叫做‘拉動內需’,使得錢流通起來,形成良性循環。錢在流通的時候纔會具有其本身的價值,否則無論是被世家門閥們埋在地窖裡還是堆在官府的庫房裡,便只是一堆廢銅爛鐵而已,毫無價值……”

馬周神情有些愕然。

他是頭一次聽聞有人這般闡述錢的性質……

難道強國的基礎,不是削減政府的開支、輕徭薄賦、鼓勵儉樸麼?

按照房俊的說法,非但不能鼓勵儉樸,還要大力提倡民間花錢,甚至是養成奢靡成風的社會風氣,因爲只有這樣纔會更大程度的加快錢的流通,更好的拉動內需。

馬周甚至想到,最好的拉動內需的方法甚至不是翻建東西兩市這種大規模的建設,而是戰爭。

一場戰爭下來,消耗的錢糧物資不可計數,朝廷將這些錢花出去,那得拉動多少內需?

若是年年發動戰爭呢?可是《司馬法》說:“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易經》曰:“君子以除戎器,戒不。夫兵不可玩,玩則無威;兵不可廢,廢則召寇。昔吳王夫差好戰而亡,徐偃王無武亦滅。故明王之制國也,上不玩兵,下不廢武……”

如何在戰爭之間尋找一個平衡,方是治國之道。

但是依着房俊的理論,沒事兒的時候就打幾場仗,幾年下來,國家就富強了啊!

這與馬周自幼學習的治國理念幾乎是完全相悖的……

他不由問道:“若是依照二郎之言,豈非戰爭纔是富民強國的最好途徑?”

房俊欣然點頭,很是意外馬周的思維靈透:“此言正是!”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真當是說着玩的?

米帝滿天下的找茬打仗,以爲是閒得蛋疼啊?一場戰爭下來,經濟、軍事、科技等等全都上一個臺階,軍費有戰敗國買單,國力簡直就是坐火箭一樣往上竄!

馬周搖頭道:“二郎謬矣!兵兇戰危,若是一味的好戰,則國必亡矣!況且若要發動戰爭,便需要先行準備錢糧輜重,朝廷必然要增加賦稅,百姓豈非苦不堪言?”

房俊無奈苦笑。

典型的儒家思維,老子乃是天朝上國,自然要有天朝上國的威儀。蠻夷來侵略我們,搶我糧草女子殺我子民焚我城池固然痛徹心脾罪大惡極,但也正是如此,若我們也對蠻夷這般報復,那於蠻夷何異?

就比如狗咬了人一口,人豈能再咬回去?

聽上去蠻有道理。

實則狗屁不通……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的戰爭無論勝負都是由自己來給戰爭買單,苦了自己的百姓,卻對別人家的狗崽子仁慈,簡直不可理喻。

狗咬了人,人自然不能咬回去,但是難道你不應該拎着刀子將狗殺掉麼?反而要給一塊肉哄着,跟它說乖乖的吃肉,以後別咬我了……

滿口的仁義道德,滿嘴的禮義廉恥!

你跟狗客氣,狗咬你的時候卻不會客氣。

儒家哪裡都好,唯獨這一點實在是令人扼腕唏噓……

房俊覺得應該努力一下,或許可以影響馬周,不要去學那些自以爲是的大儒們虛僞的仁義,大國,就得有大國的霸氣,誰惹我我就揍誰!

“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利,戰爭總是要有一個理由的,總是要站在正義的一方。既然是正義的發動戰爭,那麼戰勝之後爲何不需要敵人的補償呢?當然,我們的目的不是賠償,而是要讓敵人記得,敢惹我們那就要付出代價。”

房俊覺得自己應該給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大儒們一個臺階,他們只是面子上下不來而已,總不會是成心的要賠本打仗吧?

馬周堅定搖頭:“二郎之言,大大不妥!吾大唐乃是天朝上國,自應有天朝之威儀,豈能與那些胡人蠻夷一般?錢財乃是小事,正義纔是最重要的!若是索要賠償,天朝上國之威嚴何在?”

房俊無語。

我這叨叨半天都白說了?

第一百五十章 果然是棒槌(下)第七百七十五章 奉旨打劫(萬字求月票)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時代交迭第七百五十章 財帛動人心(求票)第三百三十四章 真相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訛人?本宮也會!(中)第兩千四十五章 前途叵測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人心向背第4268章 開成獻降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重逢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李二的氣魄!第兩千六十章 不當人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仁愛?懦弱?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堅定路線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有麻煩,找城管(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恣意殺戮第九百三十一章 左右互換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家第六百七十八章 御前質問第六百三十三章 房府日常第四百二十九章 寡人無疾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各有志向第七百八十四章 演一場戲(中)第四百章 李績的套路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權力交接第一百一十四章 陣前議事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累覺不怒第四百六十六章 風波將起第一千兩百零三章 三司使的難題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御胡之道第一百三十八章 學術派系第九百零二章 天下形勢第九百二十章 交易達成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局勢逆轉第4534章 不歡而散第九百一十一章 紀王謹慎第六百四十二章 倒黴的使節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奉命慰藉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膽小的李治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天上掉美妾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七十章 充當說客第4278章 轉敗爲勝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一勞永逸(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朱雲折檻第七百一十四章 各有機心第五百四十章 草蛋的小舅子第九百二十七章 大勢所趨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我們要成爲文化的先驅第一百二十一章 妥協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略(下)第六百章 下有對策(上)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吃了豹子膽?第五十二章 皇帝的力挺第七百四十六章 薛仁貴投軍(爲盟主“浮生ly”加更)第一千九百章 陰毒手段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御前第二百六十六章 心生疑竇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晉王被俘第七百八十七章 局勢緊張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房俊發威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這位小友,姓甚名誰?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求求你,佔領我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暗生齷齪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死中求活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圍捕第七百三十一章 少女情懷第七百四十九章 貪婪是罪第三十五章 武氏進府第七十九章 刨冰捕魚的少年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早有預謀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把長樂公主嫁過去吧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攬權第4303章 重臣隕落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肆斂財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全程壓制第六百七十四章 飲鴆止渴第九百六十五章 勸諫皇帝第一千零九十章 大敗虧輸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臣是酒中仙第五百一十五章 初戰告捷(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高陽之怒(中)第4542章 年前履任第九百七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策反第一百五十九章第 詩與酒(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父子談心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誰是核心第三千四十二章 遺詔(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江湖路遠,各安天命第七百三十九章 合作愉快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慈父,孝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波濤將至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神欲使之滅亡,必先使之瘋狂(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孫衝的隱私(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房俊的刀(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爲鐵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