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終有離別

隴縣城,北城。

一排排恢弘大院,坐落有秩。其中無不是佔地數十畝,相間有序,二三丈樓閣更是層出不窮。

屋舍環繞,庭院密佈。屋頂兩坡相交之處皆用脊覆蓋。脊多平直,唯兩端翹起。脊端以青灰色瓦當相疊爲飾,鱗次櫛比。室外院牆高築,或是雕圖塑案,或是草木攀巖。

外面三丈寬的青石大路上,各式各樣的行人匆忙走過。人潮之中,高誠騎着棗紅色戰馬,漫步朝前方走去。

不過一刻鐘的功夫,高誠便來到自家門口。

“僕見過公子!”

呆在門口的僕役立馬上前,接過高誠遞來的馬鞭、繮繩等,牽着戰馬佇立在一旁。

“可見佑維兄回來了嗎?”高誠整理了一下衣襟,正欲擡步,忽然扭頭朝着僕役問了一句。

僕役躬身應道:“回公子,僕未曾見到張公子歸來!”

高誠眉頭一緊,擡起手來揮了一下,示意僕者先離去。隨後,便捏着下巴,邊走邊想...

越過庭院,很快就來到了正堂。

正堂四下無人,高誠也未停留,走出直去父親書房。

“阿翁,孩兒回來了!”

站立在門外的高誠,淺聲呼了一聲。

正在書房內,持竹簡誦讀的高衛自然聽到外面兒子的呼聲。便應了一句:“進來吧!”

高誠推門入室,躬身說道:“孩兒見過阿翁。”

“子明,汝不是與佑維一同出遊了嗎?今日怎麼回這麼早?”

高衛再次拿起剛放下的竹簡,接着觀閱,目光微眯,似乎被書簡內的知識所吸引。

高誠尋了一張桌案,正襟跪坐,扭扭捏捏的說道:“阿翁,孩兒想要參軍。”

“哦~?”高衛聞言,側身看了兒子一眼,驚訝一聲後繼續說道:“不許!”

聽到父親不答應,高誠並未詛喪,這在意料之中。

“阿翁,孩兒業已十七有餘,有些自己的主見了。再者,功名利祿,男兒自當馬上取,豈能日日一事無爲,虛度光陰?”

一聽兒子這麼說,高衛反而放下手中竹簡,冷哼一聲:“哼,汝還知道自己十七歲了?今歲再不與姜家大女成婚,汝就休想邁出家門一步!”

“....!”

高誠滿臉苦澀,老爹,這劇情不對啊。咱們現在商量的是從軍的事,怎麼又給扯上姜家大女了。

姜家大女,這是自己父母尋的一門親事。高家是新晉世家,而姜家如今也日漸中落,兩家聯姻正可各取所需。

可自己不願意啊,那姜家大女長什麼樣都不知道。這是娶正妻,不是妾室。若是妾室長得不如心意,大不了再納一妾罷了。

但正妻就不一樣了,不可能再娶一妻。這個時代,還沒有平妻這個說法。而休妻更不用想了,難上加難,壓根就不是自己想做就做的事情。

“阿翁,那姜家大女....”高誠開口言了半句,後面卻不知道怎麼說是好。

“哼,姜家大女怎麼了?溫文婉雅,知書達理,還不合汝心意?”

“合合,合孩兒的心意。只是,若迎娶姜家大女,那阿翁得同意孩兒去參軍!”

高衛神色一亮,急忙再次問道:“當真?”

“當真~”高誠垂頭喪氣,沒辦法,只能如此了。

如今,距離黃巾起義只有四年時間了。自己家世不行,從政沒有幫襯,只能在制度中惶惶度日。唯獨參軍,纔有出頭之日。

好歹也是穿越大軍一員,怎麼着也不能拖後腿啊!爲了面子,爲了日後的三宮六院,現在就忍一下吧。

“好,明日爲父便尋人往姜家商談此事,早日定下來。回頭,汝去找王叔說項,予張使君通秉一聲。”磨了兒子兩年,今日終得結果,高衛此刻的心情很是愉悅。

“喏,孩兒先行告退!”

高誠也是心願得了,早知道與姜家大女訂個婚就能完事,自己就不費那麼多話了。

出了書房,高誠就直接找到王叔(管家),言明參軍一事後,便回到自己居室,習讀書簡。

自己前生並非什麼牛人,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而已。沒有一技之長,更不存在什麼知識淵博。能來到三國還是很幸運的,畢竟上輩子讀過最多的文學典籍就是三國演義了。

三國演義和正史差距很大,不能全信,但也能給自己一個大概指導。所以,自從來到這個即將動亂的時代,高誠很是努力,文學典籍、兵書謀策等,能讀到的書籍全都盡力去學習。

....

