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通寶之便

回到長安,事情自然也就多了起來。

每天都要忙着處理一些難纏的政務,以及商議一些重要規劃。

最關鍵的還是糧草問題,河東的糧草率先一步到了,幷州丁原出的五萬石,尚且需要一些時日。

多了二十萬石,鍾繇也輕鬆一分。以工代賑還在進行,畢竟總不能讓這些災民閒下來,尤其是青壯力。

鬼知道他們沒事幹了,掙不了錢,搞不到糧食了會幹啥事。鋌而走險,在歷史上也發生了不少。所以,有事就是修路、修城、修橋啊等等基礎設施。

沒事的話,去繼續加固河堤,總之無論如何都不能閒着。

耕田倒是沒什麼大的麻煩,洪水一退,留在鄉邑的老弱婦人,就能做的好。把田裡的雜物一清,等到來年春天再翻田。

現在天寒地凍,不說翻不翻的動,就算是翻的動,也種不出什麼東西來。

有些閒暇時間,婦女也會去城內,作些女工。時值災年,婦人出工,誰也不會說什麼。更遑論,這個時代不提倡女人大門不邁二門不出。

布匹,是這個時代跟糧食同等重要的基礎物資。所以的物品的價格,也都是根據糧布來定價。

不僅如此,諾大的長安城百廢待興,什麼都需要人來做。只要肯努力,不愁賺不到錢。

因爲,沒有人敢讓人家幹了活不給錢的。哪怕是官府徵召衙役,都要管飯給錢,更不用提他們這些人了。

錢,倒是生出不少麻煩事。那就是依舊有劣幣充斥市場,生出許多糾紛。只不過,隨着鑄錢署的迅速恢復、擴建,這一切都隨着三官通寶不再匱乏而慢慢消失。

同樣,高誠也因爲這個頭疼起來。劣幣收上來不少了,足足有近億錢。這些錢,先不提重鑄、提煉等諸多工序消費的時間,僅是以含銅量來算,鑄錢最多溶制三千萬通寶錢。

七千萬的虧損,是實打實的,因爲銅礦確實有這麼多。還好,關中這邊銅礦還是不少,畢竟挨着秦嶺,只夠支撐鑄錢署製造數百億通寶錢,唯一費力的就是銅礦的開採和運輸了。

但隨着關中市場漸漸被通寶錢佔據,每月發行出去的通寶錢也越來越少,鑄錢署也會越來越輕鬆。

劣幣還是要打。

要給通寶錢讓出市場,來進一步提高開通寶錢的信譽度。

此外,還在慢慢向關中以外的地區擴散。比如河東……

關中這邊當然是等同置換,可河東因爲通寶錢的稀缺,最高兌比達到了三比一。

通寶錢目前唯一流向河東的方式就是購糧,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當然,這是指那些老百姓。士族,是不存在這個阻礙!

也就成了現在,高誠看着鍾繇的彙報,不禁嘴角抽了幾下。

河東三望以及衛氏,四族下屬的商賈,將自家的舊錢,拉到長安置換通寶錢。然後又回河東,聯合中小士族、豪強,向那些普通百姓,兌換劣幣。

比例當然是三比一,因爲這樣的話,那些普通百姓還是能夠得到利益。至於四族以及那些小家族,賺的是盆滿鉢滿。

這些錢又回到長安,再度置換成通寶錢。

關中當然發現了這種情況啊,畢竟這麼多錢,河東四族是沒法一次性搞定的。來來回回十餘趟,關中官吏又不是瞎子。

可礙於魏王顏面,只能是密報高誠,沒有捅開。

對付這種投機取巧之輩,高誠有的是法子。這種事在鍾繇等人看來,河東四族拿着河東的劣幣,來換取通寶錢,就是在黑自己的錢。畢竟,關中得到全都是劣幣,他們四族倒是賺爽了。而且,通寶錢每天製出來的就這麼多。關中還沒有置換完畢呢,哪有閒錢供給河東。

可是,高誠巴不得全天下的士族都這麼搞。對,關中是虧了,劣幣換新幣,當然虧。而且,在河東,好名聲也都讓四族給佔了。

可是,金融發行,在乎的只有市場。

鑄錢署的鑄錢速度沒有達到預期的月產百萬,現在只有月產三十萬。因爲銅礦的速度跟不上,模範的增加速度也比損耗慢。

這要不是先前積蓄的數千萬錢,根本不可能支撐兩月以來的新劣置換。但,總有一天關中會達到一個頂點,這時候就要向外拓展渠道了。

既然早晚都要如此,那人家自己送上門來,怎麼能拒之於外呢。

在後世,你的錢想要在別人地盤發行,那隻能先幹仗。

不過,也不能讓四族這麼輕鬆。咱好歹也是鑄錢的,收個手續費總是應該的吧。

另外,錢莊,也是時候要搞出來了啊。畢竟,通寶錢的發行量越大,金融市場就越複雜。必須要有一個專門的機構,來負責調整市場。

漢代也有,只是更加針對市場物價變化,而將最基礎的幣值而放到了非重心。此外,也太過鬆散了,根本沒有更高一級的統籌官署。

事後,高誠找了老董。

董卓自然是羞愧了一下,嘿嘿,這事自己怎麼可能不參與?

十一稅!

這就是商量的結果。

很高,高到離譜。

但老董二話不說,就應了下來。

別說十一稅了,就是十二都沒問題。一番倒騰,一百萬錢能賺二百萬錢,區區三十萬算什麼?

要知道現在河東地區的藏幣量可遠遠超過關中,照現在十天一百萬錢的兌換速度來,沒個一兩年功夫,根本連個水花都不冒。

老高也很開心,這是剛剛開始。

河東數十億錢,要是全都兌換下來,自己就能白白掠奪十分之一的財富。當然,雖然這是劣幣,可賺一點是一點啊。

最重要的就是,如今大漢帝國的兩大經濟重心,都將被通寶錢漸漸拿下。而後再吃下荊揚、兩淮等地,會更加輕鬆。

錢是沒賺到多少,因爲錢莊這個斂財利器還沒整出來。但,自己也沒虧多少啊。

銅礦、鑄錢署都是國有產業,自己只需要付個俸祿就夠了。

就是,這錢莊交給誰呢!

錢莊的重要性就不提了,這就是東漢的粗糙版銀行。

可那也是銀行啊。

得找個這行的行家來辦!

最好是出了名的商賈之家,還要世風優良。畢竟,銀行這東西,隨便從手指頭縫漏一點,都是以百萬計。

利益,會增加貪污的上升率。

天下四大商賈之家,中山甄氏、東海糜氏、陳留衛氏、以及新崛起的荊州蔡氏。

甄氏、糜氏就不說了,屬於那種商賈傳家,累世經營,遍及九州。屬於那種想要得到世家地位卻得不到,諸侯想要取其財貨又動不得的那種。

陳留衛氏,就是資助曹操的衛茲一氏,源出河東衛氏。但現在主幹兩支,有些誰也不搭理誰的意味。

蔡氏要比歷史上發跡更早一步,畢竟由於宛城一戰,聯合蒯氏,掌握荊北大權。劉表入荊州後,又居高位。

再加上長江、兩淮水利,商通吳會、淮徐,主營糧食貿易。

不然,荊州想要一口氣拿出五十萬石,還是需要很長時間來調度呢。

第609章 甘泉宮第329章 虢亭會戰(15)第412章 通寶之便第424章 才子雲集第626章 再戰第276章 拜訪周府第479章 初平五年第469章 文坊四寶第82章 摔樽爲號第293章 刀兵將動第252章 摧毀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813章 計議第322章 虢亭會戰(8)第844章 國事多難第911章 破勢(10)第571章 動靜第282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242章 破壞第245章 破衆第356章 軍改開始第822章 角力第123章 皇甫嵩第224章 帛書第758章 議兵第936章 亂戰第180章 美陽之戰(20)第783章 冬季攻勢(9)第456章 薊縣內外第152章 兩軍對壘第559章 予軍第730章 長安夜第370章 合縱連橫(3)臆想第905章 破勢(4)第189章 韓遂出逃第14章 銜尾追擊第144章 歸營第771章 制略第528章 獻計第627章 具裝甲騎神威第765章 朝會 武備學堂!第659章 科舉第40章 京觀第71章 轅門射紀靈第406章 瞻之舊事第771章 制略第105章 攻城第40章 京觀第582章 營城第370章 合縱連橫(3)臆想第603章 兩軍交錯第577章 調查司署第485章 離間計第72章 凌遲紀靈第289章 國士第526章 破城第872章 予兵歸鄉第718章 犍爲之戰(27)第876章 貪腐風氣第778章 冬季攻勢(4)第566章 大軍入城第579章 趙盛第62章 千金買馬骨第921章 成都交鋒第490章 狼騎南下第469章 文坊四寶第707章 犍爲之戰(16)第656章 追贈第149章 明鬥第531章 拔安邑城第751章 調兵遣將第497章 劉和起兵第509章 易水之戰(5)第729章 科舉射策第12章 坐觀城破第74章 分兵南下第164章 美陽之戰(4)第622章 牆式衝鋒第388章 界橋之戰(中)第931章 兵無常形第697章 犍爲之戰(6)第659章 科舉第105章 攻城第331章 逐師孟津第455章 袁紹討黑山第600章 袁渙第23章 蜀道難第425章 上林文苑第646章 兩軍雲集第574章 國滅國起第402章 至離石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33章 死裡逃生第254章 三軍雲集第496章 至藺縣第198章 三駟而決第338章 首陽山慘敗第902章 破勢第439章 狹路相逢第259章 入河東