第二日,高家庭院之內。

高誠與張繡聚於亭閣,一壺溫酒,幾碟下酒小菜。

望着亭外小湖,碧綠的湖面,在微風吹拂下,蕩起層層波紋。水中植草,此刻也稍稍出頭,再不復冬日裡的破敗。

高誠舉起酒樽,小酌一口,閉目感受着微風拂面,頗爲愜意。

“子明,爲兄稍後便走!”

張繡沉聲說完,一口飲淨樽內溫酒,嘆氣一聲。

“佑維兄,何必作此姿態。吾等兄弟日後隨時可聚,不過是一時分離罷了。不論日久,他日相見,汝依舊是子明的兄長!”

高誠心態早已放開,甚是平靜。七年交情,縱是打斷骨頭還連着筋呢,這佑維兄可逃不走!

“嗨!爲兄本願與子明共與袍澤,只可惜事與願違!來,滿飲此杯!”

張繡面露苦澀,搖頭不斷,最終端起酒樽,起身站立。

高誠知道,喝完這一樽酒,二人便要分別。縱是剛纔心情再平淡,此時亦是戀戀不捨。擡頭數次,高誠看着張繡那堅定不移的目光,只能蹉跎起身。

兩人互望數息,這才高端酒樽。

“子明!”

“佑維兄!”

“滿飲此樽!”

寬大的袖襟遮住高誠面龐,溫酒灌入腔喉,卻感覺辛辣無比,比前生的酒更烈,更醉人眼。

“子明!爲兄去了,他日再聚!”

張繡望着依舊以袖襟遮面的高誠,咬緊牙關,扭頭便走。

聽着響起的腳步聲,高誠這次褪下袖襟,兩珠清淚緩緩滑下。望着那熟悉的背影,高誠大喝一聲:“佑維兄!且看這春暖花開、四時轉復,吾二人再聚之時,必爲英雄!”

背影始終沒有轉過,直到消失在庭院拐角...

桌案之上,溫酒尚在,可口小菜依舊如初!

第525章 大陽、下陽第421章 造紙與立學第893章 楚帝袁術第121章 薄落谷東羌亡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62章 千金買馬骨第790章 冬季攻勢(16)第641章 劉焉出兵第338章 首陽山慘敗第786章 冬季攻勢(12)第38章 哀兵必勝第90章 在下週瑜第706章 犍爲之戰(15)第581章 御駕親征第183章 美陽之戰(23)第672章 明武元年第363章 大練兵第779章 冬季攻勢(5)第807章 伐蜀之議第272章 意欲何爲?第680章 江州第162章 美陽之戰(2)第705章 犍爲之戰(14)第59章 焚營殺賊第146章 邊章統兵第594章 胡騎南下第920章 勢、力!勢力!第577章 調查司署第182章 美陽之戰(22)第515章 郭全父子第353章 批評第124章 去職、削食邑第298章 天將二日第21章 共葬一土第894章 水淹下邳第383章 千里澤國第89章 安西將軍、都鄉候第74章 分兵南下第366章 子龑二週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137章 會軍移營第303章 兩難第639章 坐視天下第485章 離間計第589章 漢中事第233章 調查司第25章 白衣雪夜襲城第173章 美陽之戰(13)第724章 犍爲之戰(32)第193章 變局,兵動第891章 彭城第599章 勝第239章 聲東擊西第663章 援兵第191章 獨掌軍權第887章 江左易幟第132章 受困第67章 袁家嫡子第393章 博弈第259章 入河東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718章 犍爲之戰(27)第32章 鳴金退兵第637章 河西第30章 輕兵陷陣第439章 狹路相逢第640章 胡騎走河西第623章 奇兵第560章 臨洛第712章 犍爲之戰(21)第664章 兩軍調動第226章 孰輕孰重第784章 冬季攻勢(10)第148章 羌軍棄隴縣第573章 洛陽!第191章 獨掌軍權第788章 冬季攻勢(14)第492章 諸變第616章 無題第17章 拜將授爵第530章 人心向變第69章 泄憤踏營講述一下官職問題。第921章 成都交鋒第399章 虛張聲勢第300章 卓軍失利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121章 薄落谷東羌亡第7章 博弈第103章 圍城第387章 界橋之戰(上)第7章 博弈第630章 漫漫長夜第723章 犍爲之戰(32)第299章 大戰,起!第89章 安西將軍、都鄉候第564章 入夜第815章 晉陽蒼首第152章 兩軍對壘第20章 漢中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